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详细安排和指导,写好教案是确保课堂教学有序进行的基本保障,九九范本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橡皮泥活动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橡皮泥活动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泥工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幼儿喜爱,孩子们对玩泥工非常感兴趣。当你给他们一团泥时,他们会很高兴地反复捏着玩,这时幼儿的手指和肌肉便得到了锻炼。“糖葫芦”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物体形象,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是幼儿所熟知的食物之一,根据小班幼儿的泥工表现的特点设计此课题,目的是通过“糖葫芦”这一泥工教学活动,让幼儿在积极的活动氛围中掌握了团泥的技能,增强幼儿手的协调性、灵活性,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学中乐的思想。
活动目标:
1、感知糖葫芦的形状及颜色。
2、幼儿初步学习团泥的技能,训练双手的协调配合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细心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橡皮泥
2、一根竹棍
3、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串糖葫芦,引导幼儿观察。
师:宝贝们,你们看吴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呀?
幼:糖葫芦。
师:你看到的糖葫芦长什么样子呀?谁来说说看?
幼儿自由表述。
师小结:红红的小果子,上边有甜甜的冰糖,一串一串的就是糖葫芦。
师:宝贝们喜欢吃糖葫芦吗?
幼:喜欢。
(评析:通过出示糖葫芦引起幼儿们的兴趣,在感兴趣的基础上让幼儿们仔细观察糖葫芦的形状以及颜色,一下子就调动起幼儿们的积极性。)
二、观看视频:制作糖葫芦的过程。
师:熊大在超市里看到红红的糖葫芦,特别的喜欢,特别想吃。可是熊大不会做,谁来帮帮忙?你会做糖葫芦吗?
幼:不会。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里面的师傅到底是怎么做的?
播放视频,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
(评析:由于熊大是幼儿们喜欢的一个卡通人物,幼儿们很喜欢,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幼儿们的注意力集中,并初步知道团泥的基本技能。)
三、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诱人的糖葫芦。
1、教师示范制作糖葫芦。
师:你看到是怎么做的吗?谁来说说看。
幼儿自由表述
师:那吴老师先来试一试,看看做的对不对。
教师示范:我们先取出红色的彩泥,揪下一块,然后双手揉搓成圆形,揉出4到5个小红球。然后把小红球按顺序整齐地穿在竹棍上,当心不要扎到小手。一串好吃的糖葫芦就制作好了。
教师在制作的过程中引导小朋友一起跟着教师做一做。
(评析:幼儿幼儿们第一次接触竹棍,所以教师在示范的时候特意强调如何运用竹棍。)
2、幼儿回顾制作糖葫芦的过程。
师:吴老师的糖葫芦做好了,做的对不对?
幼:对。
师:你喜欢吗?
幼:喜欢。
师:哪个聪明的宝宝来说说看是怎么做的?
师:那你会做了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要当心竹棍哟。
3、在幼儿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评析:通过教师的示范以及幼儿的参与,一起说一说、做一做,初步学习团泥的技能,完善第二个目标。在我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幼儿们非常感兴趣,都想上来试一试,充分融入了本次活动中。)
四、讲评幼儿作品。
师:小朋友的糖葫芦做的真棒。老师好喜欢呀!你最喜欢哪一跟?为什么呀?
幼儿自由表述。
(评析:小朋友的想象力很丰富。虽然我展示的是红色的糖葫芦,我们班有些幼儿自己开动脑筋做了彩色的糖葫芦。)
五、活动延伸。
师:我们的糖葫芦做好了,现在就去送给熊大吃吧。熊大看到这么漂亮的糖葫芦,肯定开心极了。
橡皮泥活动教案篇2
活动过程
1、出示背景图片,引出小蝌蚪,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看,青蛙妈妈正在池塘里游来游去,他在找他的小宝宝呢!
它的小宝宝是谁呀?
(让幼儿知道小蝌蚪是青蛙的宝宝,小蝌蚪长大了就会变成小青蛙)
2、出示图片小蝌蚪,请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1)小蝌蚪是什么颜色的?长得什么样子?
