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的心得体会6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想要在写心得体会的时候更有把握,在平时就要做到多练笔,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收获和教训的总结,九九范本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围棋的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围棋的心得体会6篇

围棋的心得体会篇1

本学期的围棋社团活动已经圆满结束,在活动过程中,社团成员积极参与,在围棋技艺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特总结如下:

一、从引导入门到培养兴趣

本学期本社团共开展十余次的指导及活动,社团成员从认识围棋开始,先认识围棋棋盘、棋子,然后教下棋的规则,棋子的“气”以及“气”的计算,再学围棋的基本术语,活棋死棋的界定及最基本的死活知识,最后到吃子的技巧,一步一步引领社员步入围棋的殿堂。许多社员已经入门了,也可以说已经初步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同时,在指导活动时,我们非常重视对社员的兴趣的培养,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比如,吃子技巧中,学生对“鬼不出头”、“扭羊头(征子)”等等的演练很感兴趣,有了兴趣,他们自己就乐此不疲,很快就掌握了这些棋型的吃子技巧。还有,在最后两次利用多媒体播放《棋魂》,使社员对围棋的热情更加高涨了。

二、要提高围棋棋艺还非常艰巨。

围棋—具有中华民族文化深层内涵的一项竞技体育项目.她博大精深,是东方文化艺术的瑰宝.学习围棋可得礼仪,得品德,得胸怀,得毅力,得人和,得教化,得悟性,得好友,特别是对开发儿童的智力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与其他竞技(或者艺术)项目一样,入门容易提高难。特别是在当前小学生学业负担普遍繁重的情况下,除了一周活动一次(还很难保证),学生根本没有其他时间再去钻研棋艺,加上很多人还不能认可围棋,在这样情况下,想要提高棋艺真是难上加难!

三、几点建议

1.社团成员课余时间参与社区活动,进一步学习围棋技艺。

2.学校举行大型的围棋比赛,以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围棋社团活动还是刚刚起步,许多工作做得还很不够,在此只是简单加以小结,今后很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围棋的心得体会篇2

围棋的教学教育目的主要分为素质教育和特长培养两大类:

在这里首先谈一下我班围棋的素质教育:

围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开发智力,让一个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能静下来心来去认真的思考问题、培养善于思考的习惯,从而帮助学习,提高成绩,这是最重要的。在我这里对班上的每一名小棋手都做了跟踪调查,他们的棋力水平、文化课成绩、每学期发展的怎么样?都有着详细的成长记录。根据多年的数据显示,多数学习围棋的小朋友学习成绩都很好,从近几年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就能反映出来,我们班的学生都考的不错。其实我国古代琴棋书画的目的本意也就是培养好学的习惯,同时修身养性,现在的说法是素质教育。那么、一个人的思维、品格、意志、行为习惯将来怎么样?这都是从小可以通过学习培养出来的。这也是多年来为什么要发展素质教育请名师读名校的根本原因。

说到培养孩子们善于思考的习惯我在这里举两个我班级上的例子:

1、好动的超、龙、显、睿:这几个孩子刚学围棋时非常好动、坐不住,

映像最深的是显,记得他妈妈带他来学围棋时是跳着太空舞步进门的,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一边下棋身体一边摇晃,嘴里还不住的说些什么(可能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赢了棋、欢天喜地又蹦又跳,输了棋、耍脾气责怪他人,总之他们自己没错,可气、可笑、又可爱。怎么办呢?反复提醒、反复教导,还是那句古训:教书育人不厌其烦。

针对这些孩子我在教学手段上采用的是定力下棋法

(一),经过一年多的不断磨练几个孩子都有惊人的进步,超荣获一届比赛冠军,龙第五名,显进入班级第二名,睿在寒假时进入了班级前六名,最为主要的是、他们现在都能静下来去认真的思考了,而且他们现在的一盘棋有时要下近一个小时,养成了良好的思考习惯。

2、精力不集中的轩、齐、辰:他们的特点是经常在老师讲课时走神,眼睛往别的地方看,下棋时左顾右盼思路不在棋局上,输赢无所谓,针对这一现象我经常把他们留下来做猜棋游戏,这一猜他们的眼睛全部盯住了我的手,用孩子们的好奇心锻炼注意力,经过反复不断的训练终于达到了集中精力的目的,他们现在不但能集中精力认真的思考,而且好胜心也增强了,表现出了不服输的状态,围棋水平也都有很大的提高。

这是教育的结果也是孩子们努力的结果,同时我必须要说最主要的:这还是母亲坚持的结果。如果那时她们因为孩子初期的一些表现不足而放弃了也就不会有后来的结果了。记得有一位母亲在孩子学了一学期后和我说:这孩子不是学棋的料,于是他们就放弃了。其实任何一个孩子我们都不能过早的下结论,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举不胜举,先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否则:今天学这、明天学那,小朋友都不知道该去思考什么?小时候学习可以选择,长大之后工作可以随便选吗?所以学什么对性格的养成很重要,家长老师一定要注意!

