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蚂蚁教案7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无法实施的教案只是理论的堆砌,无法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激发创新思维的教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以下是九九范本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科学课蚂蚁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科学课蚂蚁教案7篇

科学课蚂蚁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说出西瓜皮像什么,并拓展想象西瓜皮的用途。

2.运用多种方法让瓜皮越变越小。

3.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创新设计能力,从中体验创新操作的快乐。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1.有关于小蚂蚁和西瓜皮的课件。

2.课前组织幼儿吃西瓜或与家长联系把吃剩的西瓜皮让幼儿带到幼儿园。(最好是半个西瓜皮)

3.西瓜皮若干、火柴杆若干、木板、米饭、铁丝、木棍、木浆、脸盆、水、吸管、水龙头、小水桶、花绳、花、牙签、积木、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认识半个西瓜皮,并说出西瓜皮像什么

1.结合课件(小蚂蚁在春游的过程中遇到了半个西瓜皮),让幼儿从准备的西瓜皮中间找出哪些是半个西瓜皮。

2.幼儿发挥想象尽多的`说出西瓜皮像什么?

过渡:你们想知道小蚂蚁遇到西瓜皮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吗?

课件展示小蚂蚁:小朋友,我用它制作了很多好玩、。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好用的物品,你们也快动手做一做吧!

(二)幼儿分组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发现西瓜皮的用途

1组:利用材料发现西瓜皮能当翘翘板底座、饭碗、滑梯。

2组:利用材料发现西瓜皮能当太阳伞、船、房子。

3组:利用材料发现西瓜皮能当大水缸、花篮、花盆、淋浴器等。

(三)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用西瓜皮和其它辅助材料制作的物品

(四)课件展示小蚂蚁制作的物品,同时对幼儿作品的肯定

(五)课件展示小蚂蚁: 小朋友,你们能帮我想出让西瓜皮变小的办法吗?

组织幼儿动手操作,发现更多让西瓜皮变小的办法。(切、掰、摔、压、踢、踩等)

(六)对幼儿进行讲卫生的教育。

将垃圾放到垃圾桶里。

教学反思:

中班年龄段的幼儿,经常会关注粗浅的东西,更深些的细节方面的内容并没有意识关注,本次活动内容是让孩子既关注大的方面(大西瓜的变化),也关注到小的方面(小蚂蚁在流口水、小蚂蚁的动作等)。为达到目标的有效性,我主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蚂蚁的动作,学一学小蚂蚁的动作,从学习动作中体验情趣。活动中,我班幼儿表现出了相当不错的表达能力。最后在整理故事内容讲述的环节,故事的优美度欠佳,应该再对语言进行斟酌,让幼儿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故事的优美。

科学课蚂蚁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沉浮,激发幼儿探索、发现的乐趣。

2、体验玩水的乐趣,对操作活动感兴趣。

3、学习把沉、浮物体作简单分类和记录。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1、雪花片,石头,海绵,点心盘(幼儿操作材料)。

2、木制积木,记录纸人手一份,蚂蚁过河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出来玩了,瞧,这是谁呀?(蚂蚁)

师:小蚂蚁爬着爬着饿了,发现远处有棵苹果树,就爬过去,可是面前出现了一条小河,请小朋友帮蚂蚁想办法过河?

幼:造一座桥……

二、认识沉与浮现象。

1、教师做沉浮实验。

师:“瞧,这些材料谁能帮蚂蚁过河呀?”

2、巩固幼儿对沉浮现象的认识

师:我现在请一小朋友来帮蚂蚁想办法。

三、幼儿操作,并记录操作结果。

教师先请一幼儿操作,同时将结果记录下来。(规则:拿一操作材料放入水中,浮起来的就把这种材料的图片贴到小河里,沉的则不需贴。)集体纠正。

科学课蚂蚁教案篇3

1、诱导目标:

激起婴幼儿的好奇心,吸引他们往玩耍往试探,使大大年夜行径以及风雅行径都获患上锻炼。

2、环境与质料:

