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们的事迹5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份优秀的事迹材料能向他人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通过事迹的阅读,我们能够学习到不同人生阶段的经验和教训,下面是九九范本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战士们的事迹5篇,感谢您的参阅。

战士们的事迹5篇

战士们的事迹篇1

入伍两年来,经过组织的培养和自身的严格要求,xxx同志已经成长为一名政治思想坚定,专业素质过硬,作风纪律严谨,完成任务出色的优秀战士!

他始终把理论学习作为加强思想改造和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有效途径,利用点滴时间学习党的先进理论以及立身做人的道理。特别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今年的“学习实践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积极为建设全面过硬战略预备力量做贡献”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期间,他课上认真听讲做笔记,课下加班加点写体会,遇到疑惑及时向连首长和战友们请教,扎实的理论功底使他能够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用先进的理论来指导学习、训练和生活,对开拓工作思路、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个人素质和工作标准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他也一定能行,又能力做好也一定能做好经过新兵连三个月的磨练,思想认识水平有了根本提高,体能素质有了明显进步,自律意识有了明显增强,在新兵连被评为全优新兵。下连后他积极参加训练不断增强自身专业素质,并时刻提醒自己可以做的更好!报务专业枯燥无味,他没有因此而厌倦,面对专业上的难点和疑惑,他积极向老班长和战友们学习,并虚心向他们请教方法,经过刻苦钻研和不懈努力,他很快成为一名技术能手,身为列兵,就能够独自完成通信值班任务!

他深深知道要想当好一个兵,就要事事想在前,干在先,对自己严格要求,才能得到战友们的尊重。作为一名青年团员,他时时刻刻向优秀看齐,工作中敢于叫响“跟我上,看我的”,切实做到冲在前,干在前,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为全班战士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训练中,他不怕苦不怕累,无论是体能训练还是专业训练,都在全排乃至全连叫得响。

战士们的事迹篇2

优秀消防战士先进事迹

周xx,男,汉族,河南xx人,1990年1月出生,xx年12月入伍,xx年9月考入南京消防士官学校,今年六月毕业后分配到渑池中队,现任渑池中队灭火班指挥,下士警衔。

该同志自入伍以来,政治思想坚定,作风纪律严,自我要求严格。工作积极主动,任劳任怨,服役态度端正,责任心强。他始终牢记宗旨,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全面素质,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履行职责,在今年“”河南中原xx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火灾中,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领导下达的各项任务,按照火场指挥部命令,成功扑灭南部煤油池燃烧,为总攻开始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冲锋在前,敢于战斗,为此次火灾的顺利扑救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一、英勇顽强

xx年7月9日8时18分,位于xx市南郊的中国xx集团河南cxx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cc分厂电铜车间发生爆燃事故,大量萃取液外泄形成流淌火,并迅速扩大,严重威胁毗邻油池、铯137放射源和剧毒物氰化钠储罐安全。在渑池中队接到xx消防指挥中心调度增援时,周xx作为队上经验丰富,唯一的灭火班指挥,他随车出动。于10时18分到达现场,大量的黑色烟气从厂区南部冒出,火魔喷涌,在得知正南面是4个航空煤油池后,周xx同志在关键时刻充分发挥了一名老兵的模范作用,在中队长王浩的指挥下。他不顾个人危险,顶着高温的炙烤,率先抱起泡沫枪冲到最前线,与火魔搏斗,控制了煤油火势的蔓延,由于高温的辐射湖滨中队的遥控自摆炮,暂时失去控制。但火魔借着风势,更加疯狂,好像释放了更加恐怖的高温在诠释着它的存在,但他和战友还在坚持着,有效的为后续力量到达做着掩护。直到12点20分,此时火场指挥部发动了总攻命令,周xx同志负责一支水枪从沉淀池中间的铁架桥上进攻,扑灭煤油池火后,周xx有将水枪延伸至铁架桥最前端,继续扑灭厂房内的火,同时掩护右侧两支水枪进攻,给厂房墙体浇水降温,防止建筑物坍塌。在火灾扑救过程中,周xx忍受着吸入少量有毒气体带来的头痛、眼睛发涩,始终坚持在战斗一线,直至战斗结束。身为一名灭火班指挥,该同志始终奋战在战斗的最前沿,顶着炎炎的烈日、迎着炙热的烈焰、趟着滚烫的废水,持续作战。面对高温、浓烟、有毒、爆炸等威胁,该同志不顾个人安危,始终坚守阵地,克服重重困难,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艰苦鏖战7个多小时,与火魔展开殊死拼搏,成功完成了火灾扑救任务。

