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读后感5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对书中的故事情节进行解读和分析,理解故事的发展和转折,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分享自己对书中主题和思想的观点和看法,与他人进行深入的讨论,九九范本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莫言》读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莫言》读后感5篇

《莫言》读后感篇1

随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也一时洛阳纸贵,闲来无事抽空看了其代表作《蛙》,这部被誉为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一部触及国人灵魂最痛处的长篇力作”。

小说是乡土中国六、七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为背景,并以作者姑姑为原型讲述了主人公“姑姑”这个山东高密地区妇产科医生传奇而复杂的一生,并通过“蝌蚪”揭示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尴尬与矛盾,闪烁着对生命强烈的人道关怀和敬畏。

小说中的“姑姑”是一位身份复杂的乡村医生,她一生坎坷的命运贯穿了整部小说。“姑姑”的身份特殊,是因为抗日时期她曾与父亲勇闯平谷日本驻军地,而后因男友叛逃到台湾惹上了一身骂名;年轻时她是计划生育国策的支持和执行者,老年时她面对“我”的超生或者说是孕却睁只眼闭只眼。文中可笑的是“姑姑”曾是高密东北乡的送子观音,但而后却成了当地计划生育政策的基层工作者,她又不得不在自己无奈的叹息声里中止一个个幼小生命的成长发育,被视为杀人的魔王,在那场与那些想超生的妇女们的艰苦卓绝的战斗与争夺中,结果造成她的侄媳王仁美、张拳的老婆死去,或许陈鼻老婆王胆的死与她没有根本关系,但是也与她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小说是带有悲剧性的,其实她是珍视、敬畏生命的,对强制性人工流产的做法有意见却无能为力,内心遭受了痛苦的折磨和煎熬,而姑姑从本性上说是对生命充满了尊重和关爱。然而到了晚年的“姑姑”充满了不安与自责,天不怕地不怕的她却被蛙吓着。在她看来蛙声是那些被她堕掉的成千上万个婴儿的哭啼声和控诉,那些蛙是回来索命的,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惭愧与后悔,而自己也因为蛙与自己身份不符的捏泥艺人结婚,到最后有些精神疯癫,而小说最后那句台词“万心,你得好死!”是对她生命意义的一种拷问和问责!

小说中的另一主人公“蝌蚪”,为了个人的前途,最终决定把自己的妻子和差不多足月就要降生的孩子推上手术台,最终导致两人的死亡。而后来却因为姑姑的劝说娶了自己好友王肝苦苦追求的对象“小狮子”,完全没有自己的一点主见。名义上是为了照顾自己年幼的女儿,实则是满足自己的私欲,被小狮子“荡漾起伏”的胸给征服了,还说什么对王仁美有多爱,真的是多么的可笑。后来到了五十出头的时候又因为孕更体现出其重男轻女的思想,尽管是小狮子背着他去弄的,可是到孩子出生后发现是个儿子后那个喜悦与前面的愤怒形成强烈的反差。其实小说中的那些超生的人都是想生个儿子来传宗接代,这折射出的是对那一代甚至是现在社会依然存在的重男轻女这一不良风气的一种唾弃和一种拷问!特别是对蝌蚪这一知识分子的不屑与讥讽嘲笑。

小说中那些小人物特别是张拳老婆、陈眉,前者为了能逃脱姑姑的魔掌,跳入水中就是想生下肚里的孩子,忍受着痛苦盼望着孩子能早点生下来,然而却逃不过死亡的命运。而陈眉的出生就预示着她是一个悲剧人物,母亲日思夜想想替陈鼻生一个儿子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最后生下陈眉后便逝去。而她父亲沉痛在她母亲死去的悲痛中将其遗弃给姑姑抚养,即使以后被父亲接回去抚养后也逃不过父亲的痛骂与折磨,长大后与姐姐在工厂里打工却遭遇大火毁容并失去姐姐,最后沦落到为别人孕的地步,这是多么地惨痛。其实小说中那些近似疯癫的人比如晚年的陈鼻、郝大手、秦河都是某种社会畸形的代表,他们用疯癫的方式来反映这个社会存在的某些阴暗,只能用这种无声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而小说中出现的代现象也是一种对现实的揭露和批判,因为目前社会也的确存在这一现象,什么地下卵子市场等,这都说明那些陈旧的思想还没有剔除干净,这是一种畸形的变态心理的反应,作者呼吁的是一种平等和人性,以及唤醒我们对这一现象的思考。

小说从始至终都一直贯彻的一条线就是对生命和人性的敬畏,阐释了生命的坚韧与坚强:生命的坚强与脆弱会因环境而变,因此人性的诸多因素也并非一成不变。作者在自我剖析和反思中萌生了对生命的期待与虔敬,也是对自己心灵的一次洗礼,折射着我们民族伟大生存斗争中历程的困难和考验,闪耀着母爱的伟大和对人性的思考!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与琢磨的,也是我们需要的!

