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纸教案推荐7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编写应当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教案应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课堂教学的方向明确,九九范本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纸教案推荐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纸教案推荐7篇

中班纸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摸、看、尝等方法认识白菜,并能用语言描述其基本特征,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动手实践,小组配合做手撕菜。

3、通过认识白菜,帮助幼儿了解家乡的特产,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白菜、六个盘子(盆)、筷子、调味品、音乐、图片、幼儿分成三组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秋天到了,我们家地里的白菜都丰收了,快让我们一起来拔白菜,拔白菜、抱白菜、装白菜,看哪个小朋友拔的最多,小朋友们都累了,快让我们找个坐位休息一下。(律动进入)

二、认识白菜:

1、我们刚刚收获了这么多白菜,看看我们收获的白菜是什么样子的?看看谁观察的最仔细。认识白菜的根、茎、叶的颜色、形状。

2、让我们把白菜一片一片扒下来,你会发现什么?白菜的颜色有什么变化?白菜的形状有什么变化?白菜的颜色逐渐变浅,叶片越来越小,白菜的叶片紧紧的抱在了一起。引导幼儿逐步观察。

3、我们收获了这么多白菜都送到了哪里?(看图片)会运到哪里呢?会运往各各城市。原来这些白菜是送往全国各地、这样全国各地的人都吃到我们乌拉街的白菜了,白菜是我们乌拉街的特产,今天我们收获这么多白菜看到白菜运往全国各地,你们心情怎样?是不是很高兴?

让我们带着高兴、收获的喜悦跳起舞吧。(课间舞)

三、用途:

全国各地的人买了白菜后做出了什么美味菜肴?看图片。问你们吃的菜中有哪些菜有白菜?那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吃白菜?原来白菜里有丰富的营养,有维生素、矿物质。可是我们班有几个小朋友就不喜欢吃白菜,我相信从今天起她们就会很喜欢吃白菜。

四、实践:

小朋友们,平时在家的时候是谁给我们做菜?今天让我们自己也动手也给他们做一道菜好吗?做菜注意事项:洗手、白菜洗干净、撕时要均匀、撕好后放到调味盆里,用筷子轻轻的搅拌一下。为这道菜起名字并品尝。

既然这道菜这么好吃,现在就让我们把这道菜送给我们的爸爸、妈妈、客人老师、还有其他班的小朋友尝一尝,那就让我们出发吧。

中班纸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人过新年的传统习俗。

2、感受儿歌的节奏韵律和欢乐情绪。

活动重点:

中国人过新年的传统习俗

难点:

学说儿歌

活动准备:

1、新年大礼包:鞭炮一串、红包一个、唐装一件。

2、音乐《恭喜你》。

活动过程:

1、随音乐唱一唱,感受新年的欢乐气氛

(1)、播放《恭喜你》歌曲

“这是什么歌,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2)、讨论:

“为什么大家要相互恭喜呢?”

“原来再过一天就要过新年了,过新年需要准备哪些东西呢?”

2、猜猜大礼包里有什么,并学说儿歌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大礼包,里面是我准备过年的东西,大家猜猜里面有什么?”

(1)出示鞭炮:“这是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教师念儿歌:过新年呀咚咚锵,真热闹呀咚咚锵,送你一串大鞭炮,咚咚锵。

“过年我们为什么要放鞭炮?还有什么时候要放鞭炮?”(交流)

小结:大家碰到喜庆事儿,都会放鞭炮。

(2)、出示红包:“这是什么?为什么您们都觉得是红包呢?”

教师念儿歌:送你一个大红包,咚咚锵。

“你收到过红包吗?”

小结:过年的时候,大人们都会给小孩红包,代表着长辈对孩子的祝福。

(3)、出示一件衣服的.轮廓图:“这是什么?它是一件普通的衣服吗?”

教师念儿歌:送你一件唐装,咚咚锵。

教师小结:唐装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服饰。

3、改编儿歌

“过新年要准备这么多东西,我们将它们编进里戈里说一说。”

如:过新年呀咚咚锵,

真热闹呀咚咚锵,

送你一串大鞭炮,咚咚锵。

恭喜发财,咚咚锵,咚咚锵

…………….

