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事迹可以让人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事迹材料的撰写需要真实客观,有助于认识自身的优劣,以下是九九范本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退役军人模范事迹5篇,供大家参考。
退役军人模范事迹篇1
田灵芝,女,汉族,197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武汉市江岸区戎创营地服务中心主任。田灵芝曾是空军预警学院原政治部干部处正团职干部,在部队服役28年,主动选择了自主择业安置,怀着对战友的深厚感情,为退役军人办点实事的初衷,2017年拿出自己全部的退役金和积蓄50万元,创办了戎创营地服务中心。该中心是湖北省首家为退役军人搭建的党建教育、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公益帮扶、政策咨询的社会组织服务机构,成立2年来,本着暖兵心、解兵难、谋兵利的理念,坚持做到“精准服务、赤诚服务、担当服务、模范服务”,受到了各级领导和退役军人的赞许。
__为退役军人精准服务
田灵芝创办的戎创营地服务中心建立之初便成立了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以退役军人服务站为依托,帮助指导辖区17个社区退役军人服务室开展党建活动。戎创营地突兀中心组织开展主题党日和创建和谐社区活动;组建了戎创老兵“四队一室”(戎创老兵宣讲队、戎创老兵演出队、戎创老兵运动队、戎创老兵志愿者帮扶队、戎创老兵书画工作室);先后为企业、学校、社区以及退役军人,结合重大节日组织联谊、比赛活动,进行法律帮扶、思想帮扶、心理疏导,免费进行书画培训等。
田灵芝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把精准服务作为宗旨来践行。为了准确掌握退役军人信息,开设了戎创营地公众号,上线人数超过了千人。建立了退役军人人才数据库,根据退役军人的就业意向、特长、学历等向企业积极推荐就业岗位。与在汉的70多家企业建立联系,为退役军人线上解答就业创业政策,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和创业项目信息。与武汉市江岸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举办退役军人就业招聘会,近200名退役军人现场签订了就业意向书。
圆兵之梦为退役军人赤诚服务
戎创营地服务中心是武汉市2019年第7家“创业之家”授牌单位,每月定期开展“戎创沙龙”活动,交流就业创业体会,邀请创业导师为退役军人规划退役后人生之路,聘请创业典型现身说法等,启发战友转变观念,适应环境。
戎创营地服务中心情暖兵心,坚持为退役军人提供服务。不让老英雄孤独,每逢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参战老兵、__老英雄;2017年春节前夕,组织武汉地区驻军单位自主择业干部代表约30余人举行迎新春茶话会,倡议全市自主择业干部牢记军旗下的誓言,多给自己找出路,不给政府添麻烦;2018年“三八”妇女节、重阳节慰问__及入藏女英雄活动,湖北日报、武汉电视台、荆楚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2019年春节前举办武汉市江岸区退役军人“新时代、新征程、迎军运、做奉献”联谊会,受到各级领导和退役军人的高度评价;不让创业者犯愁,先后与利川山泉水、味稻家机器人餐厅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利用戎创营地平台资源,为创业者联系了多家客户;与武汉市妇联组织一起整合资源,建立了“妇女微家”平台,发挥“小微家,大舞台”作用,为女军人、军属、社区女居民搞好就业创业、文化生活等服务。
田灵芝把“学习、创新、实干、坚持”作为一种精神去追求,努力将戎创营地服务中心打造成退役军人喜爱的家园、就业创业的舞台、汇聚正能量的摇篮。
退役军人模范事迹篇2
__,男,__岁,党员,县乡庄党支部副书记,1986年11月入伍,1991年12月退伍。退伍后他放弃了外出高薪就业的大好机会,发挥军人吃苦耐劳的精神,选准产业,用自己敏锐的眼光和执着的追求,开始了发展香菇种植的创业路。庄村在90年代初就开始种植香菇,由于技术和市场原因,村民对种植香菇是既恨又爱,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要想哭,种香菇;要想哭得痛,明年接着种。村里大部分村民放弃了香菇种植。
经过市场调研,不怕吃苦的他坚信:种香菇是个不错的致富项目,虽然种植香菇技术要求较高,但是,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够掌握,之前没种好,关键是种植技术还没有很好的掌握。他就凭着不服输、敢拼搏的军人经历,决心重振当地香菇市场,他先后自费到香菇之乡福建省三明市和省食用菌研究所等地专门学习香菇种植知识,逐步熟练地掌握了香菇的种植、制种、制菌棒等技术,经过多次探索实践后,对香菇菌袋杀菌和出菇方式进行了改进,感染变质的菌袋明显变少了,人工成本也下降了,他自己的香菇种植规模也越做越大,最多时,他在周边发展一二十个香菇种植基地,__年种植香菇达200多万棒,都由他负责提供菌种、辅助材料和技术指导。规模的扩大,效益的提高使尝到了甜头,决心让香菇种植在家乡变得越来越强大,通过几年的拼搏,庄成为远近有名的香菇基地,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他被乡亲们誉为“香菇大王”。
__年,他以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打那起,他没有忘记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主动将自己掌握的种植技术无偿提供并推广给周围的人,带着大家一起致富。截止目前,先后帮扶了20余户贫困户,__年赊销给贫困户的棒袋等物资达20多万元。他总说,自己致富了不算富,乡亲们都富了才算富,能为乡邻做些实事,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要带领更多的乡亲靠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让更多的群众依靠香菇种植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燃烧青春,作出自己应有的奉献。
退役军人模范事迹篇3
___,男,党员,1978年入伍,西安市灞桥区新合街道余家村党支部书记。
1982年退伍后,___不忘部队的培养,退伍不退志,积极投身家乡建设,94年至今25年间一直担任余家村党支部书记。任职期间多次被评为区级和新合街道优秀工厂党员、科技致富带头人。
强班子带队伍,密切干群关系:在多年的工作中,___以身作则,带动、督促身边的同事,不断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提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不搞“一言堂”,倾听民意,廉洁自律。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谋利益,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谋思路强基础,带领群众致富:___克服重重困难,多场筹集资金,硬化了全村的出行道路和田间生产路,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为群众解决灌溉问题,大搞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建机井、修水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带领全村建起了200余座蔬菜温室大棚,成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专业企业、农科站,在全村实行“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群众得实惠,收入稳定增长。
