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圆柱体教案8篇

时间:
loser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教案,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准备教学材料,提高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深度,教案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教学合作和交流能力,下面是九九范本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认识圆柱体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认识圆柱体教案8篇

认识圆柱体教案篇1

活动名称:

?认识球体、圆柱体》

领域:

科学、艺术

执教班级:

大班

执教人:

孟爽

活动目标:

1.萌发探索几何形体的兴趣。

2.能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区分球体和圆柱体。

3.认识球体、圆柱体的不同特征。

重难点分析:

重点:

认识球体、圆柱体。

难点:

区别球体、圆柱体。

活动准备:

圆纸片和球体物体(乒乓球、皮球、篮球)若干;球体、圆柱体的积木每组一筐;木棒每人一根;圆柱体薯片盒、露露盒、电池等各一。

活动过程:

㈠ 导入

出示圆纸片和球体物体,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东西,咱们一起来玩吧”。(给幼儿充足的时间,让幼儿自由动手操作。)

㈡ 展开

1.认识球体。

⑴在操作活动中初步感受球体的特点。

操作一:引导幼儿分别转动圆纸片和乒乓球(或者其它球体),通过观察感知两者的不同。

操作二:引导幼儿摸一摸乒乓球的表面,感受球面的特点。

⑵在操作的基础上总结球体的特征。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它摸起来怎么样?”

小结:能向各个方向滚动,无论怎么转动看上去都是圆形的,表面摸起来到处都是鼓鼓的、圆溜溜的、光滑的,像这样的物体就是球体。

⑶联系实际,请幼儿说说日常生活中玩过的、吃过的、看见过的哪些东西像球体。

2.认识圆柱体。

⑴出示圆柱体学具,幼儿操作比较。

师:“这是什么形状呢?请小朋友来玩一玩、摸一摸、滚一滚、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朋友说一说!”

⑵在操作的基础上总结圆柱体的特点。

提问: “你有什么发现?他摸起来怎么样?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吗?上下两个圆一样大吗?”

小结:这样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是平面的,四周都是圆圆的,很光滑,像柱子一样的物体,我们叫他“圆柱体”。

⑶经验拓展。

①请幼儿在筐子里找一找,哪些东西是圆柱体,引导幼儿了解这些物体尽管大小、高度不同,但都是圆柱体。

②启发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形状像圆柱体。

3.游戏活动:“赶小猪”

玩法:球体、圆柱体的物体制作成“小猪”状,幼儿手持一根木棍,自由驱赶“小猪”,体会求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体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的道理.

㈢ 结束

1. 教师评价活动。

2. 延伸:区域内投放各种球体、圆柱体供幼儿自由探索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巩固对球体、圆柱体的认识。

认识圆柱体教案篇2

活动目的

1、认识球体、圆柱体,辨别两者异同。

2、学习制作球体、圆柱体,建构球体、圆柱体组合物体。

3、通过摸、量、滚、做等活动,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想象、分析、综合等能力和动手操作的技能。

4、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发展他们的创造性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准备各种圆球。如小皮球、篮球、足球、乒乓球、玻璃球、铅球、塑料球等。

2、准备圆柱体玩具若干。如积木、积塑、小棍棒、未用过的铅笔、万花筒等。

3、收集各种球体、圆柱体包装。如足球冰淇淋盒、小药丸盒、易拉罐、麦乳精罐等。

4、准备一些挂历纸、白板纸、橡皮泥、尺、胶带、线、剪刀、浆糊。

活动过程

一、有趣的球体

1、请幼儿猜谜:胖墩墩,圆溜溜,立不住,站不稳,哪边挨地都会滚。

2、请幼儿玩球。幼儿按意愿选球,通过摸、滚、踢、拍、托、掷等动作玩球。

3、请幼儿回答教师提问:玩的是什么球?怎么玩的?通过玩你发现了什么?

4、教师小结:许许多多的圆球,虽然它们的颜色不同,大小不等,玩法也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形状相同,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的,放在地上总是站不稳,并向周围滚动的,这就是球体。

5、师生创编儿歌:小小球儿圆溜溜,哪边看它都很圆;小小球体站不稳,哪边挨地都能滚。

二、有趣的圆柱体

1、请幼儿用线、尺、小手分别量一量未用过的铅笔、小棍棒、万花筒等,看看两头的圆的大小、两圆之间的距离,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2、请幼儿滚一滚易拉罐、麦乳精罐等,说说它们是向什么方向滚动的。

3、请幼儿将圆柱体积木、积塑、小棍棒按高矮、粗细的顺序分别排一排,看看它们像什么。

4、教师小结:测量时,两头有两个一样大的圆,两圆间的垂直距离一样长;滚动时,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竖着排列,看起来像柱子,这就是圆柱体。