播放音乐《恭喜你》,幼儿随老师一起说一说。

中班纸教案篇3

内容与要求

1、尝试表现人物抬头时的动态。

2、回忆中秋赏月,体验看月亮的快乐。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重难点

能表现出人物抬头时的动态。

活动准备

教师范例、铅画纸、勾线笔等。

活动流程

讨论演示——操作表现——分享体验

活动过程

一、讨论演示

(1)讨论对比画

1、出示范例1

师:猜猜画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看上面的时候头要怎么样啊?

2、出示范例2

师:抬头看的小朋友和正面站着的小朋友有什么不一样?

3、幼儿共同讨论:通过比较来发现头发、眼睛、嘴巴等画的位置不一样。

4、小结:原来抬头看的时候我们五官的位置不一样。

(2)讨论示范画

1、请个别幼儿来示范抬头时的头部特征。

2、出示范例

3、师:中秋节,有好些小朋友都在看月亮……

二、操作表现

1、教师提出要求:把看月亮的人画大,注意五官的位置;把赏月的人都打扮一下。

2、幼儿创作:人手一份绘画纸,幼儿进行绘画。

3、教师指导:根据幼儿绘画表现进行鼓励与帮助。

三、分享交流

1、共同欣赏

师:小朋友都看到月亮了吗?

2、互相肯定

大家画的小朋友都能看到月亮啦!真棒!

(延伸活动:出示其他范例,引导幼儿在个别化学习中继续探索……)

中班纸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冬至要吃饺子的传统习俗;

2、用橡皮泥团圆、压扁、包裹的技能制作饺子皮和饺子馅;

3、和朋友们介绍和分享自己做的饺子,体验冬至节日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冬至及饺子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课件准备:《冬至》动画视频、包饺子视频、包饺子步骤图

材料准备:各色粘土、塑料刀(或食用面团、馅料)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视频动画《冬至》,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习俗,引出饺子。

——熊猫奇奇他们在做什么事情?冬至都吃什么?

——你喜欢吃饺子吗?

——你知道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呢?

小结:冬至那天,一家人一起包饺子或汤圆,边吃边聊天,很是幸福。所以,饺子、汤圆就代表团圆,代表着对家人和客人的祝福。

出示小伙伴做饺子的图片,引起幼儿做饺子的兴趣。

出示一个制作好的饺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论。

——饺子是什么样的?

——你们在家里包过饺子吗?饺子要怎么包呢?

播放视频《包饺子》,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包饺子的方法和步骤。

出示包饺子分步骤图,鼓励幼儿用黏土尝试包饺子。

1.制作饺子皮: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两只小手搓一搓,搓成圆球;再用手掌把圆球压薄,压成圆圆片。

2.制作饺子馅: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切碎或团圆。

3.包饺子:用皮包住馅,用大拇指和食指把两边捏在一起,一个饺子就做好啦。

鼓励幼儿独立制作饺子,教师巡回观察,给予指导。

鼓励幼儿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你的饺子是什么形状的?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你的饺子是什么馅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投放做饺子的材料,让幼儿制作不同样式的饺子并展示。

家园共育:幼儿回家尝试和家人一起包一顿饺子,体会冬至的温馨气氛。

中班纸教案篇5

爸爸妈妈上了一天班,很辛苦,奶奶做了一天家务,也很辛苦,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平时他们总是嫌我太小,不让我帮忙。对了!我可以洗碗呀!洗碗这件事对我来说可是小菜一碟哟。

吃过晚饭后,我对着爸爸妈妈宣布:“今天我洗碗!”我说干就干,和妈妈一起把碗收拾起来,放进水池里,拿起抹布,挤上洗洁精,在碗上擦起来,沾上洗洁精的碗很滑,我小心翼翼地拿着,里面擦擦,外面擦擦,一只碗就洗好了,然后第二只……洗完碗洗盘子,最后是个大汤碗,这个盛汤的碗,象盆一样,它太重了,我好不容易才洗好。洗完之后再用清水把它们一个一个冲洗一遍,这项工作就完成了。

看着洗得干干净净的碗,我非常开心,妈妈也非常开心,原来劳动果然是快乐的,以后我要多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中班纸教案篇6

设计意图: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清明节期间为幼儿设计一系列的相关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古诗、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2.能正确熟读古诗。

3.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清明节人们扫墓的心情。

活动准备:

1.古诗教学的自制ppt。

2.幼儿前期经验准备: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活动过程:

一、入场:听《琵琶语》学古人漫步进场,感受古曲的气氛。

二、了解清明节的风俗。

1.请你们回忆一下,清明节你和家人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2.播放“清明介绍ppt”,教师做相应的小结。

3.小朋友说了很多清明节做的事,我们看看其他人会做些什么呢?