他善于定目标抓落实,推动项目落地,使党员干部真正起到了“红色引擎”作用。用时3个月完成了全村620余户群众、70余家企业的拆迁,创造了西安国际港务区拆迁工作新速度,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优环境惠民生,建设美丽新村。搬迁过程中,___同志时刻不忘群众的回迁安置和今后的就业生计问题。积极了解、帮助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切实做到了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
___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军人退役色的本色,续写了军人的光辉风采,践行着入党时的入党誓词。
退役军人模范事迹篇4
张富清同志的事迹,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不忘初心。一要牢记使命,忘记成绩,轻装上阵,时刻做好人生再出发的准备;二要不惧平凡,但拒平庸,在基层岗位上、在日常工作中,只要是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必须持之以恒,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做好;三要从容舍得,才能自得,老先生扎根基层的一生是幸福的,战场上、工作里都能不懈奋斗,守住了初心。
基层党员干部表示,张富清同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钦佩,让人景仰,基层工作人员要传承和弘扬张富清老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投身新时代火热实践,投身乡村振兴,投身基层社会治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甩开膀子干、撸起袖子干。
党员干部认为,老战士张富清的英雄战功让我们钦佩,时刻提醒着我们不忘初心;老党员张富清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提醒着我们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扎根基层,踏实工作,建功新时代。
基层老党员说,我们要学习战斗英雄,就要匡正人生价值坐标,始终以英雄为榜样,强化担当奉献意识,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坚决完成党交给的每项任务。
张富清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多次战斗中都是担任突击队员,这种不怕牺牲、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每一名军人去学习。在工作中我们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狠劲,不讲条件、不提要求,真正将各项工作具体扎实落到实处。
退役军人模范事迹篇5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疫情就是一场严峻的斗争。当前,全国上下正处在抗击新冠疫情的紧要关头。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既是考验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战场,也是检验广大党员干部战斗力的战场。
为切实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重岗街道董沟社区一名普通党员,退役军人董子文主动请缨、积极参战,身着志愿者红马甲,以身作则冲在疫情第一线,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使命记在心、责任担在肩。防疫战役打响后,董子文舍弃在家里的安稳生活,第一时间与董沟社区村党委紧密联系,表态愿和居委会两委共同为疫情防控尽一份心、出一份力。他通过辖区各小区的楼栋微信群,变成疫情防控宣传站。不定时的发布疫情防控知识,作为一个党员每天都坚持工作到深夜,其他同志看到,让他每天早点回去,他连忙摆手,“疫情这么严重,我是一名退役军人,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有责任有义务站出来,为党和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熬点夜算什么”。随后,他主动参与卡点执勤、宣传教育、后勤保障等工作,在防控一线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心中有群众、脚下有行动。董子文同志积极加入本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对本社区排查出的隔离人员,采取人盯户的办法,每天协助村医上门给户上进行消毒杀菌、体温测量,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自身生活需求,给予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安抚。在明知病毒的危险,他还是坚持为隔离人员家庭送去蔬菜和生活用品。自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他每天忙得水都顾不上喝一口,每天还坚持口头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嗓子哑得说不出话,仍坚持战斗在一线。群众看在眼里,暖在心里,都劝他抽空回家休息,他却说:“没事儿,我不累,等战“疫”结束了我再休息”。说完又投入到防疫宣传中去,给人们留下了矫健的、忙碌的背影。
在疫情期间,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役军人,没有褪去军人的本色。董子文同志就已经默默地投入到工作当中来了,他及时组织党员代表、志愿者者对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特别是湖北、武汉返乡人员进行摸排上报、宣传引导。因恰逢年关,在家的村组干部人手明显不够用。董子文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系列的如果在脑海里闪动。如果“摸底摸排、宣传教育没跟上,如果有村民与疫情患者密切接触过怎么办?”“如果信息不能及时上报怎么整?”
他了解到全国日趋严重的疫情防控形势,便通过楼栋的微信群宣传引导、亲自上门摸排返乡人员详细信息,做好信息录入和报送。同时配合街道和社区干部开展劝返、登记管理、检测体温等工作。
董子文同志这样说道;“疫情并不可怕,只要人人提高意识、人人参与进来、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退役军人模范事迹5篇相关文章:
★ 模范主要事迹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