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备的教案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系统和科学,细致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推理,以下是九九范本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山童音乐课教案通用8篇,供大家参考。
山童音乐课教案篇1
一、教学目的:
通过倾听音乐感受摇篮曲轻柔、缓慢的旋律,引导幼儿用语言说出摇篮曲的性质,并有兴趣地用动作表现哄娃娃睡觉的情节。
二、教学准备:
创编一段舞蹈,音带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歌曲:《小小的船》
教师语言:天黑了,整个大地变得静悄悄的,月亮姑娘来唱歌了,星星来为他伴奏,他们的歌声让静静的夜显得更美丽。听——(师生合唱,引导幼儿看老师的指挥手势)
(二)欣赏摇篮曲
1、感受音乐的特点 教师语言:夜晚真美呀,就在这时不知从那户人家的窗子里传出了一段很好听的音乐。(完整听赏音乐) 提问:这段音乐好听吗?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呢?
小结:听了这段音乐你们想到了那么多的事,你们真是用心在听。那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些事的呢? 这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再次欣赏,讲讲感觉,教师哼唱加以肯定) 小结:你们说得真好,这段音乐给我门的感觉就是很柔和,很安静的,缓慢的`。
2、感受音乐的内容 教师语言:其实音乐就像人说话,每一段音乐里都藏着一个优美又动听的故事,那么这段音乐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起来看吧!(欣赏舞蹈和音乐) 提问:现在你们都知道这段音乐讲了什么故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结合动作理解:妈妈在哄宝宝睡觉,并开心安慰地跳起舞了)
小结:这段音乐讲述了妈妈在哄自己心爱的宝宝睡觉,像这样的曲子我们叫它《摇篮曲》。
3、幼儿表演音乐内容 教师语言:在幼儿园里老师就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就是老师的好宝宝,天黑了妈妈要哄宝宝们睡觉了。 教师语言:妈妈哄你们睡觉心里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次小爸爸小妈妈哄自己的娃娃睡觉呢?(幼儿也来扮演妈妈爸爸哄娃娃睡觉) 难点:哄娃娃的动作可以引导幼儿变换动作。(幼儿个别示范 ) 表演得逼真(引导幼儿用动作体现对娃娃的宝贝)
4、结束语:小娃娃真的睡了,让我们轻轻地把他放到小床上,我们也该休息了
山童音乐课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节奏的基础上,学会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旋律。
2、幼儿尝试自编跳皮筋动作,提高动作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
3、激发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 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玩具小白兔
2、皮筋
3、音乐《兔子跳跳跳》
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共同听音乐,表演各种动作。
(二)、用小白兔进行师生互动,引出新课题: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位
客人,听!它在说什么呢?
出示小白兔:嗨!你们好,我是小白兔,我最喜欢跳跳跳,妈妈就给
我取了一个名字叫跳跳,你们喜欢我吗?
小白兔:我呀,不仅喜欢跳,还喜欢唱歌呢?
(三)、学唱歌曲
1、集体欣赏:我们来听听小白兔是怎样唱的?
幼儿感受歌曲的内容与情绪。
2、教师提问:小白兔唱的好吗?你听了有什么感觉?一只兔子在干??
么?两只兔子在干什么?三只兔子在干什么?四只兔子呢?
3、教师引导幼儿按音乐节奏朗诵歌词。
4、谁来给这首歌取个好听的.名字?
5、现在我们跟着小白兔一起来唱这首歌吧!
(四)、想象创编跳皮筋游戏
1、小白兔喜欢一边唱歌一边跳皮筋,你们想跳吗?
2、创编:幼儿听音乐创编跳皮筋动作,教师进行引导,提示。
3、教师请表演得好的幼儿来展示,其余幼儿模仿表演。
(五)、分组玩跳皮筋的游戏
跳皮筋升级比赛。(皮筋越升越高,不断提高难度。)
现在我们要进行升级比赛了,看哪组小朋友跟着音乐的节奏跳得??
