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一直都是可以很好的记录自己心里感受的文体,我们都知道心得体会是抒发我们内心真实情感的,九九范本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金刚川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金刚川心得体会篇1
今天我看了《金刚川》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美国的统帅克拉克想要占领朝鲜,而后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战争中,中朝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以难以置信的高度智慧和无所畏惧的拼搏精神,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正如"帝国主义侵略者应当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
那天,我们上体育课,老师说:"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规则是用一根绳子同时绑住两个人的一条腿,然后围着操场跑一圈,看哪组用的时间最短。"老师让我们用抽签的方式来分组,结果我抽到我最好的朋友---赵子晗,我高兴地几乎要喊出声来。我想这还不简单,凭我俩的默契,我们一定会取胜的。比赛开始了,老师一声令下,我们就赶紧向前冲,可看事容易做事难,还没走出几米,我们就摔倒了好几次,摔得灰头土脸的,我们挣扎着爬起来,这可怎么办?突然我灵机一动对着子晗轻声说:"现在听我口令,我喊一的时候我们一起迈绑着的腿,我喊二的时候迈另一腿。"子晗会意的点点头。我们一起喊着口令"一、二、一二、……".在接下来的路程中我们跑的很流畅,最终我们在游戏中获得了第一名。
这件小事让我明白了: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就能战胜困难。
小到一件事,大到一个国,中国人民在大灾大难面前没有屈服,"五·一二"大地震没有震垮中国人民团结一致的心;无情的洪水、泥石流没有冲走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情。在灾难面前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用高超的智慧,无所畏惧的勇敢拼搏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把困难踩在了脚下。
我相信,只要我们中国人民永远跟党走,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我们伟大的祖国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点评:本文小作者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故事中感到"只有同心协力才能战胜一切困难"这个主题思想,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感悟。文章内容丰满充实,条理清楚,详略得当,结尾深化了主题,立意深刻。
金刚川心得体会篇2
刚刚看完优秀抗日题材电视剧《烈火金刚》,震撼了我心,震撼了一颗爱好和平,追求幸福的现代青年的心。
在片尾,肖飞、丁尚武、林丽、齐英等英雄人物,或身缚手榴弹炸毁敌人正在修复的公路,或与敌人同归于尽。在与战友执行任务时力争献身、最后诀别的环节,队长史更新忍悲送别战友,双目含泪,一个铁打的汉子强忍内心的强大悲痛,通过向战友一拍肩膀和后来端起抢来的机枪向鬼子愤怒激射的镜头描写,淋漓尽致地突现了英雄的爱恨情仇。而肖飞身负重创,最终还是来到准备要炸毁的公路上,从容躺下,拉开身上捆绑着的数十枚手榴弹的导火索时,那一声“战友们,请向我投弹!”的大喊,更让人看得热泪盈眶,热血沸腾。女战士林丽奋力挣脱汉奸的阻挡,冲向敌群的英勇身姿,更是让人肝肠寸断,顿生无限敬仰、强烈的爱国主义革命情感。同时,对穷凶极恶的敌人更是充满了无比的仇恨。片尾中的熊熊烈火,又一一再现了牺牲了的英雄们光辉形象。他们在烈火中重生、涅盘,在人民正义战争中归于永恒。人民永远铭记他们。
看完此剧,心中久久仍不能平静,我们现代的爱国意识应该与历史时期的英雄们是一样的。但奋不顾身、为国牺牲或与邪恶抗争的勇气及对强寇顽敌舍命拼搏、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境界,笔者认为,现代的我们与英雄们是不可同日而语了。面对英雄,我们应该反思自己。要不,为什么在和平的年代,经济快速发展的如今,那么多丑陋的行径,罪恶的举止,无人阻止或止而不绝?公交车上肆无忌惮的骚扰、偷抢;大街上围观恶人的挥刀行凶,以及那么多贪赃枉法的贪官污吏,腐败机构的横行霸道,鱼肉民生的种.种恶行。这林林总总的新闻或消息报道的内容,都令人发指,深恶痛绝。
然而,造成人人自保,趋利弊避害、明哲保身及纵容犯罪的一系列根源何在?笔者认为,是浮躁的时代冰封了人们的爱心和正义感,无数个血淋淋的案件事实和身边耳闻目睹的真实事例,也侧面反映了机制的不公与经济发展带来的价值观颠倒或泯灭。人们选择了沉默,选择了逃避,选择了面对嚣张罪恶的忍气吞声。究竟谁之过,到底谁之责?这个时代是缺少了英雄了吗?难道是我们不需要了,还是英雄真的都已成为过去?
笔者深深相信,时代在变,但我们呼唤英雄的声音依然热切。让我们呼唤英雄,创造时代的英雄。英雄归来!