二、自觉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周xx同志入伍以来,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中队政治教育,在思想上从不放松自己,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工作。在各项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始终起到一名骨干模范带头作用。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自觉学习《党章》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种主题教育中他能够积极参加学习,认真记笔记,写好心得体会,并结合自身实际对照学习内容及有关制度认真查摆剖析个人问题。

三、业务熟练训练刻苦

周xx自从分配渑池后,刻苦训练,认真钻研消防业务理论知识,能够熟练掌握消防业务技能,在灭火和抢险救援中能够冲锋在前,处处体现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岗位练兵工作中,他总是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开展在南京消防士官学校所学的训练项目,每次训练都能坚持走在前面,正是凭着这种刻苦训练,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训练作风,他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消防业务技能本领,为驻地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战士们的事迹篇3

颜哥是跨省灭火救援宣传报道组一个灵魂核心人物,他年纪最大,但干的活最多,他资历最长,但为人最低调。他,敬业奉献;他,真拼实干。颜哥,就是湖南消防总队《安全与防灾消防》杂志社的编辑记者颜雨彬。大伙一起给他贴了“四个标签”。

第一个标签是有才。认识颜哥已近十年,经常能在中央、省市报刊网络媒体看到他的稿件。这次大家一起为跨省灭火救援拉练集结做宣传报道,更是目睹了他的才气逼人。大家把初稿交到他手上后,只见他扫视一下,便会毫不留情地“大刀阔斧”修改起来,等到修改完,短小精悍,标题很贴切,很入心,能吸引读者眼球。真的能起到“画龙点睛”和“点石成金”的效果。

第二个标签是执着。9月初,当他听说跨省增援部队要拉到永州集结,集结点地处偏远郊区,条件艰苦,很少有人原意前来宣传,他立即领命出征参加本次增援部队的宣传报道任务。作为一名从事近20年的消防新闻工作者,多年来,他凭着对消防新闻行业的执著追求和从事本职工作的满腔热情,认真钻研,虚心学习,成为湖南消防社会面宣传的业务骨干。

第三个标签是敬业。当我们几个通讯员坐在一起交流的时候,颜哥总是会说,从事新闻行业,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是最基本的要求,从事消防新闻宣传就更不用说了,必须做到“三勤”、“两不怕”,即“脑勤、腿勤、耳勤”和“不怕苦、不怕累”。跨省灭火救援专栏开设不到6个小时,专栏版面全部投满。他一篇篇修改、一字一句审读修改,直到满意了才投上去。有时为了赶时间,通讯员凌晨一两点写好初稿交给他,他天没亮就起床改稿,有时改完后便会发在临时建的通讯群里,我们第二天起床看到时,往往显示发在群里的时间还不到7点。

第四个标签是亲切。大家唤作他“颜哥”是有深意的。他总是观察细致入微,待人谦逊热忱。但免不了有点罗嗦,这都缘于他是个热心肠。跨省灭火救援宣传报道组的成员来自总队和六个支队,彼此之间很多是第一次见面,但每一个人对颜哥而言都十分熟悉。他知道谁家的孩子几岁大,他知道谁家的老婆刚生了孩子,他清楚每名成员在宣传岗位上奋斗了多少年,他了解每名成员为宣传事业默默作出的奉献。也许你会说他有点八卦,怎么知道那么多小道消息,也许你会说他罗嗦,因为他总是劝别人早点休息。但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积累和习惯,那就是善于观察和捕捉要点,这一切也因为一个新闻老大哥的良知和坚守,对人对事永葆认真和友好的态度。