好。每次跳好之后往上升一级,比比谁能跳到最高的水平。
(六)、幼儿听音乐跳出活动室。
山童音乐课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尝试用刷子进行涂鸦,体验不同绘画工具带来的乐趣。(重点)
2、认识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在活动中,自由选择喜欢的颜色进行涂鸦,感受色彩的丰富。
3、乐于参与绘画活动,并能在老师的提醒下收放自己的学习用具。
【活动准备】
1、音乐《小刷子的舞蹈》。
2、各种造型的道具。
【活动难点】自由选择喜欢的颜色进行涂鸦,更换颜色时注意把小刷子放回原处。
【活动过程】
(一)认识小刷子,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探索小刷子的使用方法。
1、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小刷子,小朋友们问:小刷子好!
2、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和小刷子做个好朋友吧。
3、如果让小刷子在图画纸上跳个舞,你们想一想它会怎么跳呀?
4、幼儿讨论小刷子的舞蹈。
5、教师总结,在音乐中带领幼儿巩固小刷子在图画纸上跳舞的方法。
(二)以商店货物奇缺需要帮助的形式,提出今天的任务。
1、以和商店叔叔来电话的'形式引起幼儿兴趣,明确任务。
商店里的商品都卖完了,叔叔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和小刷子一起帮帮忙,给这些小衣服、小包包涂上漂亮的颜色。
2、认识颜色,讨论:涂色的过程中如果需要换颜色应该怎么办?
小朋友们需要更换颜色时注意把小刷子放回自己的家。
(三)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造型进行涂鸦,教师巡回指导。
1、请完成涂鸦的小朋友把刷子放在指定的小水桶内。
2、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欣赏大家的作品。
欣赏的时候请小朋友们自己或大家说一说自己的作品。
(四)以叔叔邀请参加模特比赛的形式展示作品。
请小朋友们穿上自己制作的小衣服,一起来当模特吧。请大家欣赏。
(五)活动结束。
山童音乐课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欢快的节奏,并能用相应动作表现。
2、乐意参加活动,有表演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小围裙、厨师帽、音乐、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一)律动“买菜”:
师:今天妈妈不在家,我们来当会小厨师,帮妈妈做饭,好吗?让我们开着汽车出发吧!(开车——买菜)让我们带着菜回家吧!
(二)学习律动“快乐的小厨师”
1、学洗菜
提问:刚才你买了什么菜?小厨师们准备先做什么呢?(洗菜)想一想用什么动作表示洗菜呢?请你来表演一下(双手搓),还可以怎么洗呢?(幼儿自由做)
总结: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是洗得什么菜呢?(师带领幼儿边做边念儿歌:两手搓搓洗青菜,手臂伸长洗萝卜)
a听音乐,师做洗菜动作,幼儿做菜随音乐扭动
我洗菜洗得干净了吗?你们想不想也来洗一洗?
b那我们一起听音乐来洗菜吧!(坐)
妈妈洗菜时是在哪儿洗的?(水池)我们来变成个大水池吧!(幼儿围圆)
c我们这一次把菜放在水池里洗一洗
2、学切菜
师:洗好菜,该做什么了呢?切菜需要用什么?刀在哪里?可以怎么做?五个指头并拢很锋利哟!你是什么做切菜动作的?谁来做一做?
今天厨房里可真热闹,听,传来了好听的声音,请你听一听,猜一猜,切得什么菜?(师听音乐发出当——当——当当当,嘿——嘿的声音)刚才你听见了什么声音?当当的时候在切什么?嘿的.时候在切什么?是怎么切的,请你做一做,我们一起来学着切一切,
a听音乐做切菜动作
b围着砧板切一切
3、学炒菜
洗好菜,切好菜,该做什么了呢?(炒菜)
谁来做炒菜的动作,都会做的,真是能干,那我们先炒个什么菜呢?(师带领幼儿集体学炒——炒——炒青菜)
尝尝味道看,恩,淡的,怎么办?(洒点盐、味精)谁来做撒盐的动作呢?(个别幼儿做好,再集体做——放点盐,撒一撒放点味精撒一撒)尝一尝味道好极了!