粗细、是非不一的软性水管;质地、大大年夜小不同的球多少好多;在管子口贴上小蚂蚁;“小蚂蚁的家”违静图一幅。

3、入程诱导:

一、 婴幼儿自己选择珠子,放进以为契合的管子口,察瞅珠子从那里滚出来。

二、 熟谙后,可向导婴幼儿比一比一样的珠子从哪一个管子滚出来的速度快。

三、 掉落出来的珠子自己捡起,再从新投放。

4、倡导:

一、 为了对峙婴幼儿马糊这一步履的癖好,述职报告教师可将管子的曲折屈身度、延伸的标的目的从新组合。新的组合,新的门路更能激起婴幼儿的好奇心以及试探愿看。

二、 可贴上一幅“小蚂蚁躲粮食”的违静图,让婴幼儿在玩的入程中相识蚂蚁的生计景象。

可让婴幼儿逐步感知珠子的大大年夜小与管子粗细的干系。

科学课蚂蚁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知道利用昆虫有六条腿这一主要特征来初步判断一些小虫子是不是昆虫。

2、产生了解昆虫的兴趣。

重点:

知道利用昆虫有六条腿这一主要特征来初步判断一些小虫子是不是昆虫。

难点:

蝴蝶等变态类昆虫幼虫时期与成虫时期形态是完全不同的。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包括《小蚂蚁过生日》故事,毛毛虫变蝴蝶视频,练习题,昆虫图片欣赏,生日歌mp3等。)

2、自制生日蛋糕模型一个,小蚂蚁头饰一个,蝴蝶、蜻蜓、蜜蜂、瓢虫、蜈蚣、蜘蛛等图片。

3、幼儿操作图卡45张。(包括昆虫图卡与非昆虫图卡)

4、小蛋糕、糖果等食物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这里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小朋友们赶紧礼貌地向客人老师打个招呼吧!今天!还有一个神秘的客人马上就要来!它会是谁呢?(教师扮小蚂蚁出场,说:“小朋友们好!我是你们的朋友小蚂蚁!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要请昆虫朋友来参加我的生日会,小朋友们,你们要是遇到了昆虫朋友,就请带它们来参加我的生日会,好不好?现在我们得赶紧回去准备准备了,呆会见小朋友们!

二、故事讲解。

1、师:原来小蚂蚁今天过生日,要请昆虫朋友来参加生日会,那小朋友猜猜谁会来参加小蚂蚁的生日会呢?(幼儿根据经验回答已知的昆虫名称)

2、师:那到底谁来参加小蚂蚁的生日会呢?我们快来看看吧!(课件播放故事:今天是小蚂蚁的生日,它要请昆虫朋友来参加自己的生日会。不一会儿,大树下就开始热闹起来了,蜜蜂来了,蜻蜓来了,蝴蝶来了,瓢虫也来了。小蚂蚁热情地招待了他们。这时,蜈蚣和蜘蛛也来了。小蚂蚁礼貌地对它们说:“对不起,你们不是昆虫,请下次来玩吧!”蜈蚣说:“我们也是昆虫,为什么不能进来?”蚂蚁说:“我们昆虫只有六条腿,你们的腿太多了,所以你们不是昆虫!”蜈蚣和蜘蛛只好回去了。)

3、(教师根据故事内容在小黑板展示刚才出现的小动物:蜜蜂,蜻蜓,蝴蝶,瓢虫,蜈蚣,蜘蛛)

师:刚才赶来参加小蚂蚁生日会的这些小动物们,小蚂蚁都把它们留下来了吗?(没有)

师:小蚂蚁把谁留下来?(蜜蜂,蜻蜓,蝴蝶,瓢虫)

师:小蚂蚁为什么把它们留下来啊?它们和小蚂蚁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吗?

(幼儿自由回答,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得出结论——昆虫都有六条腿)

师:那谁没有被留下?(蜈蚣和蜘蛛)为什么不把它们留下?(腿太多了,不是昆虫,昆虫只有六条腿)

4、(教师出示毛毛虫图片)师:你们瞧,谁也来参加小蚂蚁的生日会了?(毛毛虫)你们猜猜小蚂蚁会把它留下来吗?

