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时要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和活跃,完备的教案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系统和科学,下面是九九范本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山童音乐欣赏教案优秀8篇,感谢您的参阅。
山童音乐欣赏教案篇1
设计理念:
?纲要》中指出:要利用艺术活动激发幼儿情趣,帮助幼儿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幼儿对节日“包饺子”、“吃饺子”比较了解且很感兴趣。《喜洋洋》的音乐热情洋溢,赋予浓郁的节日氛围,于是我结合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审美、创造、表现,活动中将“包饺子”作为引线,贯穿于整个音乐欣赏活动中,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包饺子”的表现创造中感知理解音乐的性质,感受、表现、体验音乐的欢快情绪。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与同伴一起表演的兴趣,引导幼儿体验乐曲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2、 结合图谱,感知音乐的性质,培养幼儿对乐曲的感受力、表现力。
3、 使幼儿初步感知aba三段体曲式结构,尝试用“包饺子”的动作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活动准备:
1、教师物质准备:音乐、图谱、课件。
2、幼儿经验准备:接触过饱饺子,知道包饺子的基本步骤。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教师:“小朋友,你们吃过饺子吗?”“那饺子是怎样做的呢?”
2、教师出示图片。教师:“首先,要擀饺子皮;接着包馅;最后煮饺子。一共有几个步骤?”
二、结合图谱、完整欣赏、感知性质。
1、听音乐(欣赏乐曲第一遍)。“今天,齐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问: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玩、游戏、跳舞……)
“你觉得这个音乐有几段?”
2、欣赏音乐第二遍。
问:谁找出来了有几段?从图片上你发现了什么?(和音乐一样的有三段。)
3、小结:有三段音乐,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这样的结构我们叫做aba结构。
(通过音乐欣赏,结合图谱,让幼儿初步感知音乐,了解音乐的结构。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让幼儿欣赏音乐,听一听这个乐曲一共有几段,结合图谱找一找这个乐曲共有几段时,出现了想象中的答案,于是我就引导孩子直接在图谱上了解到这个乐曲共有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的符号是一样的这孩子能从图片上发现,就是让孩子了解aba三段体曲式结构,我也能马上让幼儿完整感知。但过于着急,没有让孩子反复欣赏,分段欣赏,仔细听一听第一段、第三段的音乐是怎么样的?第二段的音乐是怎么样的?深入挖掘音乐的性质。本是活动的重点部分,图谱也是一个很好的感知乐曲的辅助材料,活动下来发现,这部分的分量还不够,对后面的动作创编可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分段欣赏、感悟音乐、创编动作。
1、教师:小朋友,你知道包饺子该怎么包吗?第一步是干什么呀?
2、欣赏第一段音乐。让我们来听第一段音乐
(1)欣赏第一段音乐第一遍。
问:你觉得这段音乐可以做什么动作呢?你们想把身体的哪部分擀得薄薄的?
(2)听第一段音乐做擀饺子皮的动作。
3、欣赏第二段音乐。
(1)听第二段音乐做动作。问:你觉得这段音乐该做什么了呢?你们想把哪当作馅包起来呢?
(2)听第二段音乐做包馅的动作。(提出要求)
4、欣赏第三段音乐。
(1)欣赏第三段音乐第一遍。
问:饺子包好了可以吃了吗?那煮饺子的时候,饺子在锅子里干什么呢?请小朋友用动作来表示?
