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事迹能够引发我们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杰出的事迹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见证,下面是九九范本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做核酸检测的医务人员事迹5篇,感谢您的参阅。
做核酸检测的医务人员事迹篇1
高xx,女,汉族,1977年1月出生。本科学历,长春工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2007年9月参加工作,200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敦化市民主街文化社区党委书记。曾荣获吉林省百姓学习之星、延边州优秀党务工作者、十佳基层党组织书记等荣誉。
加强统筹调度 迅速行动落实。
3月8日早7点,文化社区辖区一次密接触者核酸检测初筛为阳性人员,需要对整栋楼进行封控管理。高xx闻声而动,第一时间根据居民楼特点,迅速统筹安排党员、志愿者做好各项工作。向上级报备统计数据、安排人员分工、挨家入户采集核酸……不到两个小时,整栋楼144人核酸检测全部完成,接着高xx又安排实施24小时封闭管理,终末消毒和环境检测,协调居民所需物资,对管控人员进行上门服务并开展心理关爱。晚上七点高xx又去参加全员核酸检测调度会议,会议结束后安排核酸检测工作的全面落实和管控部署。那一夜,高xx顾不上24小时没有休息,连夜紧急组织起一支231人的核酸检测志愿者队伍,安排布置核酸检测点3处,检测台7台,流动组4个。做好各项核酸检测准备工作。搭帐篷、设立采样点,做好人员、物资、场地的统筹调配,准备工作完成后,已是清晨。3月10日早上4时,高xx便赶忙来到社区核酸检测采样点,再次对会场布置进行查漏补缺,反复向各个点位工作人员强调做好核酸检测和医疗垃圾转运、处理工作,将各项工作细节做到位、做扎实。
无悔坚守岗位 只为守护平安。
时间紧任务重,高xx开启了无休息、无停歇的加班模式,每天她都是第一个到达,最后一个离开,从早上5时直到晚上十一点有时会更晚,每天17、18个小时高强度工作,眼圈已经熬红,鬓角爬满银丝。分配完工作以后,高xx便不停地穿梭在社区和3个检测点之间,电话不离手,一早晨的时间她接了167个电话,来自上级、工作者、志愿者、居民……这还不算单位固话和微信。由于长时间说话,高xx的声音极其嘶哑,她只是默默忍受着。高xx总是反复强调让大家做好防护措施,可面对检测的居民重复的疑问和出现的情况,她总会不厌其烦地冲在最前面为大家解释、安抚。志愿者看到她忙前忙后,心疼地劝她歇歇吧,每天这么忙乎身体顶得住吗?她坦然得笑了“谁让我是社区书记呢,我得对辖区的8043人的健康负责。”
坚守初心使命 舍小家为大家。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高xx本身身患重病,可是作为一名党员,她用实际行动诠释担当,用责任和使命谱写忠诚,全心全力投入到社区防疫工作中,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顾不上坐下好好吃一顿饭,顾不上喝水如厕,更顾不上照顾重病卧床的父亲和年迈的母亲,明理的母亲担心耽误她工作,不敢给她打电话,直到流动组人员去采集核酸时,母亲才急切又心疼地向工作人员询问女儿情况,心疼地说她太忙了,她已经连续八天没有回家了。高xx的女儿也成了一名抗击疫情的志愿者,安排居民排队、宣传防护距离、为志愿者发放物资有女儿的身影,点位扫码员有女儿的身影,上楼为隔离人员贴封条有女儿的身影,女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妈妈的坚强后盾。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面对疫情漫漫,高xx不畏艰难、冲锋在前、真情奉献、全意为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态度,以“功成必定有我”的热情,严防死守着自己的责任区,把疫情防控工作抓好抓实抓彻底,在平凡的社区岗位上做着不凡的事业,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闪闪发光。
做核酸检测的医务人员事迹篇2
2024年3月10日,在收到志愿集结进方舱抗疫的号召时,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义无反顾的报了名。我认为支援对于我来说,已经很熟悉,两年前的那个五月,家乡第一次疫情,我就主动请缨去丰满疾控中心支援,上门挨家挨户为阳性和密接人员采核酸。而这一次,我是在方舱内直接面对阳性患者。