《莫言》读后感篇2

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洸洋的血海,从路两边高粱地里飘来幽淡的薄荷气息成熟的高粱苦涩味甘的气味,当我合上书,一切如在眼前。我仿佛真到黑土地上周游一遭,回到了那个年代,在汇聚成海的高粱红中,寻找那生命中的色彩。在一望无际的血海中,在澄澈如许的苍穹下,我找到了高粱的自然,去感受那无法抑制的蓬勃,我看到了高粱宁折不弯一片片倒下,血色笼罩了天空,火红之中,是那百折不挠的生命力和民族魂。

自然是新生的绿和炽热的红。

将一个人放于什么样的环境,便会产生什么样的性格。无边无垠的高粱海,苍茫辽阔的天空也造就这样的一批人。他们各有性格,个性鲜明,仿佛从天地间脱生出一半,无拘无束,敢爱敢恨,敢想敢做,他们努力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也天真固执地坚守所爱之人,他们或许不明白信仰是为何物,但面对枪林弹雨,还是拿起了武器,拼尽全力的去保护生养自己的故乡和家中的妻儿;他们或许不知此去是否还有归期,但仍是点点头,回望炊烟袅袅,投身长雾漫漫中,正如号子所喊,“大胆走,莫回头”。

蓬勃是高昂的头和血染的土。

长雾漫漫,不见其道,他们将自己隐藏在一片绿与红中,攥着tu枪tu炮,奔袭在这洸洋的血海中,一浅一深地延长着离家的距离,俯身嗅到泥土的芬芳和雾的沉重,天边挂着一勾鱼肚白,而熟悉的炊烟

也终淡化消逝。一路上,他们强打精神,仿佛不知疲倦,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插科打诨,拨开一片高粱,没走几步便又被高粱笼罩,像个迷宫,他们恣意地笑着,像奔赴一场盛宴。那里,自己将化身为火红的高粱。而日寇,只能是围困在中间的野鸡野鸭,日寇已将铁蹄伸向这里,是时候告诉他们,这里是高粱海,这里是中国地。

生命力是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面对日寇的残暴,他们表现出顽强的生存意志和不屈的斗争精神。正是源于这种生命力,源于对自由生命和生活的热爱,源于对家乡对妻儿的爱恋,当年轻的生命一个个倒下,如高粱随风飘扬荡,他们的身躯定格在落地的一瞬,鲜血还在流淌,浸入这片生养他们的土地,如同火红的高粱浓烈的高粱酒。他们和这片生机勃勃而又不乏野性和传奇的土地已融为一体了。

爱国魂是无畏的战斗和不悔的青春

太阳从天边升起,拨开浓雾,放出万丈光芒,将阴暗驱散。他们安静地躺在地上,金光笼罩,仿佛睡着了一般。或许,他们不懂得什么叫爱国,他们只是为家乡为亲人挺起血肉之躯,或许他们也惧怕死亡,踏上晨雾告别家乡,一切心甘情愿,没有人逞强;或许在最后一刻,他们也曾后悔,没多看妻儿几眼,留她们在炕头盼望;或许,这结束之后便可回到家乡,仔细回想,这一路跌跌撞撞只望天伦共享。

或许,似海的高粱记录着这一切,为诉说生命的释放、迸发与飞扬,便如血海般红得洸洋。

《莫言》读后感篇3

小说当中的红高粱地祖辈们红色岁月的见证。这片土地孕育着气宇轩昂、有血有肉、正气凛然、奋不顾身为着心中的爱国之情而顽强抗争着。高粱的红就像那群英勇的战士们的鲜血,抛洒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只是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沿着大片大片的高粱地,前往公路伏击日本鬼子的路程当中,作者不断地采用插叙和补叙的手法,让人物关系不断清晰,故事情节不断丰满,最后,以伏击战的胜利来完整父辈们的人物形象与不屈灵魂。

小说当中充斥着对高粱地的大量描写,通过对这一意象的刻画与描写来烘托出一方水土之下的一方人。这片土地是美丽温和的,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温顺,人与自然其乐相融;这片土地是丑陋龌龊的,因为见识到了许多肮脏的人心,泯灭的人性;这片土地是圣洁超脱的,因为千千万万个干净的魂灵在茂密的红高粱地上野蛮生长;这片土地也是最有人间烟火气的,英雄酒肉,不拘小节,应有尽有,人儿痞而不坏,勇而不蛮。就像前文所言: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

