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123木头人教案6篇

时间:
Anonym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中清晰标注的重难点突破策略,是攻克教学关隘的战术地图,为了确保教案的可操作性,建议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九九范本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123木头人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123木头人教案6篇

幼儿123木头人教案篇1

活动的选择

民间的传统游戏简单易学,这个游戏就是其中的一个。它是一个集体游戏,但幼儿也可以分组进行游戏。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对游戏规则掌握的并不是很好,自控能力也要提高。所以选择了这个游戏规则性比较强,能够提高自控能力的游戏。

活动目的

1.锻炼幼儿肢体的表现力和控制能力。

2.提高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幼儿学各种小动物走路,进行活动。

二、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参加游戏的幼儿一起说儿歌,并一边说儿歌一边走路或做动作,当说到儿歌最后一句时幼儿身体做出各种动作,摆出各种姿势不动。如果谁动了或笑了,就要被停止游戏。(儿歌:山连山,水连水,我们都是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小白牙,最后只能蹦一下。也可以幼儿选用自己喜欢的儿歌来代替。)

三、游戏反复进行

四、活动结束

幼儿散步做放松活动。

幼儿123木头人教案篇2

设计意图:

“木头人”的游戏是孩子们喜欢的经典游戏之一。通过这个活动使幼儿产生对民间游戏活动的兴趣,并能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控制好自己的身体动作。这次活动设计对该游戏的引入和改编,使幼儿能够更加喜欢木头人的游戏,对该游戏充满好奇心和想玩的心情。同时可以加强孩子与朋友之间的交往,以及孩子的自控能力,让孩子在和朋友的交往过程中快乐、有意义地成长。

活动目标:

1、能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身体,在规定时间内努力做到一动也不动。

2、能根据指令变换模仿动作,体验体育活动的快乐。

3、能在逐次提高难度要求的前提下,愉快游戏。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玩过简单“木头人”游戏的经验并且保有持续的游戏兴趣;安全合适的活动场地,最好是户外操场;活动中准备自制“魔法棒”一根,口哨一只,适合游戏的快乐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带幼儿队列入场,跟随音乐热身准备。

提问:小朋友们想和老师一起玩游戏吗?

我们先一起活动活动身体,一会更好地玩哦!好吗?

(本小节在于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从身体和心理上做好游戏前的准备。)

二、游戏环节

1、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

教师先组织幼儿玩最简单的“我们都是木头人”游戏。集体扮演木头人,念说儿歌“山山山,山上有三个木头人,扇扇扇,三个好玩的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在大家念完儿歌后每人做一个造型动作,在十秒时间内不准动。

提问:小朋友们我们之前玩过“我们都是木头人”的游戏大家还记得吗?要一起玩吗?

(幼儿有玩这个游戏的经验,并有浓厚的游戏兴趣,熟悉最基本的游戏规则,从而也使游戏规则的建立与巩固,便于下一个游戏环节的操作。)

2、游戏:魔法师

提问:大家木头人玩的好认真,真像一个个木头人一样,现在我要变成魔法师,魔法师会什么本领呀?

那我这位魔法师要拿着我的魔法棒来施魔法了,我的咒语是“变变变,变变变,变成长鼻子的大象吧!”

听到周咒语后幼儿扮的“木头人”马上“变成大象”,模仿大象行走。幼儿依次按指令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听到“魔法师”吹口哨,“木头人”就要停止动作。也可请个别幼儿来当魔法师进行游戏。

(在这个游戏中,幼儿与老师,幼儿与幼儿,幼儿与玩教具、包括游戏环境形成很好的.互动群体,是的游戏效果明显,幼儿得到充分的体验和感受。)

3、游戏:木头人的快乐多

提问:大家玩的开心吗?

你们真是一群快乐的“木头人”呀!

那请快乐的木头人一起跳起来吧!

老师播放节奏明快的音乐,“木头人”随音乐起舞,魔法师挥动“魔术棒”,音乐停止,木头人摆好造型不动。

(在游戏中,幼儿从简单的听指令变木头人,到木头人标造型,再到听音乐自由变“木头人”,游戏的目标层层的达成,幼儿的自我能力水平也得到逐渐的提高)

三、结束部分

教师组织幼儿放松身体,结束游戏。

提问:今天我们的木头人们表现真棒!和大家一起玩游戏快乐吗?还想玩吗?