(2)小蝌蚪的脑袋是什么样子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3)小蝌蚪是怎样游泳的`?(幼儿用语言描述或用动作进行模仿)
(引导幼儿说出小蝌蚪有的向上游,有的向下游,有的向左游,有的向右游,是往不同方向游的)
3、教师示范画法。
(1)先画出圆圆的头,在画上细细的尾巴。
(让幼儿知道尾巴的变化可以让蝌蚪向不同的方向游动)
(2)用此方法,画出许多小蝌蚪。
(3)最后,在空白处添画上水波纹。
4、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画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添画水波纹等。
5、将幼儿作品布置到背景图上,请幼儿参观欣赏。
活动准备
图片小蝌蚪
背景图青蛙和小蝌蚪
幼儿用图画的纸和笔。
活动目标
培养观察力和大胆绘画的能力。
通过绘画活动,激发对小蝌蚪的喜爱之情。
在观察蝌蚪的基础上,简单画出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橡皮泥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的过程中,尝试绘画小蝌蚪的基本形态。
2.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感受美术活动的快乐。
3.体验亲情的美好。
活动准备:有荷叶荷花的大背景图、画笔、视频、青蛙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小朋友们好,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有一种小动物开始出来活动了,今天呀它们也来到了我们班,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啊?长的是什么样子的?”(请小朋友们认真看,看完老师有问题要问大家)
2、放视频(小蝌蚪游)
提问:有谁知道这是谁啊?
谁能说一说它长得什么样子啊?(圆圆大大的脑袋,细细长长的尾巴)
他们是什么颜色的啊?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啊。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和我用手一起来画一画小蝌蚪。伸出一个小手指。
教师示范:先画一个圆圈当脑袋,再画一根线条当尾巴。
脑袋涂上漂亮的颜色,变成一只可爱小蝌蚪。
二、激发幼儿作画兴趣
1、出示难过的青蛙妈妈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啊?(青蛙)对啦,是青蛙妈妈,可是你们看,青蛙妈妈怎么这么伤心啊?老师来告诉你们吧,因为啊,青蛙妈妈的小蝌蚪们都找不到了,所以青蛙妈妈很伤心。那我们来帮一帮青蛙妈妈好不好?(好)那我们要怎么帮助青蛙妈妈呢?有了……老师啊,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用我们的小画笔来画一群漂亮的小蝌蚪送给青蛙妈妈吧。”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老师啊,想先请一位小朋友来送给青蛙妈妈一只小蝌蚪。”到展示台作画。教师和幼儿一起说儿歌。
(2)根据幼儿作画水平,发放不同的作画材料。
三种材料:纸上有小蝌蚪轮廓图,请幼儿涂色。
纸上有圆,请幼儿添画尾巴,并涂色。
请幼儿独立作画。
(教师提作画要求:注意不要把颜色图到轮廓外)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3、大部分幼儿结束时,播放视频(怎样画,播放时念字)
播放前:现在啊大部分的小朋友都画完了,我们来看一看这里也有一个小朋友他是怎么画小蝌蚪的。
播放后:这个小朋友和我们画的一样嘛?那以后我们可以尝试着用他的办法画出不一样的小蝌蚪来送给青蛙妈妈。
三、展示作品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把画完的小蝌蚪来送给青蛙妈妈”
教师帮助幼儿把作品粘到大背景图上,启发幼儿说一说小蝌蚪看见青蛙妈妈会说些什么?