作为护士,进舱后我的主要工作是接收病人、评估病情和安置床位。这听着感觉很简单,但面对同时入舱的上百名患者,其实需要非常灵活的头脑和应变能力,才能使患者尽快得到安置。安置过后,登记病人信息并录入电脑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每天都有病人入院和出院,一个工作时段最多操作录入300名病人信息。一个班下来,真的头晕脑胀,有一次出舱就呕吐不止。每天我还要给舱内的病人采集核酸,看着一些患者转阴达到出院标准,我打心里为他们高兴。
这期间,我经常与病人聊天,解决他们的一些困难和疑问。由于患者双阴后需要自己用手机扫码填写信息出院,许多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我会每天特别关注这类人群。每当我帮助他们预约完成,他们慈祥的面容,感谢的话语,感动的神情,出院时颤抖挥舞着双手,都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发放物资也是我每天必须的工作。穿着防护服,搬运大桶饮用水和盒饭很辛苦,喘不上气,但我依然咬牙坚持着。有的患者会主动帮忙运送物资,让我们很感动。有一天在我发饭时,一个小女孩跑过来,羞涩的递给我一副画,她说这是漂亮的大白阿姨。那稚嫩的脸庞,甜美的笑容,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女儿,眼眶逐渐湿润。我想她长大后会理解妈妈,理解妈妈为什么这么多天不回家,这么多天不给她讲故事,不陪她玩耍。这里,有更多的人需要我去照顾。看着画上的大白,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方舱工作期间,我感受到了领导的关心和们的信赖,看到了身边党员个个冲锋在前,我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病毒想侵袭我们?我们会让它无处遁形!
做核酸检测的医务人员事迹篇3
xxx,大家眼中温温柔柔、爱撒娇的一个小姑娘,却又有着无畏的勇气。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她义无反顾、闻令而动、逆风而行,奋战在抗“疫”的`征程上,积极的参与、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2020年初,一场新冠病毒席卷了中华大地。从寒冬到暖春,举国上下齐心协力,终于将这场战“疫”控制了下来。但国外疫情的的不可控,使得加强口岸防控至关重要。六月初,应区卫健委号召,xxx主动报名前往浦东机场参加了第一批“金山区协助海关开展新冠病毒检测采样工作”。
她在机坪上迎接过初升的太阳,看到过落日的晚霞,经历过被旅客不理解时的骂骂咧咧,也有过被肯定时的感动,体会过与不会中文也不太懂英文的旅客交流时的手忙脚乱,也参与过与年幼小朋友采样时的“斗智斗勇”,这些在机场的奋战日子,是她弥足珍贵的记忆与“财富”。
2021年八月底,作为参与过隔离患者收治的一名青年护士,她听从指令暂离泌尿外科,开启了隔离酒店、隔离病房,两点一线的闭环生活;作为小组长,她兢兢业业的担任着隔离病房与外界的相关沟通工作,完成着对组员的指导、管理工作。
完成为期一个月的隔离工作后,只有在核酸采样点工作的半个月时间中才能回家享受家庭的温暖。之后便又将暂别家人,投入下一个为期一个月的隔离工作中去。有人问过她,会觉得寂寞、想家吗?她却觉得,作为年轻人,只要父母安康,家中无恙,自己便能义无反顾的坚守下去。“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她正为成为这样的英雄而努力着,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护理工作中,奉献自己微小却又坚定的能量。
做核酸检测的医务人员事迹篇4
祝xx,现任xx市xx区医院门诊部主任、行政第二党支部书记。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她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用无声而有力的引领,践行着入党誓言。接到设立预检分诊点任务第一时间,她迅速抽调人员,组建预检分诊团队,亲自布置确诊病房,组织开展核酸采样工作,身先士卒带队外出圆满完成核酸采样任务。
为避免疫情扩散,每次有新增中高风险地区时,她总是连夜完成的万余名患者的排查工作。自1月21日晚收治第一例医学观察病例起,她不断巡视发热门诊、急诊、预检分诊、病房等工作,严格督导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并规范护理工作。组织撰写了《新冠疫情期间护理工作制度》,让护士在这个特殊时期有章可循。疫情最严重的候她连续在抗疫战场上奋战了30多天。工作中,她关心周围的同事,“有什么困难告诉我,有什么难题交给我”,她总是冲在最累、最危险的地方。作为一名支部书记,她带领支部全体党员群众众志成城,筑起一道抗疫的坚强防线,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零隔离、无院内交叉感染,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勇挑重担的担当精神,彰显了履职尽责的为民情怀,让共产党员的初心在战“疫”一线闪闪发光!
