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认识牛的教案6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特点来灵活调整教案的结构和风格,通过精心设计的教案,我们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下面是九九范本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认识牛的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认识牛的教案6篇

幼儿园认识牛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讲解、辨认钟面针的长短,让幼儿基本掌握钟面分针、时针和数字间的初步运转关系;

2、通过辨一辨、读一读,让幼儿能正确辨认整点、半点,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3、通过游戏体验、拓展延伸,初步感受时间的宝贵。

活动准备:

准备大时钟一只(可拨动操作)、挂钟一只、挂图一张;幼儿人手一套可操作的钟面学具。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谜语引出课题:兄弟俩个好朋友,围着柱子转呀转,弟弟要比哥哥长,哥哥倒比弟弟短,如果不去珍惜它,就会悄悄地溜走。这是什么呀?请小朋友们一起猜一猜。

2、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时钟——请小朋友们在教室里找一找时钟(幼儿找时钟)。

3、教师提问:我们平时用什么来看时间?

二、活动组织

(一)认识时钟

1、师:启发幼儿自己说说对时钟的认识。

2、师:出示可拨动操作的大教具钟面。请小朋友观察钟面,说说在钟面上你看到了些什么?说说它们的名称。

3、幼儿:进行观察;尝试描述钟面上的部件与名称;说说数字。

4、师:指导幼儿分组操作大的教具钟面,熟悉钟面上各部分的名称。

幼儿:小组人员分别指时针、分针等。

(二)认识整点

1、幼儿:4人小组讨论时针和分针指的地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第一、二组看图画指针;第三、四组看图拨针;第五、六组做“钟面”等游戏活动,学习看时钟。

2、请幼儿仔细观察钟面,尝试着读钟面上的时间?说说自己读时间的好方法。(幼儿思考后举手回答)

3、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某整点)。

4、游戏

游戏一:抢答。教师拨教具钟指向某整点,幼儿抢答说出几时?

游戏二:拨一拨。教师报某整点,幼儿学习拨学具钟(小组同伴间可轻轻地讨论)。

游戏三:画一画。教师报某整点,幼儿学习在纸质钟面上画出来。

(三)学习认识半点

1、师:出示大教具钟,指导幼儿学习认识半点,初步了解分针与时针的运转关系。

2、引出认识半点的'方法

(1)师问:当时针在2个数字中间时,分针指在哪个数字上?时间该称哪个半点?(幼儿思考、回答)

(2)幼儿:观察学具;4人小组讨论;讲出半点的特点。

3、练一练幼儿:拨钟、辨认半点练习游戏。

三、巩固新知

1、游戏一:“争分夺秒”——看谁认得快。

师:宣布游戏规则,全班幼儿参赛,辨认时针、分针;整点、半点。

2、游戏二:“小小修表匠”——教师报出某一整点、半点,但出示有残缺的钟面,让幼儿观察、辨认后,在自己的学具钟上进行“修理”(添画出正确的时间)。

四、延伸活动

1、小结。

2、拓展

(1)师:请小朋友讲一讲,我们参观过的小学,小哥哥、小姐姐们几点做广播操?几点开始上课?可不可以迟到?

(2)猜一猜:古人在没有发明钟表前是怎样看时间的?

(3)介绍古老的钟:观察挂图上古老的各种不同的钟

(4)引导幼儿收集一些有关时间的资料,渗透守时、惜时教育。

幼儿园认识牛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摸摸、看看、尝尝、说说,认识常见的水果与干果,了解其主要特征及区别。

2、愿意大胆表达自己对水果与干果的看法,激发幼儿兴趣。

3、能将水果与干果正确分类并进行记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小红帽的人物形象图片。中班科学《认识干果和水果》

2、篮子(内装多种水果和干果)。

3、每组两只分别标有“水果”和“干果”字样的塑料筐和水果干果若干。

4、每组准备表格和笔用来记录。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红帽图片,引发兴趣:

师:这是谁?今天小红帽来我们班做客了,还给大家带来了神秘的礼物。她的礼物是一个大篮子,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猜一猜。你摸到了什么,摸起来是什么感觉的,你觉得是什么?拿出来看看你猜对了没有。

二、了解水果与干果的特征与区别:

1、出示苹果和核桃作为代表,请一个幼儿上来摸一摸并尝一尝。提问:苹果吃起来什么感觉,摸上去呢?那核桃呢,它的壳怎么样,吃起来有没有像苹果一样有很多果汁?像苹果这样吃起来味道甜美,有很多果汁的叫做水果,我们一般吃它的果实。像核桃这样外表坚硬,吃起来干燥少汁的叫做干果,吃的是它的种子。

2、小红帽的.篮子里还有很多水果和干果,请一个小朋友来帮忙分分类。要求说出这是什么,属于水果还是干果。

3、出示用水果加工而成的干果―葡萄干,杨梅干,红枣干等等。提问:这是什么?老师不知道把它们放在哪一边。它们是水果还是干果,为什么?总结:葡萄干,杨梅干是人们用晒干、烘干的方式把水果变成了干果。

三、分小组进行分类尝试:

每一组提供不同种类的干果和水果若干,将它们分别放到相应的塑料筐中,并做好记录。简单画,勾“水果”还是“干果”。

四、总结并体验水果大餐:

小红帽今天很开心,因为小朋友们知道了水果和干果的是什么,有什么不同。所以,小朋友们可以享受她带来的水果大餐了。

活动延伸:

将水果干果图片投放在区域中供幼儿探索。

幼儿园认识牛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面部器官,能准确的指出五官的位置。

2、喜欢唱问答歌,能随歌曲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3、培养孩子的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人的五官图片,人的面部轮廓图。

2、歌曲《好宝宝》

3、布娃娃一个(也可幼儿从家自带布娃娃一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请你们把眼睛闭起来。(强调眼睛闭起后便什么也看不见,眼前黑黑的。)老师数1、2、3睁开眼睛,小朋友们都看到了什么?(与之前比较能看到东西了)这些东西都是用什么看到的?导入活动主题。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老师带来的宝贝“布娃娃”,认识人的`五官有哪些?(耳朵、眼睛、鼻子、嘴巴、眉毛)

2、老师我来帮帮你:老师的眼睛受伤了,看不清东西,请小朋友拿老师手帮我找到我想找的器官宝贝。

(1)老师问“好宝宝,我问你,你的鼻子在哪里?”

(2)引导幼儿握住老师的手指出来,将五官图片奖励给勇敢举手回答的小朋友。

3、帮娃娃找五官:可爱娃娃的五官丢了,请小朋友帮她找一找。

(1)将面部轮廓图及刚才奖励给小朋友的五官图片让小朋友拿好,并说说自己手里拿的是哪个宝贝?

(2)提示小朋友根据完整的图片,帮住其他娃娃找到她的宝贝。

4、问一问,答一答,帮助幼儿熟悉歌词:不知道小朋友刚才有没有注意到,老师在跟小朋友做游戏的时候唱了一首歌,歌曲的名字叫《好宝宝》,现在我跟小朋友一起学习这首歌。

(1)教师问幼儿:“好宝宝,我问你,你的鼻子在哪里?”幼儿回答:“魏老师,告诉你,我的鼻子在这里。”边说边用手指出自己的鼻子。

(2)将“你的鼻子在哪里?”替换成“你的眼睛(耳朵、嘴巴、眉毛)在哪里?”

5、完整教唱问答歌:

(1)教师边弹琴边唱歌向幼儿提问,幼儿也随着琴声应答。

(2)将“眼睛、耳朵、嘴巴、眉毛”分别替换进行问答演唱,幼儿能随着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指出自己的五官。

三、结束部分

和幼儿一起做“边说儿歌边做动作“的游戏,锻炼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延伸:

熟悉歌曲后,教师将“好宝宝“替换成某个小朋友的名字来演唱。

幼儿园认识牛的教案篇4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及幼儿自身的尝试活动来认识时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2.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精神。

3.教育幼儿每天准时来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1.创设“钟表展览馆”的教学环境。

2.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时钟。

3.反映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时钟演变过程图片。

4.可以用来自制钟面的有关材料(如长短针、1~12的'数字、各种形状和造型的硬板纸或吹塑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幼儿尝试欲望

边听“在钟表店”里的音乐,边把幼儿带进“钟表展览馆”,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找找、比比这些钟表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再想想,工人叔叔和阿姨为什么要设计、制造这些钟表?