小说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片段,其一是罗汉大爷被当众剥皮削肉的令人惊世骇俗的场景;其二是余司令大义灭亲,枪毙余大牙的场景。前者可谓是见证了人性里最深处的恶,当众凌迟,不仅仅是对被害者的侮辱,也是对在场百姓的心理逼迫,人心是得有多险恶,本性里是有多冷酷无情才能做得出这样的事情。这种对人命的无视,对人的尊严的践踏,在抗战时期数不胜数,大屠杀、人体细菌实验、惨绝人寰的酷刑……都是丧心病狂到令人发指的。而那些被屠杀、被牺牲、被虐待的人们,大家都是普通人而已,却在特殊时期被迫成为了炮灰和英雄。后者其实是底层民众对于女性权利的一种认可与维护,也是革命的一种需要。余大牙侵犯了无辜的女性,倘若在封建时代,在男权社会的长期压迫之下,女性的人权的不值一提的,最后只会不了了之。虽然余司令一开始也是为难也是纠结,但是最后他还是走了大义灭亲的道路,这其实在我看来是对女性尊严的尊重,也是破除“男尊女卑”、“女人必须为男人服务”的糟粕残余。

?红高粱》这篇小说好像是中国抗战时期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在这里人性美与人性丑都能够发掘出来,当然,最重要的应该是不忘父辈们燃烧自己的岁月,换取了如今的和平盛世,对此恩德,不管多久都要铭记于心,也更要学习他们,一如既往地艰苦奋斗。

《莫言》读后感篇4

用了好几周才看完了莫言49万字的巨型小说《丰乳肥臀》,这一天正好是他在斯德哥尔摩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手中领取诺贝尔文学奖证书的日子。

综合前期看过的《蛙》和《红高粱家族》,我想,可以对莫言这个作家作个总结了,起码我对他和他的作品有了发言权。

莫言是一个乡土作家,写的都是乡土故事。在他的几部小说中,有着不变的元素,如:高密东北乡、蛟龙河、墨水河、大石桥、土匪、劳工野人、应允的黑骡子、杂种、女强人、日伪、共游、国游等。在《丰乳肥臀》中,时间跨度从上世纪初的一九20xx年到九十年代初。

在《丰乳肥臀》中,作者以我——红发碧眼的混血儿上官金童的所见所闻,描述了一个以女性为主的家族兴衰的故事。写作特点是我这个婴儿的眼里也能看懂成人的事情,也能做成人的分析。

我的外祖父叫鲁五乱,我的母亲乳名叫旋儿,人们称她为上官鲁氏,她嫁给了我的父亲上官寿喜。我的爷爷叫上官福禄,是个铁匠,奶奶叫上官吕氏。上官家是个阴升阳衰的家庭,男人极猥琐懒惰,女人擂大锤,主持家政。上官吕氏在家中压迫一切人,包括丈夫、儿子和儿媳,为了让儿媳生男孩极残酷地虐待儿媳。上官鲁氏为了生育只得和包括她的姑父在内的各色男子睡觉,这是因为她的丈夫得了不能生育的隐疾。后来上官吕氏得了痴呆症,也受到儿媳的虐待,整天趴在草窝里,甚至被上官鲁氏误打致死。上官家的女儿一个比一个漂亮,高挑的身材、美丽的脸庞,坚决果断的性格,尤其是有着高高的美乳和圆滚滚的屁股,这正是作家书名的来由。

大姐来弟二姐上官招弟,是母亲和姑父于大巴掌的产物。三姐领弟是赊小鸭子的高大男人的种。四姐上官想弟的父亲,是一个江湖郎中。五姐上官盼弟是打狗卖肉为生的光棍汉高大膘子的女儿。六姐上官念弟的亲生父亲是天齐庙里那个俊俏的和尚。四个拖着大枪的败兵xx了母亲后生了七姐上官求弟。马洛亚牧师是双胞胎八姐玉女和我的父亲。

上官家的女婿都是当地红极一时的人中翘楚。大姐嫁给了沙月亮,此人是抗日游击队毛驴队的队长,后来是皇协军旅长,被共游俘虏后羞愧上吊自杀;大姐在当初被母亲赌气许给了哑巴,哑巴后来参加了共游,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失去下肢,成了荣军。二姐嫁给了抗日英雄司马库,后来的国游队长、还乡团长,解放后,潜藏多年,后自首被枪毙。三姐嫁给了鸟儿韩,一个饥饿岁月弹弓打得很准的叫花子的头领,被日军抓了劳工,三姐从此做了鸟仙,直至跳崖而死;鸟儿韩后在北海道当野人,五十年代回国。四姐被卖进窑子。五姐嫁给了共游队长薛立人,后来的鲁立人,鲁立人当过人民政府县长,五姐当过区长,因立场问题被降职,后来死在洪水中。六姐嫁给了美国顾问。七姐卖给了白俄。八姐解放后由于饥饿跳河自杀。

