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事故心得体会6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记录生活中感受最好的方式就是写心得体会,详细的心得体会可以让大家清楚的知晓内心深处的想法,九九范本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防溺水事故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防溺水事故心得体会6篇

防溺水事故心得体会篇1

春去夏来,天气又越来越热了。此时此刻,一定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去好溪里游泳了。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万一不小心摔进不知明的水域会怎样呢?你们又有没有想过,在水中如果抽筋会怎样呢?所以,我们一定要时时刻刻敲响防溺水的警钟。同学们,我们的生命如花儿一样的美丽;如小草一样的青翠;如溪水一样的清澈。但是,在这美丽的背后,生命是脆弱的。它如花儿,会凋谢;它如小草,会枯萎;它如溪水,会蒸发。所以,我们一定要让防溺水的警钟走进我们的心灵,走进千家万户。

珍惜生命,预防溺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你不牢牢记住珍惜生命预防溺水的警钟,生命就有可能马上离你而去。溪水是冰凉的,在炎热的夏天清清的溪水会让人觉得非常的舒服,而小溪的水看起来是那么的温柔、那么的平静。会让你觉得投入她的怀抱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于是有些人就会常常经不住她的诱惑,情不自禁的投入了她的怀抱,可有时她就会抱住你不放。我清清楚楚的记着在20xx年的5月11日,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阳镇发生的一起5名中学生先后落水失踪的意外事故。在晚上10点时,5名失踪学生的尸体从事发江段捞起。5月11日上午8点时,博罗县罗阳一中的罗某、李某、胡某等8名学生相约到东江边沙滩烧烤。11点时,1名学生不小心踩到江边的石砂滑入水中,4名学生见了,立马下水施救,结果在施救过程中全部落水失踪,其余的3名同学就立马报警了,最终,他们就再也回不来了。所以,水是多么的危险啊!如果没有大人的陪同,最好不要去溪边或江边玩耍或烧烤或游泳。珍惜生命预防溺水的警钟一定要时时刻刻的牢记。

珍惜生命,远离溺水是我们每一个小学生必须牢牢记在心中的。有些溺水事件总是发生得这么偶然、巧合,所以,让我们时时刻刻都敲响防溺水的警钟吧!

防溺水事故心得体会篇2

在星期五的下午,我们班杨晗雨的爸爸带着蓝天救援队的团队来到了六二班,我们十分荣幸,能够请到蓝天救援队来给我们上一堂安全课。

首先,查老师安排我们井然有序的先到多媒体去安静等待蓝天救援队的来到。过了几分钟,门外进来了几个高大威猛穿着标志性的蓝色衣服的“为人民服务者”,同学们看见了都不约而同地拍起了巴掌。

杨晗雨爸爸用他幽默的话语给我们讲起了课,我从杨晗雨爸爸的课中,受益匪浅,他们蓝天救援队的精神是:少说多做,无私奉献,传播正能量,而它代表的中文意思是:天灵灵地灵灵救救我吧。杨晗雨爸爸也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老奶奶与孙女再过河堤的时候,一不小心被浪冲走了,在蓝天救援队三天三夜的寻找下,在下游只找到了老奶奶的尸体,孙女的至今都没有找到。这个真实故事告诉了我们要多掌握安全知识,以备不时之需,生命最重要。

夏天就要到了,我们一定都会按捺不住内心游泳的欲望,但很多儿童都因为偷偷游泳而溺水身亡,杨晗雨爸爸告诉了我们游泳的要求:

1、只有在大人的陪伴下,才能去游泳;

2、要知道安全措施,以防溺水;

3、溺水了,要大声呼叫大人;

4、在没有大人的情况下,安排一个人去找大人,如有电话,先打110,(交代具体位置,并简单说出发生了什么,请求支援)

5、在没有来到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去救助同伴。(用伸、抛、划、游进行施救)

6、将书包拉链拉开,将气吹入塑料袋中,把吹好气的塑料袋放入书包,并把拉链拉紧,抛入水中;

7、救人时千万不能几个人手牵手进行施救,不然的话,自己也会落水的;

8、可以开船前去施救,小朋友不能独自去开船救人,只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大人才可以;

9、救援时,还可以用衣服把落水者拉上来。

以上几点就是在夏天的时候要注意的。时间已经从表演与讲述中悄悄地逃走了。

时间虽然如流水般匆匆流去,但短短一节安全课,使我受益匪浅:既让我明白了学习防溺水,安全伴我行的方法;又让我体会到了蓝天救援队的战士们的无私奉献,默默无闻!