5、师:那小蚂蚁到底有没有把毛毛虫留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播放故事:一条毛毛虫一扭一扭地过来了。小蚂蚁说:“对不起,你的腿太多,也不是昆虫呀!”一旁的蚂蚁妈妈赶紧说:“孩子,你错了!毛毛虫长大就会变成一只蝴蝶,那时它就有头、胸、腹,还有六条腿和一对翅膀,它也是昆虫呀!”小蚂蚁听了妈妈的话,把毛毛虫也留下了。)

6、师:毛毛虫最后被留下来了吗?(留下了!)毛毛虫有那么多条腿,为什么小蚂蚁还要把它留下来呢?(幼儿回答:毛毛虫长大就会变成一只蝴蝶)。毛毛虫长大真的会变成蝴蝶?这是真的吗?那丑丑的毛毛虫怎么长大了就会变成一只美丽蝴蝶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短片,你们就会明白的(课件播放视频:毛毛虫变蝴蝶)。

7、师:毛毛虫可真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它是怎样把自己变成蝴蝶的呢,我们一起来来看看!(师:毛毛虫先是呆在卵里,然后咬破卵壳出来了,它开始大口地吃着叶子,让自己越长越大,毛毛虫开始吐丝结茧,经过一段时间,毛毛虫从茧里出来了,这时,它已经长出了翅膀,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了)

8、毛毛虫长大就会变成一只蝴蝶,小朋友们,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昆虫也是小小魔术师,长大了会把自己变成另一个样子呢?(幼儿自由回答)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幼儿看课件展示蚕、蝉、瓢虫等变化图)。其实,大自然中有许多昆虫都是小小魔术师,小朋友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到网上,书本中去找一找,还有哪些昆虫长大了就会变得和小时候不一样的呢,明天来告诉老师,比一比谁找得最多!

三、昆虫的身体结构。

1、昆虫的奥秘可真多啊,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昆虫的身体有哪些奥秘呢?(课件出示小蚂蚁的身体结构图)。

2、认识昆虫的头、胸、腹、脚等身体部分。

3、其实所有的昆虫都有由头、胸、腹和六条腿组成。我们小朋友遇到了不认识的小虫子,想知道它是不是昆虫,我们只要记住一个主要的特点——那就是昆虫都有六条腿,长着六条腿的小虫子一般就是昆虫了。

4、小蚂蚁的家越来越热闹了,小蚂蚁正忙着招待客人,可它还想请更多的昆虫朋友来参加,现在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如果是昆虫朋友,就请发给它生日邀请函,请它参加小蚂蚁的生日会!(点击课件出示一些小虫子的图,让幼儿判断。)

四、昆虫图片欣赏。

师:小朋友们刚才的表现可真棒啊,你们可真是个小小昆虫学家。其实昆虫的王国可大了,可精彩了,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昆虫王国里瞧一瞧,要是遇上你认识的昆虫朋友,请说出它的名字。

(课件展示一组昆虫图片)师幼一起欣赏,对认识的昆虫,幼儿说出名字,教师对每种昆虫做简单的描述。

五、操作、互动———快乐地生日会。

1、师:小蚂蚁的生日会就要开始了,我们赶紧去带上昆虫朋友去参加吧!(教师给每组发放15张小虫子图卡,让幼儿在里面找出昆虫图卡,挂到脖子上,准备参加生日会)。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提醒幼儿有困难可向其它小朋友、老师请教,告诉幼儿,我们遇到不懂的知识要学会向别人请教。多问,多请教才能学得更多。

3、扮演小蚂蚁的教师出场:小朋友,我的生日会就要开始了,你们都把昆虫朋友请来了吗?(请来了!)我来看看你们请来的是不是都是昆虫朋友。(教师检查一遍)

4、(点击课件展示小蚂蚁过生日的情景图)师:小蚂蚁的生日会正式开始了!我们快为小蚂蚁献上生日的祝福吧!(课件播放音频——《生日快乐》歌。幼儿跟唱生日歌,并做相应舞蹈动作。)