接下来谈一下围棋的特长培养:

对于那些好胜心极强、又极不服输的小棋手要进行分别指导,首先要他们多了解一些高手的成长经历,讲故事、举例子,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其次是要多参加各类大型比赛,不要怕输,树立恒心、培养韧性,赢得起也输得起,我们班这样的棋手不在少数。但、关键的是一定要我们三个方面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行,哪三个方面呢?学生、老师、家长,而最关键的是家长,孩子们赢了大家都高兴,可输了还能不能再继续坚持下去?这是最重要的。在这里推荐家长们看一下常昊的成长经历,李昌镐的成长经历。任何一个优秀棋手都不是一出道就成功的,而是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才走上冠军的领奖台的。

谈到参加比赛我也在这里举几个例子:

1、顽强的卓、蔚、程:他们多次参加大型比赛,由担心、紧张、发挥不好到沉着、冷静、强势出击一路走下来磕磕碰碰很不容易,输了棋也流泪,也难过,但从来没有畏惧过,现在都取得了好成绩,程现在是3段,卓和蔚是2段。而且他们还在继续努力!

2、不太爱说话的然、城、鲁:他们话虽然不多,但心里很有数,老师讲的内容他们都记得非常清楚,正因为他们不太爱说话,我曾经特意提问过他们,结果每个人都答的非常准确,可他们的进取心是不易被人察觉的,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注意。他们的年龄虽然小,但实力谁也不敢小觑,每次比赛都有不错的战绩,现在然是1段,城和鲁才一年级已经是3级。

3、能说会道的烨、浩、爽:这几位有着极强的进取心,每次教学比赛还没有结束就急着问:老师我第几?他们的共同点是:反应快,思路活跃、敏捷,急于抢答课堂提问,但下棋也快,这样就容易出现漏洞,往往是该赢的棋不小心输掉了。

针对他们我的教学手段是运用定力下棋法

(二),结果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每每想起他们双手抱在胸前、紧盯棋盘、紧锁眉头、苦苦思考的神态,真的无法形容,非常可爱。他们现在的棋力在3到5级左右,年龄也小,发展空间巨大。

素质教育、特长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对待每一个孩子的方法上需要我们家长和老师细心钻研,耐心教导,再细心钻研再耐心教导,所谓细雨润无声!其实作为老师在培养个体差异大的一些孩子的过程中,也都着急过、也曾想放弃过,这是我从教过程中真实的想法,但绝不是办法,放弃一个就可能放弃十个,放弃十个就可能全部放弃,这就脱离了教育的本质。所以说在教育孩子上没有捷径只有勤奋。今天的懒惰就可能造成将来的遗憾。孩子们有个性有差异这是正常的,同时别忘了他们也有特点。每一张童趣的脸上都写着灿烂的阳光、聪慧的神态,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一张白纸能画出最好最美的图画,能写出最好最优秀的文章。就看我们家长和老师怎样去做、怎样去努力。

我国的围棋发展、历史悠久,培养出来的文韬武略人才举不胜数。回到我们一个小小的围棋班来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围棋教师,但有多少优秀少年不是从这小小的课堂走出去的呢?我在一直的努力,在教与育的两者之间不断反思,同时、对从我这里走出去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以及毕业后的学生也一直在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已经有很多学生走向成功。我的结论是:只要我们做好我们该做的,相信我们的孩子会做的更好!记住那句话:没有一个失败者!

