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人人都应该会写的抒发自己想法的书面材料,心得体会的书写能让很多人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下面是九九范本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预防转染病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预防转染病心得体会篇1
2月28日,尖角小学对学生开设了“春季传染病预防”宣传教育讲座。讲座着重围绕“春季传染病的种类”、“春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春季传染病的预防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宣传教育。
周校长在会上进一步明确了春季传染病的防控措施:一是利用晨检午检对学生的健康情况进行巡查,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立即报告,及时隔离;二是做好教室、校园、办公室的通风、消毒和卫生工作,保持校园的清洁卫生。三是注意饮食卫生,要求学生不买、不吃 “三无”食品。自觉做到“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四是教育学生讲究个人卫生。
通过讲座,学生对春季传染病的预防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并且将防治措施落实到位,效果明显。
预防春季传染病”知识讲座
春季是一些传染病高发季节,在校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容易交叉感染,是传染病的高发人群。为让全校学生了解春季传染病的有关知识,提高防治水平和防治能力,扎实做好预防工作。3月29日下午,我校邀请周医生对全体师生进行了“春季传染病预防”的讲座。
周医生向全校师生讲解了传染病的产生、生存环境、传播途径等知识,还重点讲解了流感、水痘麻疹、呼吸道疾病、结核病的症状及详细的预防措施,对如何预防春季传染病的方法做了具体的指导。同时还向大家介绍了小学生卫生健康知识,教育大家怎样正确洗手,加强体育锻炼,尽量避免去密集的公共场所等。
通过本次讲座让同学们知道了只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勤于锻炼身体,大多数的传染病是可防可治的';更让老师们学到了不少防病知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添砖加瓦。
另外,为了实实在在的做好春季传染病预防工作,学校建立了预防传染病的晨检制度。发现有发热、咳嗽的学生及时和家长、卫生院取得联系,做到早隔离,早治疗。学校同时也大力开展卫生活动,清理垃圾死角。对班级教室、食堂、宿舍、各专用教室等学生学习、生活场所开窗、通风等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食堂加强管理,严把食品质量关。班级开展每天安全三分钟安全教育课,做到防患于未然,有效地抑制春季传染病的流行。
预防转染病心得体会篇2
春季天气多变,气候干燥尤其在北方换季比较明显,加之过年期间孩子在饮食和起居活动缺乏节制,活动减少免疫力低下,尤其孩子的抵抗力比较差,更加之到校之后学生同伴多都属于易感人群,所以家长要更加注意孩子的传染病及健康。
通过学习陕师大实验小学《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后,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了解春季传染病知识是预防传染病的前提
春季易发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结核病。
家长需要从医学书籍及网络初步了解以上病症的详细知识做到能发现、能认识。
二、懂得春季传染病预防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点
首先要多运动、合理饮食、按时休息,提高自身免疫力。
第二、多通风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保证室内干净整洁。
第三、要补充营养,让自己的身体更强壮。
第四、少吃生冷辛辣食物,不喝冰冷碳酸饮料,尽量减少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避免去不卫生的场所就餐。
第五、要加强个人卫生、个人防护,要勤洗手,勤漱口,不要用脏手触摸脸、眼、口等部位。
勤洗澡、勤剪指甲。
避免感冒引发合并症状。
三、正确的'意识是预防传染病的难点
1.不要认为传染病是小病,而不重视导致贻误就诊使病情加重造成更大的麻烦。
2.发现症状后,缺乏正确和科学的认识,自行在家用药,贻误病情。
3.杜绝个别家长拍耽误孩子学习,有意瞒报病情,让孩子带病上学,造成交叉感染,给其他同学和学校带来严重后果。
4.严格认真按照学校和老师要求,积极配合做好春季传染病预防工作,保证学校正常秩序,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取得更加优异的学习成绩。
预防春季传染病是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需要我们每个家长都行动起来。