老黄牛“颜哥”,是湖南消防宣传人共同的颜哥,湖南消防新闻宣传的画卷上,永远都会有他精彩的一笔。

战士们的事迹篇4

我叫xxx,xxxx人,20147年12月入伍,2014年7月入党,中士军衔,现任xxxxx主食班班长。入伍六年来,我始终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本职岗位上,刻苦训练,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入伍六年中,一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一次被评为“优秀党员”,所带班级三次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集体二等功”。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党支部的关怀、首长和战友们的帮助分不开的。

今天我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立足岗位练硬功,勤奋学习当模范。作为一名炊事兵,我的工作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怎样安排好兵站官兵的一日三餐,让大家吃的开心、吃的舒心;部队战友来自五湖四海,怎样让每一位战友吃出家乡的味道,缓解思乡情绪,用实际行动来关心和鼓励战友们安心服役……这些就是我要去积极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好不同人的不同口味,我经常用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网上论坛等形式,和各地的战友交流学习各地不同风味的主食,积累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每次休假,我都会向外面的老师学习请教,这样便练得一手做好各地名吃的手艺。在休息时间,我们炊事班还会利用点滴时间,组织一些小的比武竞赛,一直以来,都收到兵站战友和机关领导的好评,这也一直激励着我进步。使我相信:立足本职岗位,结合现有材料搞创新主食,小岗位也能有大作为。

自入伍那天起,我就做好一切吃苦的准备,立志在部队这所大熔炉里

把我这块生铁锻炼成一块好钢。下连后我就一直在xxxx主食班工作,今年已是第六个年头了。

回顾自己从一个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人,感觉只有在班级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树立以兵站为家的思想才能有个人的成长进步。

当兵第二年后,我套改了士官,在党支部的教育与信任下,我担任了主食班副班长,为了提高xxxx食宿接待保障服务的质量,改进服务保障的标准,我利用厨师培训和外出学习的机会,认真学习制作主食的花样和可口度,使兵站的主食花样不断翻新、口感永远清新,收到了汽车部队的一致好评。

当兵第四年,我被任命为xxxxx主食班班长,身上的责任和压力变的大了起来,为了能带好这个班,我暗暗下决心要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我经常与班级成员聊天,并针对班级成员的各种现实思想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开导教育,帮助战友们尤其是新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加强了班级扎根高原、赤诚奉献的信念,促进了班级的和谐融洽。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班长,对上级和党支部交给的任务、工作,我总是一丝不苟,始终以最好的成绩完成任务,时时刻刻发挥一名班长、党员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勇于奉献,勇于牺牲,勇于吃苦,坚持执行个人服从集体的原则。

实履行使命、当代革命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每接待一趟,就会与车团官兵交流,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及时进行改进,真正把履行使命落实到平凡的工作中,带来班级顺利完成车团食宿接待服务保障工作。

想要接待好,想要收到好评这就要求我必须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本职工作,才能圆满完成每一趟的汽车食宿接待服务保障任务。我经常利用点滴时间,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素质。例如主食的制作花样、口感的舒适度等等,通过不断的学习先在我们班可以制作出50多种主食花样,不仅受到了上线汽车官兵的一直认可,而且我们也以此为荣,乐于其中。

我是2014年加入的党组织,作为一名党员骨干,要想带好班级,把工作做好,不断进步就要树立标杆意识,身先士卒做表率。只有这样才能使同志们团结一致,才能克服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在困难中迎难而上做好示范。

只有团结才能干好各项工作,才能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任务。虽然炊事兵是一个很平凡很普通的职务,厨师班的工作也比较单调,但是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想干好不是一件普通的事。几年来,我始终注重培养班里的同志,积极做好传帮带的工作,只要掌握了新的主食制作方法都会不厌其烦的传给新同志,手把手的去教,充分发挥一名老同志的作用,让班里的每一位同志都能熟练掌握各种主食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应该说我所带的班级是一个团结一致、积极进取的班集体。

