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小组讨论的教案,学生能够分享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结合科技的教案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现代教学的魅力,提升学习兴趣,下面是九九范本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二年级语文教案推荐5篇,感谢您的参阅。
二年级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快乐,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读准前鼻音“辛”和后鼻音“劳”,写好“至”;
2。朗读课文,读懂文章内容,让学生知道要学会欣赏自己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老鼠快乐的原因,学会欣赏自己。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
2。认读生字、新词,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学习课文第1——第11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1。“变成什么好”看这个题目,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句子?
2。猜猜文章会写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
2。集体正音。
认读生词:法师、借东西、回答、乌龟、长久、辛苦、劳碌、至于
难度的词:神奇、魔瓶、发愣、恶心、舒服、蹦蹦跳跳
3。指名分节读课文。
第一部分(1—11)第二部分(12—20)第三部分(21—23)
4。默读课文,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1。自由的读第一部分,说说从这个部分,你知道了什么?
提示:这个部分主要写小老鼠很想变成别的动物,所以找到了魔法师。从文章中小老鼠把门“敲得咚咚响”、“一天也不能等了”等地方可以看出小老鼠急切的心情。
2。想一想,小老鼠为什么想变成别的东西?
板书:“大家都不喜欢我”
3。说一说,你对老鼠的认识。
看来当老鼠真的好糟糕,小老鼠想变成什么,最后的.结果怎样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四、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
2。同座互相学习,识记生字。
3。学生练习写字。
4。展示作品。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学习课文第12——23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老鼠快乐的原因,学会欣赏自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小老鼠觉得做老鼠一点也不快活,就向魔法师借了魔瓶。它想变成什么呢?
二、读一读,演一演,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找出小老鼠想变成什么?想变和没有变的原因。
2。填一填:
小老鼠——()——()——()——()——()——()
3。看着板书说一说,小老鼠的想法。
4。演一演,小老鼠当时的样子。
提示:抓住描写动作和神态的词,表演小老鼠的思考过程。
5。小组合作表演读第13——18自然段。
6。想一想,说一说:小老鼠还会想变成什么?
7。默读课文最后3个自然段。
(1)读魔法师的话,读出问的语气。出示小老鼠的话,板书“变得快活”,联系前文对比,体会小老鼠觉得“变成别的东西,说不定更糟”,还是做自己比较好,所以它“变得快活了”。
板书:做自己是最幸福的
(2)指导读好魔法师和小老鼠的对话,分角色读出体会。
8。小老鼠找回了快乐。生活中,你有过向小老鼠这样的想法吗?现在你也来说一说。
教师总结: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小老鼠这样的感受,但是即便是所有的人都不喜欢你,你也要爱自己、欣赏自己,在自信中,快乐的生活!
二年级语文教案篇2
1教学目标
认识“庐、瀑、炉、疑”四个生字。会写“炉、银、烟、流”四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喜爱,积累古诗中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积名累句。
教学难点:
“瀑、疑”的识记,“香炉、挂前川”的理解。
3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大家一定积累了许多古诗吧,谁来背一背。(指名背诵)
2、真了不起,诗人们用这些诗歌来赞美美丽的风光,抒发自己的情感。其中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仙”,知道他是谁吗?(板书:李白)
3、说说对李白的了解,用一句话概括。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写的一首诗《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强调“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吗?(远看庐山的瀑布)
二、初读
1、庐山在我们国家的江西省,是一座风景优美的名山。让我们一起走进庐山,欣赏那里的风光吧。出示图片。说说自己的感受。
2、大自然鬼斧神工,缭绕的云雾、飞泻的瀑布也让诗人赞叹不已,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千古之作——《望庐山瀑布》,配乐泛读。
3、出示诗歌,请大家自己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
4、有不认识的字吗?(没有)这首诗中有两个生字特别相似,谁能找出来?(庐、炉)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来记这两个字吗?指名说。
5、谁想读这首诗?指名(2人)读,齐读。
三、释义
1、诗人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自己再读读诗,然后和同桌说一说。(同桌交流,教室巡视)
2、谁读懂了前两句?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a指名说诗意:太阳照在香炉峰上生出紫色的.烟霞,远远看见瀑布像一条白色的绢带挂在山前。这位同学讲升起了紫色的烟雾,可是诗中却是“生”,不是“升起的升,是诗人写错了了吗?强调“生”,不是“升”。请你修改一下自己的理解,再说说。
b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觉得这条瀑布像什么呢?(白带子,河流。)飞流而下的瀑布就像一条河流挂在山前,“川”的意思就是——(河流)