使我们实验小学有一个健康舒适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预防转染病心得体会篇3
随着寒冷冬季的来临,又到了流感的高发期,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流感知识,做到有效预防流感病毒入侵,宁晋三中(五中东校区)于12月26日,动员组织各班级利用晚自习时间开展了预防流行性感冒知识主题班会活动。
此次班会,从流感的起因、症状表现、以及预防治疗等方面进行。班主任向学生细致讲解了流感的传播途径及危害,并且从生活细节入手介绍了防范流感的措施。例如: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自身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均衡饮食;常进行户外运动,增强体质;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充足睡眠等。活动中,通过“老师讲”、“学生说”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明白了预防流感的重要性,掌握了流感预防的相关知识。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学生们对流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提高了对流感防治重要性的认识以及根据症状鉴别流感的.能力,增强了全体师生健康和自我保护意识。
据了解,今年的流感来势猛于往年,病毒传染性强且传播速度快。为此,校领导特别重视今冬流感的预防工作。前期,对教学区和师生生活区进行了全面的消毒,同时提供充足数量的食用醋,采取了熬醋杀菌预防措施。据悉,负责各级部的副校长还自费给老师们购买了板蓝根饮品,体现了校领导对老师细致入微的关怀。
针对今冬来势凶猛的流感病毒,学校多措共施,将流感苗头进行了有效遏制,为师生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预防转染病心得体会篇4
幼儿园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幼儿是传染病易感人群之一。为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有效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在园的发生和蔓延,确保幼儿身心健康,维护正常的教育、保育秩序,特制订传染病预防工作计划:
一、预防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宣传栏、告家长书等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教职工和家长了解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重点宣传煮熟煮透;饮用开水;食前便后洗净手;避免参加群体聚餐活动。
2、进一步做好园内环境卫生。为了避免春季传染病的发生流行,我园认真搞好内园环境为生,及时清理死角;切实防止病从口入,严把晨检和卫生消毒关;加强每日观餐制,食具每餐消毒。
3、加强食堂卫生消毒管理。进一步完善食堂卫生防病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法律与规章。严禁采购腐烂变质和不新鲜食品,食堂48小时留样。厨房工作人员须持健康证上岗,并做好个人卫生,发现有高热、腹泻等疾病的立即隔离休息至痊愈后方可上岗。
二、制定应急预案:
本园幼儿或教职工,若有可疑病人,及时上报有关部门(教育三科、防疫部门),并进行消毒隔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
三、疫情报告:
1、发现疑似病人应即送往医院救治,同时上报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监控部门,并按要求消毒处理。要不漏1个疑点,不疏一个环节。一旦发现腹泻、呕吐、发热、疱疹幼儿,应立即通知家长带到就近医院诊治,及时隔离病人,并送指定传染病医院就诊。发现传染病班级立即对班上所有物品进行消毒处理,严格控制疫情,杜绝传染病的蔓延。
2、与当地卫生部门配合,做好监督防控工作。
3、教师每天上、下午随时观察并检查幼儿情况,坚持晨检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登记、消毒工作,尽量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四、教育宣教:
1、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保护易感人群。组织健康教育讲座,充分利用宣传专栏、板报等形式,开展卫生防疫、防中毒等知识宣传教育,加强对常见传染病知识和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配合卫生部门组织做好幼儿"流感"、"流脑"、"甲肝"、乙肝、麻疹、水痘、腮腺炎等疫苗的接种工作,使幼儿掌握卫生防病和防毒的基本知识,提高幼儿防病和防中毒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1、三月份出版报做好春季卫生保健的宣传和预防工作,织食堂工作人员及保育老师共同学习《卫生消毒及室内环境》,教职工学习《细菌性痢疾》。