(2)听第三段音乐做煮饺子的动作。
(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分段欣赏,让幼儿分段感悟,在音乐们的引领下进行创编动作。作为南方的孩子很多孩子也都能说出包饺子的基本步骤,这为动作创编提供了帮助,很多幼儿都能结合生活经验,创编出源于生活,源于幼儿的'包饺子的动作,跟着音乐的节奏“演奏”。但在第三段音乐中,让幼儿表现饺子在水里的动作,才发现南方的幼儿还是缺少一定经验,没有背景,没有看到饺子放在水里煮的样子,很难充分想象,一些孩子只能都说到了吃,拿筷子夹出来,吃。整体上,幼儿自主创编动作,教师就做提炼指导,以幼儿为主的共同创编满足了幼儿创造表达的愿望四、两两合作、充分表现、快乐体验)
四、完整表现、快乐体验。
1、让我们听着完整的音乐来包饺子吧。(听音乐做完整的包饺子动作),教师提问回顾包饺子的三个步骤。
2、第二遍幼儿完整表演。
(这一环节主要是将在音乐中感悟的动作用于音乐表演中,让相互的合作为幼儿对音乐的表现搭建一个表现的平台,让幼儿在热情活跃的情境中尽情地体验,进一步提升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幼儿们都非常愿意在音乐下,跟着音乐的节奏自主地进行表演。两两的合作表演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在教案的设计时,跟师父就在反复琢磨到底是先教师示范,还是幼儿自主表演,最后,还是觉得幼儿的自主学习比较重要,就决定采用先让幼儿自己商量,自主地两两合作表演,教师提炼幼儿优秀的地方,集体模仿学习下,幼儿再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表演。在实际的活动中,教师也没有特定地去示范,只是孩子们在下面做,老师和一个幼儿在前面做,可能教师的随意表演,动作也不夸张,没有很好地起到引导作用,所以孩子们合作表演地不是特别好,也怕时间的来不及,教师也没有再示范表演,而是采取了另一策略,让幼儿自主表演,反而发现孩子们表演得很起劲,很投入,相信没有体验到合作表演的快乐,但感受了音乐表演的快乐。)
五、结束
1、在包饺子音乐的帮助下,我们小朋友很快就学会了包饺子,我们包的饺子味道也特别好!你们真棒!
2、这段包饺子的音乐有一个很喜庆的名字叫《喜洋洋》。
3、我们把包好了的饺子送给伙伴们去吃吧!
山童音乐欣赏教案篇2
设计思路:
?欢乐颂》是一首名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写的。孩子们对唱歌很感兴趣;唱歌本身就能抒发幼儿的情感,但他们缺乏一种唱歌的激情;《欢乐颂》正好能让幼儿在唱歌中体验欢快的情绪。因此我选择此课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能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学习二声部合唱,学唱歌曲。
3、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歌唱。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和谐地进行二声部合唱。
活动准备:
节奏图谱、磁带
活动过程:
一、感受音乐:
1、小朋友喜欢唱歌吗?唱歌时我们能感受到高兴、快乐。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曲子,感觉怎么样?(快乐的、悲伤的)
2、我来表演,你来猜一猜,歌中会唱什么?
3、我来唱,但不出声,看着老师的`动作和嘴,猜一猜歌中会唱什么?
二、学歌词
1、这首歌到底唱了什么呢?听一听录音机里的小朋友市怎么唱的?(根据幼儿说的出示相应的图片)
2、歌中还唱了什么?听一听老师是怎么唱的?
三、学唱歌
1、教师大声唱,幼儿小声唱。
2、幼儿一起唱。
3、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欢乐颂》,什么是欢乐呢?找一找歌中表现欢乐的地方。小朋友应该怎么唱?
4、我们加上动作边唱边表演。
四、学唱衬词
1、这首歌你会用“啦”来唱吗?(教师师范)
2、师幼一起用“啦”唱欢乐颂。
五、二声部合唱
1、教师唱歌词,幼儿唱衬词(互换)
2、幼儿分组合唱二声部
活动延伸:
我们出去把这首好听的歌曲唱给别的小朋友听吧。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中,我秉承艺术教育感受在前的理论,我先让幼儿欣赏感受乐曲,然后再通过动作、表情来猜歌词,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这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然后又通过提问让幼儿回答问题,接下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孩子说歌词,这样有利于幼儿更好的记住歌词。再通过提问,让幼儿从歌词中找到快乐的地方,让幼儿能用欢快的情绪唱歌。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进行二重唱,在幼儿通过看谱会唱歌的基础上,幼儿分组演唱,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
从本次活动的环节来看,孩子们学得还是可以的,但由于借班上课,幼儿的情绪没有调动起来。
山童音乐欣赏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活泼欢快的曲调,了解并拍出3/4拍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2.能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跳跃的声音唱好歌词。
3.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跳跃的声音唱好歌词。
难点:了解并拍出3/4拍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活动准备:
ppt课件、歌曲动画、小蜗牛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小蜗牛,创设小蜗牛去旅游的情景,在小蜗牛旅行的过程中理解歌词
1.猜谜语引出小蜗牛。
今天,老师请来一位小客人,请你猜猜它是谁:说它是牛不是牛,背着房子到处走。
2.认识了解小蜗牛。
你见过蜗牛吗?它长得什么样子?它爬起来什么样子?到底是不是小蜗牛呢,我们请它快出来吧!
3.创设情景小蜗牛去旅游的情景。
小朋友,快看,春天来了,大自然变得好美呀!我们一起去旅游好吗?”