以上是我围棋教学教育上的一些体会和总结,因文笔水平有限还有很多孩子的趣闻趣事没有写上去,请家长们谅解。接下来我想单独写一篇:童心回放。让每一位家长都了解到自己孩子的成长记录。在这里诚恳的邀请家长们,对我平常在教学工作中一些做的不到位的地方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围棋的心得体会篇3

以下是我这几年从事围棋教学总结出来的几点经验。拿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欢迎大家指正。

一尊重孩子,善于沟通

刚开始教学的时候我就感觉到现在的家长多数都喜欢替孩子做主,孩子在家里是得不到充分的自主权的,其实这样的家长错了!现在的孩子思想成熟的早,8岁的孩子已经有很多他们自己的想法了,他们也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们也想学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大部分孩子是得不到这种机会的;所以我开始教学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在我的围棋班里我首先是尊重孩子们自己的决定~我会尽量满足他们他们的喜好,尽量多的给他们自由的空间,比如我讲完课后下棋呢还做题呢?我一般都会让他们自己决定,当然这里有个尺度问题。我平等的对待他们每一个人:在我这他们不是孩子,最全面的参考写作网站不是学员,他们首先是一个人!完全独立自主的一个完整的人!这是最主要的!我尊重他们,他们才会更尊重我的。而在其他的时候他们是很难有得到这种尊重的机会!大多数家长们却把他们始终当成孩子,事事都由家长决定,而不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孩子虽然小,可他们也是一个人,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应该得到尊重,家长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的,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辨别对错的能力!比如孩子应该学他喜欢的特长班,而不是家长喜欢的!好多家长化了好多的钱,浪费了孩子好多的时间,让孩子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孩子学不好家长就批评孩子,使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受到极大的伤害!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可有几个家长能想通只一点呢??“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家长都是在为孩子照想,可错误的决定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今年春节的时候我的学生们想搞个联欢会,我支持了他们的想法,由我出200元钱,他们来搞:我的班长领着孩子们把教室布置的非常漂亮,又买了一些糖果,小食品;孩子们自己排练的节目,演出的非常好;(好象就是忘了请老师讲话这一项,呵呵我的银子白掏了)当时漱玉清风也在我这做客,我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俩都听你们指挥!陪孩子们度过了快乐的一天。而这天孩子们画的画给我感触很深~~~一张是画的小鸟被关在笼子里说:我要自由;另一张画的是小鸟飞到了树上对着天空说:我真自由!啊!自由真好!!!

二扬善贬恶,提高孩子的辨别能力,加强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在小的时候不能独立思考问题,他们长大后怎么生存呢??家长是不能帮他一辈子的,孩子在小的时候养成极强的自信;良好的独立思考和辨别对错的能力是他今后成长的最大的资本。我的教学制度是非常完善的,管理也是极严格的,刚来的孩子会很不适应,这时我对他们是的要求就相对放松一些,给他们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就会适应的。这时再按照严格的制度来要求他们,他们感觉的压力就会小的多。

人都是有缺点的,作为老师一定不能只看到他们的缺点,对其批评,指责;而是应该看到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表扬他们的优点,使孩子有自信心~而对他们的错误不能一味的批评,指责;而是要帮他们分析清楚所犯错误的危害性,让他们自己认识到错误,这样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___可以通过表扬他们让他们有自信,再指出他们的错误让孩子自己改正错误,这个方法我觉得很有效的。

三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

教育孩子作为教练必须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你所有要求孩子做的,你自己首先就要做到的;我要求孩子的坐姿,我要求孩子对局时的态度;自己就得先做到;我在上课前是绝不喝酒的,而在三年前我就把烟戒掉了;这样的做法会使家长对你的认可度提高,家长会更支持你的。

四因材施教,随时调整教学计划,不拘泥于课本:我基本不教孩子定式,让孩子无拘无束的学习和领悟围棋的奥妙,让孩子在实战中领悟围棋的棋理。

我只告诉孩子们布局的基本原理,而很少讲定式,我认为讲过多的定式会束缚住孩子们的思维空间,我的学员们会的定式都很少,简单常用的10几个他们知道就可以了,但我告诉他们应该有自己的一套布局,自己喜欢走的定式一定要把他研究清楚,有自己喜欢的布局,用熟悉的定式会提高他们的实战能力的,也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我也从来不教学生让子棋下法、也不让学生之间下让子棋。但是我能让9子的学生和别的老师教的我只能让5~6子的学生下的时候,却胜率很高。我的学生在下让子棋的时候的下法和他们下分先棋的走法是基本一样,勇于进攻,虽然短期内会输好多的棋,但我还是鼓励他们这么走,按自己的思路下,按自己的想法下;当他们一但实力增强以后,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的,而且孩子的自信心加强的更快,使他们和别的孩子对局时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力,这就是在比赛中能战胜强手的原因