做核酸检测的医务人员事迹篇5
4月3日早上6点钟开始,邳庄镇翰林府邸小区南门核酸检测点就排着长长的队伍,居民们间隔一米、有序等候核酸检测。“拉开口罩,嘴巴张大。好了,戴好口罩,下一位。”此时的曹春艳正一如前几日,认真、耐心地为每一位居民进行采样,并在采样完成后和同事一起将所有样本标签扫描上传至系统。
这已经是曹春艳连续奋战在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的第7天,每天都要连续工作近十个小时,每天都要重复几百上千次同样的话语,每天都要重复着几百上千次同样的动作。在别人眼里,曹春艳工作起来严谨细致,每一次采样都是非常专业、科学,而且每一天都精神饱满、状态十足,仿佛身体里有使不完的力气。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曹春艳患有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一直以来都不能长时间站立。全镇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启动后,镇卫生院领导考虑到她的身体情况,并没有将她分配到一线核酸检测点。看到任务分组中没有自己的名字,曹春艳第一时间找到镇卫生院领导:“我要到一线去,台儿庄的父老乡亲们需要我,我的身体情况我清楚,能不能顶得住我也清楚,请领导相信我,在一线我绝不会拖同事们的后腿!”看到曹春艳如此坚决的'态度,镇卫生院领导只好将她的名字加在任务分组表上。
就这样,曹春艳来到一线核酸检测点,同众多医护人员日夜奋战在一起。
全区全员居家隔离政策实施之前的几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是从每天下午开始,夜间结束。因为很多居民白天忙于工作,夜晚下班回家后才能对其进行采样。所以医护人员们利用下午时间将在家人员采集完,接着继续采集陆续下班回家的人员,基本上每天都要持续到夜里十一二点甚至更晚才能完成任务。
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质,且丈夫也因疫情原因在公司自我隔离,没法回家,曹春艳便将家中3岁和17岁的两个孩子交由父母照顾,全身心投入到防疫一线工作中。想念孩子了,就在吃饭的空隙和他们短暂开一会视频,但往往是说不上几句话便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
而全区全员居家隔离政策实施之后的几轮全员核酸检测,是从每日清晨开始,下午结束。虽然全员居家隔离之后,更容易组织人员进行检测,能够大大提高检测速度。但是曹春艳同其他医护人员一样,需要在四五点钟就起床到镇卫生院准备物资,保证在居民排队之前将一切检测物资准备就绪。同时,时间更集中、节奏更快的采样工作,也给曹春艳的身体带来巨大的挑战。
防护服下,汗水已经将皮肤和衣服粘连在一起;摘下口罩,露出的是满脸深深的勒痕;嗓子沙哑、口干舌燥,也顾不上喝口水;为了节省时间,匆匆吃上一桶泡面就将午饭或晚饭解决……然而这些,却远远比不上连续长时间的站立工作对曹春艳的腰部、腿部以及双臂所带来的疼痛。
刺痛、酸痛、肿痛、麻木……种种疼痛无时无刻不在侵扰着曹春艳。但是病痛也只能伤害到曹春艳的身体,仅此而已。曹春艳的精神世界依旧坚固如钢,“早日战胜疫情、守护百姓健康”的坚定信念始终在支撑着她同疫情战斗、同病痛较量、同疲惫抗衡。
每当在核酸检测点采样完成后,同事们都劝她休息一会儿,而她总是笑着回绝,继续和同事们一起,走进小区楼里,上门为居家健康监测人员和老年人、残疾人、孕妇等行动不便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和身边的一栋栋高楼相比,曹春艳的身影显得如此渺小。而在我们心中,她的身影却比任何一座高楼大厦都要伟岸。
面对镜头,曹春艳说的最多的几句话便是:“不要拍我,多拍一下其他的同事,他们比我辛苦。多拍一下志愿者们,他们每天爬楼很辛苦。还有你们也辛苦了,到一线拍照一定要做好防护。”她的心里装着的总是他人。
曹春艳,你是众多一线防疫医护人员中的一份子。“曹春艳”,你是众多一线防疫医护人员共同的名字。你们的无私奉献和辛苦付出一定会得到回报,胜利就在不远处,我们一起加油!
做核酸检测的医务人员事迹5篇相关文章:
★ 核酸采集事迹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