4.初步理解歌词。
小蜗牛开始出发了,出去旅行高不高兴呀!小蜗牛边走边说:我是快乐的小蜗牛。小蜗牛走到哪房子就要背到哪:背着房子去旅游。看,小犄角伸出来了:伸出两只小犄角。伸出小犄角是为了干什么呀?对,一边看来一边走。
5.熟悉歌词。
来,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学学小蜗牛吧!
二、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体验并拍出三拍子节奏特点
1.初步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曲调。
看了这么多美景,走了这么多地方,小蜗牛有点累了,停下来休息一会吧!听,有小朋友把小蜗牛去旅行的故事唱进了歌里。
2.感受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歌曲好不好听呀?但这首歌里小蜗牛走路是有节奏的,你听出来了吗?看,这是蜗牛妈妈和两只蜗牛宝宝。蜗牛妈妈这么大,走路的声音应该怎么样?老师打一下响板。那蜗牛宝宝这么小,走起路来怎么样?老师晃两下沙锤。所以三只蜗牛走路的声音应该是这样的(老师演示),像这样第一拍是强拍,后两拍是弱拍的节奏就是三拍子的节奏。
3.练习三拍子的节奏。
(1)幼儿每人一个响板,两个沙锤尝试一下节奏型。并一起给歌曲打节奏。
(2)太棒了,小朋友都成小演奏家了。除了用乐器,我们可不可以用身体的一些部位来拍出强弱弱的节奏呢?尝试一下。(手、肩、肩或手、腿、腿)
三、引导幼儿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用跳跃的声音唱好衬词
1.我们现在试试用这种感觉的节奏来唱唱歌曲吧。
2.小蜗牛旅游时很轻松,很快乐,应该唱得轻快。当唱到“咿呀而哟,呀咿而哟”时,要唱的连贯优美一些,就像柳树姑娘在随风起舞。现在我们再来演唱一遍。
3.小蜗牛唱的这么开心,小朋友们又给它加油了,你们听!你听出来和前面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4.加衬词演唱。
(1)老师唱歌曲,小朋友唱衬词“呦呦”,衬词要唱的跳跃一些,就像皮球一样有弹性。
(2)小朋友唱歌曲,老师唱衬词“呦呦”
(3)男孩唱歌曲,女孩唱衬词“呦呦”,老师指挥
(4)小朋友加上衬词完整唱一遍
四、熟悉第二段歌曲
1.熟悉第二段歌词。
(1)休息好了,小蜗牛又开始天南地北的去旅游了。小蜗牛在旅行的过程中又会遇到什么事情呢?我们来看一看。
(2)音乐中小蜗牛遇到什么困难了呀?它害不害怕?它是怎样做的?引导幼儿说一说歌词。
2.演唱第二段歌曲。
第二段的歌曲旋律和第一段是一样的,我们跟着来唱一唱。
3.跟伴奏唱一遍。
五、小朋友做“小蜗牛”一起去旅游,随音乐结束活动
小朋友,如果生活中遇到困难,你们怕不怕?我们也来做勇敢的小蜗牛去旅游吧!(小朋友贴上蜗牛图片)让我们唱着歌出发吧!
教学反思:
1课前导入得太直接,不够贴近生活化。
2教学教具过少,没有挂图。
3师生互动过少,课上应该穿插多种游戏进行。
山童音乐欣赏教案篇4
教学内容:
?音乐与生活》(人教版第七单元)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一组实用性音乐的欣赏,提高学生对音乐表现内涵的感受力;
2.了解音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3.以各种方式演示实用性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实用功能;
2.难点:找到音乐风格与生活情景的结合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实用音乐的特点;
2.能力目标:①利用网络资源学习音乐;②通过交流、合作等方式探究音乐。
3.情感目标:①热爱音乐、热爱生活;②用音乐关爱自己和他人。
本课时运用了问题研讨法,安排了较大力度的探索与实践,旨在让学生在了解音乐的实用价值的同时,提高各种能力(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等),贯彻与落实素质教育的精神;
2.本课时在让学生了解音乐实用性的同时,特别强调了音乐的文化意蕴,以利于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3.本课时旨在尝试探讨网络环境下的音乐教学,并初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信息进行研究性音乐学习。
课型:自学研讨课(网络环境下的音乐学习)
教具:自建《音乐与生活》网站、电脑;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老师、课代表主持)
1.组织教学(老师主持);
2.学习方式和要求(课代表主持);
3.小品表演:出操
4.引导答问:
师:请同学们回忆在这个活动中共出现了几次音乐?这些音乐是在何种场合下出现的?各起:到了什么作用?(屏幕上同时显示问题)
生:4次。分别是进场----升旗----做操----退场,起到了发布命令→烘托气氛→统一动作→放松情绪的作用。
5.揭示课题:
师:这说明音乐与人类的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共同探索生活中的'音乐吧!(屏幕上显示课题《音乐与生活》)
(二)研讨问题:
1.实例显示:
①生活中的音乐;②学生答问;
2.导学提示:
①关于《音乐与生活》学习网站;
②揭示研讨主题:a.音乐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
b.音乐是怎样为人类生活服务的?