2、四月份全园教职工学习《手足口的预防宣传及治疗》并出板报。
3、五月份《儿童意外伤害的急救》,食堂从业人员上食品卫生安全课堂《设备与工具卫生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培训资料》。
4、六月份《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治疗》。
5、七月份《水痘的预防与治疗》。
6、做好全园保健各类计划的总结、归档工作。做好库房食品清仓工作。
预防转染病心得体会篇5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公共场所,小小一个教室,容纳了大几十名学生,所以,当一个学生生病时,往往会传染给别的同学。这就需要对传染病的传播进行预防。
传染病常见的传播途径有 5类:接触传播、空气或者飞沫传播、食物或水传播、昆虫或动物媒介传播、经血液或体液传播。因此,我们可以这样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一、疫苗接种。
儿童青少年,他们的免疫功能发育还不完善,身体的抵抗力还非常的弱,卫生习惯也比较差,自我保护的能力也比较差。所以在青少年儿童当中,容易发生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因此给我们儿童少年,开展疫苗接种就是提高儿童的群体免疫水平的一个非常有力的措施。
二、运用各种方式普及卫生知识。
利用班会课、黑板报、专题讲座等向学生普及卫生知识。比如,教学生如何预防红眼病,让学生常洗手,不用手揉眼睛,不用别人的毛巾等。
三、做好班级卫生和消毒。
教室内外要注意做好清洁卫生,要常通风消毒,夏天要注意灭蚊,避免动物媒介传播。
四、切断传染源。
班上如有学生得了传染病,教师要及时处理。如是流感等病,应马上通知家长,让其把孩子带回家进行治疗,病好后才让其返校。以免传染给其他学生。
冬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孩子们常常生病,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及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等途径传播。幼儿园是易感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需对冬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制定积极的预防措施。
通过此次的培训,我们详细具体的了解到各种传染病的症状、传染方式等等。并且制定了具体的预防措施。
1、教室必须要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动。每次在半小时以上。通风时间安
排在早晨及上下午班级幼儿户(室)外活动时。空调使用中应保持半扇南向窗户敞开,但应注意防止冷风直冲幼儿。
2、加强卫生消毒工作。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定时进行紫外线灯照射等空气消毒措施。
3、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教育幼儿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
4、加强户外锻炼,增强免疫力。应积极组织幼儿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锻炼,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体质增强。
5、衣、食细节要注意。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为幼儿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注意关注易出汗幼儿,及时为幼儿擦干背部的汗。对个别爱出汗的幼儿,可适情为其背部垫一毛巾。
6、严格晨午检制度。晨检中除常规内容外,还应关注幼儿头面部及躯干是否起痘,有无痒、痛感。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隔离、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同时班内做好即时消毒,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各班教师应在教室门口进行晨间接待,与家长做好交接。晚来幼儿亦应由教师迎出接待,家长门外止步。
7、做好家长工作。 传染病高发时节,与家长做好沟通,尽可能不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特别是体弱儿,尤其要注意。另外对有出疹子、发热幼儿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并在家休养,排除传染性方可送幼儿入园。对园内的防病措施,涉及到需要家长配合的(如家长教室外止步规定),应及时告知家长。
