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秘诀,心得体会是一种把实践中进行的思考用文字记载下来的应用文体,下面是九九范本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参观辽沈纪念馆的心得体会优秀7篇,感谢您的参阅。
参观辽沈纪念馆的心得体会篇1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2016年6月5日,在党支部的组织下,华日公司全体党员来到溧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开展了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走进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陈毅将军、张茜将军的全身铜像。塑像栩栩如生,生动地再现了一代伟人的勃勃英姿。塑像的后面,是"威震江南,功在民族"八个金字,灼灼闪光。
接着,讲解员带我们参观了各个展厅。看着新四军打仗的路线图及战斗的老照片,听着前辈们从前浴血战斗的故事,它仿佛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那血雨腥风,艰苦卓绝的年代。
我们仿佛看到新四军战士们在敌人的飞机大炮轰炸下毫不妥协,顽强地和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看到战士们穿着破旧的衣服,一个个因饥饿而倒下;看到战士们在恶劣的环境下还对革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我们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我们没有资格对过去悲壮的历史做任何评价。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感受那段激情岁月所带来的鼓舞与振奋。只能从馆内陈设的物品中体验并想象硝烟战火中的新四军是怎样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的,我们以为不会被感动,但内心渐渐涌动的澎湃却告诉我们,不论你是60后还是90后,那段历史不应该被忘记。
我们参观纪念馆,凭吊革命先烈,为的是继承先烈的遗志,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把我们当前的工作做得更好。历史总是一面镜子,留给后人的既有值得学习的文化和精神,又有值得吸龋的经验和教训,这段历史永远值得我们回味。
短短一天的参观活动结束了,华日党支部的每一位党员都感觉受益匪浅。那些无产阶级革命家表现出来的宏才大略、英雄气概,深深震撼了在场每一位党员的心灵!
参观辽沈纪念馆的心得体会篇2
上周末,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参观了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参观后,我感受很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当下,党史学习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将这段英雄史诗、这份赤子情怀、这股团结精神铭记心中,传承好、发扬好湘江战役伟大精神,奋力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湘江战役书写了不畏艰险、勇于斗争的英雄史诗。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中最惨烈、最关键的一仗。经此一役,中央红军从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其惨烈程度着实令人痛心。面对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无数革命先烈不畏牺牲、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才最终杀出一条血路,撕开了重兵设防的封锁线。湘江战役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英雄史诗,无数革命先烈将红色火种播撒在中华大地。这样一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更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广大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不畏艰险、勇于斗争的精神品质,在任何困难和挑战面前,都要迎难
而上、敢打敢拼,化挫折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展现出新时代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新面貌。
湘江战役涵养了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的赤子情怀。“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在湘江战役,当接到中革军委“保证我野战军全部突过封锁线”的命令后,全军将士即使面临生死危急,仍然在“誓死保卫党中央”的铿锵誓言下,绝对服从命令,从而确保党中央顺利突破湘江。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面前,在数倍于己的敌人面前,因为心中有对党的绝对忠诚,才最终扭转了战斗局面,粉碎了蒋介石欲将红军置于死地的罪恶企图。穿越百年党史,这份赤子情怀更显得弥足珍贵。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对党忠诚摆在首位,坚定政治信仰,坚持党的领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湘江战役彰显了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从灌阳新圩阻击战,到光华铺阻击战,再到觉山铺阻击战,无数革命先烈以血肉之躯筑起铜墙铁壁。湘江战役彰显了同衷共济、众志成城的热血军魂,谱写军民一心、团结互助的“鱼水情”。在广西兴安县流传着这样一段佳话:年近百岁的瑶族老奶奶赵良英,是红军长征湘江
战役的见证者,更是红军墓的守陵人。她帮助红军磨米、烧开水,找吃的、借用的,对伤病员,她不仅帮熬草药治病,还一口一口地喂受伤红军。可以说,湘江战役彰显了党领导下的红军和人民血肉相连、生死相依的军民情、鱼水情。翻开新时代的篇章,这种团结互助精神,都是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广大党员干部要将这段峥嵘岁月铭记心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扬“一面旗、一盘棋、一股绳”的团结合作精神,共同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局面。
参观辽沈纪念馆的心得体会篇3
还记得去年清明节那天,我们去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
通过实验东路,我们来到了千秋广场。一进广场,我们就看到了一幅巨大的浮雕,上面刻着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情景,他们有的背着腰,弓着背,随时可以给敌人来个沉重打击;有的爬上城楼,浮雕左右还有着革命烈士的雕像,他们表情庄重,有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但我从他们那嘴角露出的一丝微笑,仿佛是在为看到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而兴畏吧!