c香炉峰被紫色的烟雾环绕,千丈青山衬着一条洁白如练的瀑布,谁能想象着这样的画面来读这两句。指名练读。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指名说诗意:长长的瀑布飞快地倾斜而下,就好像那条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
b这个同学有一个词理解得非常准确,是哪个词?(飞)从这个“飞”字,你能体会到什么?(水流得快)还能从这句话的哪个词里体会到水流得快?(直下)
哪位同学能强调这几个字,读出瀑布奔腾而下的气势来。指名读。
c(强调夸张)这瀑布真的有三千尺吗?理解得好。古诗中,用来表示数字的“三”“六”“九”“百”“千”“万”等都是虚指,不是实指,一般用来形容很大很大,很多很多,很高很高。那你还知道那些诗句使用了夸张的写法吗?(出示补充诗句)齐读
d刚才那位同学说好像是银河从天的最高处落下来,这个“好像”解释了“疑”字。“疑”还有不同的解释吗?(仿佛、宛如、如同)都可以。这瀑布就像是银河从天上落下了,多么壮观!自己读读这两句,想象一下瀑布奔腾而下的气势。
练习朗读,指名读,读得好,再现了瀑布宏伟的气势。齐读。
e不错,银河从九天上落下来,何等壮观。这里诗人为什么用上“疑”字呢?(板书:疑)(想象)对,这不禁使我们想起了李白的另一首诗《静夜思》中好像也有这样的笔墨:“床前明月光-----”
小结:这神话般的想象正是李白诗词特有的风格,所以他被世人称为“诗仙。”你还知道哪些李白的诗句具有离奇的想象呢?(出示补充诗句)
四、悟情
1、李白大胆夸张的语言让我们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千丈青山衬着一道银白的瀑布,这瀑布飞腾奔涌,倾泻而下。该怎么读这首诗呢?请大家面对着这条瀑布,自己放声读。
2、想不想亲眼看看这瀑布啊?出示录像。什么感觉?(壮观、雄伟)
3、现在,你们面前就是庐山的瀑布,想不想做一回小诗人吟诵这首诗。指名读。
4、从你们的吟诵中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观,感受到了诗人对这美景的赞颂。
5、最后,我们一起来写“流”这个字。
二年级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看图,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难点:感受和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板书内容的表格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看图初步感受黄山石的奇妙。2、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你去过黄山吗?知道黄山有哪四绝?
2、黄山在我过安徽省南部,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为四绝。读了这个课题,你认为课文中可能要写什么呢?
二、观察图画。
1、出示多媒体课件或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上的三块石头象什么。
2、过渡。课文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些石头呢?读一读就知道了。
三、读文识字。
1、第一遍,要求读正确、读流利。不会读的字可通过“桃子”、“树叶”上的拼音来解决。
2、第二遍,要求边读边想想课文介绍了几种黄山奇石,用横线画出来。
3、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14个生字,让学生认读。
4、找一找这些生字在文中组成了什么词语。
即:风景区尤其仙桃石石盘山峰胳膊,巨石每当脖子著名形状
5、课件出示以上词语,开火车认读。注意“膊”在“胳膊”一词中读轻声。
6、巩固识字。
(1)、猜字谜:横山上面三根草(当);一个人,在山边(仙);学者头上带草帽(著)。
(2)、读新组的词语:山区其它仙人盘子巨人当然著作图形形态
7、指名读,分组读,全班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观察“尤、其、区、巨、它、安“六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先描一描,发现字的特点,说说怎样写。
3、比较字形。区——巨,都是半包围结构。笔顺分别为:区巨
尤——其,都是独体字。它——安,都有宝盖儿。
4、师范写生字,请学生认真观看。
5、学生练习写字,师巡视指导。写好后组织学生评议、参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图文结合,感悟课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感悟课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
2、理解“闻名中外”和“尤其”。
(闻名中外:国内国外都有名。尤其:特别、更加。)
3、指导读,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认真观察,图上的石头是什么样子?看到石头你会想到什么?
2、找出写这幅图的段落读一读。
3、比较句子:
它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它好像从天山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4、小结:这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依次写了“仙桃石”的名字、样子、地点。)板书:
先写再写然后写第二段名字样子地点
5、比一比谁读得好,背得快。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件出示:“猴子观海”图。观察那石头的样子,看到石头让你想到什么?
2、找出图中对应的段落读一读。
3、想一想这段写黄山奇石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试着补充板书。
板书:
先写再写然后写
第二段名字样子地点
第三段地点样子名字
4、比一比,第二、三自然段的两种石头的写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写好不好?(写的方式有变化,读起来更有趣。
5、指导朗读。
6、比一比谁背得快。
四、小组合作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每四人一小组,每组发一张卡片(内容同板书),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想怎样补充表格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填写。
2、评议。
3、指导朗读、背诵。
4、对比表格中各段的不同写法,讨论:如果各段写法相同,好吗?
(写法有变化,文章才生动)
5、自选一段,试着变换顺序说一说。(如:在山顶的石盘上,有一块巨石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这就是有名的“仙桃石”。)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了什么?
