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事迹是一种力量,激发我们勇敢拼搏,追求卓越,在撰写事迹材料中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九九范本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爱国的事迹优秀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爱国的事迹篇1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于1928年出生在河北省沫源县上庄村,今河北省保定,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为了纪念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为了学习和发扬王二小的革命精神,我给大家讲一个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团长,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后为保定市离休干部)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为了纪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在二小的家乡涞源县上庄村建设了“二小希望小学〞,延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作家陈模创作了革命传统纪实小说?少年英雄王二小?。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50多年了,但是,他的英雄事迹和献身精神将永远鼓舞和鼓励我们,我们要学习他们忠于祖国
热爱人民、艰苦奋斗、争创一流、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精神,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爱国的事迹篇2
60年代,我国的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使全国人民为之振奋,使敌视中国的人震惊,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力和国际地位。为研制两弹立下不朽功勋的科学家邓稼先是一位为国舍己的'人。
1958年,国家下达了研制原子弹的命令。这是一项绝对保密的工作。年轻的邓稼先被选为主要研制者之一。他深感自己责任重大,说:“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死了也值得。”
从此,他开始了秘密的研制工作,人们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一切出头露面的事都没有他参加,连他的妻子和亲人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工作,在做什么。他也只能把对亲人的感情埋在心里,过着长期的独身生活。和他同时代的同学,有许多成了有成就有名气的科学家、活动家,他的名字却没多少人知道。
后来,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们仍然不知道邓稼先就是两弹的元勋。有一次,他的好友、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回国探亲,点名要见他。两个人会面后,杨振宁问他在哪里工作,又问起爆炸原子弹的事。他只能回答是在京外单位工作,丝毫没讲自己正是造原子弹的。
长期艰苦工作损害了邓稼先的身体。1986年,他患癌症病逝。一直到报上发布了他去世的消息,全国人民才知道邓稼先这个名字。他不图个人的名和利,舍弃了个人的幸福,几十年默默无闻地为国家大业奋斗,却从不后悔。临终前,他欣慰地说:“我可以瞑目了。”
爱国的事迹篇3
如果说鲁迅是一个讽刺家,那么就大错特错了,他是最反对讽刺的。讽刺是他认为无用于社会并且为了保全自身利益的呻吟。很多人说他的文章具有讽刺意味,这与他本身的观点,加之以实际,实则是大大相反的。
鲁迅的品质是伟大的,他忧国忧民,不分昼夜。在铁石心肠批判国人的同时,他也会弯下身来,为永远不会到达群众手中的灾款奉献一块钱,为的是看到孩子们欢欣的笑脸。他也会无奈,生不逢时,水深火热,并不是他想要的。
原先,对于鲁迅是一个“战士”的说法我并不认同。在我眼中,战士应当是冲锋陷阵的,像他这样在家中仅靠笔来抨击,而不堵上鲜血的战争,是柔弱如游丝的。然而,在读完他的文章后,我又发现自己的错误。他的文章虽然有旁观的冷酷,但带来的震撼力是不一般的。在《航空救国三愿》中,最后一愿“战战兢兢的陈明一种愿望,是――三,莫杀人民!”。今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的,但在鲁迅的时代,兵荒马乱,航空救国的勇士也会狰狞地抓起屠刀,宰割无辜的百姓。残酷,暴虐,就是四面楚歌也无法诠释那个年代的`绝望。鲁迅在那个年代勇敢地与残暴的势力相抗衡,这不但是身体的赌注,更是精神的折磨。
苏醒,把铁屋子里的人叫醒,是他写作的目的。眼珠间或一轮的祥林嫂;蘸着革命者的血馒头吃也照样死去的孩子;人吃人,人怕人,人欺人的狂人社会;无助的阿q仅靠着精神胜利法最终落个悲惨的结局。这些都是麻木的人,被压迫,被利用而“欢快”生活的人。
现在还是存在,到底应当怎样对待?
呼唤,呐喊,真的足够了吗?鲁迅,他的事业还未竟,继承他的事业,把中国建成为理想中的社会主义国度,消除怨恨与隔膜。这是除了解那个年代的悲苦外读鲁迅真正的目的吧。
爱国的事迹篇4
花木兰击退了匈奴,李翔上门提亲,虽是将军,但总有儿女情长,木兰自然是爽快的答应了,花家响起了鞭炮声和敲锣打鼓声,但事情却不是那么简单,匈奴首领还有一个义子,这个义子为了帮义父报仇,在暗地里策划着一个活动,这自然不是好的活动,他的脑中只有一个念头:报仇!