四、结束
师幼共同边唱边游来庆祝青蛙妈妈找到了小蝌蚪。
橡皮泥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压印和曲线添画的画法画出各种动态的蝌蚪。
2.训练学生细致的观察力。
3.提高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在自然角饲养小蝌蚪,供学生观察。
2.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供给一盘黑色颜料及抹布、黑色彩笔。
3.范画:在水中向各种方向游动的小蝌蚪。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1)从自然角的小蝌蚪,引导学生观察:“你们看看,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它们是什么颜色?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游泳的?”引导学生讨论说出小蝌蚪有圆圆的身体,细细长长的.尾巴,在水中能向各个方向游动。
(2)教师和学生边念儿歌边在规定的场地学小蝌蚪游泳。
小蝌蚪,游呀游,摇摇尾巴点点头。小蝌蚪,真快乐,边找妈妈边唱歌。
2.教师引导学生画小蝌蚪。
(1)教师:“每组小朋友的桌上都放有一盘黑颜料和水彩笔,请小朋友想想,你可以怎么做,能画出可爱的小蝌蚪呢?”让学生自己探索着画,老师在旁边指导。
(2)请画的好的学生到前面画一画。
(3)教师祟范画,并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用彩色画上弯弯曲曲的尾巴,这样一条可爱的小蝌蚪就在游动了,想画向不同方向游,只需变换不同的方向压印。
(4)学生再次作画:教师指导。
a注意点画方法,画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b每次蘸颜料压印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再拿笔添画。
c蝌蚪尾巴不宜太长。
d大胆作画,仔细操作,保持画面干净。
3.活动延伸:
学生头戴小蝌蚪头饰,作《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
橡皮泥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参与泥工活动的兴趣。
2、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用搓、卷、等泥工技法,借助普助材料制作小蜗牛。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教师制作的蜗牛作品。橡皮泥、绿豆或火柴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活动
1、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看看谁最聪明,最先猜出来。
2、教师说谜语:没有脚,没有手,背着小屋慢慢走。
3、揭示谜底“蜗牛”。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蜗牛图片,进一步熟悉蜗牛外形。
小朋友看,老师还带来了一些蜗牛的图片,我们来看看、说说蜗牛的样子吧。
2、出示橡皮泥蜗牛兄弟范例,并讲述自编故事,激发幼儿制作兴趣
“小朋友,这是一对蜗牛兄弟,它们感情很好,瞧,它们结伴在一起,它们想请你们为它们制作更多的兄弟,好吗!”
3、教师示范蜗牛制作方法
①将橡皮泥分成大小不等若干团,每团搓成圆柱形的细长条(如果是新泥,可以一种颜色搓一根)。
②将长条橡皮泥卷起来,做成蜗牛壳状。
③将绿豆按入橡皮泥长条卷的外面一头的两侧,做成蜗牛的眼睛。
④插入两根火柴棒做蜗牛的触角。
4、提出制作要求
① 制作的时候小朋友要安静,记住制作要点和步骤。
② 可以多做几只蜗牛,让它们有很朋友,好兄弟。
③ 制作完了,小朋友可以和好朋友互相欣赏,可以一起编一个有关蜗
牛的小故事。
三、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幼儿安静、专心制作,并多做几只蜗牛,还可以根据想象编一个有关蜗牛的小故事。
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四、结束活动。
1、评价展示幼儿作品。
2、请个别幼儿讲一讲自己编的小故事,引导幼儿欣赏同伴制作的蜗牛。
橡皮泥活动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 大胆创编,尝试随音乐用身体做出各种动作。
2.积极参与,体验韵律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音乐“快乐舞会”、橡皮泥、氨纶布袋、实物投影仪、盘子等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师幼问好
师:我是什么老师?
2.感知橡皮泥“多变”的特性。
a幼儿回忆
出示橡皮泥:今天茅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小小的客人(橡皮泥)
师:你们有没有玩过橡皮泥?你们都用橡皮泥做什么呢?(幼儿回答)
b教师演示
师:瞧,我的这个橡皮泥娃娃呀,和你们的有点不一样,它不仅会变,它还可以听着音乐跳舞呢,你们信不信?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看看它是怎么跳舞的?