防溺水事故心得体会篇3

水是温顺的,我们可以用它来救活干旱的庄稼;

我们可以用它来帮助小树苗长得挺拔茁壮;

我们可以把它放进不同形状的瓶子里,它就会变成不同的形状……水也是凶残的,它能引发山洪暴发,它能摧毁房屋,更可怕的是它能吞噬一个又一个无辜鲜活的生命,使一个又一个原本温馨、幸福的家庭承受着巨大的伤痛。

在酷热的假日里,人们最想去的就是到既省钱又舒服的江河湖海这些“野游泳场”里游泳。就在人们游得得意忘形的时候,死神也悄然来临了,助纣为虐的水就会毫不留情地帮助死神夺走“不小心”的人。听说我县经常发生溺水事件,溺水已成为重要的“生命杀手”。今年到7月8日,我县已有8人溺水身亡。如今年6月24日,一个家住腊口镇的10岁二年级的男童小刘平时都回家吃饭,这一天却在学校吃营养餐。吃完后穿着泳裤来到瓯江下水玩耍。正当大家戏水高兴的时候,小刘一不小心到江中回不了岸。人们都很想救他,可是离他太远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被水无情地吞噬了。男童留下的只是给亲人带来巨大的伤痛,给家庭和学校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这些伤痛和教训提醒我们游泳要注意安全:不要独自一人到江河湖海游泳;

小孩子必须在大人的陪同下游泳;

不要游到深水区;

游泳前应做适宜的运动;

如果身体不适,要立刻上岸;

下水后不要逞能;

不要在急流或旋涡处游泳……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这一次机会,养成预防溺水的良好习惯,千万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防溺水事故心得体会篇4

每年到暑假,家长们都很紧张,一个假期各个调皮捣蛋的神兽回到家里,大人要干活工作管不住,这时候私自外出游泳的孩子就很多。家长害怕,老师也害怕,这几年很多初中小学老师们也要不断的行动、不断的提醒:假期不要去水边游泳!

这几年高校也开始宣传,甚至一些老师明确提出禁止游泳。禁止游泳与年轻人包括小学生儿童对水的爱好和兴趣是矛盾的。人从水中进化而来,从羊水中泡个一年半载,对水就是天性,靠禁止和阻挡是不行的。或者说禁止了初一,禁止不了初二,就是让所有的老师假期不休息天天到河边湖边严防死守,也阻止不了孩子们对水的热爱。

游泳很舒服,但安全第??

因此这里就必须去面对水以及水带来危害的问题。没有水不行,但是玩不好就出风险。所以每年暑假,溺亡的新闻不断,每一起都让人扼腕叹息。毕竟这都是生命。

关于溺亡,都不陌生。过去在村子里、乡镇都有很多的耳闻,而且溺亡的人有大人、小孩。如今新闻的播报,网上的信息,看到的也很多。

如何避免溺亡,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靠什么?依靠家长?依靠老师?依靠社会?

怎么办?禁止玩水?禁止游泳?填了水库大江大河?一辈子不到水边去?

这里边真的去思考,怎么防止溺水的问题。

溺水的危害显而易见,但是每年都会发生,不管大人还是小孩,但是为什么屡禁不止?分析下,原因有几个:一是小孩子管不住。小孩子对水有偏爱,谁家孩子都不可能严格禁止其接触水。二是大人也喜欢玩水。

而如何防,肯定是做不到完全禁止的。回忆小时候玩水的经历,那时候第一次玩水如果不是父母的故意,或者有大人的看管,都是免不了一顿暴揍。我的记忆很小时候,大人们就带着在池塘里玩水,那时候没有游泳圈,就用大人的裤子。随着大人玩水,而后小朋友一起玩水,玩水的范围可以包括村子里所有的有水的地方,小池塘、河沟、河里、机井、水库,从池塘边玩,后来在池塘里走,而后慢慢的浮游,最后在水库里畅游,机井里往下跳。

