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的教案6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课堂进度的紧凑性和高效性,每次写教案都是一个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机会,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九九范本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莫高窟的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莫高窟的教案6篇

莫高窟的教案篇1

一、复习检查:

1、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莫高窟里的哪些景物呢?

2、莫高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谈谈自己初读后印象,不要求全面、具体,能说出总体印象就行)

二、读讲课文:

1、同学们,莫高窟里有彩塑、壁画、藏经洞等,看了这些景物,真叫人赞叹不已。有一位作家参观了莫高窟以后,就把他所看到的用笔写了下来,那么,这位作家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呢?(分别指名读第2、3、4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轻声再读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线画出来。板书:彩塑

(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彩塑的?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板书:两千多件

(3)学生交流质疑,教师相机点拨。

①引导学生通过浏览各种神态的彩塑,想象彩塑不同的样子,理解“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等词。

②课文是如何描述卧佛的呢?

③面对这一尊尊想象力之丰富,色彩之绚丽,气魄之宏伟的彩塑,游人在观光时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板书:精妙绝伦

(4)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彩塑的样子?(指名读,结合评价指导朗读,再齐读)

(5)(出示第2自然段填空题)按原文口头填空,指导背诵。

(6)小结学法。①找中心句②读文质疑③品读背诵

3、学习第3自然段

(1)根据学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2)讨论交流自学效果。(先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再以小组的形式发表、交流讨论的结果。)

(3)朗读体会,想象画面。①欣赏各种姿态的飞天图,作者是怎样来细致描绘它们的呢?引读句子,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出示“有……有……有……还有……”的排比句式,学习“先概括写,后具体写”的写法。)②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出示句子“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引导学生改为“壁画上的飞天,有臂挎花篮,采摘鲜花的;有……”的句式。)③欣赏课文插图,你能用这样的句子来介绍图上的内容吗?(发挥想象,从图上的游人说开去。)

(4)引读背诵。

4、学习第4自然段

(1)学生用以上方法自读、质疑、讨论。

(2)介绍“藏经洞”的发现及遭帝国主义掠夺的情况。

(3)指导朗读、背诵。

5、小结:课文第二段分三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洞窟中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其中的文物之丰富、精美,无不令人赞叹,莫高窟真不愧是一座________________。

6、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①介绍敦煌文化,理解“举世闻名”。②当你看到了这一尊尊彩塑,一幅幅壁画,看到这藏经洞里的珍贵文物,你会想些什么呢?引导学生由“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去联想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高超的智慧。理解“结晶”的意思。板书: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③通过朗读的方式来赞美一下古代的劳动人民。

(2)、复习课文第一段。①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在哪儿呢?齐读第一段。②(点击“莫高窟”)图文对照,想象莫高窟的全貌。③小结:怪不得作者把它称作是我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呢。

三、听课文录音

看有关录象资料,再次感受莫高窟的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四、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1、同学们,刚才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欣赏了闻名世界、光辉灿烂的敦煌莫高窟,看到了洞窟中那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它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假如你是莫高窟的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游客介绍?

2、练习、展示、评议。

五、课外延伸,布置作业(两题可以任选一题。)

1、将课文改写成导游词,说给家人、同学听。

2、有兴趣的同学可上网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图文资料这一份注重了写作方法的渗透:

莫高窟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词。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老师今天要考一考大家。请问: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分别是什么?(敦煌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三大石窟中最负盛名的是敦煌的莫高窟,它是我国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座。是我国当代最有魅力的旅游景点之一。不少外国友人,为了一睹它的风采,不远万里,来到。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欣赏,了解这座伟大的艺术宝库呢?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吧。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大家轻声自读课文,边读边标记自然段序号和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2、老师发现有不少的小朋友遇到了生字拦路虎,你们有什么好处办法解决这些困难呢?“问、查、拼……”

3、下面请大家选自己最喜欢的办法认识这些生字。要求读准读通。

4、评议,随机正音。

5、游戏检查识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4、交流。

四、练习写字:

学写“创、佛、楼、捕、割、衫、仿”。

1、 自主观察这6个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 再仔细观察这6个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3、 全班交流。

4、 实践作业:选择合适的方式搜集、查找一些有关莫高窟的图片或资料。

学生轻声读文,标画自然段序号,解决不认识的字。

开火车巩固识字。

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四不”(不可加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误一字)

2、读给同桌听、互评

3、齐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

指名说一说。

仔细观察,说一说你要提醒同学们在写字时该注意的事宜。

练习写字,写字比赛。要求写正确、写美观,注意写钢笔字的要求。

5、 同桌互评。

6、 小老师范写。

板书设计:

10 莫高窟

问、 查 、猜……

读通 读准 读懂

横平 竖直 方正

莫高窟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9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莫高窟的特点。学生自主搜集与莫高窟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加深对莫高窟超建筑和绘画艺术的了解。

3、通过朗读感悟莫高窟的塑像和壁画的神奇瑰丽,激发对祖国悠久文明的敬仰之情。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把握莫高窟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特点,激发对祖国悠久文明的敬仰之情。

教学准备:

有关莫高窟的一些资料和图片。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考一考大家,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分别是什么?

