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写心得体会都是思维的探险,让我们勇敢地探寻思考的未知领域,每一次尝试,都伴随着新的心得体会,下面是九九范本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观《长津湖》心得体会最新8篇,感谢您的参阅。
观《长津湖》心得体会篇1
国庆假期趁上高中的女儿休息,和她一起观看了战争史大片《长津湖》。电影中的战争场景格外真实,但我知道,创作者们其实还是弱化了战场的残酷,他们隐去了血腥场面,只以讲述的方式呈现真实的事件,也正是这场讲述,我和女儿看哭了不知多少。。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这场出征对新中国来说是首次出境作战,但却并非是中国人第一次入朝作战。纵观中国历史,能够基本实现统一的朝代大都会在朝鲜半岛打一仗,但这一次的出境作战却那么地特殊,不论是毛泽东还是任何中国领导人事前大概都不会想到,新中国刚刚建立便要经受如此严峻的考验。当时的中国军队从未有出境作战的经验,更遑论需要面对的对手是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这几乎意味着要同大半个世界进行战斗!即便如此,中国人民志愿军还是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出发了,他们面对强大的敌人,完全陌生的环境,和极其恶劣的天气从不惧怕无一退缩。零下30摄氏度的酷寒里战士们没有充足的衣粮仅靠少许的破棉被,互相搂抱取暖以抵御,连吃个土豆都必须用腋窝暖化之后一层层地硬啃。入朝第一天,志愿军们冻伤几百人。还有很多战士还未投入战斗就被活活冻死。美军却可以在感恩节肆意地吃火鸡大餐、喝着咖啡,听着音乐。看着美国陆军的重型装备,看着美国的飞机无情的射杀我们最可爱的人,再看看我们,我们有什么?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有着相信未来,无所畏惧,不怕牺牲,为了和平必胜的决心。以至于今日我们的军队,我们志愿军的这种战斗精神一直让世界震惊。
看完电影,女儿哭着问我:美国为什么要打仗,我们条件那么差为什么要和美国抗衡?为什么还要去帮朝鲜打这场仗?看着她哭得稀里哗啦的样子我哽噎了,话刚到嘴边就被她打断了,她激动的说她懂,她都懂,当时的美国强大,朝鲜落后,我们的新中国刚刚成立,各方面都还在建设发展,美国想通过战争来侵占来剥削发洋财,我们不帮助朝鲜,下一个就是我们┉她的不停的说着,此时此刻我突然觉得她一下子长大了不少,眼前的她不是我的女儿,更像我的老师,我的知己,她不是不懂故事内容,不是不明白那场战争的真正意义,相反她是懂得透彻想得深远才会那样问我。她说她从《金刚川》再到今天的《长津湖》她都懂,都明白当年战争的艰辛和无助,困苦和不易。战争对她来说也许太过久远,可战争的精神对她的震撼寓意非凡。她是有太多的无奈和心疼,感动和不舍┉
是啊,无论哪场战争所有的胜利都来之不易,他们打仗是为了让下一代人能生活在和平时代。正如片中指导员所说“我们这一代打仗是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不再打仗,如果这一仗我们不打,那以后就得我们的下一代来打!”实际上,对这场战斗而言,穷究战争的胜负已毫无必要,不论是志愿军在极端劣势的条件下击退美军还是美军陆战1师进行了一场成功地“敦刻尔克大撤退”,这都已经成为了过去,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我们志愿军因为坚定的信仰而表现出的钢铁般的意志。唯有坚定的信仰,才能撑起民族的脊梁!
今日之安逸,全是先辈以血肉铸成。所以,我们不光要把“珍惜幸福、珍惜和平”刻印在骨血里,还要真的把“珍惜”二字付出实践,从小事做起,从珍惜时间,从认真工作,从修身立德开始,好好做人,不辱先辈之忠烈!不负和平二字之珍重!