五积分奖励,赏罚分明,绝对公平。

我的围棋班实行的是积分制奖励办法,学生在平时表现好可以得到加分,内部比赛的前3名可以加分,参加正式比赛是获得加分的最主要的途径~而每得到30个学分是可以在光荣榜上印上一枚小红花的~;迟到的,不完成作业的,课堂表现不好的,要被扣去相应的积分。而学分的用途是可以兑换指导棋(30分),家教课(150分)也可以上网下棋,也可以要求教练给讲棋。而这些要没有学分兑换就要收费的。现在的孩子们把荣誉(学分)看的比啥都重要的,没有小红花的同学会感觉很没面子的,所以就会努力学习,改正自己的错误使自己得到小红花~而学习好的同学会更努力;这样既给学习好的孩子家长减轻了一定的负担,也使孩子有了荣誉感,让他们更加用功,努力;又可以使学习差,纪律差的同学加倍努力来使自己得到加分,得到红花,而不被别人轻视。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竞争,使所有的孩子都有紧迫感,使他们都感到压力,而通过努力得到的回报又会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

六多打比赛,使孩子有机会去其他的地方,加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参加外地的比赛是我的学员们最喜欢的事了,既可以得到大量的加分,又可以到各地去游玩;我每带他们到一个地方比赛都要带他们去当地最好的风景区或景点玩的,让他们最高兴的放松,以最好的心情去比赛,这样他们比赛时的心态会很正,没有任何的负担,使孩子在比赛的时候发挥出最好的水平!而即使有发挥失常的孩子我也不会批评他的,我会表扬他的优点,重树他的信心!

应该说因材施教是围棋的主要特点:我对每个中级班的学员根据他们的特点都相应做出了适合他们自己的教案,每二个月根据他们的进度调整一次,这样他们就能最大限度的快速提高自己的棋力。

七积极普及,搞好学校及周边市县的普及工作

我在小学做了多年的义务普及工作,应该说已经得到了社会的一定认可,去年我市教育局举办了首届全市的中小学生围棋特长生大赛;今年还要继续办下去;今年五一期间我去了周边的县市,希望帮他们把围棋班建起来,现在已经有一个地方在筹建了;一个地方的围棋要发展,只有全面的打开普及才会有大的发展和提高的,只搞好自己这一个班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大环境,将来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的,只看到眼前利益的,是不会有长久的发展的。

八加强交流,学习新的教学经验及方法

这是我这几年搞教学总结出来的几点经验,拿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欢迎大家指正!

围棋的心得体会篇4

一、学校围棋活动现状

学校在三年级段开设围棋校本课,共有学生293人参与围棋活动,分别来自3——5年级12个班级。学校每周2中午为围棋社团活动时间,5年多来,教学累计超过1000学时。小学生下围棋,可以锻炼大脑、开发智力、增强竞争意识、培养更加丰富的生活情趣,为把该门课上得更好,本人认真制定教学计划,精心备好课,上好课。

二、课程围绕儿童学棋的意义,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实战讲解,介绍围棋常见,重要的吃子方法,围棋的劫、打劫、眼、做眼、围棋死活知识及终局知识等进行教学;我在教学中穿插一些围棋历史小故事,有时还组织学生观看《围棋少年》等视频,寓教于乐,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此外,我以围棋活动班为研究平台,开展了《围棋活动促进小学生多元智能的活动研究》《围棋活动开发小学生潜能的实践研究》和2个课题的研究,在市级立项并获奖。

三、教学成果经过5年来的学习,参加围棋活动班的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围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法,有20余人天赋较高,成绩较突出!每学年六一节,学校都组织举办围棋个人赛,围棋社团学生全部参加,赛出了一定水平,为了鼓励学生,还颁发了奖状。学校前后8次组队参加丽水市青少年围棋比赛,21人被丽水市围棋协会授予业余围棋级位,有其中2人被中国围棋协会授予业余1段称号。

