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反复修订与完善,能够帮助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教师们纷纷更新自己的教案内容,九九范本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飞机和船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飞机和船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 能用汉语说出自己的五官“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眉毛。
2.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3. 培养幼儿仔细倾听的好习惯。
4.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 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能清楚的说出自己的五官。
难点:让幼儿了解自己五官的用途。
活动准备
1. 小镜子若干。
2. 五官挂图1套。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小朋友们好,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啊!通过幼儿的回答,让幼儿拿镜子照照自己的脸,看看自己的脸上有什么。
基本环节:幼儿自己看清了自己的脸上有什么,分别是:“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眉毛。教师与幼儿练习五官的正确的发音。
游戏“教师与幼儿玩触摸游戏,教师说幼儿听指令。
例如:教师发出指令,鼻子鼻子,眼睛时,幼儿手指停留在鼻子上,教师发出指令,眼睛眼睛,耳朵时,幼儿手指停留在耳朵上。
结束部分:幼儿与教师玩触摸游戏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学习,幼儿有了很深的认识,从对五官的模糊逐渐到能跟随教师的指令完成正确的指法。
幼儿从最初的不理解,不接纳,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游戏,慢慢的开始对本课以理解,接纳的方式轻松愉快的接受本课。在情感上幼儿会积极的参与活动,踊跃发言。知识,有儿学会了五官的正确的发音。技能:幼儿能跟着教师的'指令清楚的找到自己的五官。
幼儿在学习的方面我们应该参与肢体动作,这样幼儿才可以正确的了解自己的五官,对于个体差异,我们要用另外的方法来引导他们。
小百科:脸初指两颊上部,到唐宋时期开始指整个面部,另外又指表情,面子和物体的外部等。
飞机和船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⑴继续学习消息的有关知识,语文教案-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
⑵理解本文语言运用的特点。
能力目标:
⑴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⑵根据消息的特点,分析本文结构及主体部分的层次。
情意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和科学精神。
教学建议
课文
本文报道了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时爆炸的事件,及这一事件在美国全国上下引起的震动、对美国航天事业的影响。
课文思路
这篇新闻由标题、电头、导语、主体构成。
标题由正标题、副标题构成。正标题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点明本新闻报道的中心事件,概括了这则新闻的主要事实。副标题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里根总统表示哀悼揭示了这则新闻的事实结果,同时也作为这则新闻的内容提要。
电头本报华盛顿1月28日专电 记者张允文报道:点明了这则新闻发布的地点、时间、发报人。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针对性。
导语是本文的`第1自然段。本文导语简明地概括报道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的情况,并点明本次航天飞机失事的严重性。语言简明,条理清楚。
主体是本文2至11自然段。本文主体部分是这则新闻的主干,是对本次航天飞机失事的叙述和展开。主体部分可以分两层:第一层是2至9自然段,报道了这次航天飞机失事在美国引起的巨大反响。第二层是10至11自然段,报道了这次航天飞机失事对美国航天事业的影响。
写作特点
1.及时,是对新闻报道的最基本要求,本文作者做到了这一点,当天事件当天报道。
2.准确。消息中涉及人名、地名、时间,做到了准确无误,数字尽量精确。涉及科学问题注意使用术语,修饰词语运用得当。
3.材料丰富。围绕中心事件的各个方面几乎都作了报道。
4.详略得当。全文对爆炸事件及反响写得较详,对航天史及空难的影响写得较略;主体部分前三层写得较详,因为这三个方面更为读者关注:7名宇航员只写一人,因为中学女教师麦考利夫来自民间,人们更熟悉她,喜爱她,写她也代表写了七人。
注意引导学生筛选信息
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围绕中心事件报道了大量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背景材料,信息量很大。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去寻找并筛选有价值的信息。
帮助学生解决难点
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在大的层次上是很清楚的,但在局部上却有些错乱,例如时间顺序并不很严格,不时地插入背景材料使得对事件的报道时有中断。表现了消息写法上的另一些特点,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这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教师宜作适当讲解,以消除学生的疑惑。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学习消息的有关知识。