三、球体、圆柱体的区别

1、请幼儿每人拿两个玩具(球体、圆柱体玩具各一个),用同样的方法在地上滚动,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能否停下来站稳。

2、引导幼儿试将两个球体、两个圆柱体分别重叠,观察发生的现象。

3、教师小结:球体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体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球体表面没有平面,不能重叠,圆柱体两头有两个相等的平面,可以重叠。

四、灵巧的小手

1、请幼儿想一想,在幼儿园、家里或其他公共场所,有哪些东西是球体?有哪些东西是圆柱体?分别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2、给幼儿提供白板纸、挂历纸、橡皮泥等制作材料,让他们进行手工制作。

对能力差的幼儿,只要求他们完成球体、圆柱体模型;对能力强的幼儿,则要求他们建构组合物体,如凉亭、攀登架、滚筒等;对能力一般的幼儿,要求他们完成简易组合物体即可,如冰淇淋娃娃、京剧小丑等。幼儿可以独立完成任务,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教师对有困难的幼儿,可以帮助他们完成;对大胆创新的幼儿,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并为他们提供条件,使其完成作品。

3、作品展览。让幼儿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佳作,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五、商品展销会

1、为幼儿提供一定的活动场所。

2、引导幼儿将自制的作品、收集的玩具和废旧物品先按球体、圆柱体两大特征进行分类;再按商品的种类(如食品、玩具、日用品),进行二次分类。

3、陈列货架,布置环境。幼儿按标记排放商品。

4、开展创造性游戏:“商品展销会”。要求幼儿在展销过程中,说出各种商品的名称、外形特征。

认识圆柱体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球体和圆柱体,知道他们的名称和基本特征。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相似的物体。

2、能区别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以及几何图形之间的不同,发展幼儿的辨别力。

3、发展幼儿空间概念想象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课件《认识球体与圆柱体》、电脑.

2、学具:每人一只球、五只一圆的硬币、一只篓子、一张有圆形或球体或圆柱体的图片。各类废旧报纸、毛线等。

3、座位安排:两个半圆行、每人一只垫子,席地而座。

4、三处有圆形、球体、圆柱体娃娃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起兴趣。

小朋友,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开心吗?姜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位客人要来做客呢,你们看,他来了。

(出示课件一:硬币来了。通过硬币的介绍,进一步感知圆形,初步感知球形。)

这是谁呀?他是什么形状的?转起来呢又是怎样的?

二、通过硬币的引见,导出球体,体现圆与球的特征。

1、球和硬币有什么区别。

(出示课件二:球和硬币的区别)

2、请幼儿看一看,球与硬币在外形上有什么区别。

3、请幼儿比一比,球与硬币谁滚的'快。

4、请幼儿讲一讲,球与硬币的特征。

5、小结:对,小朋友讲的真好。我们来听听硬币和球体是怎么说的?

(课件三:通过硬币与球的比赛,以及形象的讲解进一步了解硬币与球的特

征:硬币圆圆的、扁扁的,就象一张纸;球不管从哪个方面看都是圆的,不管从哪个方向滚都可以。)

三、认识球体与圆柱体。

1、通过课件四,引出圆柱体。(五个硬币叠在一起变成圆柱体。)

2、摆一摆,(把五个一圆的硬币叠在一起,看看变成了什么?)

3、球体和圆柱体比赛滚。(课件五比滚)

a、请个别幼儿上来滚一滚老师叠起来的圆柱体与球体,看看他们谁快谁慢?

b、讲讲为什么?

4、球体和圆柱体比叠高。(课件五比叠高)

a、请小朋友把你叠的圆柱体和好朋友再叠一叠,可以吗?把两个球也叠一叠,可以吗?

b、为什么?

四、通过讲讲生活中的圆形、圆柱体、球体,发展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1、象硬币这样的圆形,你们还在哪里见到过?硬币叠起来就是圆柱体,那你还在哪里看到过圆柱体呢?

2、哪里看到过球体?比一比谁想的最多。

3、硬币叠起来就是圆柱体,那你还在哪里看到过圆柱体呢

认识圆柱体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巩固走线,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

2、引导幼儿认识圆柱体。

3、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cd,圆柱体积木

活动过程:

一、走线

1、幼儿倾听音乐,请男女小朋友分批走线。

2、教师从旁提醒幼儿注意重点,双手张开,脚尖顶脚跟,目视前方。

二、摸一摸

1、幼儿人手一个圆柱体积木,问:这是平面图形还是立体图形?

2、幼儿左手拿圆柱体积木,右手食指中指摸一摸。问:积木有几个底?是什么形状的?

3、幼儿回答教师总结

积木的底是圆形的,像根柱子。

三、找一找

请小朋友找找看,我们教室里有什么东西是圆柱体的?