木兰的那些战友们都在为木兰和李翔的婚礼作准备,这场婚礼肯定少不了一个人,那就是皇上,皇上成为了特邀嘉宾出席在现场,婚礼如期举办。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向双方父母敬茶……”
“统统不许动,这场婚礼到此结束了”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周围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匈奴,“我们被包围了”木兰暗想,“怎么办?”
其实李翔早已收到情报说:匈奴不会善罢甘休的,他早已做好准备了。
义子发现了之后,马上逃跑了……
花木兰和李翔准备完婚之际,他们突然接到一项被指派的秘密任务:为了抵抗强大的'匈奴,皇帝决定拉拢其他临国,便指派李翔和木兰护送三位公主下嫁和番,让其他国家来帮助他们。但木须却不学好,挑拨李翔和木兰之间的关系!
但事与愿违:木兰却发现公主们其实不愿外嫁异族,更糟糕的是居然还爱上了别人,这别人正是上次立功而久久被别的女孩拒绝的三个护卫。一向崇尚女子自由意志的木兰,因此决定冒杀头大罪的危险帮助公主逃跑。
在路上,木须坦白了一切,木兰为了向李翔说:我爱你。骑马冲了过去,可遭到了土匪的埋伏,李翔不幸掉下悬崖,并一位公主被抓走了,木兰伤痛不已,心爱的人掉下了悬崖。
因为三位公主爱上了别人,木兰也以为李翔死了,木兰为了完成任务,自己前去说,嫁给藩王的儿子,只为完成任务。木须为贪图自己的宝座,而使木兰嫁给自己不爱的人,李翔早就猜到,前去阻止木兰,千钧一发之际,李翔来了……
成也木须,败也木须,当然是木须想了想了一个办法是李翔和木兰结合,在那,李翔和木兰接吻了……
木须的办法是:扮成金龙,因为藩国的人迷信,说金龙是2个人结合的象征,木须还说:3位公主可以嫁给想嫁的人,并只要他们也愿意……
木兰身为一位巾帼英雄,做了许多,也经历了许多,最后终于梦想成真…
爱国的事迹篇5
罗贵健,男,10岁,少先队员,现就读于成都市龙泉驿区第十八小学四年级一班。他是一个身有残疾、却坚持学习的孩子。
因为出生时长时间缺氧,罗贵健成了脑瘫儿。他的手不能像其他小朋友活动自如,他的腿完全没办法站立,甚至连说话都结巴、很吃力。他来到学校的第一天,很多老师都认为他没有办法承受繁重的学业,认定他坚持不了多久就会放弃、会离开学校。但罗贵健用他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了他可以,而且可以做得很好!
每天早晨八点整,我们就可以看到瘦小的、佝偻着身子的罗贵健在妈妈的搀扶下,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向教室。尽管他的左手搭在妈妈的肩上,但无力的双腿仍无法支撑他的身体,他仍会止不住的往下滑。他只能整个身体都倒向妈妈的怀抱,借助妈妈的力量,拖着自己的双腿往前一步步的挪……不到200米的操场啊,耗尽了他全部的力量……就这样,三年来,他从来不曾迟到。
在学习上,罗贵健是个认真学习、乐于思考的孩子。上课时,他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后认真完成作业,每次有需要背诵的课文,他也总是在同学们的搀扶下,到老师面前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功夫不负有心人,每学期考试,他都是全优成绩。
罗贵健同学是一名坚强乐观、努力学习的学生,他用他的坚强,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相信他的坚强与努力会为他迎来美丽的彩虹!