二、观察活动

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状的时钟,幼儿找出钟面上都有两根针和1~12的数字)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幼儿人手一只时钟)

提问:

1.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

2.请小朋友把时针从12拨到1上,看一看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从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拨钟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4.得出结论:当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分针就要走12个数字(一圈),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半点,寻找和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建立正确概念

1.教师操作演示:一只钟两根针都指在12上;一只钟时针拨到1上,分针拨到12上;另一只钟时针拨到12和l的中间,分针拨到6上。

2.提问:①三只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分别代表几点钟?②整点时,分针总是指在哪里?半点时,分针指在哪里?③想一想,2点整时,时针应在哪个数字上,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1点半时,时针指在哪里?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

3.老师归纳:整点时,时针指在一个数字上,分针总是指在12上;半点时,时针指在两个数字的中间,分针指在6上。

4.小朋友第二次尝试练习:①按老师的要求拨整点、半点;②结合日常生活图片拨出整点、半点,小组中的幼儿互相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五、教师总结时钟的有关知识内容

六、帮助幼儿理解时钟的功能,重点说明时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提问: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呢?(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或看图片来说出钟的用途)

2.教师归纳:时钟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是人类的好朋友。

小朋友认识了钟,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钟的用处可大啦。

七、出示时钟演变过程的图片,让幼儿简单了解从古到今计时器的变化,激发幼儿尝试探索知识的兴趣

师:古时候没有钟,人们用沙漏、日晷、滴水的方法来计时。日晷在常州的天宁寺就有,小朋友可去看看。随着科学的发展,聪明的叔叔阿姨设计、制造了各种各样的钟和表(闹钟、石英钟、音乐钟、工艺钟、手表、怀表),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还可以美化人们的生活。小朋友,你们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后也来发明创造出更多更美的钟和表,好吗?

【延伸活动】

提供制作钟的材料,鼓励幼儿制作时钟模型。

【活动反思】

?认识钟表》这节课的目的旨在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了解钟面上数字的排列规律,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认识整点、半点。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课件教学,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的去掌握教学目的。整节课堂上幼儿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

我用参观钟表店的方式引出课题,出示了形状、大小、颜色不一的时钟,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说开了,课堂气氛一下子就高涨了。

接着,我引导幼儿先观察并认识钟面上的1—12个数字,重点认识12、3、6、9这四个数字的位置。了解12个数字的排列规律,知道这些数字是按顺时针方向走。然后让幼儿认识时针与分针,让孩子们仔细看看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根据指针的长短、粗细辨别时针与分针。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知道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两根指针朝着一个方向走,叫顺时针方向,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通过演示,幼儿看得清晰明确,兴趣浓厚。

在认识整点这一环节中我在课件中出示了12个整点的钟面,让幼儿自己通过观察发现整点时时针在哪里,分针在哪里。接着我再出示几个整点的钟表让幼儿巩固对整点的认识。然后我就请他们拿出学具“企鹅钟”听老师报时,他们来拨一拨整点,这一环节因为有了实际操作,幼儿大多掌握得较好。

活动的难点是认识半点,如何让孩子轻松掌握难点呢?我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幼儿观察整点、半点两个时钟,孩子们大多说出了整点的时间,亦有个别幼儿说出了半点的时间,我就请他来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最后我再来引导幼儿自己小结:半点时分钟总是指向6,时钟指在2个数字的中间。对于究竟是几点半这个难点中的难点,我借助实物大钟边拨钟边解释:看现在时针在4和5的中间,那么时针已经走过的数字4,有没有走到数字5上,所以现在应该是4点半而不是5点半。当再出示课件请他们看看、说说几点半时,发现孩子们大多掌握了半点。接着又让幼儿看数字时间,自己整个活动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以游戏作引导,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以多媒体、实物教学具为媒体,给孩子清晰、准确的概念。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遵循活动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幼儿园认识牛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日历,知道一年有365天,一年共分12个月。

2、让幼儿学会看日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认识年历

活动过程

一、认识日历 出示日历,让幼儿观看,并向幼儿介绍日历。

二、介绍日历

1、让幼儿辨认这是哪一年的日历?