5、歌曲结束后,扮演小蚂蚁教师:现在大家一起来分享我的快乐吧!!(将蛋糕、糖果等食物分发给幼儿)

6、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去森林中,把我们的快乐分享给更多的.昆虫朋友吧,向客人老师说再见!(离场)。

科学课蚂蚁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蚂蚁是群居动物,了解蚂蚁的家庭成员以及分工合作的生活。

2、对蚂蚁的家庭分工合作现象感兴趣。

3、能分辨出蚂蚁会吃的食物。

活动准备:

视频、幻灯片

活动重难点:

知道不同的蚂蚁有不同的分工。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主角,激发幼儿兴趣。

1、师:今天我请来了一群神秘的小客人。老师讲一个谜语,宝贝们猜一猜它们是谁。

谜语:它有一对触角,个子不大,能量不小,能搬粮食,会打地道。

幼儿回答:蚂蚁。

2、师:你们都见过蚂蚁吗?你见过的蚂蚁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身体结构是怎样的。展示蚂蚁身体结构图,给幼儿介绍。

3、师:你们见过的蚂蚁是什么颜色的?小结:我们见过蚂蚁大多数都是黑色的,其实有很多种颜色的蚂蚁,是因为那几种颜色的蚂蚁很少,我们就没有看到过。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都有些什么颜色的`蚂蚁。

二、播放视频,引出课题,大体了解蚂蚁的生活和分工。

1、师:我们熟悉了蚂蚁是什么样子之后,让我们来看看小客人在做什么。播放视频至搬箱子之前。

2、师:宝贝们,蚂蚁一家在做什么呀?

你们猜他们把食物搬去哪里?

你们见过蚂蚁的家么?

现在我们一起跟着它们去蚂蚁的家参观一下。

继续播放视频至结束。

三、通过关于蚂蚁工作的提问,引出蚂蚁的分类。展示课件,让小朋友了解和认识蚂蚁的分类。

1、师提问:宝贝们,蚂蚁家里的蚂蚁多不多,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吗?因为它们是群居动物。那你们看见蚂蚁在做哪些事情?

幼儿回答:蚂蚁做的不同事情。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结合课件讲解蚂蚁的分类。

兵蚁:负责警戒及保护其他成员。

工蚁:主要劳动者,搬运食物和养育小宝宝。

蚁后:负责生育小宝宝,是蚂蚁妈妈。

雄蚁:负责生育小宝宝,是蚂蚁爸爸。

四、对幼儿提问加深他们对这几种蚂蚁的认识。

科学课蚂蚁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蚂蚁外形特征,体验喂食蚂蚁的快乐。

2.模仿小蚂蚁爬来爬去的活动方式。

3.激发了幼儿对蚂蚁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知道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各种小蚂蚁图片展、活体小蚂蚁生活情景展示;情景游戏用的大树洞、土洞。(图片附后)

2.经验准备:请家长带幼儿观察大自然中小蚂蚁的生活情况。

3.材料准备:蚂蚁容器、放大镜、橡皮泥、毛根、幼儿操作卡、记录表、蚂蚁头饰、ppt幻灯片、大树叶、大米粒(图片附后)。

活动过程:

1.感知小蚂蚁的外形特征。

(1)幼儿自由观察,交流。

(2)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小蚂蚁长得什么样?蚂蚁头上有什么?它有几条腿?蚂蚁都有什么颜色?

(3)幼儿分组操作(幼儿自由选择)。

第一组:投放用橡皮泥、毛根拼插的小蚂蚁半成品,请幼儿补插完整的小蚂蚁(黑色的小蚂蚁、褐色的小蚂蚁、红色的小蚂蚁)。

第二组:投放《幼儿操作》卡,请幼儿找一找小蚂蚁(图片附后)。

小结:说一说都有什么颜色的小蚂蚁;数一数操作页中共有几只小蚂蚁。

(4)认知小蚂蚁外形特征。

蚂蚁有头、胸、腹、六条腿和两只触角。

2.观看ppt幻灯片,了解小蚂蚁的生活方式。

请幼儿观看小蚂蚁身体结构的幻灯片,加深幼儿对小蚂蚁身体外形特征的印象,然后,观看小蚂蚁生活方式的幻灯片,简单了解小蚂蚁的生活方式。

小蚂蚁生活在哪里?它们是怎样搬运食物的?遇到事情的.时候,是怎样告诉同伴的?

