作文使我们能够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学校中,作文是评估学生综合素质和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下是九九范本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李白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李白作文篇1
再也不会有如此狂人,再也不会有如此才子,再也不会有如此奇迹,再也不会有第二个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世称诗仙。
他狂妄恣意,放荡不羁,这位醉中之仙身在凡尘,心却荡尽铅华,拨开纸醉金迷的外壳,释放盛唐的霁月光风。他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是四十二岁唐玄宗下旨召他入京时所作,诗句中尽显自信志气,他满心认为得以一展宏图,实现理想;他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五十二岁他政治前出现波折时所作,诗句中抒发孤高自傲,他一边喝酒消愁,一边狂傲不减;他说“我本楚人,风歌笑孔丘”,这是六十岁,李白已历尽磨难,却始终不愿向现实屈服时所做,诗句中隐含对政治前途的失望,欲游名山大川,过隐匿生活,然而他依旧如此自信张扬。
只有这么一个李白,他从始至终不曾“摧眉折腰事权贵”,因为他要得“开心颜”,那一身傲骨干锤万炼,仍是那个狂人。
他才华横溢,举世无双。我从小就是背着李白的诗长大的,全中国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学语小儿,谁人不知李白之才?多少流传千古的名诗,多少耳熟能详的佳句,都出自于他的笔下。李白的诗中有人间真情,思乡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怀念,友谊是“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感慨,爱情是“透知云窗里,纤手并云和”的浪漫。李白的诗中有大好山,观赏瀑布的“飞流且下三干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登楼远眺的“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爬山登顶的“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他的笔下,尽是恢弘瑰丽的锦绣文章,足以愈合贫干凋的心田。千千万万年,也就这么一个李白,能称得上“为诗而生,才气过人”。李白之前英才辈出,但真正把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写进诗中的,恐怕是前无古人,至于后来,类此的唐诗便如雨后春笋,后人们都瞻仰他的文采,纷纷模仿,却没有人能超越他。
李白把自己活成了一个传说,有才,狂傲,他的存在就是一个奇迹。
余光中说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李白作文篇2
寻那个最洒脱,最不羁,最自由的灵魂。
欲上仙庭寻李白
你本是仙宫中那最不羁的谪仙之人,当你落入凡尘,骨子里却仍有着前世的印记,今世的你依旧有那个最飘逸、自由的灵魂。
你生性热爱自由,属于远方,如那展翅高飞的雄鹰、冲破天际,你有着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有着“欲上青天览明月”的豪情,这样的他岂会被一个小蜀掩住了光芒?于是毅然选择了仗去国,辞亲远游之路。
晨光熹微,轻快的扁舟在平静的湖面上留下道道涟漪,晨风吹乱了朦胧的薄雾,却吹不散他依然的'抉择,他身着青袖白衣,手持一把折扇,背着一把古木琴,腰挂长剑,立于船头之上。他没有对自己决定的一丝后悔,只因他注定是放纵自由的谪仙人。
我辈岂是蓬篙人
他注定不会平凡、更不同于蓬篙人,天子降辇步迎,以御手调羹以饭之。顺利进入翰林供奉。
他不畏名利,身份的压迫,力士脱靴,贵妃捧砚,如此不羁,“云想衣裳花想容。”“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可这样做个翰林供奉,来想取悦帝王的身份,又怎让他知足?是扔掉官帽还是扔掉点江山的书生意气?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如此欲纵自由的你怎会因人间尘事无意,而不得开心颜?“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你自赐金散还后,只留一洒脱背影,隐入山林,明月相伴,享尽这人生自由潜乐,度一个飘逸自在的生活。
你骨子的印记仍留在今世,你绝不为一件事事权而丢失江山书生气,去掉那开心颜。
李白作文篇3
听说今年的大年三十就是立春。虽然我们还穿着羽绒服,但是春天着实到来了。等我睁开眼,只觉一股暖意袭来。
花园里,柳树发芽了,迎春开花了,其它的花呀草呀也在渐渐醒来。我们校园里的植物怎么样了呢?去看看吧!