激发幼儿游戏情绪,为下次游戏准备。

(游戏活动往往带给孩子无穷的快乐,尤其是深受孩子喜欢的游戏更是意犹未尽,但适当的结束也是一种规则的建立,让孩子在玩中成长。)

幼儿123木头人教案篇3

一、活动背景

在《幼儿园指导纲要》里,社会领域的目的提到,要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要实现这一目标,是要让幼儿在与同伴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中去学习、体验的。建构游戏是我班幼儿乐此不疲的游戏。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个童装店里发现了几个店主准备丢弃的木头模板,看起来像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木头人”,身体的各个部分可以拆卸和拼装,很有意思。如果以“木头人” 为素材,设计一些有趣的合作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去探索合作的方法,感受合作的重要性,体验合作的快乐,岂不正好顺应了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吗?于是,“好玩的木头人”这一活动就应用而生了。

二、活动目标

1、复习分类配对,学习按序号拼装木块的方法。

2、在游戏活动中,有一定的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感受合作的`重要,探索合作的方法,体验合作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已学习了拧螺丝的方法。

2、贴有数字标记的木头人拼装部件、装饰成红、黄、蓝、绿的“小树”四棵,衣服四套。

3、活动场地布置:场地四个角,各放着一棵小树(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4、不同类型的服装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幼儿舞蹈:“小小木头人”

(二)基本部分

1、按颜色分类(进入活动场地)

师:你们看,周围有什么?(小树)都有什么颜色?(红黄蓝绿)你们最喜欢哪种颜色?请到你最喜欢颜色的小树旁,摘一片树叶,贴在自己的手腕上。

2、幼儿分组(红黄蓝绿四组)

3、搬运木块

(1)介绍游戏名称,引导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四个队来玩一个“搬运木块”的游戏,想参加吗?(想)

(2)讲解游戏规则,让幼儿按颜色分类,又轻又快的搬运木块。在搬运的过程中,要求每个队的幼儿,一起合作,遵守游戏规则。

师:你们看(引导幼儿看摆放在场地前面的木头人拼装部件),这些就是需要搬运的木块。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木块上又不同的颜色标记,等会就请你们把所有于自己手上的标记颜相同的木块搬运到各队的小树旁。看哪个队搬的最快,放的最轻。准备好了吗?那就开始吧!

(3)评价幼儿“搬运木块”情况。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一说搬运木块的方法,感受合作的重要。

师:让我们来看看,是不是都送对了地方。吧友颜色标记的一面朝上放好。(和小朋友一起检查)来问问红队,你刚才搬了几块?搬了几次?你们组其他人是怎么做的?(幼儿回答)

师:每个队的小朋友大家一起搬,每个人都拿两块,只搬一次就搬完了。看来,大家团结合作就能更快的完成任务!

4、拼装木头人

(1)引导幼儿观察木块上标记的数字规律。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木块上,发现了什么?(数字)

师:都有那些数字?(1、2、3、4、5、6、7、8)每个数字有几个呢?(2个)

(2)让幼儿自己探索木头人的拼装方法。

(3)个队幼儿合作拼装木块,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建立合作意识。

(4)展示评价各队拼装的作品,分享探索方法和合作经验。

师:请最快拼好木头人的队,来说说你们是怎么拼的?其他队的小朋友也是这么做的吗?每个队小朋友都完成了。在你们的共同努力下,相互合作下,木头人都开心的对我们笑呢!你们高兴吗?我们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

5、游戏:木头人

6、装扮木头人

(1)分别请两位幼儿为木头人穿上不同类型的衣服,引导幼儿经观察后发现问题,体验和做的重要,并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2)引导各队幼儿讨论、协商,进一步探索合作的方法,分工合作装扮木头人。

(3)展示评价各队装扮好的木头人,组织幼儿小结合作经验,充分体验合作的快乐。

师:现在各队都把木头人装扮好了,你们说,漂亮吗?(漂亮)刚才哪个队最快?(红队)来问问他们是怎么分工合作的?其他各队小朋友也表现很不错,正是你们的共同配合才使木头人变得这么漂亮!你们真能干,我们为自己鼓鼓掌。

(三)结束部分

舞蹈《小小木头人》

分 析:

王维新:谢谢各位老师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从老师的讨论可以看出,我园教师对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有了一定的经验,在活动中也有了培养意识,这一点非常好。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了解了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从哪些方面入手。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每位教师要做到善于研究、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其次,教师也要具有团队合作的意识,通过潜移默化来引导幼儿。

五、研讨成果:

本次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让幼儿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也让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有意识的学会与人合作,思考一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怎么办?无形中提高了幼儿合作的意识。