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炒菜吧!(围成大锅子)
上菜了,请你做和最美的姿势来上菜(幼儿摆出各种造型)
4、穿上服装,整体表演
今天本领学得真好,让我们打扮一下,穿上围裙,戴好厨师帽,一起来做饭吧!(二遍)
5、结束:妈妈回来了,我们把菜端到餐厅让妈妈品尝吧!
山童音乐课教案篇5
目标:
1、在走走、听听、说说中边玩边理解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体验穿大鞋和小鞋的感受和乐趣。
准备:
爸爸的鞋子、录音、宝宝的鞋子
过程:
一、复习歌曲——《我的家有几个人》
1、大家一起唱。我们先来唱唱歌好吗?
2、请一位幼儿来领唱。现在请一位小领唱和我们对唱好吗?
小结过渡:《我的家有几个人》这首歌唱得很好听。
二、玩玩讲讲——理解歌词
1、出示爸爸的鞋子。
师:我带来了一样家里的东西,看看,是什么呢?
2、幼儿穿爸爸的鞋子走走。
师:如果你们穿上了爸爸的鞋子,会怎么样呢?
提醒:鞋子很大,走起来肯定要注意保持平衡,不然可能会摔倒,要当心喽。想不想试一试?
要求:你们的椅子下面有一双爸爸的鞋子,请你们穿上,来走走看。
提问:刚才你穿上爸爸的鞋子走起来什么感觉呀?爸爸的鞋子走起来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小结:爸爸的鞋子真大,像两只船。爸爸的鞋子的声音很响,踢踢踏、踢踢踏、踢踏、踢踢踢踏、踢踢踏。
3、尝试有节奏的走。
我们来试试——踢踢踏、踢踢踏。
再来试试——踢踏、踢踢踢踏、踢踢踏。
4、穿上娃娃的鞋子。
师:你们看这是谁的`鞋子?谁来穿穿看?你们看怎么样?
小结:娃娃的鞋子真小,像小帽子一样套在我们的脚趾上。猜猜穿上娃娃的鞋子走路会发什么声音呢?
三、倾听歌曲——学唱歌曲
1、播放音乐,幼儿倾听。
师:有一首好听的歌就会把答案告诉我们了,我们来听听歌曲《大鞋和小鞋》。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呀?
2、再次倾听。谁听清楚个里面鞋子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来?节奏是怎么样的?
3、学唱歌曲。
1)师弹唱歌曲,幼儿跟唱。
2)再次演唱。师:我们跟着鞋子发出的节奏来唱。
3)小结:大鞋和小鞋这首歌真有意思,我们下次把这首歌学会了可以唱给家里的爸爸妈妈听听这首好玩的歌。
山童音乐课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民歌“花儿”,感受“花儿”曲调热忱、奔放的特点。
2、学习用“填词”的方式改编和演唱“花儿”。
3、尝试用自制乐器——葫芦为“花儿”伴奏,进一步体会“花儿”旋律的特点。
4、培养幼儿对民族音乐的爱好,激起对故乡和少数民族的酷爱。
【活动预备】
1、活动前,让幼儿观看“花儿演唱会”、故乡风景及特产等图片,了解图片内容并相互交换。通过在自制葫芦乐器上绘画,为学唱“花儿”奠定基础。
2、自制小葫芦乐器7个、回族小白帽若干个、民族服装1套。多媒体教学装备dvd碟机一台、投影装备一套。钢琴伴奏教师一位。
【活动过程】
活动一:欣赏民歌“花儿”《左面是黄河右侧是山》
1、教师穿民族服装进进活动室,引进课题。
师:我今天穿这么漂亮的衣服是为了给小朋友演唱一首民歌“花儿”,这首民歌的名字叫《左面是黄河右面是山》,现在请小朋友们仔细听。
2、教师演唱花儿《左面是黄河右面是山》第一遍,同时播放黄河及羊皮筏子的dv画面。
发问: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甚么?想到了甚么?(幼儿讲感受,教师可引出歌词。)