2、教师介绍

每一大格内是一个月的日历,数数一共有几大格,就知道一年共有几个月了。

反复让幼儿回答一年有12个月

三、让幼儿知道一年有365天

1、告诉幼儿一年中所有的天数加起来共有365天。

2、观看日历

提问:一个大格子里(即每一个月)有多少天呢?

提问:为什么有的格内是31天,有的是30天,有的又是28天呢?

教师:小朋友,想知道原因吗?

3、教师讲述故事

四、了解一年有大月、小月、平月

1、老师示范性地伸出左手,握成拳头,手背朝向全体幼儿,用右手的食指沿左手食指关节凸出处数起,

凡关节凸处为月大,凡关节与关节之间的陷处为月小,其中二月为月平。

2、让幼儿了解月大为31天,月小为30天,月平 为28天(二月),于是有了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

四月小……的口诀。

五、了解一周有七天 1、让幼儿知道,每大格内,第一排字表明的是星期几,从星期日开始,接下去是星期 一至星期六(也叫周末)。

2、提问:想想今天是哪一年几月几日,星期几?昨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明天是 几月几日,星期几?

请个别幼儿上来在日历上找出这一天。

六、让幼儿自己练习看日历,在上面找出自己的生日,说出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提问:每周有几天要上幼儿园?(6天)包括星期天,一周共有几天呢?

再指导幼儿看看自己的日历 表,学会看一周,明确7天为一周,一周共有7天。

七、老师小结,并巩固提问:

1、一年有多少天?

2、一年有几个月?

3、大月是多少天?小月是多少天?平月是几月,有多少天?

4、一星期有几天?

幼儿园认识牛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

2.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

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页练习十六的第1、2、3题。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钟面、小钟面、钟面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猜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你知道它是谁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认识时钟)

二、认识钟面

(一)观察钟面

1.组织小组玩钟,提出观察任务。

(1)你们想不想玩一玩小钟?边玩边看边说,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说给同桌听,开始玩吧。

2.学生自主玩钟,小组内进行交流。

3.小组汇报玩钟时的观察结果。

(1)刚才小朋友观察了钟,你们发现了什么?

数字;格子;针;(学生可能回答:有针、有数字格子等)

这两根针有什么特点?(一短一长,一粗一细)

又短又粗的叫时针,又长又细的叫分针。请你指出钟面上的时针、分针。

(2)你能指给大家看看吗?(上台介绍时针、分针。)

(3)请你试试拨动钟后面的齿轮看看,你会发现什么?(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

4.小结:通过小朋友玩钟,我们认识了时针和分针。时针又短又粗,分针又长又细,拨动钟面上的齿轮,还发现了钟面上的时针跑得慢,分针跑得快。都从1到12的`顺序转的。

三、认识整时

1、出示3时的钟面让学生认识,请看钟面,你知道现在是几时吗?(3时)

你是怎么知道的?

3时,分针指到几?时针指到几?(师将3时的钟面贴在黑板上)

师出示5时、6时、9时、12时的钟面图,请学生说一说——分针指到几?时针指到几,是几时?然后将图贴在黑板上。

2、整时的特点和认整时、方法

这几个钟面上表示的都是整时,看看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分针都指到12)

师: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看整时的方法吗?

生: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几就是几时。(表扬)

3、认整时

师快速拔出几个不同的整时,学生回答。

4、拔整时

在钟面上拔出老师或学生所说的整时。

四、整时的表示方法

(一)认识电子表

叮叮叮,闹钟响了,有个叫豆豆的小朋友该起床了,我们去叫醒她吧。打开书91页,看看豆豆的闹钟几时了。(7时)

在她的床头有什么?(电子表)是几时?(7时)

钟表上的时刻除了用文字来表示,还可以用电子表的方法来表示。

(二)电子表的写法

1、电子表中间有两个点,小点左边的数字表示时,右边的数字表示分,当小点的右边是两个0时,就表示整时。

2、书写的时候,写7,表示7时,再在右边竖着写两个小点,后边写两个0,就表示7时。举起右手跟老师一起写一写。

3、你会用这种方法表示出黑板上钟面的时间吗?