师幼讨论,通过探究了解到蚂蚁的家在泥土里;蚂蚁的家在树上;蚂蚁的家在石头缝里等。

3.喂食小蚂蚁。

小蚂蚁喜欢吃什么?

提供树叶、面包渣、石子,与幼儿一起喂小蚂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

4.游戏“小蚂蚁回家”。

学一学小蚂蚁走路的样子好吗?

幼儿带头饰,随音乐模仿小蚂蚁爬行、运粮食、钻洞等动作,体验小蚂蚁爬来爬去的活动方式,游戏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在语言区投放儿歌《小蚂蚁》;在操作区投放小蚂蚁结构拼图;在运动区投放小蚂蚁头饰、树洞、土洞等游戏材料;供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究。

活动反思:

让幼儿的科学活动从身边生活开始。对于幼儿来说,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不是目的,小班幼儿更是如此。本次活动,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围绕活动重点,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按从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方式提供支持性的操作材料和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感知小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爱吃的食物,即在活动中帮助幼儿获得新经验。

活动分析:

通过“小蚂蚁”这个活动,使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得到了满足。在观察、思考、讨论小蚂蚁的过程中,幼儿会随着对小蚂蚁的认识、了解逐步加深。同时,使幼儿亲近小动物、喜爱小动物的情感也自然地流露出来。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更加注重调动幼儿的探究兴趣,注重幼儿对蚂蚁观察、了解和亲近的过程,帮助幼儿学习观察的方法,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通过引导幼儿认识小蚂蚁,观察了解小蚂蚁身体外形特征和体验喂小蚂蚁的快乐,模仿小蚂蚁爬来爬去的活动方式,从而培养幼儿乐于观察、善于思考、亲身体验、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小百科:蚂蚁是一种昆虫,别名蚁、玄驹、昆蜉、蚍蜉蚂,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蚂蚁的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有11700多种,有21亚科283属,中国境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

科学课蚂蚁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用赞美的情绪演唱好歌曲《小蚂蚁》。通过演唱歌曲,教育学生学习小蚂蚁遵守纪律、互相帮助,勤劳勇敢的精神,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2.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的特点,初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专心听音乐的习惯。

3.通过跳集体邀请舞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与同学的协作能力,同时主要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和集体合作的精神。

教材分析:

歌曲《小蚂蚁》,是一首生动活泼非常有趣味的儿童歌曲。让学生通过了解小蚂蚁的生活习性,知道它的群体性很强,具有合作精神;互相帮助,遵守纪律,遵守秩序,具有吃苦精神。从而培养学生也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

歌曲用了赞美的情绪,适合用中速演唱,上下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各有八小节旋律组成,反复强调了小蚂蚁的文明礼貌行为。

教学重点:

感受和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歌词的记忆。

教学准备:

课件、小蚂蚁头饰,学生提前搜集的蚂蚁资料等。

起学过程:

1.组织教学。

(l)让学生边听着《小蚂蚁》音乐,边按节拍踏步走进教室。

(2)做一个拍手律动。让学生听着小蚂蚁的音乐跟着教师拍手,每四小节的前两小节分别在胸前左右拍手,每四小节的后两小节分别作邀请动作、招手动作、点头动作和握手动作(听着音乐做两遍)。

2.导入新课。

(提前让学生搜集关于蚂蚁方面的资料,观察、了解蚂蚁有什么生活习性,学生有了这方面的资料准备,教师就可以提问。)

教师提问:“课下,你们观察到蚂蚁有什么特点?你对蚂蚁有哪些方面的了解?”