2、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挑一块像第2、3、4、5自然段那样说一说。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如:就说“天狗望月”吧,它瞪着眼睛,伸着舌头望着圆圆的月儿,就像要一口吞掉月儿似的。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几只可爱的狮子像是你追我赶,抢一个圆溜溜的石球。
六、指导写字。
1、复习“尤、其、区、巨、它、安”六个字的写法。
2、指导写“块、站”。
块:第四笔是横折。
站:第五笔是提。
3、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
板书设计:
2黄山奇石
仙桃石
猴子观海闻名中外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二年级语文教案篇4
一、故事导入,情感铺垫。
师:你们课前都听了《神笔马良》的故事,听完故事后,你们觉得马良的神笔神在哪儿?
生:马良的神笔神在它画什么,什么就能变成真的。
师:你认为马良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是个善良的孩子。
师:你们想不想也有一枝马良这样的神笔呢?
生大声答:想
师:有一位小朋友也非常渴望拥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来实现自己心中的愿望,她把自己的心愿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就叫作——《假如》。起来把课题读一遍吧。
生(齐读):23、假如
师:请大家带着深情的祝愿再读一遍。
生(深怀地):假如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孩子们较熟悉的神话故事导入,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让学生明白学习的内容。
二、读文、识字、感悟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师: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在读之前,我先问同学们一个小问题:如果遇到不认识
的字可怎么办呢?
生1:拼拼音、问同学。
生2:查字典、问老师。
师:同学们的主意真好,那就赶快开始吧。
(学生读课文,自学生字,师巡视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指名读、带读。
(2)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卡片,学生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小组开火车读生字,读得全对的小组能得到小苹果)
(3)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马良的神笔、缩着身子、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饿的哭泣、健康的身体、在操场上奔跑。
师:哪个同学能站起来读句子?
(指名几位学生读)
3、再读课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句子放到课文中,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小作者想用马良的神笔来实现自己心中的愿望,那么她都给画了什么?拿出手中的笔画出来。
(学生自学,教师指导。)
师:谁来说说小作者都给谁画了什么?
生:画了太阳。
师:把句子说完整。
生:给小树画了太阳。
师:还给谁画了什么呢?
生:给小鸟画了谷粒。
生:给西西画了一双好腿。
(师根据学生说的相机板书:太阳谷粒好腿)
设计意图:在认读生字中鼓励学生以主人翁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比赛也是学生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学生通过两次不同要求的读,对诗歌有了整体感知,接着让学生说清了诗的大意,把感知的课文与课文与听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读悟结合,体验情感。
师:我们天天生活在快乐与幸福中,但是世界并不是处处都美好,还有许多不幸需要我们去关爱,去帮助。出示句子:“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一)第一小节
(1)我给小树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太阳?我为什么要给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呢?
反馈交流:冬天,小树不会觉得冷了,可以快活地成长。(答案多元化)
二年级语文教案篇5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指名读题目。
2.指导。
⑴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⑵指名口头扩词。
拜:拜年 礼拜 结拜 拜师 拜访
廊:走廊 长廊 回廊 画廊
影:电影 倒影 影视 影集 影片 影响
秧:秧苗 秧田 瓜秧 树秧 秧歌 菜秧
箩:箩筐 稻箩 淘箩
萝:萝卜 藤萝 菠萝 胡萝卜
墓:公墓 墓地 坟墓 扫墓 墓碑 墓室
⑶观察每一个字的笔顺,自由说一说。
⑷你觉得哪一个字的笔顺较难,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重点指导:“拜、廊、鼻、饼”的笔顺。
⑸用铅笔描红,进一步熟悉、巩固笔顺。
⑹反馈,教师指出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指名读题目。
2.指导。
⑴指导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成语,要求:读准字音。
相互听一听,纠正读音。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指名读。
⑵指导理解意思。
看图,说说人们在什么地方,环境怎样,大家在干什么,表情如何?
这4条成语都是描写节日欢乐、热闹景象的,你能说出哪一条成语的意思呢?
张灯结彩:悬挂着灯笼或各种彩灯,用彩色绸布、纸条或松枝结成美丽的装饰物。
欢聚一堂:快乐地团聚在一起。
普天同庆:天下的人一同庆祝,这里只唐人街的华人聚在一起欢庆佳节。
喜气洋洋:形容非常快乐的样子。
⑶指导运用。
借助图画练习说话,用上这4条成语。
⑷指导背诵。
自由背,相互背,指名背,齐背。
三、作业设计。
1.听写词语。
拜年 月饼 扫墓 画廊 象鼻 倒影 杨柳
秧苗 菠萝 竹篮 冻结 晾晒 温暖 瞄准
2.写成语。
你能写出几个表示节日很热闹的,人们很高兴的成语吗?(越多越好)
二年级语文教案推荐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