固体胶,灯管小鼓…

四、活动总结

圆柱体有上下两个底面,都是圆形的,像根柱子。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找找看,家里有什么东西是像圆柱体的,第二天来幼儿园告诉老师。

活动反思:

让小朋友认识圆柱体,先要让幼儿了解圆柱体是立体图形的,与平面的圆形是有区别的。然后通过摸让幼儿知道圆柱体的的组成,初步了解圆柱体,有上下两个圆形底面,像根柱子,能站起来的,让小朋友只是看着这个积木,小朋友会感觉枯燥,让小朋友找找什么东西像圆柱体,很好的激发了小朋友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加深了小朋友对圆柱体的认识。

认识圆柱体教案篇5

设计思路:

“认识圆柱体”是大班下学期的内容,我把它放在上学期进行教学,在内容的选取上主要侧重于感知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我班孩子在蒙氏工作中对圆形、球体已经有所认识。于是,我利用圆形的叠合自然地引出了“圆柱体”,然后通过与球体的对比,在游戏“滚”和“叠”中,感知了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整个教学活动,在环节的安排上,从实物→图形,从具体→抽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遵循幼儿的认知特征。

活动目标:

1、认识圆柱体,感知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2、在“滚”“叠”游戏中,发展观察、比较及概括能力。

活动准备:

1元硬币人手6枚,球人手一只,多媒体课件,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叠一叠,引出圆柱体

1、出示硬币,问: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把这么多圆形的硬币叠起来会怎么样呢?

2、交代操作要求:硬币要叠得整齐;双面胶放在圆盘里

3、交流:圆形的.硬币叠起来变成了什么?

4、小结:我们把上下两个面都是一样大小的圆,上下一样粗的物体叫做圆柱体。

(二)辨一辨,区别球体与圆柱体

1、滚一滚,说说它们滚起来有什么不一样?(交代要求:在桌上滚动)

2、小结:球体可以向不同的方向滚动;圆柱体只能向前后两个方向滚动。

球体滚得快;圆柱体滚得慢。

球体可以在用任何一个面滚动;圆柱体只能用侧面滚动。

球体碰到障碍物会换方向滚动;圆柱体碰到障碍物就停止了。

3、叠一叠,看谁叠得高,为什么?

4、小结:球体不能叠起来,而圆柱体可以叠起来。

(三)想一想,寻找生活中的球体与圆柱体

1、出示课件:找找幼儿园里的圆柱体

2、生活中还有许多圆柱体,你也可以在家里、公园里、超市里、广场上,继续找一找我们生活中的圆柱体。

(四)延伸活动:寻找图片中的球体与圆柱体(幼儿用书)

把圆柱体涂上绿色(大班上册幼儿数学用书p22)

活动反思: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圆柱体,但对圆柱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幼儿的意识是模糊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社会中去。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杯子和罐子之间的比较,让孩子在自由扩展的玩当中寻找其中的特殊性,从而来认识圆柱体的具体特征。因此,孩子会比较感兴趣。我们班孩子由于多种客观原因,因此,差异性比较大。能力较强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好,回答问题完整,并且善于观察。而能力较弱的孩子却相差比较大。所以,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到这种情况。在活动中我采用了强弱互相搭配的方法,能力强的孩子带着相对较差的孩子一起活动,引导他们去相互学习。我的这个活动也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使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圆柱体的外形特征,并学会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多种多样的圆柱体。最后,孩子们在愉快地“手拉车”游戏中结束活动。新《纲要》提出: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参与实际探索活动,感受探索的乐趣,感受发现的喜悦。经过各位专家的指点和不断的试教修改反思。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我已经幸福的感受到了。

认识圆柱体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在操作中观察比较,认识球体和圆柱体,知道它们的特征。

2、培养观察能力和比较、辨别能力。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事先认识了圆形、长方形

(材料准备)手表、1圆硬币若干、钥匙圈、皮球、木珠、画有圆形的纸、电池、小鼓、杯子、药瓶、胡萝卜、图画纸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球体:

1、出示手表、1圆硬币、钥匙圈,让幼儿观察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圆形)

2、转转——将1圆硬币竖起在桌上快速转动◆思考:这圆圆的硬币在转动时象什么?(象球)

重点:3、摸摸——硬币:平平的木珠:鼓鼓的

4、滚滚——将硬币扔在桌上,发现它不会滚动将木珠、皮球扔在桌上,发现它会滚动

5、说说——小结,归纳:平平的圆是圆形;立体的圆,会滚动的圆,从任何方向看都是圆形的是球体。

6、找找——日常生活中见到、用到的东西哪些是球体?哪些是圆形?

7、添添画画——出示画有圆形的纸,引导幼儿思考,添画几笔,看看象什么?其中几个圆形变成球体了?