3、幼儿与教师一起学唱衬腔词:普噜噜噜噜、啪啦啦啦啦、噌楞楞楞楞、呛啷啷啷啷啷。
4、幼儿听伴奏再次学唱衬腔词,并与教师合作演唱(教师唱前面三句歌词,到衬腔“普噜噜……”请幼儿帮唱)。
5、请助理教师演唱《左面是黄河右面是山》,幼儿与教师一起唱帮腔“噢哟”。
6、小结:我们今天听的这类歌曲演唱叫“花儿”。“花儿”是少年的意思。“花儿”是一种山歌,也叫“山曲”、“野曲”,是西北独特的一种民歌,有对唱、领唱、齐唱等情势。“花儿”主要流行在西北的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广大少数民族地区。
7、播放mtv,完全欣赏歌曲。
活动二:引导幼儿为“花儿”填词并演唱
1、播放mtv让幼儿再次欣赏“花儿”《左面是黄河右面是山》。
师:我们上一次唱了故乡的黄河和山,故乡还有很多的特产、小吃,让我们都来夸一夸。
2、出示牛肉面的图片,请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并结合图片从色彩、味道、品种、外形几方面讲一讲牛肉面。
3、重点引导幼儿从色彩进手创编,如辣椒红,蒜苗、香菜绿,萝卜、牛肉面白等。
4、教师做填词范唱:红红的辣椒(嘛)噢哟。
5、与l导幼儿尝试填词并演唱。
如:绿绿的香菜(嘛)噢哟;白白呀萝卜(者)香呀;牛肉面(者)好吃(嘛)噢哟。
6、教师整理歌词与幼儿一起演唱。(请一名老师伴奏)
7、小结:小朋友们刚才编的词很有特点,用歌声唱出了我们故乡兰州的美丽。
活动三:表演“花儿”并尝试用自制乐器伴奏
1、出示故乡的特产葫芦,教师简单示范演奏方法。
让小朋友用葫芦当乐器为“花儿”伴奏。
2、请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分4组进行表演。3个小组幼儿演唱花儿(其中一组唱词、一组帮腔、一组衬腔),1个小组幼儿伴奏。给部份男孩戴上小白帽。
3、幼儿分小组练习,教师指导后,幼儿按角色整体表演唱2遍。
4、幼儿分男女情势进行对唱,部份幼儿继续伴奏。
【活动延伸】
在音乐天地投放演唱“花儿”的服装及道具,如:头巾、扇子等,让幼儿自己学习合作表演。
山童音乐课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最炫常州风》,初步感受说唱形式。
2.通过常州特色图谱和节奏型,掌握pap节奏,尝试创编歌曲pap部分。
3.体验说唱常州特色所带来的乐趣,热爱家乡常州。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熟悉歌曲旋律《最炫民族风》,了解常州特色。
2.歌曲《最炫常州风》、常州特色图谱和节奏谱。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跟随《最炫常州风》音乐入场,激发幼儿兴趣。
指导语:我是城市宣传员,今天要带你们去一座城市游玩,请跟着我一起出发吧。
(背景图:运河)这是哪座城市?请你来听一听是不是常州?
二、学习歌曲,掌握说唱节奏。
1.欣赏歌曲第一段,学唱歌曲。
指导语:我刚刚唱的是常州吗?我都唱了什么内容?你能跟我一起唱一唱吗?
2.完整欣赏,感受说唱。
指导语:这回有什么不同?歌不但可以唱,还可以说,有说有唱的方式叫做说唱。
3.出示节奏谱,根据节奏说歌词。
指导语:你能打节奏吗?你能根据节奏来说歌词吗?
4.完整学唱歌曲。
指导语:让我们一起来边打节奏边唱吧!
三、根据常州特色图谱,运用节奏型仿编歌曲。
1.谈话讨论常州特色,争做城市宣传员。
(1)你们真的很棒,我决定招收一些城市宣传员,和我一起来传扬常州文化。你们愿意吗?