战士们的事迹篇5

?人物简介】

王德三,又名王正麟。1898年农历7月15 日出生于云南祥云。先后就读于大理中学、昆明成德中学。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加入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2年经邓中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赴广州到黄埔军官学校第三期任政治教官,同年冬兼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留守处政治训练班主任。1928年夏赴苏联莫斯科,6、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曾被选入大会组织、宣传、军事等委员会并在大会上发言。成立中共云南省委,被选为省委书记。他是云南农民武装起义主要领导者组织者。因叛徒出卖被捕,1930年12月31日于昆明英勇就义。

?人物经历】

(1898-1930) 原名王懋廷,又名王正麟。云南祥云人。先后就读于大理中学、昆明成德中学。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加入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2年经邓中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夏到陕西华县咸林中学任教。1924年夏到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积极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新文化运动,在师生中发展青年团员。1925年2月领导创建青年团绥德特别支部,任书记,随后建立中共绥德支部,成为陕北地区最早的党、团组织。同年夏返回北京大学入哲学系学习,发起组织云南革新社,创办《革新》周刊,宣传反帝反封建和依靠工农阶级的革命道理。1926年春赴广州到黄埔军官学校第三期任政治教官,讲授《帝国主义》课题,不久兼军校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同年冬兼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留守处政治训练班主任。1927年2月被派回昆明,主持成立中共云南省临时工作委员会,任书记。随后领导成立云南省农民协会、昆明市总工会等革命群众团体,积极开展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发展扩大党的组织。大革命失败后,他及时传达贯彻中央八七会议精神,深入开远、蒙山、文山等县指导农民运动。1928年夏赴苏联莫斯科,6、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曾被选入大会组织、宣传、军事等委员会并在大会上发言。同年秋回国返回昆明,主持召开中共云南省党员大会,传达六大精神,正式成立中共云南省委,被选为省委书记。会后他深入马关、文山等地发动群众,组织农民武装斗争。先后领导发动了1928年10月的文山农加衣武装起义,1929年的马关寨、文山小塘子武装起义和1930年7月陆良旧州、三岔河等地武装起义。他是云南农民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者和组织者。1930年11月19日因叛徒出卖被捕,12月31日于昆明英勇就义。

?人物事迹】

青少年时期的王德三不仅学识超群,而且性格刚强、正直勇敢。1913年,王德三的胞兄王复生考入大理中学读书后,写信约王德三到大理读书。王德三征得父亲同意后,于1915年到大理上高等小学,小学毕业后升入省立第二师范。中学时代的王德三,学习勤奋,刻苦用功,每天早晨3点就起床读书。王德三喜欢阅读中国历代古籍,酷爱数学,曾因公开纠正数学教师的板书错误而引起先生的不满。又因为维护正义,带头打了巡警,不能在大理学习,只好约着一个同学跑回家乡,向父亲提出转学去昆明学习的要求。父亲没有责备,反而欣然同意。1919年4月,王德三转入昆明成德中学读书。由于新文化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云南各族进步青年冲破了封建主义禁锢,日益觉醒,开始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向苏俄学习,为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先后创办《尚志》杂志、《救国日刊》,传播新文化,宣传反帝爱国斗争,这些刊物给王德三的思想注入新气息;与此同时,在北京大学读书的胞兄王复生也直接给王德三寄《新青年》等进步刊物,使王德三深受鼓舞和启发,更加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寻求指导自己行动的真理。“五四”爱国运动使忧国忧民的王德三更加渴望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投身于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斗争,更加向往“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北京,立志报考北京大学。