观《长津湖》心得体会篇2
在这场战争中,美军的实力是非常强悍的。且不说战斗力对比,就单从后勤补给以及运输能力上来说,美军要远超出当时的志愿军。战场补给对一场战争来说是何等的重要,这个相信不用多说大家都明白。
战场上光靠勇气是不行的,也需要实力,刀再锋利也快不过子弹。在长津湖之战中,美军将后勤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志愿军只能用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生死的精神去弥补装备上的巨大差距。
当时我军奋力抵抗,面对美军猛烈的攻势,即使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我军也没有丝毫的退却。到了长津湖战役后期,当地的气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天气异常恶劣,冷得出奇。当地气温到达了零下四十多度。
很多战士冻得连手都拿不出来,一些枪也被冻得连扳机都没法扣。到了最后,双方都不想打了,美军也忙着撤退保命,就连途中遇到志愿军阻击他们都懒得还手,实在是不想打了,天气太冷了。
从很多历史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美军在撤退的时候,靴子和脚都粘在一起了,连路都没法走,手和脚全都冻坏了。有些士兵因为受伤失去知觉,等被抬回基地的时候已经冻得僵硬了。很多士兵的皮肤都被冻得开裂。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志愿军在长津湖战役中被冻成冰雕的壮烈事迹。相比美军而言,志愿军的惊人忍耐力还是值得称赞的。
观《长津湖》心得体会篇3
十一国庆期间,爸爸带我去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长津湖》。
它主要讲述了中国志愿军第七连军的故事。第七连军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电台和译电员送到指挥部那里去。他们在清点了人数以后就上了火车。可还没到目的地,就突遇铁路维修,他们不得不改为步行。可正当他们走过一片石头组成的平原时,美军的飞机低空飞来了。大家迅速躺在地上,装成死尸,但是仍然也没逃得过牺牲的命运。
战士们含泪继续前行。在他们赶到指挥部进行短暂的休整后,又继续向目的地1100高地出发。他们路上充饥的粮食居然就是一个个的冻土豆和干面粉,就算是这样,他们还是克服各种困难如期到达目的地。
随着司令员的一声命令,战士们迅速包围了美军。战士们在长津湖打了美军个措手不及,随后又立即往美军军地打去,最后,取得了胜利。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关于志愿军们在历史长河中的这一段故事。志愿军战士们在零下30多度的环境下,穿单衣,吃冻土豆,武器装备落后……但即使这样,他们丝毫没有退缩。他们用顽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心、英勇无畏的精神前仆后继地往上冲。请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能抗寒抗饿?就是为了让我们活在没有硝烟的战场里。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应当好好学学,奋勇拼搏,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得起七十年前逝去的烈士们。
观《长津湖》心得体会篇4
这个影片是真去看了,大年初一的中午场,花了四十多元,电影票是真的贵。花了我50元。
电影的时间有点长,2个多小时,感觉有些地方有点刻意了,喷火枪把一个人烧成了灰烬,另一个紧挨着的人在严寒中因为喷火枪的温度解冻了,活了,成为了穿插连中唯一活着的那个人。
水门桥被炸了,阻止了敌人的撤退了吗?还真的没有!钢铁般的战斗意志在生产力的代差面前,真的有些无力,太悲壮了!
个人的感觉,水门桥比第一部拍得好,这个不能以票房来论成败。这个和第一部是同一类型、同质内容的电影,在半年时间内接连上映,在票房上很难比一部更成功。
这部电影就是在说炸水门桥,没有跑偏;展示了一个英雄群像,每一个人都是战斗英雄,都有着钢铁般的战斗意志,都有着可敬的爱国情怀,都是最可爱的人!
“第七穿插连,应到158人,实到1人!”听到这句话,我泪目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么的来之不易!
伍千里为了炸桥,牺牲了,以为可以阻止敌人的撤退了;结果敌人的直升飞机吊着钢架桥赶到,重新打通了道路!看到这一幕,真不知道该说什么!落后就要挨打吗?即使取得了胜利,也要付出更多的牺牲和代价。
看这样的片子,看到战士们牺牲的这么悲壮,那一刻,无比希望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从此再也不受欺负;从此面对敌人的强大我们不会再显得那么的无能为力!