我们通过西边的小路来到了纪念馆的院子里,那儿花草树木长得十分茂盛,苍松翠柏格外的绿,他们象征着烈士们与天地共存的正气。纪念馆顶上有着一个红五星。面对正门,有一个大屏风,正面写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反面写的是什么呢?走进纪念馆,我们先来到了西厅,里面有白色的.窗帘,白色的墙,这仿佛象征着烈士们一尘不染的高贵品质。柜台里有他们的事迹简介。
走进正厅,我才知道,后面写着革命烈士的名字。墙上有这遗像和照片,但会大部分是遗像,少部分是照片,还有些是人们根据映像画出来的。
走进东厅,我看见了烈士们的遗物,粗糙的工具与已经变成暗红色的血衣,我看到这,好像可以看到革命烈士在简陋的环境中学习、战斗、吃饭。
走出烈士纪念馆,我想:革命烈士们为我们将来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啊!
参观辽沈纪念馆的心得体会篇4
红色之旅尽管只有短短半天时间,却使我们深受一次丰富而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使我们真切感受到家乡的土地来之不易,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的建立,有无数的热血儿女铺路。
在这里,我们了解了当时贫困的生活和险峻的军事环境:当时战士用来战斗的兵器是如此的简陋却在如此险峻的战役中取得大胜利。大家深深地感受到了艰苦岁月里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斗志,战士就是在这里度过艰苦的日子,忍受严寒酷暑,保卫红色政权。通过图片展示,简介及讲解员的介绍中,我们知道多数人殒命于战场,但更多的人前仆后继,在挫折、失败、流血面前,革命前辈对胜利仍然充满信心,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次红色之旅,圆了自己的红色梦想,我们参观的都与那段红色历史有关,作为革命的后继者,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凝心聚力,奋发图强,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我们要把红色的革命传统带回来自己的教育岗位矜矜业业,让我们的学生知道。了解这段历史,让他代代相传,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永久动力。
通过这次红色之行,使我们受到了教育,重温了党的光辉历程;对中国革命伟大进程有了真切的认识,锤炼了党性,增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同时,也使大家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融合了感情,凝聚了团结,焕发了干劲。大家纷纷表示:不忘历史,牢记使命,增强责任,甘于奉献,永葆活力,再创佳绩。把红色教育的收获转化为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和审判事业的强大动力。在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中,自觉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优秀工作者的示范作用、发挥新党员的务实进取作用,在各项工作中埋头苦干,做出成绩,不辜负院党组对我们的期望,以实际行动为汝阳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观辽沈纪念馆的心得体会篇5
作为一名新参加工作的···,在初任培训即将结束的时候与同学们一起参观了四战役纪念馆。四平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地方,直到参加这次培训后才知道有四平战役纪念馆这个地方,并且在这次培训结束之际有机会到纪念馆学习四平战役精神。
首先,同学们带着庄重的心情,井然有序的步入了纪念馆内。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红墙,上面刻着毛泽东在1946年4月7日亲笔起草的给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的电文:林彪同志:
(一)四平守军甚为英勇,望传令奖励;
(二)请考虑增加一部份守军(例如一至二个团)化四平街为马德里。毛泽东主席的电令清晰明了。因此,四平也被称为东方的马德里。
我们跟随着一位穿军装的女讲解员的引导和解说,来到战史厅,这是纪念馆最主要、最核心的部分。四战四平共展出文物500余件。四战四平,国共双方总计投入兵力达94万余人次,总计作战时间达63天。我军以伤亡4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6万8千多人,最后终于得到了四平这个战略要地。四平从此真正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随后,我们进入文物收藏地区,我们竟然看见了士兵穿过的草鞋,用于刮胡子的小刀以及林彪布署作战方略的石膏像,一幅幅硝烟弥漫的图画,一件件烈士的遗物,把我们又带回了那个战争年代,不朽的革命精神已成为一座永远的丰碑。