爱国的事迹篇6
关德兴,艺名新靓就,开平赤坎镇莲蓬塘村人,生于1906年(清末光绪三十二年)。他是一位品德高尚、艺术造诣极深的粤剧著名“小武”、“须生”,又是电影名演员。他与薛觉先、马师曾齐名.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抗日战争爆发时,他在美国旧金山,原与一家戏院签订三年演出的合同,但刚演了一年时间,即向院主请辞,决心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参加当地侨胞掀起的支援祖国抗战的演出捐献活动。院主为他的爱国热诚所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
关德兴通过各种方法,奔走海外及省港各地,为抗日救亡开展宣传义演,把募得的金钱、食品、棉衣、药品等等寄回祖国,支援抗日。他不仅义演募捐,连自己心爱的小汽车也卖掉,全部献给抗日战争,人们都称赞他是“爱国艺人”。
抗日战争期间,关德兴参加“胜寿年”剧团在美国三藩市演出,忽然传来淞沪之役我十九路军将士重创日本侵略军的喜讯,当地华侨即掀起了一个为抗日勇士捐献“一碗饭运动”(每人少吃一碗饭,支援前方士兵,救济难民)。关德兴为了响应此举,便与“胜寿年”剧团同仁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他制造了一只直径达两米的'特大饭碗,由两人扮成难民,抬着大饭碗走在前头,演员们分别扮成凶残的日本兵和中国的难民,关德兴则化装成一名山东大汉,肩挑两个大筐,筐里坐着几个难童,啼哭呼救,以此宣传抗日,结果获得了巨额捐款,而关德兴则为了这次活动而劳累致病。
抗战八年,关德兴为抗日募捐而不断举行义演,因此影响了自己的入息,难以养家,他的太太因为债务过期无法清还,被人控诉而关进监牢。慈善会的友人,都主张从他所募得的款项当中提取一、二成替他还债,但关德兴严词拒绝。那债主听闻此事,深受感动,自动请求华民政务司把关师奶释放,撤消原诉,暂不追索欠债。
1942年,关德兴随剧团转移到广西梧州,因为积极宣传抗日救国,深得当时******第七战区司令官的好评,受委托组建广西动员委员会粤剧宣传团;随后又调到韶关,改称广东动员委员会粤剧宣传团。
关德兴的演技和武功,名不虚传。他在演出《神鞭侠》一剧中,形象十分威武,手操一条丈多长的软鞭,在舞台中间点燃三支白蜡烛,他站在舞台右侧,距离蜡烛丈余远,喝一声,“啪”的一声,鞭随声到,就打熄左边的烛光。要左打左,要右打右,百发百准。烛光熄了,而蜡烛依然不倒。接着,他又叫人把三支蜡烛重新点燃,声言要一挥鞭打熄三支蜡烛。这时,台上停锣息鼓,台下鸦雀无声。只见他那长鞭飞起,矫若游龙,“噼啪”一声响,三支烛光同时熄灭,但三支蜡烛依然不倒,观众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
关德兴擅长演关公戏,尤其是扮演关云长,惟妙惟肖,享有“生关公”的美誉。他不但扮相酷似关云长,而且具有北派的功架,又有南派的唱腔。他曾长期与名演员高飞凤合作(高飞凤是著名粤剧花旦),演出《岳飞》、《戚继光》、《神鞭侠》、《水淹七军》、《大侠甘凤池》、《武松杀嫂》等名剧。关德兴还有一门绝技是使用“金鸡独立”武艺。他可以表演单脚站立一两个小时;还可以在“金鸡独立”时,叫高飞凤快速跳扎,关德兴再用脚背把她接住承起。
1946年,关德兴率团赴上海演出,当时京剧大师梅兰芳和京剧著名演员麒麟童、林树森等均亲来迎接。京、粤两大剧种进行艺术交流,剔除门户之见,双方都演得很成功。
关德兴不仅粤剧艺术水平很高,电影艺术的造诣也颇深,他是香港武打片的始创者。他曾拍了数十部很成功的影片,武打片尤其轰动。
日本投降后,关德兴仍奔走于海内外,为孤儿及残疾人募捐。后来移居香港和美国,只要是筹款善举,他必然参加。1991年7月我国华东、华中地区十八省、市发生了特大水灾,政府向世界各国发出呼吁,希望援助灾区灾民,80多岁高龄的关德兴先后参加7月17日、7月20日香港翡翠电视台和亚洲电视台的筹款活动。他唱了一曲以后,向观众叩了九个响头,以致前额受了损伤,还声泪俱下,说:为救灾民于危难,肌肤受损何足惜。闻者深为感动。
爱国的事迹篇7
精忠园的两侧写着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对于岳飞我们大家并不陌生,南宋时期的爱国抗金将领亦是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公元1125年金人大举入侵中原地带,年少的岳飞怀着“精忠报国”的决心,应谢你从军,从此开始了与金人作战,多次打败金兵。但是一切并不是那么美好,昏庸的南宋的统治者偏安东南一隅。以宰相为首的秦桧主张投降派,多次向金人求和,反对抗战。但以岳飞为首的抗金将领却是主张战,收复失地。于是,朝廷之上相争,究竟是战还是降? 从古自今,帝王无论昏庸与否都喜欢听信小人的谗言。有的只是真正的爱国之士得不到重用,这是每个朝代都会发生的很平常的事情。亦如岳飞,他生于南宋最为颓败的时候。国家正遭受着敌军金人的入侵。任何一个在这个时代的人,只要他有心,就都不会置之不理。更何况岳飞如此钟爱他的国家呢?他严格练兵,谁人不知“岳家军呢?”可是即便他再爱国,再想奋力杀敌又如何?皇帝不准,他一个臣子能奈何?作为臣子,他只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后来金兵被岳家军打败,岳飞本想趁胜追击。可是呢?一纸求和的圣旨深深的挡在了他的面前,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收回的领土再一次被金兵占领。岳飞恨啊!他恨金兵的入侵,恨皇帝的屈辱求和,恨以秦桧为首的'求和派。可是他只能恨,然却无能为力。每每想到这里,岳飞只能将满腔的愤怒压在心间,他只能无声的叹息。岳飞一生注重“精忠报国”这四个字,他无时无刻想到的都是他的国家。“精忠报国”就是他的信念,然他只是一介臣子,能奈何?