以预防为主,早发现早隔离的措施,希望可以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预防传染病学习心得各种传染性疾病容易诱发机体不能保持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今天的班会课上,我班主任老师对我们全班同学进行了相关预防知识的安全教育,我感到受益匪浅,心得如下:这些传染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是病原体通过呼吸道的排泄物(飞沫等)传播的。我们小学生在户外活动减少,多集中在教室内,这更增加了传染机会。但是我们如果做到以下几点,就可提高传染病的预防能力:
1.坚持晨练制度,发现病例,及时隔离,环境消毒,疫情上报,教室每天保证及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多到户外活动,适时增减衣服。
3.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平时多喝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把住“病从口入”关。
4.尽量减少到空气不流通的场所集会,特别是不要到网吧长时间游戏。
预防转染病心得体会篇6
冬天最常见的疾病是上呼吸道感染。因为冬天气温的变化比较大,特别是室内和室外的温差很大,而且呼吸道的病毒、细菌比较多。所以,特别是很小的孩子容易有上呼吸道感染。有的时候像病毒感染,不仅有呼吸道的表现,也可以造成孩子消化道功能紊乱,也有腹泻的情况。是最常见的。
专家指出,冬天到来,孩子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孩子穿衣服,室内和室外,要根据气温的变化适当地增加衣服和脱衣服,特别是北方地区,室内有暖气,很暖和,出门很冷,不要在孩子身上有汗的状况下突然到室外。
小的婴儿,在特别冷的时候不要出去,在中午有太阳了,天气比较暖和再带着出去玩,这是一方面。再有,孩子在冬季最好不要带他到人多的地方去。像公共场所,人比较多,细菌病毒特别容易交叉感染。所以,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的场所。外出工作的父母,回家应该先要洗脸、洗手、漱漱口,再去抱孩子,以免把外面的病菌带回家传染给宝宝。
从饮食上来讲,冬季的宝宝吃东西因为天冷,可以适当地多增加一些热量、蛋白质,可以增强他的抵抗力。同时也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特别是像维生素c含有抗病毒的作用。像上幼儿园的孩子,尽量给孩子穿比较好穿的衣服,不要穿的太多,不要穿得太复杂了。因为在幼儿园的室内有便于穿和脱,出门的时候套上外套,进屋时就脱了。这样,孩子就不容易大汗淋漓,出来空气一吹就容易感冒。
再有一点,特别是孩子穿衣服要适中。从医学上来讲,穿衣服适中,不要穿得过多,因为孩子穿得过多一活动就马上出汗。出汗以后,稍微有点冷风一吹就容易生病。所以,家长要注意孩子穿的衣服比大人穿得要少。
如果反复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的抵抗能力比较差。这样,这种孩子很容易诱发。有些孩子刚开始可能老是感冒、发烧,慢慢就会诱发哮喘,敏感性增强。所以,小的孩子在冬季适当补充一下维生素a和d也是有效的。因为维生素a对粘膜的修复有作用,适当的吃维生素a对黏膜有保护作用,可以适当地给孩子补充一些。
预防转染病心得体会篇7
小朋友们踏入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就开始啦!有这样一群严格执行幼儿园卫生保健、消毒制度的"小卫士",她们尽心竭力为幼儿创建干净、整洁、舒适的学习、游戏、生活环境,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她们就是每天在孩子们身边默默付出的老师、保健医、后勤工作人员和园长们。细致的晨、午、晚检能够更好的知道孩子的身体健康情况;而细致严格的消毒卫生工作则是为孩子们在园的一日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为了确保幼儿园的每一位宝贝健康快乐的成长,我园始终执行严格的卫生消毒管理制度,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老师每日为班级必做的卫生消毒工作吧!
早晨来园开窗通风。每日开窗通风3~4次,每次至少15~20分钟。确保室内空气清新。
老师们每日更换新毛巾,首先清洗毛巾,其次放入专用消毒锅中沸水消毒15~20分钟,最后清水浸泡后晾晒,确保每条毛巾干干净净!
进教室前、活动后、用餐前后。宝贝们的小手也不例外。洗洗冲冲,做干净的小宝贝!坚持健康洗手七步法,消灭病毒!做一名健康小天使!
幼儿们的餐具做到餐餐消毒,防止病菌传播与交叉感染。专业的消毒器械确保宝贝们更加的健康。
老师们在对桌椅、门窗、玩具、楼梯扶手用含氯消毒液100~250mg/l表面擦拭进行消毒。
每日三次对地面进行严格消毒!地面清洗干净后,用含氯消毒液500~1000mg/l擦拭消毒!
每日认真对厕所进行消毒清理。使用浓度为有效氯400~700mg/l擦拭消毒30分钟。
每天晚上5点后打开空气消杀机和紫外线灯进行班级环境消毒杀菌。
定期对保育员进行卫生消毒培训与考核。
这些看似繁琐的消毒,早已成为了老师们的习惯,日常生活中,老师们做的远比这些制度更加细致,看到孩子们每天在整洁舒适的园所环境里健康快乐的游戏生活,是我们每一位老师的快乐!