(2)我来考考你们,你们了解常州吗?你们知道常州最有名的是什么?
2.运用节奏型表现常州特色,尝试创编歌曲pap部分。
你能够以"什么样的什么怎么样来说一说吗?
3.结合常州特色图谱和节奏型,尝试仿编说唱。
分为3组,选择4种特产讨论后进行说唱。
第一组:特色风景组:红梅公园、天宁寺、东坡公园、恐龙园、嬉戏谷第二组:民俗风情组:梳篦、brt、月季花、广玉兰第三组:小吃组:萝卜干、大麻糕、加蟹小笼包、银丝面、酒酿元宵
4.评选最佳城市宣传组,激发说唱乐趣。
分组跟随音乐进行说唱,其余组打节奏。
5.完整演唱仿编歌曲,感受改编歌曲的乐趣。
四、延伸活动:
指导语:通过今天的旅行,了解了那么多常州的文化,常州美丽吗?你们喜欢常州吗?我宣布:身为一名常州人,都能从我做起,做城市的宣传员!走,让我们唱着歌,吸引更多的客人来常州吧!
歌词:
美丽的'常州是我的家,弯弯的运河边上花正开。
我这样的歌声是最呀最摇摆,我这样的节奏才是最开怀。
美丽的常州是我的家,弯弯的运河边上花正开。
我这样的歌声是最呀最摇摆,我这样的节奏才是最开怀。
一路边走边唱最炫常州风。
山童音乐课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演唱有领唱、齐唱的歌曲,享受与同伴合作演唱的快乐。
2、感知体验小鸟对老鸟的孝敬之情,懂得要敬爱长辈。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歌曲内容图谱、演唱形式图谱若干;歌曲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听音辨音”
师带领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感受领唱、齐唱、间奏部分的音乐变化。
“小朋友天气冷吗?我们来运动运动好吗?
带领幼儿听音乐做飞翔与拥抱的动作一遍。
师:“小朋友们飞翔的动作做得很好,但是有一个动作没有做出来,你们知道是哪个动作吗?”
幼:拥抱的动作。
师:你知道什么时候该做抱的动作吗?我们再来一遍,看看谁的耳朵最灵。”
带领幼儿听音乐再做一遍
评:第一环节的“听音辨声”,能引导孩子去关注音乐的变化,又能让孩子熟悉音乐,起到良好的抛砖引玉的效果。
二、结合故事,熟悉理解歌词内容。
“在一棵大树上住着两只鸟,它们之间怎么样呢?。让我们来听个故事。”
1、简单讲述自编故事“鸟妈妈与小鸟”,提问
“小鸟小时候鸟妈妈是怎样关心照顾它的?”
幼1:很细心地照顾。
幼2:鸟妈妈捉虫给小鸟吃。
幼3:还筑温暖的窝给小鸟住。
“鸟妈妈老的时候小鸟又是怎样做的?”
幼1:捉虫给鸟妈妈吃。
幼2:不贪玩、不胡闹,关心妈妈。
“你喜欢这只小鸟吗?为什么?”
幼1:喜欢,因为这只小鸟爱妈妈。
幼2:喜欢,因为这只小鸟会捉虫给鸟妈妈吃。
师:我们一起来夸夸它“小鸟小鸟你真好”并出示汉字。
2、出示歌曲内容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并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图谱内容。
(评:在熟悉理解歌词内容环节中结合融入情感故事,旨在一开始便给歌曲注入情感因素,给孩子带来情感的感染,奠定学唱这首歌曲的情感基础,也更好地凸显情感目标。)
三、利用歌曲图谱,学习歌曲
“有一首好听的歌,名字也叫小鸟小鸟你真好,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1、倾听教师范唱。
第一遍清唱范唱,提问:“你听到歌曲中唱了什么?”