二、认识圆柱体:

1、叠叠——出示1圆硬币,引导幼儿说出其形状

将硬币叠起来,让幼儿观察硬币叠起来后像什么形状?(圆柱体)

2、看看——圆柱体是怎么样的?让它躺下,会怎么样?(滚动)

u小结:两端是两个一样大小的圆形,中间部分一样粗,是圆柱体。

3、找找——教师出示全部实物,让幼儿寻找哪些是圆柱体?

重点:讨论:药瓶和胡萝卜是圆柱体吗?(不是,因为它们两端不一样大,中间部分不一样粗。)

4、说说——日常生活中见到、用到的'东西中,哪些是圆柱体?

5、做做——出示长方形的图画纸,引导幼儿思考:能把它变成圆柱体吗?(讨论)

幼儿动手操作:引导幼儿注意将它制成两头一样大小,中间一样粗的圆柱体(望远镜)。

三、结束活动。

认识圆柱体教案篇7

教学内容:

教材第9~10页的例1和第10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及空间观念的形成。

教学资源:

课件、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或一个圆锥形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的示意图

2.教师:这么多物品,你知道它们各是什么形状吗?

指名学生分别说。

谈话:回忆一下学过的图形各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

谈话:不论长方体还是正方体,它们都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你知道图(4)是什么形状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圆柱

图(5)是什么形状?板书:圆锥

你能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你见过那些圆柱和圆锥?(指名学生说,如铅笔、烟囱、套管、铅锤等)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

二、合作探究,认识特征

(一)认识圆柱的特征

1.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谈话:对于圆柱和圆锥,你想知道有关它们的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把有关圆柱、圆锥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谈话:同学们真聪明,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圆柱、圆锥的特点,其它问题我们以后再来研究,好吗?

2.认识圆柱的底面和侧面

教师出示圆柱实物并将直尺靠在圆柱实物边上,告诉学生上下粗细相同的圆柱叫直圆柱。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实物,仔细看一看。

①先看一看,你认为它有几个面?

②再摸一摸每个面有什么特征?

③然后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手中的实物和同学的实物有什么特点?

认识圆柱体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萌发探索几何形体的兴趣。

2。能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区分球体和圆柱体。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球体、圆柱体。

难点:区别球体、圆柱体。

活动准备:

圆纸片和球体物体(乒乓球、皮球、篮球)若干;球体、圆柱体的积木每组一筐;木棒每人一根;圆柱体薯片盒、露露盒、电池等各一。

活动过程:

??导入

出示圆纸片和球体物体,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东西,咱们一起来玩吧”。(给幼儿充足的时间,让幼儿自由动手操作。)

??展??

1。认识球体。

⑴在操作活动中初步感受球体的特点。

操作一:引导幼儿分别转动圆纸片和乒乓球(或者其它球体),通过观察感知两者的不同。

操作二:引导幼儿摸一摸乒乓球的表面,感受球面的特点。

⑵在操作的基础上总结球体的'特征。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它摸起来怎么样?”

小结:能向各个方向滚动,无论怎么转动看上去都是圆形的,表面摸起来到处都是鼓鼓的、圆溜溜的、光滑的,像这样的物体就是球体。

⑶联系实际,请幼儿说说日常生活中玩过的、吃过的、看见过的哪些东西像球体。

2。认识圆柱体。

⑴出示圆柱体学具,幼儿操作比较。

师:“这是什么形状呢?请小朋友来玩一玩、摸一摸、滚一滚、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朋友说一说!”

⑵在操作的基础上总结圆柱体的特点。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他摸起来怎么样?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吗?上下两个圆一样大吗?”

小结:这样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是平面的,四周都是圆圆的,很光滑,像柱子一样的物体,我们叫他“圆柱体”。

⑶经验拓展。

①请幼儿在筐子里找一找,哪些东西是圆柱体,引导幼儿了解这些物体尽管大小、高度不同,但都是圆柱体。

②启发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形状像圆柱体。

3。游戏活动:“赶小猪”

玩法:球体、圆柱体的物体制作成“小猪”状,幼儿手持一根木棍,自由驱赶“小猪”,体会求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体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的道理。

??结束

1。教师评价活动。

2。延伸:区域内投放各种球体、圆柱体供幼儿自由探索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巩固对球体、圆柱体的认识。

活动反思:

在找找、做做、说说这一环节中,目的是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生活中,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培养幼儿动脑、动口、观察、比较等能力。从幼儿的操作结果来看,幼儿对于球体的认识是比较到位的,只有个别幼儿出了点小错。

认识圆柱体教案8篇相关文章:

认识数字456教案6篇

认识醋小班教案通用5篇

认识数字456教案通用6篇

认识五官的健康教案7篇

认识分数一教案7篇

6的认识教案7篇

认识醋小班教案推荐5篇

6的认识教案反思5篇

小数的认识教案5篇

小班认识456教案优秀6篇

认识圆柱体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