宝爸宝妈们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1.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畅。注意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温度在20℃左右,湿度在50—60%最为合适,每天开窗3—4次,每次约15分钟左右,每天用湿拖布擦地,使室内空气新鲜而湿润。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注意从小给孩子必要的身体锻炼,多增加户外活动,提高幼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容易患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多是因为抵抗力弱,耐寒能力差造成的。
3.注意孩子的衣着,孩子穿衣要适当,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着要以脊背无汗为适度。很多家长把孩子包裹得很严密,误以为这样就不会得病。其实孩子活动量大、容易出汗,衣服就穿得太多了,孩子不能动,一活动就汗水淋淋,风一吹就易感冒。平时不要给孩子穿太多衣服。
4.注意给孩子平衡膳食,这样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在饮食上可以多给孩子补充些维生素,多给孩子喝水也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5.严格按照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按时注射疫苗,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力,以预防传染病。
6.教育孩子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和人群较为拥挤的地方。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
7.孩子被褥、衣物、毛巾经常拿到阳光下暴晒,食具玩具和便器要定期消毒,消除病原菌的传播。
8.家长坚持入园前和回家后给幼儿自查,发现异常例如:口腔有溃疡、皮肤有皮疹或手足有水泡、发热、腹泻等症状,及时与幼儿园联系。
9.加强幼儿体格锻炼,坚持上幼儿园,早睡早起,养成良好作息习惯,同时要注意幼儿在家的饮食卫生,尽量少吃生冷食品,不吃不洁饮食。
预防转染病心得体会篇8
呼吸道传染病是历年传染病的防控重点,今年重点学习了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知识。 春季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毒、细菌和支原体等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侵入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具有传染力强、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常见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有:结核病、流行性感冒、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等。这些病都可通过空气(飞沫、尘埃)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儿童、老年人、体弱者、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过度劳累者、精神高度紧张者等人群容易患病。呼吸道传染病一旦出现会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影响,为此,嘉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提醒市民应该提高警惕,积极预防。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结核病: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约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50万,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150万。每年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80%的病人在农村,而农民工是结核病的高发群体。近年来, 我市农民工及流动人口肺结核病发病人数上升迅速,而这部分人群对于结核病的防治知识知之甚少。目前,对于结核病最好的防治措施之一就是发现传染源,及时治疗。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侵入人体多种器官,以肺结核常见,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盗汗、低热或胸痛。一旦得病,只要和医生很好地合作,肺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目前,市本级对到市一院结核科就诊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给予免费的痰涂片等检查,并提供免费的抗结核药物。 流行性感冒:最近,到医院就诊的人明显增多,也有人被流感击倒。流感正是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传播给其他人。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大部分病人能在一星期内痊愈。年老体弱者易发生肺炎型流感,极少数表现为中毒型,出现高热、血压下降,易发生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后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流感样症状,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伴有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上感样症状,部分患者也可出现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重症患者还可出现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现,甚至可导致死亡。直接接触感染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或吸入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中的病毒颗粒,是主 要的感染方式和途径。
麻疹:麻疹俗称“出痧子”,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可出现发热、咳嗽、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斑及皮肤斑丘疹。少数可能出现重型麻疹或并发肺炎、脑炎等严重情况。麻疹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手 段,接种后90%以上人群可获得有效免疫力。国家规定儿童在8月龄及18~24月龄时各接种1针麻疹(或含麻疹成分的)疫苗。目前我市本地儿童和外来流动儿童均可到现居住地的接种门诊免费接种麻疹疫苗。若不慎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应及早进行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减少发病机会。
日常生活中应这样预防:当前正值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市疾控中心友情提醒公众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保持房间内的空气流通,搞好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保持均衡饮食,注意饮食卫生,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经常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同时做好防寒保暖;
儿童应按时进行免疫接种,一般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接种;如果有发 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一旦确诊为呼吸道传染病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主动与健康人隔离,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给他人,不要滥用抗生素。 通过学习,增加了我对呼吸道传染病的了解,提高了防控传染病的能力。
预防转染病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
★ 家属病申请书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