c.生活中有哪些经常听到的音乐?
d.生活中的音乐分哪几类?
3.网上活动:
①资源浏览;②bbs聊天交流讨论;
(三)深入实践:
1.准备活动:
①课代表发言:为加深大家对音乐实用功能的理解,老师特地为我们准备了几段音乐,请选择一段进行情境表演;
②教师补充提示:这些场景可以是颁奖、天气预报、时装表演、感情朗诵、交谊舞、卡拉ok演唱等,设计表演时大家可思考--下各段音乐与特定场景的联系;
③学生分头准备情景表演;
2.表演活动:
①课代表主持学生即兴表演;
②学生观看、评价;
(四)范例介绍:(老师主持)
1.音乐疗法菜单:听了刚才的讨论,看了刚才的表演,我想起了×××同学提出的问题:音乐为何能镇痛?音乐有利于动植物生长吗?我想就此谈谈我的一些想法,这是老师收集到的一则音乐疗法菜单(屏幕显示):
治疗心情不安,思绪紊乱症:《春江花月夜》、《花之圆舞曲》;
治疗烦躁易怒症:《流水》、《月光奏鸣曲》;
治疗高血压症:《小提琴协奏曲》(巴赫);
治疗肠胃功能紊乱症:《钢琴奏鸣曲第七号》(贝多芬)…
音乐之所以能起到医疗作用,可能因为音乐也是一种波动,人体也有波动,如脑电波、肠胃蠕动等;音乐是一种节奏,人体也有节奏,如呼吸、心跳等…
2.音乐有利于动植物生长的实例;
3.“超级学习法处方”;
(五)布置课外作业:
音乐既然这么实用,那么在关键时刻,只要你精心选用音乐,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今天的课外作业是:①为同学的生日聚会选择一组音乐;②师生食堂进餐选配背景音乐:
(六)尾声(课代表主持)
(七)宣布下课。
附(后记):
?“我吃了回螃蟹”----关于这节课》
“我吃了回螃蟹”
----关于《音乐与生活》这节课
我于1987年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师范系。十六年来,我--直工作在中专、高中音乐教学第一线。1997年调入麻城一中后,专职从事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参加本次赛课,主要是想把我对音乐欣赏教学的一些新体会、新做法跟大家汇报、交流一下,我想做一个“吃螃蟹的人”----虽然我绝不是第一个。
音乐教改怎么改?改什么?这是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都十分想弄清楚的问题。我的浅见是:
1.改观念:
音乐是一门艺术,但她首先是一种文化,一种语言,是人们生活中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随时随地都可以听得见感觉得到的实实在在的存在。因此我们的音乐教学目标,首先应该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然后才是引导他们学习音乐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最终让音乐充实、丰富、陪伴他们终生。
2.改模式:
现代人最应该具备的是“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行动。我们现代人面临着三个“世界”:心灵世界、网络世界和自然世界;我们的学习内容每天在不断更新,因此学习方式也要不断革命。音乐欣赏教学应该直面学生的心灵世界,奇异的网络世界,剧变的自然世界,一改以往背景介绍→曲目选听→讨论提问→复听曲目→宣布“标准答案”式的呆板、陈旧的模式,把学习、研讨、设问、答疑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地学习、主动地学习、探究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在这种新模式下,教师只是配角,学生才是主演。
3.改教法:
传统音乐教学中的常规做法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这种鹦鹉学舌、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式的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端是: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同时,由于教师与学生在生理机能、认知能力、思维水平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种教学也绝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的音乐教学应该立足于“学生特点”,立足于“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不拘一格,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感到最自由自在、最愉快,使他们最喜欢的教学方法。