2、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敦煌的莫高窟,你们想不想去了解欣赏这座伟大的艺术宝库呢?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认读识记生字“莫、窟”。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和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2、遇到生字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呢?

问、查、拼……

3、出示生字,自主选择不认识的字来记忆。

4、评议,正音。

5、猜字游戏,检查识字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做到“不加一字,不减一字,不倒一字,不误一字”。

2、同桌合作学习,互相检查。

3、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

四、练习写字:

1、出示要写的8个字,认真观察并汇报:你发现了什么?

2、重点指导“尊、亭、衫”等字。

3、练习写字,要求正确、美观,注意写钢笔字的要求。

4、让学生上台范写。

五、课堂小结:

你对莫高窟有什么样的印象呢?究竟莫高窟的建筑和绘画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六、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选择合适的方式搜集一些有关莫高窟的图片等资料。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识字:

1、开火车复习生字。

2、9个小组进行比赛,认读本课生字,计算时间。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快速读课文,想想:哪些自然段描绘了这些精美的塑像和壁画?

2、三、四自然段中哪些句子描写最生动?哪些词用得好?找出来。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闭目想象,说一说你想到了什么。

4、出示相关图片,欣赏莫高窟的塑像和壁画。

5、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段。

三、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1、展示自己的搜集的莫高窟的资料和图片。

互相介绍交流。

2、学习了课文,听了介绍,你有什么想法?

四、语文实践活动:

1、任选一题:

①为莫高窟设计一两句广告语。

②设计一段导游词来介绍莫高窟。

五、作业设计:

1、贴收集到的资料。

2、了解我国其他的文化古迹。办一期手抄报。

莫高窟的教案篇4

1、导入:

在我国西部甘肃省漫漫黄沙之中,有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这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全,规模最宏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窟艺术宝库莫高窟。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游览了莫高窟,那莫高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2、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莫高窟,去感受它那迷人的魅力。

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容,很自然地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情景氛围。

使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点击进入莫高窟网页,认真阅读2-4小节,网学习。

2、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

3、通过在线测试、学与玩来巩固所学知识。

1、带着一定的学习目标,利用教师准备的网站进行自主学习。

2、利用位置或兴趣爱好组成各个不同的兴趣学习小组,学习相关内容,讨论相关问题。

3、学习之后可利用在线测试和学与玩来测试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

1、通过学习指南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共同研究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3、通过在线测试和学与玩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自由交流

1、组织学生进入讨论交流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也可以提出质疑。

2、教师可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交流,对学生的发言作点评。

根据自己对知识的学习,进入讨论交流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见解。

1、通过畅谈深化学生对莫高窟的认识。

2、培养学生解释、组织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在讨论交流里畅谈就像同学们平时聚在一起讨论问题一样,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交流的氛围。拓展

延伸

1、引导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带领游客边游览边介绍。

2、把学习所得利用计算机制成演示文稿、word小报等形式,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引导学生课后继续通过信息博览上网浏览相关网站,并且提供为学生解题的教师留言簿。

1、组织学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莫高窟的美丽风景。

2、通过信息博览继续了解有关莫高窟的资料。

3、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给教师留言,教师会给你满意的回答。

1、通过小导游的身份介绍课文内容,把知识消化透彻,把知识用活。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快速收集、处理、组织信息,逐步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用留言的方式来及时交流解决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充分体现了现代信息交流的快速、方便。

莫高窟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走进敦煌莫高窟这一艺术宝库,了解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赏读、积累课文介绍莫高窟的优美词语、句段,初步感知文章排比句式的语言魅力。

3、了解作者点面结合、用词精准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学生的文化底蕴。

2、积累优美语段,熟读成诵。

3、感知课文的写作方法与特色,能迁移运用。

教学准备:

1、学生:通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搜集介绍莫高窟的文字和图片。

2、教师: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导语:在祖国的西北,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板书:一颗明珠)它就是我们昨天新学的课文——(读题)莫高窟。

2、复习词语:这些词你能读正确吗?