上官家的女婿什么人物都有,正如同村人徐瞎子所说:盼弟姑娘,你们上官家可真叫行。日本鬼子时代,有你沙月亮大姐夫得势;国民党时代,有你二姐夫司马库横行;现在是你和鲁立人做官。你们上官家是砍不倒的旗竿翻不了的船啊。将来美国人占了中国,您家还有个洋女婿。

外祖父和我母亲的姑姑、姑父,我的爷爷奶奶应该是第一代,父亲母亲是第二代,我和姐姐、姐夫们是第三代,二姐夫的儿子司马粮、三姐夫鸟儿韩的儿子鹦鹉韩和五姐五姐夫的女儿鲁胜利是第四代。这部小说,就是上官家族四代人的兴替盛衰故事。

故事到最后,只剩下了母亲和第四代人。母亲一辈子是在生男育女,给众女儿们照管为数众多的婴儿中度过,把他们抚养成人,饱尝苦难。她照管的孩子中,哑巴的两个孩子死于国共的炮火;司马库的两个幼女死于肃反;上官金童一辈子无所成就还蹲了十几年大狱;童年的司马粮逃脱了被枪毙的命运,成了韩国投资商;鲁胜利当过银行行长,做了大栏市市长后,因贪污腐败被撤职;鹦鹉韩成了企业家但又倒闭了。

总体来看,这部小说是一部悲剧,第一代人遭受的是德国人的屠杀,第二代人遭受的是日本人、伪顽的统治;第三代人遭受的是自身对立方的反复碾压,包括日伪、共游、国游、自然灾害,终至全体凋零;第四代人生活的也很畸形,人争财哪怕后日死,鸟为食岂管今天亡,富者自富,贫者自贫。倒是那个叛国投敌做了韩国投资商的司马粮早早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头脑清醒,大富大贵,优哉游哉。

莫言的《丰乳肥臀》反映的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上官家的女人们,不论在什么时代,都是受屈辱受压迫的对象,并不因为改朝换代而好过多少。母亲最后住进了塔屋,靠捡拾垃圾为声,生活困苦,悲惨而死。为在中华大地上拼搏过的各种势力极其后世力量的繁衍贡献一生的母亲,悲惨的一生,如同伤痕累累的祖国母亲。小说无情鞭挞了旧时代,对新制度下的丑恶与腐败也予以不客气的揭露。作家有着超人的勇气和胆量,有着医治现代作家们软骨病的一剂猛药。莫言比现代人的眼光超前了30至50年,他在很早以前的笔触,才是数十年后人们所能接受的思想。莫言的作品所反映的不过如此。

我们的作家至今对文字狱谈虎色变,不敢涉猎忌讳的区域,而莫言专门要去踩雷。

莫言,当今世界真勇士也,诺奖非你莫属!

《莫言》读后感篇5

上午就回到家中,用了一下午的时间把莫言的《蛙》看完了。看的人有些晕头转向,混沌一片。并不是故事有多么的曲折或高深莫测,只是莫言的表达太过真实,让我误以为所述之事皆为真事,实则不然。

他巧妙地把现实与幻想结合在了一起,在阅读的瞬间让我分不清真真假假,于是脑袋一片混沌。冷静下来之后明白,后半段的故事应该是虚拟的,前半段关于他姑姑做计划生育工作的故事,虽有夸张,但也应该很接近事实。

因为那样的故事,同样发生在我父母、亲人的身上,他们也处在那个年代,残酷实施计划生育的年代。记得母亲对我说,当年在我之后,她又怀了一个女儿,因为是超生,家里又穷,在怀胎8个月时被迫终止妊娠了。

8个月是个什么概念,早产的话,完完全全可以生下来了。母亲说,当时生产队里的'人天天跑到家里闹、威胁、恐吓,逼着把孩子做掉。后来,实在势单力薄,被一阵毒药从肚皮上直接注射到孩子的头上,而终止了生命。

母亲现在50几岁了,都依然清晰地记得这个孩子的面貌。说长者一头乌黑的头发,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粉嫩嫩的小脸,如果顺利生下来,肯定长的比我漂亮。

每每谈及此事,母亲都是无限的伤感和自责。恨自己没有那个能力能将已怀胎8月的孩子生下来。在那个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的年代,这样的事,数不胜数,全国各地都在上演着如此残忍、血腥的事。

现在虽然国家发达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政策也开放二胎了,但作为普通老百姓的我们,反而是不敢生了,你说这可笑不可笑?

穷的时候拼命的想生,不穷的时候却不敢生。

突然想起一句话: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你我不过是一粒尘埃而已。

《莫言》读后感5篇相关文章:

读文章读后感5篇

匆匆的读后感心得5篇

提问题读后感5篇

《浪漫》的读后感5篇

拖延心理证读后感5篇

猴子下山读后感5篇

高中读书心得读后感5篇

理想的读后感精选5篇

彷徨的读后感5篇

《钓鱼》读后感精选5篇

《莫言》读后感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6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