金刚川心得体会篇3
?金刚川》,一部由管虎、郭帆、路阳三个导演联合指导的可歌可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题材电影。原本我以为它会像《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祖国》一样,用点点滴滴的动情故事让我们感受慷慨激昂的家国情怀,然而三位导演却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实力,通过士兵、敌人、炮兵三个不同的视角为我们还原这不平凡的一天。
首先,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片中的“喀秋莎”火箭炮,三个不同视角下,象征着三种不同的含义。在普通士兵的眼中,白日里受尽美军狂轰滥炸之后,“喀秋莎”的尾焰犹如暗无天日的黑夜里火柴带来的光亮和希望;而在美军空军的视角里,是从他们的侦察机边擦肩而过的,直接插入心脏的死神镰刃;最后在炮兵,也就是视死如归的主角眼中,在炮火连天的夜幕下残破却依旧挺拔的身姿中,也是对宿命的淡然,为祖国安好燃烧自己的勇气;同时,“喀秋莎”火箭炮也象征着当时物资匮乏,装备落后的志愿军们对现代化武器的向往与渴望,十六发喀秋莎划过夜空,我不仅看到了我们所面之敌的恐惧与怯懦,也更是看到了那些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民志愿军们对祖国繁荣强盛的希望。
接下来,在人物方面令我潸然泪下的是在第三幕中出现的由张译饰演的高炮兵张飞,导演对他的刻画尤为细腻,在炮弹物资紧缺,每发炮弹都要精打细算,必须确定实打实命中的情况下才肯开炮的情况下,吴京饰演的关班长向他要十发炮弹时,他却能点头答应。这里不难看出这份沉甸甸的战友情谊。关班长因为在战场抽烟被罚由连长降为班长,却依旧处处以领导自居保护下属的安全,两个人在故事中,没有争功劳争表现,有的只是勇敢地争抢更危险的位置,争抢着让自己代替战友暴露,代替战友牺牲,他们的对话虽然平淡,但是每个字都是那么的颤动人心,镜头聚焦的烟草和口哨声不仅丰富了故事的内容,同时也是两个人关系的纽带,是不舍生离死别的战友情。
最后,在故事的情节中,最初我十分不解,士兵刘浩在看到远处作为炮兵的战友为了掩护其他人,不惜自杀式的暴露自己的位置时,为什么会情绪失控到离开自己的阵地,独自一人扛着圆木前去支援前线。但接下来的一幕幕,不论是在美军视角下侦察机之上的轰炸机给我带来的强烈压迫感,亦或是接下来一名亲身参与者,战场老兵的独白,他们串联起了整个故事以后,当我再次看到刘浩宛若一尊石塑一般站在桥头时,我终于明白了他为何会情绪失控,也终于通过故事的串联,让我读懂了何谓“我们不认识,但我们是战友”这句台词。无论是违背军令牺牲自己偷袭炮台的普通士兵,还是染血拼尽自己最后一丝力气打掉侦察机的炮兵,都充分证明了美国所提倡的“个人英雄主义”是脆弱的,是可以战胜的。而在美国人眼中的那份“不可能”却是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胜利的关键,这份不可能正是我们的“集体精神”,唯有“集体精神”才可以充分发扬一支团队的精神力量,才可以号召我们最勇敢志愿军勇士用血肉搭建起通往胜利的桥梁,咱们志愿军勇士不信神,他们只相信唯有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新的神迹,才能书写美好的未来新篇章。
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光荣的保家卫国战争,是证明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伟大壮举,它不仅留下了至今依旧可以震动世界的辉煌业绩,更是作为现今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它也将被永远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伟大领导的事迹中,被人民永远铭记。若没有当年的英雄儿女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何来我们今时今日驰骋世界疆场的江湖儿女,先烈们将自己的大好的明天埋藏在了昨天,换来了我们美好的今天,我们通过这部电影不仅要缅怀先烈,更要努力投入到如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浪潮中,为祖国的更加强大贡献自己作为青年的力量。
金刚川心得体会篇4
戳中泪点的“那座桥”
我是一个泪点很高的人,但唯独每次观看爱国主义战争片,泪腺就像失控的水龙头,泪水哗哗不止。上一次落泪是看《八佰》,泪点在陈树生等大喊姓名和来处,身绑手榴弹,义无反顾跳下楼墙,和敌人同归于尽的场景;这一次落泪是看《金刚川》,泪点在“那座桥”,那座用“执着意念、献身精神、团结力量”架起的桥。
“那一年,俺们都才十七八岁,唯一想的事,就是通过那座桥。”
