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挑战性任务的教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案的撰写应当与实际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理解情况相匹配,以下是九九范本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水的世界大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水的世界大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恐龙生活的二个时期,知道恐龙是爬行动物。
2、掌握几种恐龙的名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类别。
3、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
4、培养幼儿热爱动物,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
活动一:各种各样的恐龙
活动准备
l、幼儿与家长收集恐龙资料(食物,生活年代,灭绝原因),带幼儿参观恐龙博物馆。
2、恐龙图片,模型若干,背景图两幅,音乐背景。
活动过程
一、图片资料展览:
1、家园互动:家长协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收集恐龙资料。
2、小组活动:幼儿将各类资料布置于活动室一角,建成“恐龙公园”
二、参观“恐龙公园”逐步感知恐龙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1、幼儿间相互交流,谈谈对恐龙的初步认识。
2、结合收集的恐龙资料,鼓励幼儿大胆在同伴面前介绍自己认识的恐龙。
3、认识几种著名的恐龙,了解外形特征及习性。
(1)出示腕龙,霸王龙,翼龙的图片,模型,引导幼儿观察。
(2)幼儿之间相互讨论,各种恐龙的外形特征,比较不同地方。
(3)启发探索恐龙的外形特征与防御敌人,猎取食物的关系。
三、游戏“找食物”,了解食肉恐龙和食草恐龙特征。
1、个别活动:让幼儿看看周围有哪些恐龙,选择自己喜欢的恐龙卡片或模型,想想他们喜欢吃什么?
2、小组活动:讨论“恐龙的食物种类”,说出恐龙的食物特性,看看哪些恐龙是食草的,哪些是食肉的,将卡片或模型送到背景图中。(食草类背景,食肉类背景)。
3、游戏:找食物
幼儿自由选择模型扮演恐龙,听音乐到草地找食物 。
活动二:恐龙的灭绝
活动准备:收集恐龙灭绝资料,恐龙化石图片。
活动过程:
一、幼儿之间相互交流,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
1、集体活动幼儿谈话:恐龙生活在什么年代?现在我们身边还有恐龙吗?
2、小组活动
(1)幼儿收集恐龙灭绝资料图片,进行讨论。恐龙为什么灭绝?
(2)根据讨论结果,幼儿用绘画形式表现恐龙灭绝原因。
二、老师播放录像,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恐龙生存年代及灭绝原因。
三、引导幼儿讨论环境与动物的关系
1、幼儿谈话:我们身边频临灭绝的动物有哪些?他们为什么灭绝?
2、探索环境的变化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启发幼儿从气候、温度、地球运动等方面讨论。
3、教育幼儿保护环境,爱护小动物。
活动三:我们的恐龙朋友
活动准备:各种绘画材料:图画、纸、彩泥、彩笔、废旧乒乓球、纸盒、一次性塑料制品、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幼儿之间自由交谈:我的恐龙朋友。
二、老师总结,提出问题:怎样让恐龙朋友回到我们身边。
三、创造性活动:再现恐龙世界。
1、提供材料,鼓励幼儿大胆创造。
2、幼儿自选,进行创作。
(1)幼儿收集恐龙卡片,模型,图片布置活动室一角“恐龙乐园”。
(2)幼儿在美工区,运用彩泥进行塑造,或用绘画材料练习绘画“各种各样的恐龙。”
(3)用废品(纸盒)制作各类恐龙。
3、展览幼儿作品,请幼儿分别介绍自己制作的恐龙名称及其生活习性等。
水的世界大班教案篇2
一、说教材:
海底世界,是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生活着新奇的生物。它同样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孩子们往往会被这种神秘与新奇所吸引。而作为美术活动,今天要挖掘的是它的绚丽斑斓的色彩。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好奇心强,对未知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想象和向往。而且大班幼儿在绘画、泥工、剪贴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对各种形式的美术活动特别爱好。鱼是儿童喜爱表现的对象之一,海底世界深蓝色的海水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鱼类,同时还生长着各种门类的海洋生物,海底是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
本次活动《海底世界》以此为内容题材,分别通过剪贴和绘画的形式来实施教学活动,引导幼儿认识鱼的形状特征,色彩变化,从而了解海底世界对称形和不对称形之间的差异以及表现时方式方法的不同,使之在学习和操作的过程中加以区别,并在此基础上促发幼儿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想像的能力,让幼儿通过剪贴、绘画的学习活动,用自己的作品来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对海底世界美好未来的丰富的想像。
二说活动目标这次的活动目标是:
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对海底探究的兴趣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发挥幼儿的想像大胆绘画,同时形成良好的美工活动习惯和耐心细致的`做事态度。
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三说活动准备首先是材料准备:
工具与材料是美术创作的必要条件。恰当地选择工具将会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更主动地投入创作。本次活动中,我除了供给彩纸、剪刀、固体胶、水彩笔和蜡笔外,还提供了记号笔和多种颜色的水粉颜料及大号的水粉笔,便于幼儿表现大面积的色块,尝试多种作画方法,可以用记号笔描线,可以用蜡笔勾边,也可以用油水分离法。这样一来,无疑又构成了美术创作中的形式美。
其次经验准备,在活动前让幼儿知道大海里也生活着鱼,而且是色彩斑斓的鱼,而且掌握了画鱼的基本技能。
四、说教法:
在此次活动中,我所用的教学方法有1、引导发现法:在活动的开始,老师引导幼儿欣赏海底世界,所用的方法就是引导发现法,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孩子的引领者,要引领孩子主动的去观察、去发现。
2、观察法: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各种鱼的不同外部特征。
3、个别指导法:在幼儿进行创作的时候,老师个别指导一些美工基础较差的幼儿,鼓励他们大胆的尝试。对于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引导他们使用多种颜色,达到有层次的教学的目的。
4、情景法:教室布置就是一个海洋世界的背景,还有海底世界的大背景图,让孩子置身于海底的感觉。
五、说学法:
1、观察法2、尝试法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部分我首先出示光碟,引起幼儿的兴趣。然后播放光碟,让幼儿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
2、通过提问和观察图片,引导幼儿想像各种鱼的不同外部特征。
在这个环节里我设计了几个提问:刚才小朋友在画面里都看到了那些鱼?它们是一样的吗?身上有什么样的颜色和花纹?在幼儿回答后让幼儿观察各种鱼的图片,了解鱼的种类很多,每种鱼的身体形状和颜色花纹都不一样。有的鱼身体形状和花纹是对称的,有的鱼是不对称的。
3、在幼儿了解到鱼的一些外部特征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可以让幼儿大胆发挥想像的问题:海底里除了鱼还有什么?让幼儿说一说海底的各种各样海洋生物。
4、隐性示范,幼儿思考海底这么美,那把我们的教室也布置成美丽的海底怎么样?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后,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跃跃欲试。在次过程中让幼儿思考怎么布局?颜色怎么搭配?海底有哪些海洋生物?
5、介绍操作材料,幼儿动手操作带领幼儿参观活动室的四面墙,介绍每一面墙旁准备的不同材料,简要讲解不同材料操作时的注意事项,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材料进行操作,通过剪贴、绘画的形式表现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丰富海底世界。老师巡视整个操作情况,适当进行提醒。由于准备充分,材料选择得当,幼儿美术功底较好,又是幼儿自由选材,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自主性的发挥,所以每个幼儿表现都很出色,特别是集体作画的幼儿,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整幅画面充满了生气。
6幼儿欣赏自己创作的海底世界,互相说一说自己画的是什么。
活动反思: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文,以生动、活泼、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因此我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入手,前后照应让学生抓住文章是围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来写的,接着让学生去找哪些段落写了景色奇异,哪些段落又写的是物产丰富,先理清课文的主要脉络,发现课文描写了海底动物、植物、矿产,既是物产丰富又构成了海底奇异的景色。
海底世界非常奇异美丽,但学生真正见过的不多,因此我运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从互联网上找到、截取并制成了具有生动、直观的视频录象,播放海底里奇形怪状、色彩鲜艳、瑰丽无比的珊瑚和那些见也没见过甚至是听也没听说过的形态各异的鱼儿,学生一定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利用视频的播放创设情境,再通过形象的画面理解自然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容易被调动起来。
课文二、三自然段描写课海底的动物,海底的“各种声音”是一个谜团,学生难以想象、猜解和区分。课文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列举出来,每句又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声音进行了描摹。这样,海底各种动物发出的不同声音就介绍得一清二楚。我在教学时,抓住这四个句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模拟一下蜜蜂“嗡嗡”、小鸟“啾啾”、小狗“汪汪”和打鼾的声音,比较他们的不同,从而想象出海底动物发出的各种奇异的声音。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使学生深刻地了解了文章所描写的内容。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了动物的活动,课上我通过分析语句的说明方面,让学生通过列数字的方面了解海参速度的慢和梭子鱼速度的快,了解作者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进一步体会梭子鱼的快等。
水的世界大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应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3、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他人。
4、大胆说出自己对爱惜粮食的理解。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
对古诗《锄禾》的意思的理解。能够背诵古诗。
活动准备:
配套的教学用书,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米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2、教师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7页,仔细观察。
师:快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
3、教师鼓励幼儿回答问题。
4、教育总结幼儿回答,教育幼儿吃饭时应坐端正,不撒饭。
5、教师朗读古诗《锄禾》,幼儿跟读。
师: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6、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
7、活动结束。教师再次强调要珍惜粮食。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讲解时不够生动,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饭时的表现举例来说明怎样吃饭才是正确的课会更生动,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课程要结束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水的世界大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绘画海底世界里的各种动植物的基础上,用版画表现海底的景象。
2、在涂色时注意涂在相应位置,不涂到外面,学习涂波浪。
3、感受版画海底特有的美术效果带来的乐趣。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5、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已经绘画过海洋中的生物的造型和特征。
2、带有波浪版画的范图。
3、各色颜料、吹塑纸。
活动过程:
一、幼儿迁移经验,回忆海洋中的生物。
师:“小朋友我们知道海洋是什么样了?”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回答,教师提醒幼儿较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说说不同生物的样子。)
幼儿尝试设计自己的潜艇或潜水服。
(1) 出示穿潜水服和潜艇的图片。
师:“这是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
(这个环节是引导幼儿了解潜艇和潜水服装的特征。)
(2)启发幼儿交流设计的潜艇和潜水服装的.方案。
师:我们上节课担任设计师的角色,设计新式潜艇和潜水服。使它们既跑得非常快,又非常漂亮,今天我们还要比比谁设计得最棒。”
二、幼儿尝试作画。
1、提出版画要求。
鼓励幼儿在画面中表现潜艇或潜水员的形象,以及海洋里的各种各样的生物,可采用比较亮的色彩,提醒幼儿在涂色时注意涂在相应位置,不涂到外面。
2、创作活动。
教师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提醒幼儿选择除蓝色以外的鲜艳色彩表现海里的生物。
3、最后让幼儿在整张画面上,印上蓝色的波浪。"注意波浪的疏密以及颜料要稍干,追求版画波浪的效果。(这是这个活动的重难点。)
三、展示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
1、把完成的作品凉晒。
2、跟好朋友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反思:
?海底世界》这个活动我发现幼儿兴趣非常高,而且很快乐,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我对整个活动进行以下反思。
选择的内容引起幼儿的兴趣。海底世界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海底世界图展示了海底的各种生物,形象而且丰富,神秘的海底世界给孩子们带来无限遐想,让他们画海底世界实际上给了他们自由创作的机会,所以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作画的材料新颖,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这次活动让幼儿在纸盒上画《海底世界》,画时纸盒是拆来了平面的,画好后把纸盒再拼好,立体效果很好,幼儿感受从平面到立体的神奇变化,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整个活动时间的分配不够合理,导入部分花费了很长时间,海底世界图生动形象,幼儿都能看出来,不用一个幼儿只说一样。在幼儿尝试示范好后,老师在装饰上再示范又花了很久,幼儿作画时比较紧凑,有些幼儿来不及,色块不明显。而且在作画前要求提的不够明确。
水的世界大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墙饰中出现的不合常理的现象引发幼儿的思考和想象,激发幼儿创编故事的兴趣。
2、通过幼儿间的讨论交流,开阔幼儿思维想象的空间,让幼儿了解创编故事的方法,适时引导,提高幼儿创编故事的能力。
3、了解并依据故事的结构,学习创编有一定情节的故事内容。
4、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敢于并愿意从多角度想象和表达。
5、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活动环境与材料:
创设一面海底世界的墙饰,其中的动物植物等,都由幼儿根据自己兴趣选择放什么,不放什么。当幼儿的想法与墙饰内容不符时,允许幼儿先按照自己的愿望表达。
准备一些白纸、彩笔等
活动准备:
从新学期开始引导幼儿讨论在空空的墙壁上,我们布置些什么,引导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组织幼儿讨论并基本达到共识。而后,教师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设想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相应材料,教师也为幼儿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和工具等,支持并帮助幼儿顺利实现自己的想法,为创编故事做准备。
活动过程:
1、以墙饰中隐含的问题情景引发幼儿思考和创编的兴趣幼儿喝水的休闲时间里,教师发出疑问"小兔为什么会在海里?
