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意义的教案应该具备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和活动,通过互动性的教案,学生能够建立互相尊重和协作的关系,下面是九九范本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诗歌的教案优质8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诗歌的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丰富词语:翩翩起舞、频频点头、轻轻摇晃。
二、活动准备
1、风在一年四季里给大自然带来变化的图片、。
2、、幼儿用书。
3、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感受风的存在,观察风起时花草树木的样子并用摄像机拍摄下来。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2、活动难点:理解风与四季的关系。
2、指导要点:通过观看图片、影像资料,引导幼儿观察、体验、运用生活经验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意境。
四、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起兴趣。
抓不住它的身子,看不见它的影子。
小时摇动树枝,大时推倒房子。
2、观察讨论,理解诗句。
(1)播放花草树木被风吹的录像。
提问:你看见风吗?风在哪里?你是怎样知道的?(引导幼儿观察树、花、草动态)风吹过时,树儿、花儿、草儿像在做什么,它们是怎么说的?
教师小结:风在哪里?树儿说:当我的枝叶翩翩起舞,那是风在吹过。风在哪里?花儿说:当我的花朵频频点头,那是风在吹过。风在哪里?草儿说:当我的身体轻轻晃动,那是风在吹动。
理解词汇:翩翩起舞、频频点头、轻轻晃动(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
结合风在一年四季里给大自然带来变化的图片,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讲述,理解诗歌的最后四段。
提问:
春天的风是怎样的风?给大地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夏天是炎热的季节,风会给人们送来什么?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它会收获什么呢?当风吹过的时候,空气中会飘来什么香味?
冬季的风是怎样的风?他给大地带来了什么?
(幼儿每观察讨论完一幅图片,教师就用诗歌中的语言进行概括小结)
请幼儿完整地欣赏配乐诗朗诵,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及优美意境。
3、学习朗诵散文诗。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幼儿欣赏。请幼儿注意观察和聆听教师朗诵时的表情和声音。
(2)教师和幼儿共同朗诵诗歌,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声音、表情、动作表现诗歌的美。
(3)听录音轻声跟读。
4、讨论:风在哪里、风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五、评价要素
是否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到诗歌优美的意境。
六、活动建议
可尝试在延伸活动中创编并表演诗歌。
幼儿园诗歌的教案篇2
教材分析:
?春天的秘密》是一首意境优美、拟人化的儿童诗歌诗歌生动形象的刻画了小河、燕子、垂柳、桃花、麦苗、农民播种等春天的鲜明景象,展现在幼儿面前的是一个动感、美丽的春天。本活动通过介绍春天自然界及动植物变化,引导幼儿在欣赏诗歌作品中感知春天的意韵;通过仿编诗歌,让幼儿深入理解春天万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魅力。
活动目标:
1、知道春天的主要特征,理解诗歌内容,丰富词汇:嫩绿、秘密。
2、大胆、清楚的表达对春天的感受,能有表情的朗诵诗歌,并初步尝试仿编诗歌。
3、感受诗歌中优美的意境,喜欢春天的美丽景色。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师或家长带领幼儿去参观春天的变化,并将观察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征。
2、配乐诗《春天的秘密》磁带,教学图片6幅(小河、燕子、垂柳、桃花、麦苗、农民播种各一幅),春天的各种植物、动物、风景卡片若干。
活动建议:
1、让幼儿互相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春天动植物及人们的变化,丰富幼儿对春天的知识。
2、逐幅出示图片,理解诗歌内容。
启发幼儿说一说:春天来了,小河有什么变化?垂柳穿上了什么样的衣服?还有什么也是嫩绿的?(引导幼儿了解:春天来到时,垂柳刚发芽,小叶子嫩嫩的,颜色黄绿,启发幼儿说出小草小花等刚发的小芽也是嫩绿的)春天那些果树开花了?桃花为什么红着脸?为什么看到小燕子我们会感到春天来到了?小麦苗有什么变化?农民伯伯春天种什么粮食?小河、燕子、垂柳、桃花、麦苗、拖拉机分别会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幼儿了解春天自然界的变化,教师注意提问在幼儿回答问题后,及时用诗歌中的语言小结。
3、多形式的欣赏、朗诵诗歌,感受、理解诗歌的意境美。
(1)教师有感性的朗诵诗歌(可伴随轻音乐),请幼儿说出诗歌中说了春天的哪些秘密,启发幼儿能用语言描述自己对春天特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2)通过幼儿看图随教师朗诵、配乐诗朗诵、表演朗诵等方式,让幼儿虚席朗诵诗歌。教师可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要小声说话?理解秘密的含义。请幼儿用声音、表情等表现出诗歌的意境美。