观《长津湖》心得体会篇5
大年初一的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去电影院观看了一部影片,片名是《长津湖之水门桥》,是延续《长津湖》的故事线。影片讲述了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水门桥战役,对战双方是第九兵团和美军陆战一师。面对志愿军的强烈攻势,美军被打得节节败退,落荒而逃,水门桥就是美军撤退路线的关键点。第七穿插连三炸水门桥,最后英勇牺牲,只剩伍万里一人生还。
随着抗战情节的深入,我屡次热泪盈眶,第七穿插连为了炸毁水门桥,每个战士都在拼命,都在为了完成任务而做好视死如归的准备。伍千里说:“只要桥在,任务还在,美军修一次,我们炸一次。〞当时的'长津湖,气温已近零下四十度,美军外围有先进的军舰、铺天盖地的飞机、强大的陆战师以及充分的物资,反观我们的战士,武器上只有步枪、迫击炮,他们日夜隐蔽在雪山坳里冻得瑟瑟发抖,唯一的食物就是揣在怀里冻得硬邦邦土豆了。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们没有退却,毅然守护着我们祖国的疆土,这是一个多么伟大而无私的壮举哪。
此时,我已流泪满面。我不禁想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辈用血肉之躯铸成的,我们要感恩生活,珍爱和平,铭记历史,从小立志,作为一名学生,要把自己的使命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努力学习,艰苦奋斗,争取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观《长津湖》心得体会篇6
一连几日,小城都阴雨绵绵,这样的天气没什么娱乐,我便缠着爸妈带我去看新上映的电影《长津湖》。禁不住我的软磨硬泡,爸妈抽了空带着我和妹妹去看了这部催泪的电影。观影前我就有了心理准备,但是我们的情绪还是格外凝重。
?长津湖》主要讲述了1950年,美国异想天开地认为可以在感恩节前将朝鲜消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连队在队长伍千里带领下,在长津湖与敌人交锋,最终将敌人打退。
电影虽然看完了,但冲锋的号角在我耳边长鸣。影片中,志愿军们在零下四十度的雪地里,坚守阵地。他们饿了,吃冻土豆,把牙咯掉了;他们渴了,喝雪水,浑身发抖;最终,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穿着单薄的衣服,冻死在那里。那一具具倒下的躯体,那一片片破碎的残骸,怎么不令我们感到?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倒下的英雄砸出了国威,砸出了钢铁般的长城。
我们现在正过着幸福的生活,不就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吗?电影中一句话让我异常感动:“这一仗如果我们不打,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我想对人民解放军说:你们是祖国最可爱的人,谢谢你们,用自己的血肉创造了新的长城!谢谢你们,让我们成为了新时代的少年!谢谢你们,是你们把希望传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今晚,我许下了一个愿望:希望祖国的花朵好好学习,将来建设更加强大的祖国!
观《长津湖》心得体会篇7
今天我和妈妈去看了电影《长津湖》,回家后我表面十分平静,心里却波涛汹涌。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了。最让我震撼的是“冰雕连”和“雷公移标识弹”。
因为美军飞机在中国阵地扔下了一枚标识弹,瞬时冒出滚滚红烟,布满整个阵地。躲在草丛的雷公见情况不妙,跑出草丛,抱起高温的标识弹,而此时他已经全身着火了。其他美军飞机在不停地朝地面扔炸弹,如雨一样。雷公强忍着身上的痛,吃力地把标识弹挪到一个小车上,开着小车把标识弹移走了。当队友发现他时,雷公躺在队友的怀里,奄奄一息的地说:“不要把我留下,我想回家。”说完就牺牲了。队长伍千里哭着在自己的本子上,把雷公的名字画了一个红色的框框,非常不舍。
雷公去世了,军情更紧急了,因此中国志愿军准备埋伏。他们用雪铺在身上,趴在雪堆里,纹丝不动,生怕敌人从眼前逃走。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军事夏令营,吃完饭就去不停的练操,感觉非常辛苦。而志愿军面临的是我们上万倍的苦,再加上零下40多度的寒冷,饿了只能吃冻土豆,熬了三天三夜,最后活活冻成了“冰雕”。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手里还保持着打枪的姿势。
电影结束后,我走出电影院。看着眼前的中国,我想对这些革命烈士说:“现在的中国,如您所愿!”也想对人们说:“请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吧!”先辈们打仗是为了我们后代不用打仗。我们要好好学习,不要辜负了先辈们的希望。
观《长津湖》心得体会篇8
今天,我看了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是电影《长津湖》的续作。
电影的主要场景是美军撤退的必经之路——水门桥,而七连的任务,就是将桥彻底炸毁,阻止美军的撤退。在战斗时,七连一位又一位战士所牺牲,有即使被坦克扎在底还引爆炸药包的平河;有不顾敌人的炮火,一直冲锋陷阵的梅生;还有即使被子弹射穿,也仍然开枪引爆炸弹的伍千里……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影片的结尾,伍万里说:“报告,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我的眼泪止不住的流下。真正的战场远比电影中的所可怕,一个不小心就会有生命危险,但即使如此,这群中国军人还是义不反顾地冲上了前线。面对自己亲人和战友的离去。他们能做的,只有继续战斗,让祖国的后代,不再生活在硝烟之中。
?长津湖之水门桥》这部电影让我深深感受到了钢铁意志的力量:战士们面临着被大雪冻死、被炸弹炸死、被枪炮射死的种种困难,可他们还是一往无前,毫不退缩。白天为了不被美军飞机发现,把自己埋在雪中,晚上摸黑行动,克服了看起来完全不可能克服的困难。正是因为他们有这样的钢铁意志才能打败比他们强几十倍武力的美军。
这部电影让我学到了:失败不要灰心,我们要毫不退缩的去战胜困难;没有完不成的任务只有不想完成的任务。
观《长津湖》心得体会最新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