1920年,王德三毅然奔赴北京求学,经过一年补习,考入北大预科班。在北大读书期间,王德三加入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并积极开展工作。他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与王复生一起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广泛系统地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同志们探讨中国的革命问题,还和王复生、王有德(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发起人之一)到北京郊区门头沟煤矿一带了解工人的情况,宣传马克思主义,进行革命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相结合的实践。1922年,经邓中夏介绍,王德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4年来,中共北京区委派王德三去陕北绥德第四师范学校任教,与李子洲一起开展建党工作。在绥德四师期间,王德三与李子洲密切配合,先从改革入手,增强政治课程,组织各班学生成立讲座会、演讲会、辩论会、文娱会等。在师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进步思想,介绍他们阅读《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新青年》、《中国青年》、《向导》等革命书籍,培养他们入党、团,并在绥德四师成立了陕北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党组织,开展革命斗争,王德三又奔赴榆林等地开展工作,培养革命力量,发展党、团员。王德三培养介绍了著名的人民英雄刘志丹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澜涛说:“王德三同志是20年代就参加革命斗争的先驱,当时在陕北见到他时我才15岁,他是我革命的启蒙老师。”1925年2月,中共陕北特别支部建立,王德三任特支书记;同年6月,陕北地区党、团混合地委成立,王德三任地委书记。

1925年7月,王德三完成了陕北党团组织的创建任务回到北京,先后担任中共北京区委委员、北京团地委委员和经济斗争委员会书记等职务。在北京他到丰台铁路工人和门头沟煤矿工人中,了解工人的工作生活状况,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王德三不仅在北京开展工运工作,而且还积极参与王复生、杨青田等人组织成立的旅京学生进步组织“革新社”(后改名“新滇社”)的工作,把“革新社”的半月刊《革新》作为宣传、鼓动、团结云南青年投身革命的重要阵地,并为该刊撰写文章。他在《告云南青年》一文中,号召云南青年团结到革命的旗帜下,把改造社会的责任放在自己肩上;动员滇籍学生起来革命,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推进云南革命。同时,通过“革新社”,发行《革新》月刊,为后来云南建立共产党组织作了思想准备。由于王德三、王复生、杨青田等人积极领导“革新社”开展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以定期或不定期聚会的形式,研讨革命理论和中国的革命问题,组织社员参加学习运动、关税自主运动,参加推翻段祺瑞政府的“首都革命”,反对英、日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革新社的社员通过学习革命理论和革命斗争实践的锻炼,很多人都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

1926年初,在全国革命形势逐步高涨的情况下,党组织决定派王德三到广州黄埔军校任政治教官,为北伐培养革命力量。王德三在黄埔军校讲授政治课时,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他在讲《帝国主义论》时,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向学员们系统地阐述了“帝国主义之内容”,“帝国主义之历史发展”,“帝国主义之崩溃”几个专题,全面论述了帝国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使北伐将士进一步明确中国革命的意义,更加自觉而坚定地投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的斗争。

王德三在黄埔军校任教期间,根据周恩来的指示,为帮助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滇军)培训政治工作人员,与第三军参谋长黄实接洽,商议决定在第三军官学校校址广州大沙头举办政治实习班,学员多数是革新社和云南青年“努力会”成员,王德三任班主任。培训期间,王德三讲授马列主义基础,聘请广州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阮啸仙、罗绮园、李森、李求实、廖梦醒、韩麟符讲课,并在学员中培养发展了28名共产党员。学习结束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到第三军、第十六军做政治工作,在北伐中作出了贡献,其余人员后来随王德三回云南从事革命工作,在云南的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云南地处边疆,交通不便,与党中央联系非常困难。但是,王德三千方百计地与党中央进行联系,把党的方针政策与云南的实际结合,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1927年“八七”会议后,王德三组织召开特委扩大会议,传达会议文件,表示坚决贯彻执行会议精神,决定走土地革命武装暴动的道路,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工厂、农村,领导工人进行经济斗争,领导农民减租减息,打倒土豪劣绅。会议还选举产生第一届中共云南临时省委,王德三担任书记。会后,王德三在昆明举办党员训练班,培养工运、农运骨干,准备开展农运工作。在龙云投靠蒋介石,镇压反帝反封建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建立清共委员会,下令通缉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人士的紧急形势下,王德三当机立断,提前结束训练班,把大批党、团员紧急疏散到全省各地的工矿、农村开展工作。对云南反动当局逮捕杀害共产党员赵琴仙、罗彩、陈祖武的事件义愤填膺,对战友的牺牲表示沉痛哀悼,并给自己立下誓言:“拼着这傲逆的骨头,粉碎束缚着人的锁链。”“让镰刀和斧头的红旗,飘扬在你冢头,英特纳雄耐尔的歌声荡漾于你们的四周。”他决心更加努力地工作和战斗,继续完成先烈未竟之业。