跟随讲解员来到出口处,参观了四战四平半景画厅,对我产生极强的震撼效果,仿佛置身其中。四战四平半景画气势恢宏,刻画生动。其运用了特有的造型手段和声、光、电等多种现代科技手段使东北人民解放军四战四平的历史瞬间凝固在长44米,高14米的画面上。在布置的灯光、音响以及逼真的地面塑形、仿真道具的烘托下,半景画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仿佛置身于逼真的战争氛围中,揭示出四战四平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本质与深厚的文化内涵,表现出这段历史的时代氛围和特定意境。它以强烈、逼真的感染力、震撼力与视觉冲击力消解观众与历史之间的时空距离感,将其带入历史情境中。这幅热血与烈火交织的革命战争画卷,表达着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仿佛从这里走进历史的天空,重新回眸四平之战那壮阔惨烈、血火交织的战斗场景。
最后,我们一同在老一辈革命家彭真同志亲笔书写的四平战役纪念馆的题字前合影。通过参观,我和同学们接受了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和深刻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对革命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极大的激发了同志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并且我和同学们同样深受鼓舞,我们决心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公务员,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热爱生活。
参观辽沈纪念馆的心得体会篇6
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
今天是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和一些朋友决定去参观博物馆。博物馆坐落在郊区,是一个了解历史和文化的绝佳场所。我们早上9点就出发了,驾车前往博物馆。
博物馆的入口处,我们被一个巨大的雕塑所吸引,它讲述的是古代文明的历史。我们进入博物馆后,首先参观了古代历史馆,看到了许多古老的文物和艺术品,让我们对古代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接着,我们参观了现代历史馆,这里展示了许多有关现代历史的重要物品和文献,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现代历史的发展。
最后,我们参观了艺术馆,这里展示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品,让我们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和美。
整个参观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博物馆的珍贵和重要,它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和文化,也让我们更加珍视和尊重历史和文化。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对历史和文化的了解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更加深入地学习和了解。
总的来说,这次参观博物馆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更加热爱历史和文化,也让我更加尊重和珍视历史和文化。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走进博物馆,了解和感受历史和文化的魅力。
参观辽沈纪念馆的心得体会篇7
时间永不停歇的流淌着,但数字的转盘又让它走到了今天,这个属于缅怀革命烈士先辈们的特殊日子:20xx年4月日。
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难道唯有下雨才能引起你的哀思吗。今年的清明不仅没有细雨纷纷,而且天空还很晴朗充满了期待。我想这也许是革命先辈们对我们的期待吧。期待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我们青岛卷烟厂各部门的优秀团员们,在下班之后都赶到厂区门口集合,坐上了开往崂山革命烈士陵园的班车。在到达目的地后,我们集体佩戴菊花,列成两队,踏着石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馆前,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流程:出旗、致词、默哀3分钟、敬礼,到最后的献花。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那么的和谐。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了许多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随后我们又来到了纪念碑前。那个时候,我相信我们全体成员都有一种思念,而这共同的思念汇成一曲生命的.赞歌,响彻我们的身畔。我们不仅建立一座纪念碑来几年烈士们,我们也在心间树立一座纪念碑纪念你们的灵魂。
作为一名优秀团员,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安定生活,工作中要努力工作,争取为青岛卷烟厂做出自己的贡献,努力让青岛卷烟厂
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明天,越来越和谐,越来越好,像今天一样晴朗,充满活力。
参观辽沈纪念馆的心得体会优秀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