“我们再听一遍,仔细听听你刚才没听清的地方。”
师:知道苦恼是什么意思吗?鸟妈妈为什么苦恼?我们一起来做一做苦恼的样子?
第二遍手指图谱,再次清唱范唱。
(评:在教学中使用歌曲内容图谱,利用歌曲内容图谱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并学习演唱歌曲,为孩子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平台。)
第三遍听琴声范唱,师在演唱过程中遇到间奏部分时强调倾听的动作。
师:我在唱歌时为什么做一个听的动作?
幼:因为中间不要唱,要停下来。
师:对了,歌曲中间有间奏部分不要唱。
第四遍听琴声范唱,师在演唱过程中带领幼儿遇到间奏部分时做出倾听间奏的动作。
第五遍听琴声范唱,这首歌曲有几段?两段的结束句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跟唱。
教师借助图谱带领幼儿跟唱2—3遍。
四、学习歌曲中的领唱与齐唱
1、倾听歌曲磁带,学习歌曲中的领唱与齐唱。
第一遍倾听,提出问题“歌曲中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在唱吗?”
幼:有的时候一个人在唱,有的时候许多人在唱。
师:一个人在唱是叫领唱,许多人在唱时叫齐唱。(解释同时出示形式图谱。)
(评:一张嘴和多张嘴的形式图谱对孩子们理解领唱和齐唱起了重要的作用,活动中可灵活运用形式图谱,特别是对于孩子们不太理解的地方可通过举形式图谱引导孩子辨别。如:在引导幼儿倾听前奏、间奏部分时还可以运用耳朵图谱。)
第二遍倾听,提出问题“歌曲中什么时候是领唱、什么时候是齐唱?”
请幼儿听到齐唱部分用与同伴搭肩膀的动作来表示。
2、幼儿练习领唱与齐唱。
教师采用多种练习方式让幼儿练习演唱。如:“师幼合作”、“个别幼儿与集体合作”、“幼儿分组合作”等。
五、交流分享
1、鼓励幼儿说说应该怎样关心孝敬家中的长辈。
2、教育幼儿要像歌曲中的小鸟一样去关心孝敬家中的长辈。
活动反思:
“小鸟小鸟你真好”这一活动取材于福建省编教材,是一节“老课”了。若能通过我们的“一教三研”把一节平平常常的老课上得有新意、有创意,会不会更有益于指导我们平日的教学活动呢?这是我们选择这个活动的初衷。
这首歌曲中蕴涵的情感非常丰富,老鸟与小鸟之间互相关爱的感情尤其感人,因此,我在一研活动中紧紧抓住情感线,在熟悉理解歌词内容环节中结合融入情感故事,旨在一开始便给歌曲注入情感因素,给孩子带来情绪感染,奠定学唱这首歌曲的情感基础,也更好地凸显情感目标。但是,在幼儿学唱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学习歌词的过程,部分幼儿对歌词不熟悉。
同时,这首歌曲中的重难点很多,有领唱、齐唱,有前奏、间奏、尾奏,还有休止符……经过探讨,我们确定在一研中着重于学习领唱、齐唱,而对其他的难点忽略不计。因此,制定目标时也着重于这一点。为了让幼儿更容易掌握这一难点,我设计了一张嘴和多张嘴的形式图谱来表示领唱与齐唱。活动中,教师手指形式图谱引导孩子练习领唱和齐唱,给他们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作用。
因此,我认为在活动中可灵活运用形式图谱,特别是对于孩子们不太理解的地方可通过举形式图谱引导孩子辨别。如:在引导幼儿倾听前奏、间奏部分时还可以运用耳朵图谱。
回顾整个活动,我们欣喜地发现,我们已经摒弃了传统的“老师教、孩子被动学”的局面,我们提倡的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发孩子的情感共鸣,再给孩子提供相应的支持策略与平台,从而让孩子主动学习。但我也发现,在活动中孩子随机冒出的一些小细节我没有及时抓住加以放大,让一些很好的教育契机流失,因此,我们应加强自己把握教育契机的能力。
山童音乐课教案通用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