与水共欢 不要麻痹大意

从不会游泳到会游泳是有代价的。突出的就是喝水,那个时候池塘的水很脏,但是要学会游泳不喝水不行,在池塘里走着被各种尖锐的物件割伤,当然最厉害的还是跳下去上不来。

要防止溺水,首先就是让小孩子远离水。这一块是目前教育和管理的重点。但问题是很多人意识不强,农村孩子到水库池塘游泳,是经常的事情,大人不在家或外出打工,没人管得住。小孩子自己又不能管理,而且往往是群体性行为,一群小朋友在一起不玩水不可能。怎么给他们讲,他们也会偷着去。这样的教训,很多会游泳的农村男孩子都有。到家里被父母暴揍,但是还是挡不住对水的向往。

兴趣,靠挡是不行的。要疏导。

溺水,到水里上不来的,一般有几种情况:

一种是主动。去游泳、去救人。游泳的有高中低的层次,一般水平低的受到威胁的多;游泳还有场所的问题,大海水库和小河沟不同,和池塘不同;环境不同、体力不同,或者遇险。这里边各式各样,小河沟淹死人也正常,需要就事论事。

救人也有高手和非高手。而见人落水去救人一般是人的本能,而这个本能就会出现有救人本领和没有救人本领。这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关于救人然后因为操作不当被拉下水而溺亡的现象最多。比如一个村子十几个小孩或者三五孩子游泳,一旦有一个出现问题,其他孩子就会去救,而救人是需要学问的,特别是水中救人,水性一般不要冒险救人。高中时曾在水库中救人,被救者不会游泳,抓得很紧。这样的情况大人们都讲过,还说了很多招数,什么棍子打晕,或者直击面门,或者打后脑勺,或者用单子裹了,实际上在水里救人就在几秒钟时间,想不到那么多。个人分析很多小孩子群体性溺亡的,一般都是如此,伙伴落水,紧急去救,方法不对而发生悲剧。

如鱼得水

二是被动。一般是不会水的人被弄到水里去,自己一不小心掉水了,或者被人推进了水里,或者突然的灾难。对于被动的来讲,会水的活下来的机会多,而不会水的一旦周围救济不够,溺亡常常是100%。因此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坦特尼克号主角男女落水的场景,她两个幸运的是会游泳,不然下去不要睡到北冰洋就是池塘里也会淹死。而日常被动落水的情况很多很多。因此,不要觉得自己与水无缘,生活中很多事都无法预料。

防治溺水,核心是会水,懂得保护自己、保护别人。在上述的这两个主动与被动中都会死人。而主动游泳导致死亡的还是会少一些,毕竟多了一层防护的技能。

(一)关于淹死的都是会水的悖论。不过问题就出现在这里,一方面很多人会讲,淹死的都是会水的。另一方面,人们讲不接触水就不会溺水。前一个说法,现在很流行,觉得会游泳的死亡的可能性大。古人言“善骑者坠于马、善水者溺于水、善饮者醉于酒,善战者殁于杀”。这句话据说是庄子说的,也有人说是后人杜撰。不论怎么说很有市场。

淹死的都是会水的,这个论调讲了很多,一是大人告诫小孩子不要轻易去玩水。二是玩水、接触水会多了溺亡的可能和机会。这就如同炒股一般,只有炒股的人才有赚钱和赔钱,不炒股的不会。

如此理论去控制溺亡会有一定道理,让不会水的远离水,这本身就是一种保护。也因此,一些人一辈子不会水,这也正常,个人选择。不过这里需要一种解释,不会水的遇到被动落水危险性增加百倍,而会水的就会少了很多,这一点要重视。

实际上很多人对淹死的都是会水的进行过解释,这种说法靠不住。

(二)会水,有利于保护自己

当然一些人说,会水的喜欢逞能,这就另当别论。起码我们知道,再遇到险情救护落水人的专业人士,他们会水就是一种对群众生命的保护。

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像专业游泳选手,或者救生员一样,我们都是凡人。但凡人也应该学会游泳,有些水性,这样在被动落水时就有效的保护自己。