特别是在20___年7月,我校的吴欣宇等5名学生组成的“快乐城西队”代表云和县参加了丽水市小学生围棋比赛,经过2天9轮的顽强拼搏,荣获“女子团体第三,男子团体第四”的佳绩,20___年5月,我校毕业的学生陈姸姸等5名同学再次组队,代表云和县参加丽水市中小学围棋锦标赛再立新功,取得团体第四,陈姸姸同学取得女子个人第一的好成绩,为云和县争得了荣誉!20___年,学校被云和县体育局设为“云和县青少年围棋训练基地”!四、存在的困难及今后的打算学校决定扩大围棋教学规模,力争围棋教学活动成为我校乃至云和县学校教育的一大特色!鉴于此,学校急需添置一定的教学器具,还需要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和一定的资金投入!相信在学校领导的鼎力支持下及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我校的围棋特色活动必将成为云和县校园内涵文化创建的一面旗帜,围棋之花必定在城西小学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围棋的心得体会篇5

--我的黑白之路(四)

为了便于我更好地学棋,父亲定购了一些杂志,有《围棋天地》《新民围棋》,也买了一些书,像《藤泽秀行死活集》、《中盘实战技巧》。

在书的世界里,我近距离地认识了吴清源、武宫正树、赵治勋、芮乃伟等许多围棋高手。他们在我的想象中,像天空中璀璨的星斗,闪耀在广袤的黑白世界里。

除此之外,我还知道了“宇宙流”、高低“中国流”、错小目等布局形式,因为它们,我的棋局逐渐生动起来。

除了详实的对局评析、奇妙的死活题之外,这些杂志还刊登许多有趣的围棋传说,比如尧教丹朱,发明围棋;王积薪遇婆媳下盲棋;烂柯之局....它们让围棋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些故事生动曲折、妙趣横生,让小小的我身临“仙境”,仿佛和古人面对面了。

图片来自网络

有两本围棋传记书,我至少难忘--一本是写吴清源的《无冕之王》,一本是陈祖德的自传《超越自我》。

生逢乱世,少小离家,为生计奔波,东渡扶桑的吴清源,凭着对围棋的天赋和修炼,称霸日本棋坛十余载。其中的辛酸和荣耀,被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

若干年后,我看了田壮壮拍摄的《吴清源》,吴老的自传《中的精神》,再一次想到《无冕之王》,我对大师的敬意又增加了一层。

说完吴老,再说说陈祖德。他是新中国第一代国手,受陈毅之托,背负民族重任,屡次打败日本强手。《超越自我》是他在身患癌症时,写下的人生回忆录。

看这本书时,虽然当时我年纪还小,许多情景我不太能理解,但是他们姐弟三人的深情往事,还是让我感动。

比如,有次陈祖德赢了棋,有个长辈奖励了他一支冰淇淋,他开心无比,一路小跑地拿回家,要与他的姐姐--陈祖芬分享。然而,冰淇淋没到家就化了,他难过得大哭!

虽然出生在“独生子女”时代,我从这件小事上,也能体会到他们姐弟情深。

对照这些大人物,再反观自我,在这短短的学棋道路,我的确遇到过一些艰辛。那又怎么样呢?实在是不值一提!

还别说,书本给人带来的精神力量真强大!

随着我棋力的提高,学校和市体委的领导也开始关注我了。他们建议我父母,带我去省城合肥,拜见专业老师,继续学习围棋;还有,要代表家乡人民,为巢湖争光!

那时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在我看来,每天都无比忙碌。他们似乎没有什么假期,一周最多只单休一天,有时甚至没有。经常有各种人叫他们去,不是去家里帮忙,就是去单位干活。

即便很忙,他们还是接受了领导意见,挤出时间,带我来到合肥,学习围棋。

80年代末的合肥,没有现在这么多现代化的高楼、立交桥,目之所及都是低矮的平房。除了中心城区,商业地区也不繁华。商铺虽然有那么几家,可是人不多,衣着也不时髦。虽说是省会,可在我眼中,它和巢湖没太大区别。

合肥的地名却引起了我的高度注意,因为他们很特别!双岗、三里街、五里河、七里屯......这些地名前面都是数字,我感到极为有趣。

在合肥,我有个亲戚,是我的表哥,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那里工作。他是个棋迷,下了班,经常会和棋友切磋较量,一决高下。

记得父亲带我去看他时,他正在和人激烈鏖战。可能是我们进一趟省城也不容易,他见到我们,立刻结束棋局,亲自下厨,为我们张罗晚饭。

一会儿功夫,他就做出一大桌好吃的来,这我惊叹不已!我们边吃边聊,特别开心。

听说我来省城学棋,他表示积极支持,鼓励我要好好学。

记得吃完饭后,我们下了一盘,我棋力不敌,败北。他安慰我说没关系,还和我约定,如果以后我能赢他,他就送我一副“云子”--那种我在杂志上看到过的,泛着亚光的,既好看又贵的围棋子。