2、幼儿充分发表意见,教师耐心并认真倾听幼儿的不同想法教师鼓励幼儿依据自己的经验做不同的设想
3、教师提议以此"海底世界中的小兔子"为主题创编故事
4、与幼儿讨论创编故事的方法·说明故事名称·小兔子掉进海里的原因·小兔子掉进海里以后结果怎么样?
5、幼儿选择独立或小组结合的方式进行绘画创编教师用规范的正楷字帮助幼儿记录所讲内容、名称,并将记录及经幼儿同意稍加整理不影响原意的文字念给幼儿听。
6、创编交流活动在当天及以后两周内的生活环节闲暇时间,引导幼儿将自己创编的故事分别进行讲述。
活动的延伸和扩展:
回家后幼儿以绘画表现想象内容和主题及讲述中表达的语言水平判断幼儿创编故事水平。
游戏;我们要表演:引导幼儿将自己创编的故事进行表演。自己分配角色,创造性的用动作和表情表演故事内容,制作演出道具,包括头饰等,增强幼儿创编的兴趣。
活动反思: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题,在探究性的阅读教学中,倡导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开放。它突破传统的限制,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创设探究的背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设计中,我首先想到的是教学过程的开放,从而体现探究性。先是情境的创设:在广阔的海洋里生活繁衍着无数的生物,神秘而又美丽的海底世界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赞叹。学生乐于亲近海底世界,因此创设“你想了解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吗?”,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产生移情效应。他们置身情境,强烈地感受着无形之“力”的作用,情不自禁地关注、向往、投入。当学生身临其境,激起探究欲时,教师实行角色的转换。当学生就“课文哪些地方体现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特点”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则是一个能欣赏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能积极参加小组探究的参与者;当学生呈现探究结果时,教师又是能判断学生认识正误的辨别者。这实质上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动态过程。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我们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发挥你的想象,请你写一写。”
“关于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请课外查寻、搜集相关的资料,动手写一写。“
这种实践性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亲近自然,很好的淡化了训练意识,消除了学生与生活的界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热情。
水的世界大班教案篇6
活动设计背景
一天中午进餐的时候有位幼儿捧着碗里的汤,走过来问:“老师!汤里有一些像水珠一样的东西漂起来,那是什么?”话刚说完,立即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大家都仔细看着自己碗里的汤纷纷议论起来。我发现幼儿对此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我及时抓住了这个教育契机,设计了《隐身的海底世界》,让幼儿自主探索。
活动目标
1、用不同的材料画出不同的动物特征。
2、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排水画”作画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让幼儿自主探索,哪些材料不能让《海底世界》现身,初步感知“油水分离”的现象。
2、难点:用白色的油画棒和白色的`蜡烛在白色的画纸上作画。
活动准备
1、水粉颜料、调色盘、排笔。
2、白色油画棒、白蜡烛、白粉笔、画纸。
3、擦手毛巾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发现隐身的《海底世界》。
1、以变魔术的方式导入活动,引发幼儿的兴趣。
2、通过用水粉颜料刷出隐藏在白色画纸上的海底小动物,感知生存在海底小动物的基本特征。
3、 小结:
师:《海底世界》现身了,你们觉得神奇吗?我告诉你们这其中的奥妙。我就是选这些材料里的一种画了各种鱼和海藻等,再用颜料刷出来。
二、自主探索,感知“油水分离”的现象。
1、介绍作画材料,提出作画要求。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3、 小结“油水分离“的现象。
师:小朋友刚才尝试的作品,哪些材料能让《海底世界》现身?哪些才料不能让它现身?