断崖绝壁 举世闻名 神态各异 慈眉善目 威风凛凛

惟妙惟肖 啧啧赞叹 精妙绝伦 宏伟瑰丽 漫天遨游

3、读了这些词,你能说说课文主要描写了莫高窟哪三方面的内容?(有精妙绝伦的彩塑,有宏伟瑰丽的壁画,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适时板书)

4、你抓住了课文的哪两句话?

(1)出示过渡句:莫高窟里不仅有精彩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这句话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前半句是第二小节的内容,后半句是第三小节的内容。

(2)出示: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

师:抓住段落中提纲挈领的话,可以帮助我们理清课文的层次。

过渡:作者又是如何突出彩塑的精彩绝伦、壁画的宏伟瑰丽呢?是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深入探究

1、彩塑

(1)请一个同学读第二小节,其他同学思考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指名回答并出示: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师:作者概括点明了彩塑的特点——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彩塑有多少尊?(两千多尊)作者能面面俱到,一一写来吗?(不能)作者怎么写的?谁来读。

(2)出示: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作者用了什么句式?让你感受到什么?

朗读指导并评价::把结构相同的短语进行排比,句式整齐,读来很有气势,增强了感染力,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彩塑的个性鲜明。板书:运用排比。

作者仿佛用摄像机给我们呈现了三个分镜头,(示图)展示出了菩萨的特点是——慈眉善目,天王的特点——威风凛凛,力士的特点——强壮勇猛,你看,作者用一个词就形象地表现出了一尊彩塑的`特点,用词多么精准。(板书:用词精准)让我们读出彩塑各自的特点。

作者的三个分镜头可以说是一闪而过,是一个概括的面的描写,(板书:面)让我们感受到了——彩塑得多,而且——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3)作者为了突出彩塑的特点,还对准一个独特壮观的卧佛拍了个特写镜头,引读第四句:有一尊卧佛长达——……

16米有多长,我们把他竖起来,一层楼有3米多,大概几层楼高?真是壮观,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寥寥数语就把卧佛的特点细致传神地描绘出来了,这是一个点的描写。(板书:点)

朗读指导并评价:让我们一起读出卧佛的特点。

(4)作者点面结合(板书:结合)去写这两千多尊彩塑,让我们走近他们,感受他们的气息。(读三、四句)

由这两句不难想象到所有的这些彩塑都是精致巧妙,绝无仅有,这叫“精妙绝伦”。看到这儿,你会如何赞叹?(适时理解“啧啧赞叹”)你们称赞的到底是谁?(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

师:作者最后自然地以游人的赞叹作为总结,齐读第二小节最后一句。

(5)出示:个性鲜明 神态各异

慈眉善目 威风凛凛

强壮勇猛 神态安详

惟妙惟肖 啧啧赞叹

文章写这两千多尊彩塑,用了一连串精准的四字词语,才形象地突出了彩塑的特点。让我们把这些四字词语积累背诵下来。

(6)指导背诵:引导学生把积累的四字词语填入课文第二自然段中。

出示: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 ),( )。有( )的菩萨,有( )的天王,还有( )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 )。看到这一尊尊( )的彩塑,游人无不( )。

(7)示四幅相应的图,师引背。

师总结:作者运用了排比句式,点面结合地来写,而且用词精准,从而突出了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特点。

过渡:莫高窟除了有两千多尊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2.壁画

(1)作者同样运用了这些写作方法,请大家自己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作者运用了哪些排比句,如何体现出“点面结合、用词精准“的特点,可以圈画批注。

(2)学生自读后交流第一句排比句式:

◆出示: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a 用了“有……有……还有……”的排比句式,让你感受到什么?(不仅句式整齐,而且感受到壁画内容的丰富多彩)这样的壁画有多大的面积?(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相当于我们的体育馆有100多个。真是宏伟瑰丽啊。读中体会。

b 作者选取了一些壁画,拍摄了一组分镜头,(示图)这是概括的“面”的描写。

c 出示:( )佛教故事

( )神佛形象

( )民间生活

( )自然风光

请学生把括号里的词语填好后,问:你体会到什么?(用词精准) 朗读体会。

引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在这些壁画中,飞天是艺术成就最高的,作者浓墨重彩地来描写,这是一个“点”的描写。

◆出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a这句又用了什么排比句式?(有的……有的……)而且分别用两个四字词语列举了飞天的优美造型,课文一口气用了几个“有的”?你体会到什么?(飞天造型得多)还从哪里体会到?(成百上千、一个省略号)

朗读指导并评价:飞天的姿态万千,真让人身临其境,眼花缭乱啊。

b用词的精准又体现在哪里?