在表哥家匆匆逗留之后,我随着父亲找到安徽棋院,拜见了当时的棋院教练--王业辉老师。

他看起来不过三十出头,戴着眼镜,见人人总是笑眯眯的,显得和蔼可亲。据说,他的棋力有“专业”五段。

不晓得为什么,大家都“王老”、“王老”地称呼他。为什么是这个称呼?我曾仔细打量过他,感觉他可能比我父亲还小几岁呢!人虽说有点儿瘦,脸上却没有一丝皱纹,怎么也看不出老来。

“王老”听人这么叫,也不生气,还是笑眯眯的。我暗自佩服起他的格局!

“王老”夫人非常热情,忙着给我们端茶倒水。他们的女儿大概5、6岁的样子,短短的头发,一脸的调皮机灵。

当时,我刚从小城市来到大城市,处处觉得新鲜,又胆怯,不敢问,也不敢动。王老女儿看出我的“土”,爱“逗我玩”。有一件事,我记得很清晰。

那时在巢湖这座小城,电视还不普及,我家里只有一台带旋钮的黑白电视,屋外还插个天线。不过家家户户都这样,有人家还没有电视,所以我也没觉得什么。

去“王老”家后,他女儿邀请我看电视。她家的电视是彩色的,放在她房间,开起来颜色非常鲜艳。借着满屋子朝南的阳光,耀眼夺目,这让我惊讶到如同看到仙境!

更让我惊讶的是,一个节目播到一半,突然变成另外一个节目,过一会儿又变了!

我好奇,问她怎么回事?她神秘兮兮地冲我直乐,也不说话。我一直问她,她一直不说。后来她竟跳到床上,大笑起来,留下我一个人站在地上傻愣。

听到动静,她妈妈来到我们房间,问明原因后,就她数落起她女儿来。我这才知道,还有种东西叫“遥控器”。我不得不感叹家乡的落后,省会的确是省会,太先进啦!

去拜见王老,他通常会和我下一局。当时我一下子就被让4子,而且几乎撑不到中盘,就脆败了。

我又一次震惊了!毕竟在我们家乡那座小城,几乎无人可以让我4子。王老和我下棋时,也全程笑呵呵,下完后,我都不知道我是怎么输的。他的精湛棋艺,让小小的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由此,我见识到了更大的世界!有比“巢湖棋坛”高手还高的高手!

下完棋,王老会耐心指导我复盘。他先让我自己分析,然后再根据我的自评,进一步分析。

因为去合肥一趟机会难得,来之前我准备了一些棋谱,比如平时和李君老师下的,和巢湖棋友下。我也会忐忑地拿出来给他过目,听他讲解。

王老很耐心,他会认真摆在棋盘上分析。有时候,时间有限,他会在棋谱空白处写下意见,叫我带回家细看。

至今,我还保留着一本棋谱,上面有王老清秀的笔迹,棋评密密麻麻。见字如面,如今拿出来翻翻,我还会回忆起当时复盘的情景。

作为“专业”教练的王老看我们的棋,一定毛病很多,可是他的点评却委婉含蓄,究其原因,是怕伤我们的自尊吧。

印象中有一局棋,我已经记不清是和谁下的了,总之,双方你来我往,杀得天昏地暗。这局棋我还颇为得意,因为我赢了,其中还用了几个小手筋。

出乎意料的是,王老的批注却是--“这简直是两个幽默大师的杰作!”言外之意,下得很糟糕,双方都错得离谱。父亲看后,哈哈大乐。

我不服气,但仔细地看了后面的分析,还真的是你错来,我错去,只是最后我侥幸获胜。

研究完棋,师母会请我们吃水果,喝茶。父亲和王老这时候天南海北地聊起天来,气氛轻松,内容大多围绕学棋。

从王老口中得知,宣城有个女孩,和我同龄也同姓,名叫何骏。她水平比我高出一截,和王老下让4子棋,已经互有胜负了。

我听后颇受震动,也不由羡慕,并受到激励。因为榜样就在身边,我前进的目标出现了。

这样,断断续续和王老学习了一段时间,父母感到为难。他们收入有限,来回路费和住宿费,加上学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并且父亲经常请假,单位领导也渐渐不乐意了。

还有,随着时间推移,我已经升到五年级,准备考初中了。因为成绩还过得去,父母觉得我好好努力,考个重点初中,没有问题。与此比较,他们感到我如果靠围棋吃饭,要走的路太漫长!