4、初步尝试仿编诗歌,加深对春天的印象。
教师要鼓励幼儿自由选择运用各种动物、植物、风景等卡片材料,根据诗歌的结构进行大胆仿编,并提示幼儿每一段中重复句子不变。小组合作完成一首完整的新编《春天的秘密》,并进行朗诵。如: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呢?嫩绿的小草使劲钻出地面(或:小蜜蜂在花丛间忙着采花蜜,嗡嗡嗡的叫着)小声的说:“春天在这儿!春天在这儿!”等。
教学反思:
春天来了,万物都有了性的变化,河里的冰融化了,柳树的叶子绿了,桃花儿红了,春天还是一个播种的季节,农民伯伯开始播种了。这些都吸引了幼儿的目光。结合当前春天的季节,我开展了本节活动《春天的秘密》。
活动目标要求幼儿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的情感。能了解诗歌的内容,从而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来续编诗歌,学习用连贯的语言大胆讲述自己发现的春天的秘密。
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拍了许多相关的照片,并在网上下载了大量的图片绘制图片供幼儿在教学过程中欣赏,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内容。教师将诗歌内容的图片一课件的形式一张一张展现给幼儿欣赏,让幼儿更快的理解了诗歌的内容,还为续编诗歌的环节做了铺垫。通过教师的充分准备,幼儿对春天的景象非常感兴趣,所以能大胆地对自己知道知识进行描
幼儿园诗歌的教案篇3
活动名称:诗歌“绿色的世界”(小班)
活动要求: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体验诗歌所展示的大自然的美和快乐的情趣。
2.引导幼儿用诗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大胆进行想象。
3.学习仿编诗歌句,体验创造的快乐。
教案准备:
1.教学用书“绿色的世界”
2.绿色的眼镜,幼儿每人一副。
3.红、黄、兰色的玻璃纸。
教案过程:
(一)观看无色彩的图书“绿色的世界”
1.图书上有什么?
2.这些画都是黑、白颜色的,有什么办法让它变成彩色的?
3.我想了一个办法,请你们来看一看!
(老师戴上一幅绿色的眼镜)
4.请你们猜一猜,现在我看见的画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
5.请你们也戴上绿色的眼镜来试一试
(二)欣赏诗歌“绿色的世界”
(老师配乐朗诵)
提问:1。这首小诗说了什么?
2.绿色的世界都有些什么?
3.为什么一切都变成绿色的呢?
(三)学念诗歌“绿色的世界”
让幼儿带着绿色的眼镜读念诗歌。激发兴趣。
(四)仿编诗歌句
提问:
1.如果你戴上红颜色的眼镜,又会看到一个什么颜色的世界呢?
幼儿园诗歌的教案篇4
教案目标:
1、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帮助幼儿理解事故内容。
3、引导幼儿用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
教案准备:
用纸盒搭建一幢高楼,桌面操作教具:兔子和乌龟。
教案过程:
1、提问:小朋友你看谁来了?出示小兔和乌龟图向大家问好:“小朋友好!我是小兔小白、我是小乌龟聪聪。”介绍完了以后老师问:“小朋友猜一猜他俩谁爬的.最快?如果进行爬楼比赛谁会得第一?为什么?”请小朋友大胆讲述。
2、教师有表情的讲述诗歌一遍,幼儿欣赏后提问:①龟兔爬楼谁第一?你从哪句诗歌里听出来的乌龟第一?开口说话的“石头”是谁?请3—4名幼儿清楚的回答,教师作肯定。②乌龟刚开始爬楼时,小兔子已经爬到几楼了?为什么兔子爬的那么快却没有得第一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大胆想象。老师边操作桌面教具、边再次朗诵诗歌一遍。
提问:小乌龟是怎样快速来到屋顶的?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并用清楚的语言描述乌龟快速爬楼的不同方法,并将幼儿想出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如:乘电梯、乘吊车等。让幼儿知道行动慢的动物或人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使自己先达到目的地,只要勤奋和肯动脑筋才能最快到达目的地。
4、学念诗歌:引导幼儿学习朗诵诗歌,讨论如何用不同的语调、语速来表现乌龟和兔子的不同动态。
延伸活动:
在语言区里投放诗歌图片让幼儿练习诗歌。
幼儿园诗歌的教案篇5
活动名称:
语言领域——诗歌“轻轻跳”
设计意图:
这首诗歌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通过了解小草的作用,能引起幼儿环保的意识,它既包含了科学领域又包含了语言领域,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真正体现了教育的整合,使幼儿既能在语言中学会诗歌,又能在科学领域中了解环境对人类的重要为目的。
活动目标:
1.知道爱护花草,初步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会有表情的.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创设草地情景、小兔、小狗头饰每人各一个、自制课件、电脑、诗歌磁带、录音机。
2.知识准备:了解小草的作用。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初步有表情的朗诵诗歌。
难点分析:知道践踏对小草的危害。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戴小兔小狗头饰,扮演小动物的动作,随音乐在草地上玩。
二、展??