基于以上认识,在设计《音乐与生活》这节课时,我主动放弃了传统观念、传统教法、传统模式,大胆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下自主研讨音乐与生活的关系等相关问题,并引导他们深入体验、大胆表现相关音乐,以期达到培养他们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拓宽他们的音乐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的音乐文化素养等目的。
时间仓促,水平有限,经验欠缺,本课从教案设计到课堂教学,一定有很多不足之处,恳请专家、同行们不吝赐教。投石以激浪,抛砖而引玉,取人长补已短,是我本次参加赛课最大的目的。
我肯定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我无悔,因为“我也吃了回螃蟹”。
山童音乐欣赏教案篇5
目标:通过反复欣赏乐曲,使幼儿熟悉旋律,体验与同伴活动的快乐
准备:音乐《小猫圆舞曲》、动物玩偶、挂图、自制金牌
过程:
一、小猫舞蹈家
1、出示挂图(森林):师:这是一个美丽的`森林,里面住了许多小动物。它们都喜欢音乐,有的喜欢唱歌,有的喜欢拉小乐器,还有的喜欢跳舞。说到跳舞,在这个森林里有一个小动物跳舞跳的特别好。引出“小猫”。同时,出示“小猫”玩偶
二、欣赏《小猫圆舞曲》
1、小猫跳舞跳的特别好,所以很多小动物都喜欢和他跳舞。这时来了一只小鸭子。老师使用小鸭玩偶和小猫玩偶舞蹈。幼儿欣赏音乐第一遍。
2、欣赏第二遍。小马玩偶和小猫玩偶舞蹈。
3、老师和小猫舞蹈,师:老师看到小猫跳的那么好,我也想和小猫一起跳舞。欣赏第三遍
4、老师和请一名幼儿舞蹈。
5、老师鼓励幼儿们一起来舞蹈,鼓励幼儿寻找一个小舞伴。
三、舞蹈比赛得金牌
1、出示第二张挂图(小猫们舞场的图片),小猫跳舞跳那么好,他现在要去参加舞蹈比赛,引导幼儿观看图片,欣赏音乐。
2、小猫得了这次得舞蹈第一名,获得了金牌。师:你们想不想得金牌啊?那么我们也来参加跳舞比赛吧?幼儿们再一次集体舞蹈。
3、老师鼓励幼儿跳起来,最后,发给每一个孩子金牌,体验成功和快乐。
山童音乐欣赏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觉、随音乐起舞的动作感知及对音乐所表现的心情及内容的不同的对比,来感受音乐a与音乐b的不同,体验活泼地与抒情地的乐曲风格,了解它们所表现的情绪的异同。
2、通过对乐曲的内容的.想像发展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
3、培养幼儿的艺术感受能力,提高幼儿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情绪体验能力。
教学准备:
事先制作好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点击课件:“谁来了?”(花仙子)。“美丽的花仙子给我们带来两段美妙动听的音乐,想不想听一下?”
1、点击音乐a:“这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表现了一种怎么样的心情?”欣赏音乐a。
2、点击音乐b:“这段音乐听起来与音乐a有什么不同?比较一下。”
3、小结:音乐a活泼欢快,听起来心情轻松,有种想跳跃的感觉,音乐b优美抒情,比较柔和音乐a节奏欢快,音乐b节奏缓慢。
二、通过跟随音乐跳舞来感受两段音乐的不同。
1、听音乐a我们来跳一下舞,感觉怎么样?请幼儿自由创编动作,随音乐起舞。教师把幼儿的动作连起来,让幼儿完整跳一遍。
“你们在跳舞的时候心情感觉怎么样?”(心情愉快,节奏活泼欢快)
2、同上随音乐b跳一下舞,感觉怎么样?
请幼儿自由创编动作,随音乐起舞。教师把幼儿的动作连起来,幼儿完整跳一遍。
三、能过分段想象、欣赏乐曲所表示的画面来感受乐曲的风格。
1、想象一下我们怎么样的心情下用音乐a来表示?我们什么时候会心情很高兴?幼儿自由讲述,表达。
小结:当我们开心的时候,有些事使我们心情很高兴的时候,可以用音乐a来表示。
作曲家们就是在很高兴的时候为了表达愉快的心情才创作出这些乐曲的。
2、音乐a表现了森林里的小动物快乐的生活,请你猜一下有哪些小动物在于什么快乐的事情?