所以,他们让我暂停下棋。就这样,我们不得不和“王老”告别了。

btw:可惜,网上搜不到王老的照片,只搜到百度百科的介绍。2行字,非常简单。

不过,搜到一本书,是王老写的,贴在下面。

感谢阅读,下次再见!

围棋的心得体会篇6

季力立老师在今日头条上有一个讲围棋棋理的视频专栏,学习之后收获很多,飞扬老大阿扬也在论坛发了文字总结帖。现结合自己的学习感想加以补充。

攻击篇

一、确定行棋的价值。攻击前要了解攻击目的,攻击成空,攻击成势,攻击加强自己弱子、攻击杀棋等等,可进一步学习王汝南老师的《围棋中盘攻防指南》。

二、判断棋的厚薄。围棋最难的就是判断,厚薄是相对的。有两个真眼的棋才是铁厚,除此之外都有可能被攻击。

三、双飞燕的时候。压强,可以攻击弱子。而能够把弱子直接吃掉,可以压弱子。

四、攻击的时候,要从自己薄的一方行棋,加强自己的同时,削弱对方。攻击消涨要点要体会。

五、对方的孤棋处于自己两块比较厚的棋中间,不该去攻击,使对方加强。如果能迫使对手主动补棋,因为自身很厚,对方补棋对自己也没有影响。

六、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一定要抢先进攻,加强自身。重点体会ai定式,小目高挂,双方托3路非常大。

七、对方很厚的棋,不要去封锁,只有封锁了之后还能进攻或者搜刮的才封锁。

八、让对方比较轻的子走重,再进行攻击。对方轻子可以随时弃子,重了就不好弃子。

九、通过和对方另外的一块棋子强行进行交换,加强一侧后,再伺机攻击。声东击西。攻击成势,再去发动另外的攻击,方便掌握大局,控制棋局流向。

十、面对不攻击,对方走一手也没什么价值的地方,可以不攻击。要善于识别不毛之地。可参看《新围棋十诀》。

十一、对于攻击不会对对方造成很大伤害的情况,可以先去围空。围棋的本质是看谁的地盘多。中盘局面时,如果没有紧急的攻防局面,可抢占大官子。一般抢25目以上的官子不会太差。

十二、一般业余棋手攻击能力高于防守能力,级别越低越明显。开局时通过先发制人攻击对手,取得优势之后要及时收兵。

防守篇

一、要区分出棋筋和废子。棋从断处生,如果断开对手之后两边都可以攻击或者利用的,则断开的棋子价值就很大。两生勿连,两活勿断。

二、对方两边的棋都相对厚的情况下,棋筋也是可以弃的。厚薄是相对。厚薄是随着棋局进行变化的。

三、对方很厚,我们贴着对方活棋的残子,不要补棋。善于识别不毛之地。要区别残子和废子。

四、对方不活,我们补棋可以对其造成伤害,要补棋。要善于利用对手弱点,收刮对方,相当于先手便宜。

五、立二拆三,高位比低位要厚。拆三是为了防守,而不是围地盘。立二拆三不到10目棋。多数情况,都是高拆,高拆能保持对对方的攻击可能。

六、孤棋在做活之前,可以做一些利用,把便宜都占到。活了的时候再去冲击对方弱点,对方不会理睬。

七、立二拆三,拆二,不要向五路跳起,属于缓手。高拆时,对方逼过来也不要扎钉(并)。对手逼住,再打入时,可以让对手掏空,自己形成外势。再次强调,拆边不是为了围空。

八、固己即为攻人。以逸待劳。急所大于大场。

九、一般业余棋手的防守能力比攻击能力差,防守时要随时分析自己的眼位,对手的弱点,不要过于谨慎,杀棋比活棋难。自己看不清的,对手也看不清。

围棋的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学形体的心得体会6篇

实习前的教育心得体会6篇

有关教师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

优良传统的心得体会6篇

学监理的心得体会6篇

对政法工作的心得体会6篇

关于看书的心得体会6篇

备课培训的心得体会6篇

创城的心得体会6篇

关于老师工作的心得体会6篇

围棋的心得体会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4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