1928年初,王德三出席了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参加大会宣传委员会和财经委员会的工作。大会期间,他结合云南革命斗争的实践,分析和批评了当时工作中的盲动主义,总结了云南受盲动主义影响,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即刻暴动”,造成不应有损失的教训,提出争取群众,壮大革命力量是当前的中心任务。他还结合云南少数民族多的情况,对农民和土地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深刻论述了土地与政权的关系,为党中央总结经验教训,反对左倾错误起了积极作用。同年秋,王德三从莫斯科回到云南,主持召开省临委第三次全委会议,传达党的“六大”会议精神,提出加强党的建设,用土地革命争取群众参加革命的行动纲领。

1929年1月,省临委在昆明召开扩大会议,改选中共云南临时省委,张永和任书记,王德三任迤南特委书记。根据临时省委深入农村开展武装斗争的决定,他不辞辛苦,走村串寨,深入到民族地区调查研究,组织“兄弟会”,“农民联合会”,领导和发动农民开展武装斗争。他编写的《苗夷三字经》,用通俗的语言号召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反抗国民党和军阀的反动统治,用武装夺取政权。他主持制定了《个碧铁路加薪斗争》工作大纲,并领导工人要求加薪的罢工斗争取得胜利。他写了《土地大革命》、《点兵调》、《拥护苏维埃》等歌词,在群众中广为传颂,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对打击反动势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同年5月,根据中央指示,中共云南临时省委选举王德三任书记。他积极发动组织群众,用多种方式开展武装斗争,同时,指导陆良武装暴动,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

1930年11月,蒋介石调动军队,准备对中央苏区进行围剿,龙云公布共党自首通令,发布清查共产党密令。在中共云南省委的许多同志被捕而坚贞不屈、壮烈牺牲和个别意志不坚定者叛变革命的严峻形势下,王德三以无比悲愤的心情继续坚持斗争。在云南局势日益恶化,剩下的同志处境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王德三不得不亲自赴上海,向党汇报云南的情况。1930年11月19日,王德三准备从滇西绕道缅甸碾转上海,不幸被叛徒出卖,在昆明西郊长坡被捕。敌人抓到王德三,如获至宝,想尽办法威逼利诱,妄图消灭云南地下党,彻底扑灭云南革命的火种。但是,王德三坚贞不屈,毫不动摇,写下了一封表现共产党员为党和人民勇于献身的遗书。他写道:“父亲:儿自信没有做什么对不起人类的事。儿非病死短命,是被人压迫去成仁就义。古人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儿已处此境地,如果要偷生苟活,那就要做出些无廉耻的事情,那时你的儿子又有什么脸在人世上,天下人听见云南人就要骂王懋廷是无耻的人;云南人提着王字,就要指着祥云县说些不好听的话!儿现在只有拿定主张把身子献给人类了。”1930年12月31日,王德三英勇就义于昆明。王德三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是陕北党、团组织的创始人,是云南早期革命的主要领导者,他的英名将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战士们的事迹5篇相关文章:

评优事迹范文5篇

疫情先进事迹5篇

邻里和谐事迹5篇

幼儿事迹材料5篇

评优团员主要事迹5篇

疫情优秀人物事迹材料5篇

家庭美德事迹5篇

农村网格员事迹5篇

个人典型事迹材料5篇

高中教师主要事迹5篇

战士们的事迹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