教师:清明节这天,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带着悲伤的表情,手捧着鲜花去祭拜去世的亲人……所以,清明节要去扫墓,是对已经去世的人的尊敬与怀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后,人们的心情都比较难过和悲伤。

三、学习古诗,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1.完整欣赏古诗两遍。

2.看背景图,初步了解古诗大意,幼儿看图自由回答。

3.句卡配对,进一步了解古诗大意。

(1)出示图卡,引导幼儿发现诗句与画面的匹配关系

(2)观察图片,幼儿为诗句匹配图片。

四、朗诵古诗

1.幼儿整体诵读。

2.记忆大考验两遍。

3.幼儿跟读两遍。

4.表演读。

5.古诗接龙。

五、认字活动:学习“明”字并讲述“明”的字源故事。

“明”在甲骨文中是由一个日和一个月组成,表示日月照耀、明亮的意思,也解释为带来光明。金文和小篆的名字是由月和一个窗形的结构组成,意思是月光照进窗内,表示光亮之意。现在的明字则确定为日月之明了,一般用为光亮之义。

六、结束活动:欣赏歌曲《清明》。

七、活动延伸:学习歌曲《清明》。

中班纸教案篇7

活动设计:

这是活动“马路上的汽车”的一个组成部分,目的是让幼儿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用艺术的手法创造性地表现汽车,充分体验想象、创造的乐趣。

活动目标:

1、 能合着快慢不同的音乐节奏,创造性地用身体动作模拟各种汽车。

2、 体验大胆想象、自由表现的乐趣。

3、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 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 观察过各种汽车,玩过各种玩具汽车。

2、 做过“小司机”的音乐游戏,熟悉红灯、绿灯、转弯的音乐信号。

3、 节奏快慢不同的音乐片断以及完整的游戏音乐。

活动过程:

1、 在音乐声中,幼儿拿着玩具汽车互相观看、自由交谈。

2、 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汽车。

①你最喜欢什么汽车,为什么?请你们学一学。

②播放快节奏的音乐,请幼儿合着节奏做模仿动作。

③出示玩具汽车,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用各种身体动作表现汽车最主要的特征。

④播放快节奏的音乐,引导幼儿合着音乐做动作,并相互学习。

⑤重点模拟两种汽车,如消防车和警车,引导幼儿充分体验和表现。

⑥在快节奏音乐的伴随下,幼儿自由表现汽车,音乐一停就摆好造型,相互欣赏。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模仿的是什么车,在干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表述,如“我是警车,在执行任务”。

3、 幼儿合着快慢不同的音乐节奏,创造性地表现汽车。

①刚才我们合着音乐想出了许多有趣的动作,现在我们仔细听听,这段音乐和刚才的音乐一样吗?

②合着慢节奏的音乐,幼儿创造性地表现汽车,想像此时汽车在干什么,如“消防车要安全回家了”等。

③现在我们来完整听一遍音乐,想一想音乐节奏快时汽车好像在干什么,音乐节奏慢时汽车好像在干什么,怎样用动作来表现。

④引导幼儿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配上合适的动作。

4、 游戏:快乐的汽车。

①你们工作得真认真,现在该回停车场了。听,一路上会出现什么情况?

②教师用钢琴弹出高音、低音和刮音,启发幼儿听辨出绿灯、红灯和转弯的音乐信号。

③游戏开始,教师弹出不同节奏的音乐,鼓励幼儿边听辨节奏和明显的音乐信号,边创造性地游戏。

④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幼儿抱着玩具汽车回“停车场”。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开展就是建立在孩子的兴趣之上的,以幼儿的发展为主体。活动是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活动的目标定位是科学、合理的。本次活动运用基本图形表现常见汽车的外形特征,体验不同车辆在生活中的不同用途。整个活动以“游戏”为载体,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懂得了道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中班纸教案推荐7篇相关文章:

彩色纸的故事教案5篇

纸风筝幼儿园教案6篇

中班伞教案反思推荐7篇

社会领域纸的教案6篇

纸宝宝的朋友教案8篇

大班纸的世界教案6篇

社会领域纸的教案优秀5篇

社会领域纸的教案模板6篇

彩虹的纸教案8篇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教案推荐7篇

中班纸教案推荐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7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