关于游泳溺亡的调查,现在还没有十分权威的数字。究竟是会水的淹死的多还是不会水的淹死的多呢?一些资料表明,是不会水的;也有资料表明,内陆比沿海死亡率更高。

这里的问题就是会水的水平,日常很多人会水,实际上仅仅是傻瓜级别的,菜鸟级别,但很多时候喜欢游泳的小孩子都喜欢吹牛逼,这是过去的通病。比如在寂静或水库中游泳,大孩子带着小孩子,一茬又一茬,大孩的勇敢常常会刺激到小孩的不服气,从而会经常看到一排排裸体小男生接二连三的跳入水中。

在水中水平就有一二三等的区别。水域很多,各式各样的都有,不熟悉的水域最危险。因此,自觉一般水性的要减少冒险。不要单独野外游泳,不要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要在没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游泳。

很多人溺亡,特别是会水的,一般死亡来自于意外,被水下东西缠住,或者被落水者抱住等。不会水的,基本上就是恐惧。而在陌生水域,或者有一定险情的,比如阴面的水域、宽阔的水库大河大江等,森林中的水域,或者落单时,也会增加会水者的内心恐惧感。

恐惧感很容易把人带入溺水的困境,加重内心的崩溃,进而更多的耗费体力,出现意外。

安全,安全

从防溺水讲,对于会和不会的,都要在突发事件时,沉着冷静,即使是不会游泳者。须知在水中的慌乱,就会增加很多的风险。因此,在教育和预防时,都要给落水者讲到,面对生死那一刻,不要拼命挣扎,要坚持、要放弃恐惧,不要绝望,要冷静。很多时候,都是绝望把这些孩子推向了死亡。

水和人是灵性融合,游泳对于人类是舒服开心的事情,正确地对待,不因噎废食,但也不掉以轻心。毕竟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

防溺水事故心得体会篇5

今天,老师带领我们观看关于安全的教育片,我们看得津津有味。我知道了许多关于安全的小常识,也明白了生命可贵,我们应当好好呵护。

我们先观看关于溺水的片段,让我们受益匪浅。这个片段讲的是两个小女孩,她们在湖边看到了有一个小男孩溺水了,她们用正确的方法救了小男孩。看到这里我心想:溺水现象的发生大多数都是因为青少年不知水的深浅,直接跑去水库或湖边游泳,才造成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去这种地方游泳。这样是非常危险的。

我还看到了一个镜头:一个男孩子准备下水游泳,朋友奉劝他别下去,可他根本听不进去,还自信满满地说自己会游泳。于是就下去了,一开始还游得挺成功,可到后来,他到湖中心游泳,没想到河中心水很深,他快沉入水中,他再水中挣扎着,那一刻,令人心惊胆寒,他真是拿生命开玩笑!

看到这一刻,我真是为他捏了一把汗,好可怕!幸好他的朋友救了他,要不然他就会淹死的。“珍爱生命,谨防溺水。”这一句话到处可见,可又有哪个人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中。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珍贵的,更是脆弱的!如果我们不好好爱惜,那就是浪费生命。世界上有很多人因为游泳溺水,他们在要去游泳的时候怎么不想想,这样的区域游泳安全吗?不要只顾着一时的痛快而忘乎所以,在炎热的夏天,哪怕一分一秒,都要提高警惕!

同学们,珍爱生命吧!它只有一次,不要在危险的地方游泳,随时你都可能失去生命,安全小常识一定要牢记,这样,我们每天才会过着安全、幸福、安康的生活!

防溺水事故心得体会篇6

日前,一则“重庆小学生落水,7名同伴施救,最终8名落水青少年均遇难”的新闻,刺痛了全国网友的心。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世界预防儿童伤害报告》显示,全球每天约有480个孩子死于溺水。正值夏季儿童溺水的高发季,今天,就请急救专家和外科医生给家长们介绍一下,那些必须让孩子们知道的预防溺水的知识。

缺氧12分钟 存活概率很小

据统计,每年6-8月发生儿童溺水数量最多,占所有病例的39.5%。在我国,溺水是意外伤害致死的第3位死因,占意外死亡总数的10%。

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综合外科主治医师朱林生介绍,当人溺水后大量的水进入我们的呼吸道,导致呼吸道严重堵塞,肺部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交换出现障碍,从而出现窒息;另外,当大量的水和异物进入人的喉部,会刺激喉部引起痉挛甚至心脏停搏,这两个机制都可以导致人的死亡。现场的急救对于溺水儿童的救治非常关键和重要,也对儿童后期的预后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般认为机体缺氧4至6分钟可导致脑神经元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缺氧12分钟后机体存活的概率很小。