目空一切,徜徉在这热闹而安静的校园。六年的时间飞驰而过,转眼间我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再次徘徊在这熟悉的'校园,却又发现,她依然魅力无限。
已是春天了,早醒的花儿苏醒了,如迎春,前几天还只是绿油油的叶子,而今却羞答答地撑开了小黄伞;还有茶花,也精心打理好每一片粉嫩的花瓣,绿色的叶子衬托着粉色的嫩瓣,太美了!这么美的花儿,像什么呢?我不停地思考着……想着想着,却寻香到了梅树边。是红梅啊!红梅一如往日低着头,红着脸,那样子颇有些娇羞,却又不失美丽;明明有一大束,每一朵,也不失孤寂。
我忽然间想起了什么——上课铃一响,下课铃一响,六年的小学之路却如火车拉着丁零零的铃声走向了终点站。可是,时光之神是无情的,却是公平的。你无法奢望他能将你的“时光之表”拨得慢些,但是,别人也不行。我就带着这种喜悦又忧伤之情继续往下走去。
瞧,那丛金边黄杨依然是那种淡淡的黄绿色;红叶石楠还是翠绿依旧;竹子还顽强地在只有几度的天气下挺立;常青藤还在慢慢地爬在墙上……
是啊,人生之路很长很长,后面的风景还那么美丽,何必一定要茫茫然地指望时光之神能将过去的时间还给你呢?珍惜眼前,足够了。不要等到失去了,才会懂得珍惜。
李白作文篇4
他,被后人称为“诗仙;他,留下了无数千古绝唱;他,书写了大唐盛世中精彩的一笔。他,就是李白。
从小就在李白的诗歌的氛围中成长。从简简单单的《静夜思》,到激昂奋发的《行路难》,再到雄健奔放的《蜀道难》,我都深深被他的魅力所折服。在我眼中——
他是坦率爽直的。无论心里有什么情绪,悲伤的,欢乐的,烦恼的,郁闷的,他都不会一一遮掩,而是尽情的抒发出来,于是又一篇流芳百世的作品诞生了。就像那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即将乘船离去之际,友人汪伦踏歌而去,萧萧的风中,两人难分难舍。“今日一别,何日再见,汪伦对我的情谊无以为报,有的,就是我对汪伦的真心吧!”细细读着那句诗,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李白对汪伦的感激和真诚,那么直接,那么坦白,那么真实!
他是有浪漫情怀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多么美,多么激情啊!无论现实多么残酷,多么无奈,他也没有沉沦,郁郁寡欢,而是积极豁达地对着瀑布写下赞歌,何等的情怀才能这样做呢?而李白做到了。
他是充满希望的'。仕途不顺,壮志未酬,一首《行路难》便挥洒而出了。为此心烦,为此无奈,为此伤感,可最终还是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提起了整首诗的精神。同时也感染了读者的性,激起了读者心中的万丈豪情。是啊,苦难总会过去的,光明的未来也会如期而至。
他是有骨气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要挺起自己的腰板,就是要堂正做人,就是要舒颜。如此有气概的人,怎能不叫人肃然起敬?
总而言之,李白是文坛上一颗光彩夺目的星星,照耀着历史,照耀着每个人的心。
李白作文篇5
李白的诗豪气冲天,气势非凡,都说他不讲究刻意炼字,这也是他的个性,但就是想“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简单的词语,却很有意境,也很押韵,读起音律感很强。我很自豪我生在中国,能用中文读唐诗。有外国人在把像他的《蜀道难》翻译成英文后加了句:我这样的翻译,真是对不起原著。可以翻译出华丽词藻,却不能表达他的音律和诗中的气势。我觉得我在他的诗面前赞叹,感觉就是亵渎“褒奖”这个词。
正值壮年的李白已经满腹经纶打算为祖国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进入了长安,他的传奇从此开始。刚到长安之时虽没能像想象中得到重用,却遍交名流,所到之处,无不形诸吟咏,诗名远播。最后被唐玄宗召见,“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是何等的风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何等的高傲和自信。可是平庸的弄权这怎能容忍这份高傲,一年之后就被放还故乡。
还是回到李白,为什么他这么狂?但是这一切的一切也因为李白确实有才,他这么狂,这是不能不提的事实和他狂的资本,“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再加上“铁杵磨成绣花针”的勤奋,他的才华可见一斑,他对古体诗,赋,乐府都很熟悉,还有他一生的优秀诗篇,可以知道他的才气,他堪称中国诗坛第一人,所以人要狂,也得先去拥有资本。
我敬佩你的才华,也为你的离开而扼腕。你是一个浪漫的人,仕途对你来说,那是一道屏障。你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案牍对你来说,那只是一堆白纸。你的心里装满了苦涩,可能是用来酝酿一坛坛诗句的琼浆吧。
李白作文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