学生回答:“蚂蚁的群体性很强;善于合作;蚂蚁见面相互用触角问好,用触角传话,很有礼貌;蚂蚁懂得天气,一到下雨天他们就把家搬到树上;蚂蚁注意积蓄,具有吃苦精神;蚂蚁的种类很多;蚂蚁的分工不同,有指挥的、有传信的、有搬运的、组织得很有秩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提示、引导,给予表扬。然后播放音乐课件;(几幅蚂蚁图)

第一幅:蚂蚁面对面相互用触角问好(体现蚂蚁讲文明、懂礼貌)。

第二幅:蚂蚁排队搬运粮食,同时有指挥的,有传信的,各有分工(体现蚂蚁遵守纪律,很有秩序)。

第三幅:蚂蚁集体搬运一种大的食物(体现人多力量大,齐心协力、合作精神)。

边放画面,边放《小蚂蚁》伴奏音乐,教师达朗诵歌词,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记忆小蚂蚁的特点。然后教师总结:蚂蚁这样讲文明、懂礼貌,蚂蚁能做到的,我们更能做到。接着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的教育,教师说蚂蚁的'行为真值得我们歌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蚂蚁的歌曲,歌名就叫《小蚂蚁》。

(用这种方式导入新课,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3.听录音唱。

让学生完整欣赏一遍《小蚂蚁》这首歌曲,体会情绪,感受节奏。教师边听音乐,边加上动作表演一遍。

听完后,让学生观察大歌谱(课件),教师领学生数出一共有16小节旋律,前八小节是第一大乐句(教师视唱),后八小节是第二大乐句(再现唱),然后提问:谁观察出两个大乐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这时教师拍着手,唱着音高,拍出节奏,让学生边观察边感受,找出两大乐句节奏相同,音高木同的特点。

4.朗读歌词。

让学生先听教师跟着音乐按节奏读一遍歌词,然后学生再听着音乐接节奏朗读一遍。

5.填唱歌词。

先听录音范唱,小声跟唱一遍歌词,再听伴奏音乐跟唱一遍。

6.做歌词接龙游戏。

为了让学生便于记住歌词,让学生做歌词接龙的游戏,先是老师和学生接龙,然后学生分组接龙,采用出声接龙和默唱接龙交替进行,直至学生掌握记熟歌词。

7.表现歌曲。

提示学生用什么速度和力度来演唱这首歌曲最合适,根据蚂蚁的特点,进行研究讨论。讨论前,教师先给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唱出来,(三种速度:慢速、中速、快速。三种力度:强、中强、弱),然后学生通过唱,自己体会感受,选择出合适的速度和力度,并说出理由。如选择强的力度,可能因为蚂蚁的那种吃苦精神;选择弱的力度,可能认为蚂蚁长得小,没有太大的力气。速度也不一样,选择快速,可能认为蚂蚁想快快搬运粮食;选择慢度,因为蚂蚁走不快。不管学生选择哪种速度和力度,教师都予以肯定,这主要为了初步丰富学生这方面的知识,进行初步地感受。但是还是选择一种最为合适的中速和中强的力度来演唱比较好,然后集体拍手或踏步唱一遍。

8.跳集体邀请舞。

让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头上带着小蚂蚁的头饰,再找出几个学生当邀请者组成里圈,教师示范里外圈动作,讲明要求,组织学生都参与,都分别当几次邀请者和被邀请者,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

9.老师简单总结活动情况。

提问学生,你们通过上这节音乐课有什么新的收获?(学了什么?或感受到了什么?或体验到了什么?表演了什么?或受到了什么教育等),学生基本上都能说出来,这种总结方式,让学生善于动脑、善于归纳学习内容,也便于记忆、领会。最后教师期望学生都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科学课蚂蚁教案7篇相关文章:

垃圾分类科学活动教案7篇

中班科学室教案精选7篇

小班科学吹泡泡的教案7篇

认识水中班科学教案7篇

科学领域幼儿园教案推荐7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7篇

中班科学厚和薄教案通用7篇

科学恐龙世界教案7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精选7篇

四年级上册科学冷与热教案7篇

科学课蚂蚁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5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