教师适当启发:“我也来猜一下,是.......”点击课件。幼儿自由猜想,发表意见。
3、完整欣赏一遍音乐a
(配画面的)。幼儿表达内容。再次欣赏音乐a。
4、同上想象一下音乐b所表示的画面。用同样的方法启发。
5、完整欣赏音乐b(配画面的)。
6、比较两段音乐所表现的内容的差异性(也可说说相同点)。
(音乐a所表现的内容较动,音乐b所表现的内容较静)再次欣赏音乐b。
四、选择相应的画面。重点指出画面的配乐不是决对的,如小鱼游可有两种选择,并用不同快慢的动作表示不同的感觉。
五、完整欣赏音乐a和音乐b(配画面的)。六、和花仙子告别,在音乐声中跳舞结束。
山童音乐欣赏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歌词,掌握顿音唱法并学会唱这首歌曲。
2、培养幼儿热爱并尊敬老师的情感。
3、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大红花一朵
活动指导:
1、启发幼儿谈谈平时老师是怎样关心、爱护小朋友的。告诉幼儿9月10日是教师节。
2、教师范唱歌曲。
3、幼儿按节奏跟念歌词,认真倾听歌曲旋律。
4、用整首跟唱法学唱歌曲,重点示范顿音唱法,要使幼儿领会到顿音要唱的短促而有力。
5、变换各种形式让幼儿练习唱歌。
6、为让幼儿表达对老师的尊敬热爱之情,最后唱完歌。每组推选一名幼儿为老师献花。
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先播放歌曲《老师我爱您》,让幼儿在轻柔的音乐中,请孩子们回答这首歌的名字,经过老师的'引导和提示,让孩子们回顾刚刚听过的歌,观看图片,慢慢体会,回答出歌的名字。让孩子们记住教师节。接着,通过组织幼儿学唱歌曲《老师我爱您》让孩子们说一说老师的工作。通过孩子们的平时观察,发挥孩子们的总结及其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有表情的演唱,使幼儿在倾听过程中产生共鸣,从而准确的理解了歌曲要表达的情感、内容,这个过程也是音乐欣赏的过程。教师边弹旋律,边说歌词,幼儿跟教师一起有节奏的朗诵歌词。通过歌曲的学唱,培养幼儿的表现力和幼儿的创造力。本次活动的重点应放在通过对优美乐曲的感受,让孩子加深对教师节的认识,同时让幼儿发自内心的对老师的热爱和敬意。
山童音乐欣赏教案篇8
活动目标
能听辨乐曲的三段体结构,感受a段的节奏平稳,体验b段的节奏跳跃,欣赏c段的优美流畅。
在理解音乐内容,分辨音乐旋律变化的基础上,尝试用适当的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与同伴合作表演,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了解啄木鸟的特征。
物质材料准备:ppt,flash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故事导入,引起猜测。
"果园里的苹果树病了,树叶发黄,一点精神也没有。请谁来给苹果树治病呢?"
2."啄木鸟到果园里又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呢?让我们到音乐里听一听,找一找。"
二、欣赏乐曲,熟悉乐曲内容
1.初次欣赏,感知乐曲内容。
"你在音乐里听到了什么?"
2.再次欣赏,用动作表现乐曲。
"这首音乐一共可以分成几段呢?哪一段是啄木鸟医生在给大树检查,哪一段是啄木鸟医生在捉虫,哪一段是大树长出了茂盛的树叶跳起了舞?"
三、分段欣赏,了解乐曲结构
1.学习用动作表现a段音乐的平稳(为树作检查)。
"啄木鸟医生是怎样帮大树做检查的?我们一起学一学。检查了几棵大树啊?""如果你是啄木鸟医生,你还能用什么样的动作给大树做检查?""啄木鸟帮大树做完检查,接着要干什么了?"
2.学习用动作表现b段的跳跃(啄木鸟为大树捉虫)。
"啄木鸟是怎么给大树看病的呢?它是用什么样的动作来捉虫子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每颗大树的蛀洞一样多吗?谁来说一说。"
3.学习用动作表现c段乐曲的优美流畅(啄木鸟为大树治好病围绕大树欢快的跳舞)。
"大树们在干什么啦?我们一起也来跳一跳舞!""你还能用什么样的'优美动作来跳舞?请小朋友们用自己想到的动作一起听音乐跳舞吧!"
四、完成表演,体验合作快乐
1.教师请个别幼儿扮演大树,其它幼儿扮演啄木鸟,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做出不同的动作。
2.分组随音乐进行集体表演,教师指导。注意演大树的幼儿,一定表现出治愈前的痛苦和治愈后的高兴对比。
3.小朋友,今天我们欣赏了《啄木鸟》这首乐曲,啄木鸟真能干,让我们变成能干的啄木鸟飞出教室去给外面的大树做检查吧!
山童音乐欣赏教案优秀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