难点:分析本文结构及主体部分的层次;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本文组材特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⒈导语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我国驻华盛顿记者写的消息。这则消息,及时报道了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的情况及在美国引起的巨大反响。
⒉播放音像资料
设置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了解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⑴大屏幕播放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的电视新闻资料片。
指导思想:
⒈重现当时的真实情景,营造令人震惊的现场氛围;
⒉引导学生思索,这样一个大的事件,应该如何去报道,从而初步认识电视新闻与报纸新闻的区别,进一步加深对消息的特点的理解。
或播放幻灯片:
①幻灯片一: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情景。
②幻灯片二: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的情景。
③幻灯片三:七名遇难宇航员的照片。
④幻灯片四: 里根总统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的情景。
⑤幻灯片五:(一组)含:华盛顿和全国各地下半旗致哀;帝国大厦熄了灯火,以示哀悼;华盛顿大教堂响起哀悼死难者钟声;布什副总统前往佛罗里达太空中心慰问死难者家属等图片。
(插播旁白进行解说)
教师小结:据《北京晚报》1986年1月29日报道,本次事故是自1961年美国开始载人宇宙飞行以来发生的最大的一次空难,可见国际影响之大。
(二) 学习课文
教师:结合播放的音像资料向学生介绍这篇消息的背景及消息的有关知识。
这则消息,导语明确,主体部分具体、确切,围绕中心事件报道了大量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提供了较丰富的背景材料。请同学认真阅读全文,并根据消息的结构找出本文的标题、导语和主体。
学生活动:
⑴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边阅读,边筛选信息。
⑵查字典,扫除字词障碍。
出示应掌握的字、词的幻灯片。
飞机和船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可以完整地演唱歌曲
2、尝试用肢体语言表现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挂图cd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纸飞机,兴趣导入。
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模仿飞机飞行,比如起跑、起飞、转弯、上升、下降、落地等。
2、播放cd,幼儿倾听歌曲,熟悉歌词,并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歌词。
-----你在歌词里听到了什么?
-----用什么动作表示你是一张纸,正在被折成飞机呢?
-----在想象自己变成一架纸飞机,你会怎么飞呢?
3、教师展示挂图,请幼儿观察画面和动作说明。
-----书上的小男孩和小女孩是跟着歌词做动作的'?
-----折一折,叠一叠是分别弯曲自己的左臂、右臂。“做成飞机用力一丢”是用手臂再用力向前上方挥出去。“飞出去,飞出去”是分别向两边做飞机飞行状,开心地飞行。“咻咻咻咻真开心”是上下挥动手臂,表示很开心。
------有哪些小动物坐在飞机上飞行?它们开心吗?
——你最喜欢哪一架纸飞机?为什么?
4、播放cd,幼儿跟随音乐边唱边作动作2-3遍。可以模仿书上的动作,也可以自创动作。
5、将幼儿分组根据歌曲来玩“纸飞机”的游戏。
幼儿2人一组,,先由第一名幼儿当纸,第二名幼儿来折飞机,唱到第二句的时候,把扮演飞机的幼儿丢出去(推一下),第一名幼儿“丢”出去后开始到处飞,在歌曲最后一句的时候,飞回到队尾,然后第二名幼儿扮演飞机.
6、延伸,为幼儿提供手工纸在区域活动中尝试折纸飞机。
飞机和船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写田字格内十个生字。
3、了解航天飞机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以及不妄自菲薄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航天飞机的特点,写一段航天飞机的自我介绍。
教具:多媒体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激发兴趣:
同学们看过飞机,坐过飞机吗?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历史的巨轮前进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类终于造出了航天飞机。
2.幻灯出示航天飞机
3.齐读课题
4.读完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有什么想问的?
5.学生自由发??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动动笔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出示生字词。
3、学生自由朗读生字词。
4、指名读带拼音的生字词。
5、去拼音读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读好句子
1、读好含有生字词的句子——§2第一句话
出示:突然一声呼啸,一个庞然大物腾空而起。
(1)指名读句子。
(2)理解词语:呼啸(高而尖的声音)
一个很大的东西腾空而起,发出高而长的声音,这样的声音叫~
(3)读好这句话。
2、读好含有生字词的句子——§2第二句话
出示:只见他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转眼间便飞得无影无踪。
(1)指名读句子。
(2)过渡:刚才听到他的声音,现在看到他样子,那“无影无踪”什么意思?