教师边跟着音乐边捏橡皮泥。小鸡——小兔——蘑菇——圈——麻花
c幼儿总结
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我都变了些什么?(幼儿回答)
(二)基本部分
1.幼儿跟音乐玩橡皮泥
师:你们想不想玩橡皮泥?现在就请你们把橡皮泥拿出来,像茅老师这样。现在请你动脑筋,想一想你的橡皮泥想变成什么?逐段暂停。教师和幼儿一起玩。
第一段后:你的变成了什么?还没有变好没有关系,我们继续。
第二段后:一定要让你的橡皮泥跟着音乐跳舞哦。
第三段后:听清楚什么时候搓,什么时候开始变变变。
第四段后:现在是最后一遍了,要变出一个好玩的好玩的东西。
2.集体欣赏
a收集作品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把橡皮泥都变成了什么?放到我的盘子里(教师边收边问:这是什么?)
b幼儿讲述作品(作品放置在食物投影仪上)
师:小朋友变出了这么多好玩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谁变的?)
3.创编动作
a幼儿模仿作品创编造型动作
师:这是蘑菇,谁来做做蘑菇的样子?试试看?一起来变变变。有的蘑菇是**(3次)
继续用幼儿的作品让孩子用身体动作来表演。
b创编动态动作
(1) 小橡皮泥被我们搓啊搓,就变出了许多好玩的东西。谁来做做小橡皮泥被搓来搓去的动作?(请幼儿尝试创编搓的动作)一起来学学。
(2)教师嘴里喊着节奏;搓搓搓、搓搓搓、搓搓搓、搓搓搓、变变变。
继续练习。(提要求:变不一样的东西。)
(教师喊的节奏跟音乐的节奏相吻合)
(3)现在你们是小橡皮泥娃娃,我们一起去跳舞,好吗?(注意听音乐)
教师刚开始可嘴里喊着节奏,让孩子跟着节奏一起来跳舞。
(练习几遍)
个别幼儿表演
集体练习
4跟随音乐舞蹈
a教师归纳表演
师:你们跳得真棒,我这个橡皮泥妈妈也想要跳一下,你们想看吗?妈妈跳得好了,你们就拍拍手,给妈妈照张相。(教师表演)
b幼儿自由表演
(1)师:宝宝,来和妈妈一起来跳舞,好吗?自己找一个安全、舒服的地方站好,看看哪个橡皮泥跳得最棒,变的花样最多。准备好了吗?听音乐
师生共同表演
(2)再次练习
师:橡皮泥国王听说我们小橡皮泥跳的舞可漂亮了,所以它想举办一个橡皮泥舞会。今天它还请来了许多客人来观看我们的舞会,我们来一起排练一次。
5.橡皮泥舞会
a出示演出服:国王给我们准备了色彩鲜艳的演出服,妈妈先穿给你们看好不好?(边跳边穿,第二遍音乐时请另一个老师帮忙黏上袋口)
b幼儿准备
(1) 交代规则。
师:今天有这么多的客人观看我们的演出,在演出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幼儿回答)不要碰别人,还有就是穿好衣服后就不要讲话了)如果表演得好,客人老师就会把掌声送给我们。
(2)幼儿穿衣服
教幼儿穿衣服:演出服上有一个开口,找到衣服上的一个开口,把脚伸到衣服里第一遍音乐穿衣服、拉拉链
师:现在小橡皮泥粘在地上不动,我看到了红色的橡皮泥、黄色的橡皮泥、还有橙色的橡皮泥。
(能否根据孩子的衣服的颜色的不同创编不同的起来的次序,变成一个舞蹈,有前奏,过程、结束。)
c幼儿表演
师:五颜六色的橡皮泥真漂亮,我们的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了
幼儿表演,教师边看边说变变变,我看到一条大白鲨
刚才,你们的表演我听到了客人一次掌声,我们再来一次,这次表现更好一点,希望得到更多的掌声。
四、结束部分
师:演出成功,橡皮泥真棒。请你们到妈妈这里来,跟客人老师再见。
橡皮泥活动教案6篇相关文章:
★ 跑的活动教案6篇
★ 爱耳活动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