(抽生板书,其他的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手心书写。)订正

五、两种表示方法的练习

聪聪是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打开书92页,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安排一天的时间的?边看边说,然后照着书上的样子,用文字和电子表的表示方法将钟面上的时间写在横线上。

评讲,请一人上台介绍,聪聪几点钟做什么。(注意加上早上、下午或晚上)

六、过或是差几时的情况

出示六时的钟面,聪聪接到小明的电话:今天是我的生日,请你过一时到我家来玩,请问聪聪几时去小明家?你是怎样想的?(6+1=7)

吃过晚饭后聪聪回家了,回到家时还差一时到九时,请问是几时?(9-1=8)

七、总结

小朋友今天很能干,通过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你都知道了什么?

师总结:认识了钟面,知道钟面上有12个数字,认识了时针、分针和它们的特点,学会了认整时,并能用文字和电子表的方法表示时间。希望你们能合理安排时间,做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八、游戏巩固

(一)看钟表说时间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小礼品(拿出可爱的钟表图)喜欢吗?如果你正确说出上钟面

上的时间,老师就把它送给你。(师出示钟表图,生根据上面表示的时间说一说。)

(二)找朋友

1、接着第一个游戏,当学生说对后,教师再请学生为这些可爱的钟表找到与它时间相同的好朋友。

2、这时,拿钟表图的孩子说:谁是我的好朋友?另外,事先拿着两种写法卡片的孩子上台,说:我是你的好朋友,找对全班鼓掌,好朋友握手回位。

九、综合应用

今天我们认识了钟表,还要学会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现在请你自己做主,当一次小小设计家,设计你星期天的安排。

上午()时做()

(:)做()

()时做()

下午(:)做()

()时做()

十、作业

请你回家将今天学到的东西说给家长听,边说边拔钟面,出题考考家长。

活动反思:

?认识钟表》这节课的目的旨在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了解钟面上数字的排列规律,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认识整点、半点。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课件教学,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的去掌握教学目的。整节课堂上幼儿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

我用参观钟表店的方式引出课题,出示了形状、大小、颜色不一的时钟,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说开了,课堂气氛一下子就高涨了。

接着,我引导幼儿先观察并认识钟面上的1—12个数字,重点认识12、3、6、9这四个数字的位置。了解12个数字的排列规律,知道这些数字是按顺时针方向走。然后让幼儿认识时针与分针,让孩子们仔细看看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根据指针的长短、粗细辨别时针与分针。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知道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两根指针朝着一个方向走,叫顺时针方向,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通过演示,幼儿看得清晰明确,兴趣浓厚。

在认识整点这一环节中我在课件中出示了12个整点的钟面,让幼儿自己通过观察发现整点时时针在哪里,分针在哪里。接着我再出示几个整点的钟表让幼儿巩固对整点的认识。然后我就请他们拿出学具“企鹅钟”听老师报时,他们来拨一拨整点,这一环节因为有了实际操作,幼儿大多掌握得较好。

活动的难点是认识半点,如何让孩子轻松掌握难点呢?我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幼儿观察整点、半点两个时钟,孩子们大多说出了整点的时间,亦有个别幼儿说出了半点的时间,我就请他来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最后我再来引导幼儿自己小结:半点时分钟总是指向6,时钟指在2个数字的中间。对于究竟是几点半这个难点中的难点,我借助实物大钟边拨钟边解释:看现在时针在4和5的中间,那么时针已经走过的数字4,有没有走到数字5上,所以现在应该是4点半而不是5点半。当再出示课件请他们看看、说说几点半时,发现孩子们大多掌握了半点。接着又让幼儿看数字时间,自己拨一拨学具,帮助他们对于半点的巩固。

整个活动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以游戏作引导,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以多媒体、实物教学具为媒体,给孩子清晰、准确的概念。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遵循活动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幼儿园认识牛的教案6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小雨点》教案6篇

幼儿园中班让一让教案优秀6篇

幼儿园元旦节教案通用6篇

健康活动幼儿教案6篇

对党认识的思想汇报优质6篇

幼儿园中班让一让教案6篇

幼儿园小班轻和响教案参考6篇

幼儿园中班让一让教案模板6篇

幼儿园《虫儿飞》教案6篇

党性认识思想汇报8篇

幼儿园认识牛的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