1.老师提问:"小兔你们是怎样跳的?(轻轻跳)小狗你们是怎样跑的?(慢慢跑的)小兔你们为什么要轻轻跳?小狗你们为什么要慢慢跑?
2.打开课件画面
小朋友,这里也有一片草地,看看都有谁来玩了?
小兔是怎样跳的?小狗呢?我们应该怎样提醒它们?把它们连起来就是一首好听的诗歌,听老师来说一说。
3.老师一边朗诵诗歌,一边演示课件。
引导幼儿给诗歌起名字《轻轻跳》。
4.播放诗歌配音朗诵,幼儿完整的欣赏诗歌。
5.幼儿集体朗诵诗歌,引导幼儿有表情、声音洪亮。
6.分组朗诵诗歌、共同欣赏,进行表扬鼓励。
三、延伸活动
1.老师:小草能美化环境,让我们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爸爸、妈妈带小朋友到公园、广场去玩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幼儿讨论(千万不要踩疼小草,我们要爱护小草),激发幼儿做一个环保的小卫士。
2.引导幼儿找环保的有关资料,从自身做起,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幼儿园诗歌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熟悉5的分解组成,找出互补规律。
2、能进行合作性游戏,提高记忆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3、发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地毯20块每人一朵花(点子与数,2朵花有*)纸、笔各8件,地图一张黑板、粉笔数卡0—5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花",找出5的组成
1、5人一组开花(根据花的颜色找出5的分解组成)。
2、讲述记录结果。
3、5的分合方法,得出互补规律。
二、游戏"找朋友"
1、两个点子合起来为5的,找一对好朋友。
2、两个数字合起来为5的,找一对好朋友。
三、游戏"打扮祖国妈妈"
1、按花色分两组坐好。
2、交待游戏玩法。
花插在地图的边线上,红花往上接,蓝花往下接,数字与数字、点子与点子相接,比比哪队快。
3、比出结果,看哪组地毯多。
四、游戏"猜数"
1、翻出6个数字(0—5)给幼儿看。
2、交代玩法,看数字记住其位,听清楚老师的问题。
3、幼儿游戏,教师出题,奖给幼儿一定的奖品。
五、得出竞赛结果,稍做。
幼儿园诗歌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
2、引导幼儿大胆表达,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诗歌背景图。
2.活动教具:星宝宝、花宝宝、鱼宝宝、蝴蝶、蜜蜂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
出示小娃娃,问:她想睡觉了,怎么样才能使她很快的睡着呢?
二、学习诗歌《摇篮》,理解诗歌内容。
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诗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一遍。)
1.第一遍欣赏,提问:
(1)诗歌的题目是什么?
(2)诗歌里有谁?
2.第二遍欣赏,幼儿学习诗歌。
第一段提问:蓝天是摇篮,摇着谁?(教师一边提问一边出示图片)白云怎么飘,星宝宝睡着了?
第二段提问:大海是摇篮,摇着谁?(教师一边提问一边出示图片)浪花怎么翻,鱼宝宝睡着了?
第三段提问:花园是摇篮,摇着谁?(教师一边提问一边出示图片)风儿怎么吹,花宝宝睡着了?
第四段提问:妈妈的手臂是摇篮,摇着谁?(教师一边提问一边出示图片)手臂怎么摇,小宝宝睡着了?
3.发展想象力,仿编诗歌。
三、活动延伸:今天,小朋友学得真棒,回家还可以找到更多的东西当摇篮,继续模仿编诗歌。
幼儿园诗歌的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在观察、表达图片内容的过程中,理解、学习诗歌。
2.感受诗歌的情境,尝试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3.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供老师操作,图片内容有月亮(各种表情、可移动)、云朵、电视机、小朋友(可移动)、小床等。
活动过程:
1.倾听教师朗诵诗歌,引起兴趣。
(1)欣赏教师操作教具、朗诵诗歌,感受诗歌内容。
(2)根据幼儿的问题进行讨论。
2.在图片的提示下,学念诗歌。
(1)再次欣赏教师朗诵并轻声跟念。
(2)尝试在图片的提示下朗诵诗歌。
3.分角色朗诵诗歌。
教学反思:
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更让幼儿学会了分享,提高了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小百科: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幼儿园诗歌的教案优质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