出示:壁画上的飞天,有的( )花篮,( )鲜花;有的怀( )琵琶,轻( )银弦;有的( )身子,自天而( );有的彩带( ),漫天( );有的( )双臂,翩翩( )……

请学生把括号里的词语填好后,问:你体会到什么?(动词的精准,突出了飞天的姿态万千、妩媚动人)

让我们图文结合,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欣赏飞天万千的姿态。(出示五幅飞天造型图)

过渡:这就是敦煌的飞天,敦煌宏伟瑰丽的壁画。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3)激发情感,朗读体会。

这么精美的文字值得我们积累背诵。出示填空,指导背诵。

◆学生练背。

莫高窟除了有两千多尊( )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的壁画。壁画的内容( ),有( )佛教故事的,有( )神佛形象的,有( )民间生活的,还有( )自然风光的。壁画上的飞天,有的( ),( );有的( ),( );有的( ),( );有的( ),( );有的( ),( )……

◆指名四个同学分句背。

◆示相应的图,师引背。

3.藏经洞

引读过渡: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

(1)请同学们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像:它以前是怎样的?现在是怎样的?

(2)学生读课文。

(3)学生交流,适时指导:请你再读这一句:“洞里曾藏有……”,从这个“曾”字读出来什么?(藏经洞里曾经藏有丰富的藏品,封存着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艺术辉煌,如今都没有了;帝国主义的野蛮与无耻。)板书:曾经辉煌。

这数万多的珍贵文物都到哪里去了?(出示一段话,学生阅读)

敦煌遗书流散

藏经洞发现后,帝国主义探险家闻风而至,纷纷来到敦煌,用骗取等手段,将敦煌遗书及壁画雕塑源源不断地运往国外。

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圆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卷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一叠银圆换去了十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300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就这样,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

(4)是啊,我们多么希望历史能够改写,但历史毕竟已经成为历史。藏经洞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屈辱、懦弱和沧桑,也激发了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的动力。让我们带着这些情感,再读第四小节。

三、总结提升。

1.莫高窟虽然经过千百年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它仍是世界上现有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好的佛教艺术宝库,依然是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因为莫高窟不仅有着两千多尊——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和曾经有过的众多文物,由此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

此时我们不由得赞叹道: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外国的旅游者也这样评价:(出示)

“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敦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曙光。”

而我国著名作家作秋雨这样评价:

出示: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3、让我们再次深情朗读最后一小节。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二至四自然段,默写课文中描写飞天的语句。

2、学做小作家:运用这堂课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处景物。如狮子林中的假山,云雾的变化等。写作方法指导:(指板书)可以运用排比句式,注意点面结合、用词精准。

3、盛大的敦煌莫高窟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阅读,了解莫高窟更多的资料。

莫高窟的教案篇6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威风凛凛、栩栩如生、举世闻名、结晶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2.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背诵二、三段。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国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学生热爱我国灿烂民族文化。

重点难点

1.学会随文识字同,学会本课的生字。

2.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

教学目的

1.掌握本课生字的正确发音和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文章结构。

重点难点

学会随文识字同,学会本课的生字。

教具准备

本课生字、词语卡片,中国地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谈话解题: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无数灿烂的艺术瑰宝吸引着中外游人。其中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河南省的龙门石窟、山西省的云岗石窟,被誉为我国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今天,我们将走进敦煌去一睹莫高窟迷人的风采。(板书:14.莫高窟)

2.(放有关莫高窟的音像资料)简单介绍:在鸣沙山壁上密密层层地凿了近500个洞窟,每个洞窟都有彩塑的佛像和艳丽多姿的壁画。

3.引发学生思考:欣赏了莫高窟,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畅谈感受)教师相机小结并过渡。

二、自主识字,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出本课不认识的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词,试着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

⑴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敦煌莫高窟?

⑵作者是怎样评价莫高窟的?

三、师生互动,检查情况

1.认读词语,师生正音,提示学生注意音难字难和形难字。

2.指名朗读课文,要求:正确、通顺、流利。师生评议。

3.对于思考题你有什么见解?组内交流,指名学生汇报交流情况,师相机板书:明珠 智慧结晶 艺术宝库

四、略读一、四段,感知文章结构

1.齐读第一段,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读中心句并思考:你认为这一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

2.再读一段,想想还读懂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默读最后一段用△标出最能体现莫高窟地理位置的词,你怎样理解?我国除了莫高窟还有什么是举世闻名的?

4.让学生思考、讨论文章结构,老师相机补充。

五、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莫高窟的教案6篇相关文章:

中国的诗教案6篇

小班数学6的认识教案6篇

6的认识教案7篇

谁的耳朵教案6篇

光的来源教案6篇

健康教案的反思6篇

语言领域的教案推荐6篇

七的加法教案6篇

中班科学领域的教案6篇

6的认识教案反思5篇

莫高窟的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4176