(3)读好这句话。
(4)连起来集体读好两句话。
(5)由这两句话你读懂了什么?(大,快,外形,板书庞然大物))
3、读好含有生字词的句子——§3第一句话
出示:他找到智慧老人,想问个究竟。
(1)指名读句子。
(2)理解智慧老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啊?
(3)“究竟”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吗?
四、精读第三自然段:
1、智慧老人是怎样介绍航天飞机的呢?自由读。
2、智慧老人说了几段话?请学生分别读
3、出示智慧老人说的第一段话。
4、第一段话介绍了航天飞机的什么特点,把重点词语圈画出来。
5、读好“他比你飞得更高更快。”(板书“更高更快”)
6、高表现在哪里?用书上的语言来回答
体验两万米的高度。
7、快表现在哪里?还是用书上的语言来回答
体验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的距离之长,航天飞机所花时间之短。
(东西直线距离大约4000多公里,汽车大约50多个小时,火车30多个小时)
8、指名读第一段话。
9、出示智慧老人说的第二段话。
10、第二段话介绍了航天飞机的`什么特点,把重点词语圈画出来。(板书:本领大)
11、“本领大”表现在哪?用书中的语言来回答。
12、出示卫星回收的图片,用书中的语言来说说图的内容。
13、指名朗读第二段话。
14、集体朗读第三自然段。
五、朗读全文,学生质疑
1、指名朗读全文。
2、学生质疑。
六、书写生字词:
1、出示五个生字。
2、注意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
指导“慧”的写法。怎样写好这个字?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
飞机和船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 学习制作与投射纸飞机。
2、 比较与学习纸飞机的不同折法。
活动准备:
“玩具卡”《纸飞机》
彩色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 清幽而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用彩色纸折纸飞机
二、 请幼儿试射自己折的飞机,然后说一说
——你的纸飞机飞得远吗?
——为什么你的飞机可以飞得远呢?你的折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这是老师折的纸飞机,你们看看它飞得远吗?
——为什么老师的纸飞机飞得远呢?请你们看看老师是怎么折的。
三、 鼓励幼儿尝试做不同的纸飞机,如将翅膀卷起来或飞机翅膀上剪几个洞,看看哪一种飞机飞得远、飞得快。
四、 将飞得最快的飞机类型贴在展示区,请幼儿继续发明不同类型的飞机。
五、 带领幼儿用幼儿用书中的玩具卡制作纸飞机。
【拓展延伸】
中班音乐纸飞机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看图折纸,学会四角向中心折、沿中心线对折等方法折飞机。
2、培养幼儿手指动作的灵活性。
3、培养幼儿空间的知觉,引导幼儿养成有条理认真做事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过四角向中心折、沿中心线对折的技能。
2、每人一张正方形纸。
三、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教师出示图片,上面有各种各样的飞机造型,与幼儿一起欣赏。
2、引出:教师拿出范例纸飞机,引起大家想学的兴趣。
3、教师示范折法,教折纸飞机。
教师指导语:
(1)长方形纸一张,长边和长边找朋友,对齐压平;
(2)展开找到中线,它像一条小河在中间
(3)找到一条短边上的两个角,向中线折
(4)找到飞机尖尖的一个角,向它对面的一条边弯弯腰,压压平,露出一个尖尖小角
(5)找到这个尖尖角,回头再点点头,压压平,还是露出一个尖尖小角
(6)找到中线,对折,飞机的翅膀合上了
(7)用手捏着飞机的尖头,两个翅膀扑下来,向下折压压平,飞机折好了。
4、户外游戏:鼓励幼儿飞一飞自己的纸飞机,比一比谁得飞机飞得高。
四、活动延伸:
1、纸飞机比赛:比一比谁会折的飞机种类多,谁折的飞机飞得最远。
2、其他折纸活动。————周妙
飞机和船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