对于岳飞我同情他,我不知道他是以怎样的心情和悲愤写下了满江红,南宋的爱国将领亦如岳飞这般的太多太多。在这其中最让人憎恨的就是宰相秦桧了吧!我不知道秦桧怀着怎样的想法甘心出卖自己的国家,难道就是金人对他的诱惑吗?如果他也有岳飞一般的坚定信念,我想南宋或许就不会灭亡,说不定失去的地方也被岳飞收回。可是秦桧没有,他多次暗害岳飞。他主张求和,南宋竟在他的谗言下屈辱求和。
岳飞若不是生在南宋,若是他遇见一个傲气的君主。说不定他就不会有这样的遗憾,看着国家渐渐的灭亡,成为亡国之奴。可是终究“精忠报国”的还是死去,没能实现收复河山的伟大理想。
爱国的事迹篇8
老师的言传身教,父母的悉心熏陶,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一粒粒健康向上的种子,使她一天天茁壮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家,她是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独立自强的好孩子;在学校,她是位勤奋学习、心系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好学生;在社会,她是位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活动的好少年。她的品德修养深受老师、同学和周围人的一致好评。
她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在老师心目中,她勤奋学习、努力学好每一门功课。在知识的海洋里,她是一个快乐的'畅游者,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被表彰奖励。她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课内课外谦虚好学,从老师的辛勤耕耘中,一点一滴积累着收获。从老师的谆谆教诲中,不断塑造个性鲜明的自我。不论是当课代表还是班长她都尽职尽责,成为老师的好帮手。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做好笔记,坚持做好错题集,利用课外时间主动学习课外知识,科学合理地安排文化学习与兴趣活动时间。
她是同学公认的好伙伴。在同学心目中她是知心朋友和学习榜样。与同学相处中,她待人随和,乐于关心帮助她人,善于调解同学间的矛盾,和同学在快乐生活中共同成长。同学在生活、学习中有困难都愿意找她,她也非常热心耐心得帮助同学。
对于班集体这个团队的荣誉她倍加爱护,只要是集体活动都会有她快乐的身影,只要是班集体的事情她都会主动承担,力求做得更好。
自小就懂事的她每日目睹爸爸妈妈辛勤工作。她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放学回家,她主动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打扫卫生、洗衣做饭样样在行。她从不乱花钱,但帮助别人时她又会很大方,周围邻居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也夸奖她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她心怀梦想,从三、四岁开始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到后来背诵《大学》、《老子》、还有《论语》、《孟子》部分篇章。让她受益匪浅,她深深地热爱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爱上了的唐诗宋词。有一个梦想在她的心中渐渐成长,她想将来成为一个翻译官,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名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
为了这个梦想,她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好各门课程。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入学以来每学期被评为三好学生。获得过松阳县“关爱残疾人共创爱心松阳”征文比赛获二等奖,处州晚报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获一等奖,浙江省第五届“睿达杯”五年级语文智能竞赛获一等奖,第二十届华杯赛小学高年级组二等奖,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丽水赛区小b组获一等奖,实验小学首批“百佳少年”,浙江省第五届“群星杯”古筝分级大赛获铜奖,松阳县实验小学“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比赛获一等奖。成绩已经成为过去,升入初中,新的起点,新的征程,但为了心中的梦想,她将一如既往。
爱国的事迹优秀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