活动中幼儿通过搬运木块——拼装木头人——装扮木头人几个游戏的设计,通过互相合作,提高了合作水平,同时也得到了合作的乐趣。活动难度的逐步提升,即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又增进了合作意识,同时体现了合作的无限乐趣。活动中教师创造性的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的相互交往,真正体现了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潜移默化的学会交往的本领。相信本次活动会给幼儿留下很深的印象。

幼儿123木头人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对传统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进行改编。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习与同伴沟通,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与成功。

活动准备

会玩“我们都是木头人”的游戏。

活动过程

1、幼儿玩“我们都是木头人”的游戏。

2、请幼儿说说玩游戏时哪个部分能改动,使游戏更好玩。激发幼儿改编游戏的愿望。

3、引导幼儿自愿分组,分别从形式、规则、说儿歌的方法、最后定格的造型、游戏的人数等几方面探索游戏的不同玩法。

4、引导幼儿交流游戏玩法、总结游戏经验,提出新问题并不断改进完善新玩法。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通过改变游戏的玩法,在儿歌的节奏、跑动的步伐、组织的形式方面都有了不同的尝试。他们边玩游戏边修改游戏规则与玩法,合作与自主性体现得十分充分。幼儿对最后定格造型十分感兴趣。但是由于在户外受场地的限制,很难尽兴发挥,因此生成了下一个室内造型活动。

幼儿123木头人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了解自己身体能动的一些部位,使幼儿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激发幼儿敢于探索和勇于发现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互相合作,互相谦让的优良品质。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游戏《木头人》,指出人不动是很难受的。

二、让幼儿明白人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是因为人的许多部位都可以动。

1、听音乐做动作

提问:刚才,我们跟着音乐在干什么?是身体的哪些部位跟着音乐在动?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生活

提问:除了舞蹈是人身体的一种活动外,你还知道人们有些什么样的活动?它们分别是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在动?

三、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感知自己身体可以动的部位。

1、每组发一个纸娃娃,让幼儿把认为可以动的部位用笔做上记号,要求互相协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假如你不能确定的话,就可以起来再动一动。

2、请你来动一动,你的身体还有哪些地方会动。

3、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由教师说出一个可以动的部位,请幼儿用此部位做个动作。

四、课后延伸

让幼儿继续寻找身体里许多看不见,甚至感觉不到的会动的部位。

幼儿123木头人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身体,在规定时间内努力做到一动也不动。

2、能根据指令变换模仿动作,体验体育活动的快乐。

3、能遵守规则玩游戏。

4、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自制“摩棍”一根,口哨一只。

2、地面上画好写有数1-10的方格。

活动过程:

1、玩民间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

幼儿集体念儿歌,扮演木头人,“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木头人,不准说话不准动”。要求幼儿念完儿歌后做一个造型动作,在规定时间内不准动。

2、师幼共同玩游戏“魔法师”。

(1)教师手持“魔棍”,口念“变变变,变变变,变成长鼻子大象”,幼儿扮的“木头人”马上“变成大象”,模仿大象行走。“魔法师”巡视,变得不像的用“魔棍”一指,这个幼儿便停止动作,还原成“木头人”。游戏中“魔法师”不断发出“变成小马”“变成小兔”等指令,“木头人”按指令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听到“魔法师”吹口哨,“木头人”就要停止动作。

(2)“魔法师”组织“木头人”玩跳数字游戏。引导“木头人”按照1-10的顺序跳。如跳错,“魔法师”就把他“定”在原地不动。

(3)“木头人”跳舞。播放节奏明快的音乐,“木头人”随音乐起舞,“魔法师挥动魔棍”,音乐停止,木头人摆好造型不动。

(4)随着音乐,魔法师送“木头人”回家。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流程下来,其实还有很多值得自己思考和反思的地方。有的幼儿在玩木头人的时候,坚持没几秒,就开始动来动去,觉得很好玩。我就有些着急,提醒乱动的幼儿,木头人是不能动的哦。但是,时间稍长,更多的幼儿也坚持不住,开始微微动起来。在活动到这种过程中,我及时分析自己的行为,对遵守规则、表现良好的幼儿给予关注和表扬。在再玩“木头人”这个游戏的时候,我就注重欣赏和关注孩子的造型,夸赞好的造型,来肯定孩子。几个调皮的孩子慢慢地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行动,不再因为得不到关注而表现出混乱。

幼儿123木头人教案6篇相关文章:

幼儿国学课教案6篇

幼儿拼音k教案6篇

幼儿手工活动教案6篇

健康活动幼儿教案6篇

大与小幼儿教案6篇

端午节幼儿教案6篇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推荐6篇

捉鸭子幼儿教案6篇

幼儿园排队教案6篇

大班幼儿诗歌教案6篇

幼儿123木头人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65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