三、运用油性材料进行创作。
1、提出第二次作画要求。
2、幼儿再次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3、 小结。
四、评价作品。
把作品展示出来,幼儿互相欣赏、讨论。
教学反思
1、孩子们的眼睛充满了新奇和渴望,在这次活动中,孩子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发挥。他们在快乐的活动中掌握了新知识。
2、有了充足的作画材料,我大胆的授放给孩子,直接进入创作角色的机会,孩子们发现原来利用一些不一样的材料可以创作出不同的作品,更容易引发孩子的讨论,自主探索。孩子选择时就非常明确自己需要什么,需要那些材料,怎么做。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第一次作画时,孩子思索怎样才能看清楚自己在白色画纸里的作品,并且有什么方法可以用水粉以最快的速度刷出画纸上的作品等。创作过程中凸显出的技能技巧问题不容忽视。
3、幼儿在第二次作画的环节中,我根据孩子的情况关注个别差异,让幼儿获得恰当的帮助,有助于幼儿获得相关的经验,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发展。
今后改进的方向:评价幼儿作品时,不应该过份强调最终完成的作品,而是在于过程。以积极评价为主,让人人都有成就感,从而不断激发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水的世界大班教案篇7
活动总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家长感觉到节日的来临,共同分享节日的欢乐。
2.让幼儿有表现自己的机会。用演出的形式,大胆的向大家展现所学的本领。
3.家长有进一步了解自己孩子的机会,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4.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5.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安排:
(一)跳绳活动
a.跳大绳
1.幼儿在绳边站好,家长轮绳.和自己家长比赛谁跳的更多;
2.家长跳绳,请其余的人说儿歌,跳的人按请示做动作.
b.亲子跳绳.
1.请自己的爸爸或妈妈戴着自己跳,在规定时间能谁跳的最多即为胜利者.
2.组合跳:和自己的好朋友或父母花样跳.
(二)走迷宫
1.幼儿用布蒙上眼睛在摆满障碍物的场地上行走。
2.家长在旁指挥幼儿行走的`方向。
3.在规定的时间内走出迷宫且不踢倒障碍物的家庭为优胜。
(三)套圈
a.幼儿套:
1.幼儿与家长站在起跑线上准备;
2.游戏开始,幼儿跑到终点取一个圈,迅速跑回套到自己家长身上;
3.在规定时间内,家长身上圈多者为胜.
b.家长套:
1.家长在线的一侧,幼儿在第二条线的另一侧准备;
2.家长隔线往幼儿身上套圈,幼儿可以移动,想办法让图套在自己身上;
3.在规定时间内,幼儿身上圈多者为胜.
(四)活动所需物品
大绳、幼儿自带跳绳、小凳子几个;呼拉圈若干;气球若干。
教学反思
婴幼儿时期是大脑成长最迅速地时期,也是大脑发展的关键期,适宜的教育和环境刺激则是大脑发育的决定因素。
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亲子教育已成为近年来早期教育中的一个焦点,和谐和宽松的家庭氛围已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的今天,家长们都在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但最具有操作性地便是我们创设环境、空间、时间、对象,让幼儿在亲子活动的互动中,培养孩子表达的勇气和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子女和父母之间的亲情得到满足和沟通,促进孩子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在活动中,父母可从观察孩子的游戏形式,了解其特质,对他们持合理的期望,引发孩子不同的潜能,并能多鼓励孩子发现新的点子,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珍惜共处的分分秒秒,浓郁的情和爱在其激荡。
水的世界大班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