十七八岁,多么鲜嫩美好的数字,在这样正值青春,探求新奇、挑战未来的花样年华,他们却把生命置之度外,把民族的尊严和志气扛在肩上,为保家卫国献身,为匡扶正义牺牲。“修桥”“过桥”就是使命,纵使粉身碎骨,灰飞湮灭,也要用血肉之躯去筑就。步兵、敌军、炮兵,三个平行的视角,前后半天的战役,眼前通往金城的木桥,修了炸,炸了修,修了再炸,炸了再修……“桥”仿佛可以无限再生,敌军的炮弹无可奈何,炸不毁的不止那座桥,也是中国军人至死不渝、定要过桥的坚定信念,更是中华民族誓不低头、反抗压迫的硬朗气质。时光荏苒,岁月老去,而我们最具威力的“武器”不朽,这一年,我们有“80后”“90后”,唯一想的事,就是通过“那座桥”。那座抗击疫情的桥、脱贫摘帽的桥、振兴中华的桥。我们依旧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路的伟大浪潮中,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在自己的分支细流里坚守岗位,前赴后继。
“你也许不信,俺们这些人,真的没有一个怕死的。”
生而为人,我们本能地惜命求生,但过桥的那群年轻人却把“不怕死”当成抵抗钢铁炮弹的最大武器。炮兵关磊为了掩护过桥队伍,“不要命”地燃起火把,自暴战斗点位,吸引牵制敌军正面对抗,关磊牺牲了,炮兵张飞同样“不要命”地燃起火把,最后他拖着半残之躯,以仅剩的一只手、一条腿,控制一座高炮,与敌对抗,成功歼敌,英勇牺牲。今天,你亲眼见到了,“我们这些人,也真的没有一个怕死的”,“逆行者”便是用以形容的荣誉代名词,这些人逆了自我,行着公益,是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火场救援的消防官兵、捍卫和平的维和战士,这一代人的青春里,同样有太多的“抛头颅,洒热血”,这种舍弃小我、成就大局的牺牲精神,是深深烙印在中华儿女心中最直接、最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无论是在七十年前武力悬殊的战场上,还是在今天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中,它毅然永存,无坚不摧。
“你也不知道他们是谁,只知道他们是战友,是兄弟,是护着俺们过桥的。”
焦糊味中,双眼裹布的战士与赤裸上身的工兵连战士们奋勇冲刺,冲向水底,用血肉之躯架起“那座桥”,肩上的伤、手臂的伤、眼睛的伤,比起战友们牺牲的鲜活生命,那都是擦伤。战士们咬牙、怒吼、鼓气,用每一个全力以赴“挺住”的表情,脚踩桩,手抱腿,肩扛桥,一层、两层、三层,抱团架起那座众志成城的不毁“人桥”。“修桥也是打仗,一场战斗,无论是马夫、厨师还是司机,每一个角色都很重要”,我们之所以能够创造“神迹”离不开我们民族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现在,我知道他们是谁,是同袍,是共渡难关的中国人。从5·12汶川大地震,各地捐款捐物、援建帮助四川,到今年新冠疫情防控,各地医护主动请缨出战武汉,一方有难,八方驰援,这种大爱品质从未改变,我们之间的相互取暖,从不计较得失,从不奢求回报,当祖国和同胞需要时,我们丝毫不犹豫,速度应援,深情相助。
新时代,我们依旧在修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世界最长高铁桥——“丹昆特大桥”、世界跨径最大钢拱桥——“朝天门长江大桥”……而如今的泪点是骄傲与自豪。
金刚川心得体会篇5
前几天,我看了电影《烈火金刚》,影片讲述的是在河北省桥头镇的八路军和村民们一起抗日的故事。
剧中有许多英雄人物,排长史更新、飞行侦查员肖飞、骑兵战士丁尚武、女区长金月波……我最欣赏的是肖飞。史更新负伤后,肖飞去敌方县城买药,在途中他夺得了夜袭队长的特务证和自行车,蒙混了守城门的日本兵,买得药品成功送回。
肖飞能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去县城买药,这说明他非常关心自己的战友,而且胆大过人。要是换了别人,不可能有如此胆量,敢独自一人去县城买药。肖飞还有过人的智慧,当他发现还有十几个日本特务跟在自己身后时,肖飞把他们引进土窖,点燃土窖上的柴草,封住土窖的出入口,为自己争取了时间,成功把药送回。
可是,为什么外国列强都毫不费力地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原来那时的中国科技落后,外国的侵略者有坚船利炮。可神州的勇士依然顽强地坚守阵地。现在的我们,吃要吃好,穿要穿好,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哪比得上当年的勇士?那时的中国还有许多汉奸,这些汉奸背叛自己的祖国,残害自己的同胞,中国人民都忿恨他们。所以,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同胞,热爱自己的祖国。
?烈火金刚》这部电影让我认识了许多抗日英雄,我要向他们学习。
金刚川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
★ 班长心得体会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