快告诉孩子 落水后这样自救

“暑期是儿童溺水高发期,对于孩子的安全教育要及时跟上。”朱林生医生介绍,我们要教会孩子如何识别危险水域。告诉孩子,除了正规的游泳池(配备安全员和深浅水标识),禁止在没有监护人陪同及无安全设备的情况下到池塘、河流、江水、海水里玩耍戏水,甚至家里的浴缸也存在溺水风险。

同时,如不幸落水,要让孩子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比如,当游泳时出现小腿抽筋的情况,可用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向上拽,并同时伸直抽筋的腿。另一只手划水、脚踩水,使身体上浮。此外,对于不会游泳的人不幸落水,首先要保持冷静,采取仰面体位,头顶向后,尽量将口鼻露出水面,不让身体下沉,扔掉身上的重物,手要放在水里,不可向上举手,避免过度挣扎,等待救援。

遇人溺水 跳水救援须谨慎

如遇到身边有儿童落水,如何正确施救?朱林生医生建议,对于溺水者的救援要量力而行,不提倡冲动盲目地跳水救援。施救者应呼叫更多人前来协助救援,同时可以尝试在岸上使用绳子、长竹竿、木板等投向溺水者,使其抓住,拖拉到岸边救起。如果溺水者情况危急,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确定落水者周围水域环境是安全的,再下水救援。施救者要从背部将落水者的头托起,保证其能呼吸,慢慢拖到岸边。在急救人员未到达前,应把落水者放在平坦的地面上,并应迅速清除口腔、鼻咽部的异物(如淤泥、杂草等)。将溺水者的头偏向一侧,便于将进入体内的水从口鼻流出,再将头转向正面。随后,迅速判断溺水者的意识反应和呼吸,如无意识或没有呼吸,则立即开始心肺复苏,而不要急于控水。因为溺水发生时,在数分钟内由于溺水者的喉头痉挛导致声门关闭,水不会经过咽喉部进入肺内,此时肺内没有多少水。控水过程容易导致胃内容物排出,反而增加了窒息风险。

北京120急救中心的急救医生介绍,进行心肺复苏时,先做胸外按压,两手交叉进行按压,按压部位是两乳头连线中点,深度大于5厘米,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的频率,大约是每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做2次人工呼吸。

留神 这7个迹象说明孩子或已溺水

2017年在芬兰的一家游泳馆里,一名5岁的小男孩溺水。幸运的是,一位陌生的女子发现并救了小男孩一命。孩子挣扎的全过程被监控录像记录下来……人们发现,溺水的孩子,不会呼救,不会挥手,不会大幅度挣扎……

北京120急救中心提醒各位家长,要时刻留意水中的孩子,有没有处于危险之中。出现以下7个迹象,说明孩子很可能已经溺水了。

不会呼救

先能呼吸,才能说话。一个人溺水时,嘴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中间没有时间呼气、吸气,因此无法呼救。

无法挥手

溺水者会本能地将双臂伸到两侧,向下压,好让嘴巴浮出水面,小孩则可能会将手臂前伸。总之,他们无法划水朝救援者移动,或把手伸向救援设备。

不能踢腿

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没有踢腿的动作,他们只能挣扎20—30秒,之后就会沉下去。

眼神呆滞

溺水者无法专注看事物,或是闭着眼睛,头发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

仰头张嘴

溺水者可能会头后仰,嘴巴张开;小孩的头则可能前倾。

仰面无声

溺水者看起来可能只是抬头在看天空、岸际、泳池边或码头。这个时候进行询问,如果他们能回答、交流,就没事。如果询问无反应、眼神涣散,就需要立刻伸出援手。

突然安静

小孩在戏水时会发出很多声音,当发现孩子突然安静无声时,就该去看看怎么回事。

防溺水事故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防溺水安全宣传总结7篇

防溺水教育作文推荐7篇

幼儿防溺水活动总结5篇

防溺水安全宣传总结推荐5篇

学校防溺水安全教育总结优秀7篇

幼儿防溺水活动总结模板7篇

防溺水专题教育活动总结7篇

防溺水专题教育活动总结模板7篇

防溺水宣传活动总结推荐8篇

小班防溺水安全总结7篇

防溺水事故心得体会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5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